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3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2005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主要发生在胰体尾部(79%),女性多见(84%),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声和CT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组病例超声的诊断率为66%,CT为78%,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38例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胰体部分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21例,肿瘤摘除8例.手术切除的28例胰腺囊腺瘤中25例获得随访,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23例健在.8例胰腺囊腺癌手术切除5例,4例获得随访,3例存活.手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为28%.结论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治愈,囊腺癌切除后也有较高的生存率.术中病理检查是术式选择的关键,对于诊断明确的良性肿瘤可行胰腺局部切除术,或行肿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及曹县人民医院1996年6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B超和CT检查能发现囊肿但不能确定类型。浆液性囊腺瘤7例均行肿瘤局部切除;黏液性囊腺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5例;囊腺癌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光镜下浆液性囊腺瘤囊壁由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组成;黏液性囊腺瘤囊壁由高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可见乳头状突起;囊腺癌囊壁细胞核异形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间质浸润。15例获得B超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1~129个月),除1例行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的老年囊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营养衰竭和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并发糖尿病外,其余患者生存满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B超和CT是本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加强对本病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是提高诊治率的关键。手术切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7年3月收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B超和CT检查能发现囊肿但不能确定类型。浆液性囊腺瘤7例均行肿瘤局部切除,黏液性囊腺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5例;囊腺癌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病理标本多呈多房囊腔,囊腔与胰管不通。15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3(1~129)个月,1例囊腺癌行胰体尾加脾切除的老年患者术后6个月营养不良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经B超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仅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糖尿病,疗效满意。结论B超和CT是该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加强对该病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是提高诊治率的关键,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200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4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达到88%(21/24)和92%(22/24),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类型。3例浆液性囊腺瘤未行手术治疗;21例手术者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远端胰腺切除术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肿瘤摘除术3例,胰瘘是主要的并发症。本组患者均获随访,3例未手术者肿瘤无增大,1例囊腺癌因复发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无复发。结论B超和CT是胰腺囊性肿瘤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黏液性囊性肿瘤以及伴有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需手术治疗。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囊腺癌术后疗效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19�����η���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78年以来 19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部 4例 ,胰体尾部 15例。行不同术式的肿瘤切除 13例 ,外引流 1例 ,内引流 2例 ,剖腹探查、肿瘤活检 3例。无手术死亡。随访囊腺瘤 3例 ,分别随访 6个月、16年和 2 1年仍生存 ;囊腺癌 9例 ,生存时间 <6个月 3例 ,6个月至 2年 4例 ,3年 4个月 1例 ,最长 1例 8年仍生存。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率。该病切除率高 ,预后较好。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及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98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B超、CT和Mill等影像学检查也能发现胰腺囊肿病灶但不能确定具体类型。本组胰腺囊腺瘤57例(浆液性囊腺瘤32例,黏液性囊腺瘤25例),黏液性囊腺癌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9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28例,胰腺节段切除术7例,胰体尾切除加脾脏切除25例,肿瘤摘除术12例。术后均进行随访,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于术后6个月到4年期间死于癌转移或其他疾病,1例囊腺癌患者术后9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后现仍生存,其他均存活。结论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切除为治疗该肿瘤的最有效手段。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囊腺癌1例。行B超或CT发现胰腺占位病变。位于胰头部5例,胰体部8例,胰尾部6例。行肿瘤摘除术4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脾脏切除手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1例囊腺癌患者困肝脏转移伴腹腔广泛转移、侵犯大血管而肿瘤不能切除仅行胃空肠、胆肠吻合。术后发生胰瘘2例,腹腔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无同手术期死亡病例。19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80个月,平均45.2个月。1例囊腺癌合并肝脏转移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亡,其余良性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最长已存活5年。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切除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术式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张建智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0):669-670
胰腺囊腺瘤、囊腺癌是一少见的肿瘤,发病率较低,约为0.1%左右。我们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15例,现对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2~67岁,平均49岁。胰腺囊腺瘤9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囊腺癌6例。肿瘤直径的大小3~15 cm位于胰头部2例,胰体8例,胰尾5例。诊断: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如未合并有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多在正常范围。主要依据上腹部肿物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来发现。2.治疗和并发症:6例胰腺囊腺癌手术切除4例。位于胰头部的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科室200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囊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7.5%(23/40)和72.5%(29/40),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组织学类型。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误诊为假性囊肿而行内引流术,另外38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浆液性囊腺瘤23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癌5例。5例失访,3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4.2±12.8)个月(2个月~8年);3例囊腺癌患者中1例肿瘤切除者至今存活(已随访8年),2例肿瘤未切除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7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32例获访的囊腺瘤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外科切除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最有效的手段,即使是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也应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症状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意外发现的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男14例,女24例。肿瘤位于胰头者17例,胰体尾者2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节段性胰腺切除术8例,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术后病理:胰腺导管癌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3例(其中2例恶性),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囊腺癌1例,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恶性肿瘤共10例,占26.3%(10/38)。随访表明,除3例胰体癌术后6个月后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已健康生存11个月~8年至今。结论:无症状胰腺肿瘤大部为良性肿瘤,部分为恶性肿瘤,应予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计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4例。14例(63.3%)为胰腺囊腺瘤(浆液性6例、黏液性8例),8例(36.3%)为胰腺囊腺癌。两者之比为1.7:1。肿瘤位于胰腺头部6例(27.2%),胰腺体尾部12例(54.5%),胰腺尾部4例(18.1%)。行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4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胰腺中段切除术2例。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T管架桥胆-肠内引流术1例。结果 随访10~15年,8例囊腺瘤切除术后全部无瘤生存。囊腺癌切除术后1年存活率为100%,3年存活率为87.5%,5年存活率为50%。结论 只要患者无手术禁忌。应主张手术切除为妥。胰腺囊腺癌的恶性程度较低。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胰腺囊性肿瘤2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6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和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23/26)和92%(24/26),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组织类型。26例均行手术治疗并获随访,1例黏液性囊腺癌病人因复发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均存活,无复发。结论伴有症状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以及黏液性囊性肿瘤及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因有恶变倾向及临床不能鉴别其良恶性,需手术治疗;而无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可观察随访。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囊腺癌术后疗效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计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8-2008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术中误诊率为12.5%;除1例胰头部浆液性囊腺瘤直径<3 cm,随访半年无进展.胰腺囊腺瘤除一例误诊拒绝再手术,切除率达100%;囊腺癌除1例腔镜下探查发现广泛转移、1例高龄患者合并阻塞性黄疸(家属拒绝探腹手术)仅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切除率为71.4%.结论 虽有影像学、组织学、生化分析,正确诊断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是很难的.要防止误诊为假性胰腺囊肿而行囊肿内外引流,不要轻易放弃手术切除.胰腺囊腺瘤、囊腺癌手术切除后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B超和CT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正确率分别为85%(11/13)和92%(12/13).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胰体尾部切除3例,胰腺局部切除3例,囊壁大部切除1例....  相似文献   

15.
唐岩  王本茂 《外科》1996,1(3):92-95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发病率低,生长缓慢。我院自1979年12月 ̄1995年3月收治胰腺囊性肿瘤共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18 ̄71岁),其中囊腺瘤13例(5例恶变)、囊腺癌10例。本文详述了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生物学特性;提出误诊的主要原因。认为提高诊治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各影像学征象。肿瘤经手术完全切除后病人可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6.
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鉴别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学结果。结果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胰腺囊实性肿瘤23例,其中囊腺瘤16例,囊腺癌7例。本院首诊19例中术前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3例,误诊为胰体尾癌1例,另有2例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术中探查结合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为恶性,误诊率为31.6%(6/19);另4例在外院行囊肿内引流手术后病情加重,转入我院手术证实为胰腺囊腺瘤3例,胰腺囊腺癌伴肝转移1例。本组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体重下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仅为41.7%。CT在浆液性和黏液性囊性肿瘤的鉴别中的价值有限,其诊断正确率仅43.5%(10/23)。7例黏液性囊腺癌中3例术中冰冻切片判断为良性。结论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误诊率较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最终诊断需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B超、CT及ERCP等能协助诊断。全组手术切除率为80.0%(良性肿瘤100%,恶性肿瘤70.0%)。肿瘤位于头颈部者7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量胰头的胰腺近全切除1例、胰腺节段切除2例、胰颈肿瘤摘除1例;位于胰体尾者17例中行肿物摘除1例、胰体切除4例、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1例、胰节段切除及胰空肠Roux-en-y吻合1例;6例广泛转移者仅行活检及姑息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 20%) ,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上腹部肿物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 来发现。其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11年收治的24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1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囊腺癌5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2例,其中恶性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7例行胰腺肿瘤切除术,2例术中发现腹腔内转移,仅行活检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2例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11年,死亡5例,存活17例。结论胰腺囊性肿瘤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CT、CA19—9有助于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国大陆2000~2010年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联合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中国知网等多家中文数据库有关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文章,总结分析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国大陆2000~2010年共报道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1 865例,男女比例为1:2.1。有完整年龄报道的共1 536例,平均年龄50.8岁,40~60岁的患者约占总病例数的75.9%。65.3%分布在华东及华中地区。54.9%以上腹部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以胰体尾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占64.0%。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主要分布在华东及华中地区,以中老年女性多发,因术前诊断困难易被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以胰体尾切除和Whip-ple术为主。  相似文献   

20.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47例胰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误诊率为26%,手术切除率为67%。胰腺囊腺瘤被完全切除后无1例复发,胰腺囊腺癌(含囊腺瘤恶变)被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42%。结论:提高诊治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熟悉其病理学特点,对影像学表现进行认真分析。本病的手术切除率较实体瘤高,完全切除肿瘤者可获较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