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医药》2001,8(4):69
真正说起来,“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药物是没有的。一个人能否长寿,取决于许多因素,如遗传、生活环境、抗病能力及主观因素(是否乐观、豁达、随遇而安及有无合理营养)等。药物只能通过缺什么补什么、扶正祛邪、增强抗病能力等起到一定作用。也就是说可以帮助延缓衰老而达到延长寿命。就目前所知,可以有延缓衰老作用的药物,主要有如下几类:   (1)自由基清除剂。自由基积累过多时,会引起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导致膜功能严重受损,从而使机体逐渐趋于衰老。维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可以消除自由基,使机体衰老延缓。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儿茶酚胺)的减少是引起衰老的一个因素。普鲁卡因制剂(如益康宁、复康乐、老维生、强生丸等)可以延缓衰老。   (3)微量元素制剂。人体所含的各种微量元素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极密切关系。这些微量元素的大部分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酶系统和蛋白质系统的关键成分,对核酸、激素、细胞膜等起着稳定和激活的作用。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和衰老的来临,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减少。有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补充,可延缓衰老。微量元素制剂多为复方制剂,如锋盖福润、施尔康、健老泰等。   (4)免疫功能增强剂。人至中年以后,正常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随之而来的是感染、免疫综合性疾病,癌的发病明显增高,同时也能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因而对人体发生损害作用,导致衰老和死亡。胸腺素、卡介苗、左旋咪唑、异丙肌苷等有增强免疫作用而延缓衰老的作用。   (5)中药保健滋补剂及花粉。一些滋补性中药如人参、灵芝、淫羊藿等证明都能促进T细胞数量增加:人参、刺五加、黄芪、党参等能增强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首乌、黄芪、冬虫夏草以及某些补益方剂如四物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都能增强免疫作用。还有新开发的养命宝、力加寿、万寿灵、青春宝等对延缓衰老均有一定作用。   (6)大脑功能促进剂。衰老反映于中枢神经系统是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减弱,大脑工作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苯妥英钠、石杉硷钾、氯酯醒、脑复康、脑复新、喜得镇、都可喜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记忆力作用。这些药物的抗衰老作用多未经系统研究,其疗效究竟是否可靠,久服有无不良反应,还不很清楚,使用时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2.
自由基与抗衰老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一般是指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后。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组织器官逐步发生退行性改变,并最终走向死亡的过程。衰老虽是一切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且具有不可逆性,但是它在一定条件下,衰老的速度是可以减慢的。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衰老的机制,揭开衰老的奥秘,试图延缓衰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衰老的进程,机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肠道功能失调及菌群稳态失衡是老年人常见表现。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对自然衰老小鼠肠道功能及菌群稳态的影响,为进一步的抗衰老机制研究提供依据。采用自然衰老小鼠模型,动物实验遵循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规定。首先采用“虚弱指数”综合评分对小鼠衰老表型进行整体评价。检测小鼠肠道葡萄糖吸收能力、肠道运输时间、肠道脂肪酶以及淀粉酶的活性,评估肠道吸收和运输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肠炎症因子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肠道绒毛长度,阿立新蓝(AB)染色评价肠道黏膜厚度及杯状细胞数量,利用qRT-PCR方法检测肠道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显示,在衰老整体表型方面,黄芪具有降低衰老小鼠“虚弱指数”的趋势,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衰老表型的某些指标上,黄芪对衰老小鼠毛发以及体能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在肠道功能方面,黄芪可增加衰老小鼠肠道葡萄糖吸收能力,缩短肠道运输时间,促进脂肪酶分泌。黄芪可降低衰老小鼠肠道组织中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 ...  相似文献   

4.
荷尔蒙不足是人体衰老的罪魅祸首 衰老表现为人体器官的退缩、老化、丧失机能。在这一过程中,荷尔蒙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缺乏荷尔蒙是导致人体衰老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 一、老年的概念衰老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一个阶段,老年变化是一个逐渐积累的长期变化过程,在二十几岁达到生长发育的顶点以后,就开始了不知不觉的衰老变化。到老年时期,特别在七十岁以后,外貌、体力和精神的变化明显地表现出来。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标准是以65岁以上为老人,亚大区规定为60岁。我国老年医学会在1982年规定60岁以上为老年  相似文献   

6.
2.4 肿瘤与组织生长过度性畸形的区别 畸形是指机体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所发生的形态结构上的错乱,大多数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有些也可以在出生以后(儿童期、青年期或成年期)后表现出来。 畸形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只有在伴随组织生长过度的畸形中,伴局限性肿块形成(错构瘤),如大多数血管瘤、黑色素痣、外生骨疣等才能与真性肿瘤相混淆。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药》2014,(8):4-4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项新技术,通过观察人脸的老化速度来预测人的寿命。 一直以来,面部识别技术都被用于搜寻犯罪分子和推测失踪儿童成人后的长相,但不久这项技术就会为私人服务。一些科学家正在研发一套根据人脸老化速度进行寿命分析的系统。 提出这一构想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统计学家杰伊·奥利尚斯基说:“我们知道在变老的过程中,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衰老得更快。我们还知道衰老较慢的人的后代往往比其他人活得更长。”  相似文献   

8.
张艳 《儿科药学》2008,14(1):56-58
脂肪的发育表现为组织体积增加,其原因可为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他们各自或同时起作用。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9.
卢璐 《家庭医药》2023,(8):50-51
<正>随着年龄增大,进食量以及活动量逐渐减少,很多老人的体重逐渐减轻,身体日渐消瘦,有些人还自认为是“千金难买老来瘦”。但是,“老来瘦”并不都是健康表现,如果在体重减轻的同时还伴有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拿不起东西、抵抗力明显变差,就要警惕一种名为“肌少症”的疾病。老年衰弱症的重要表现肌少症的全称为肌肉减少症,也称作骨骼肌衰老或少肌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衰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生命过程,在人类衰老的进程中,脑衰老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开始表现为学习、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智力降低,进而发展为情绪急燥、易怒、思维混乱,甚至行走不稳等症状,医学上称为老年痴呆(Alzheimer,AD)症,严重影响了罹患该症人们的健康,特别是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的今天,延缓人类大脑的衰老过程,保证人们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造血系统是由不同时期造血细胞形成的高度有组织的系统,其中造血干细胞(HSC)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功能,含量极少。作者研究发现化疗药物马利兰(BU)及放射诱导骨髓功能持久性抑制可能与骨髓HSC衰老有关,表现为集落形成活性下降、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A- -gal)、p16升高。SA- -gal是公认的衰老细胞生物标记,p16升高与细胞衰老诱导有关。首次为HSC衰老提供了试验证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生物效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BRMs)是指能改善宿主对肿瘤细胞的生物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 BRMs可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宿主的反应:(1)通过增加或恢复与宿主防御机制有关的免疫效应器或传递介质或降低对宿主防御反应有害的物质以增强宿主的抗瘤反应;(2)给予有抗肿瘤作用的效应器或介质的天然制品或合成重组体衍生物以提高宿主的防御能力;(3)提高肿瘤细胞对宿主内源性控制机制的敏感性以控制肿瘤的生长;(4)降低肿瘤细胞的转化和/或提高其分化成熟程度;(5)提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与衰老     
生物的衰老是机体的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衰退的总现象。衰老的原因是多样化的,衰老的机制是一个复杂问题。从现有的证据来看,生物的自然衰老或自然寿命(天年)主要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就人类来说,如果不受内外有害因素的影响,可能活到100岁至150岁,实际上活到100岁的人是极其个别的。其原因是人类的天年虽然由遗传所决定,但在生活过程中往往因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人类的天年缩短而致早亡。营养是影响人类衰老的因素之一,古往今来有不少营养学家和医学家用不同方法研究饮食与衰老的关系。食物对人体  相似文献   

14.
脂肪的发育表现为组织体积增加,其原因可为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他们各自或同时起作用.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注射静脉吸毒者(IDU)丙型肝炎病毒(HCV)单一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CV共感染的关系,探讨其早期促进T细胞免疫衰老的严重程度。方法:调查有静脉注射吸毒史的人群在HCV单一感染和HIV/HCV合并感染时免疫参数的变化。T细胞亚群中端粒长度使用Flow-FISH测量。分析指标包括IDU患者HCV单感染(n=21)、HIV/HCV合并感染(n=23)或多次暴露但未感染(MEU)(n=8)的T细胞上的分化、凋亡标志物和端粒长度在基线t=1和t=2随访中测得的数据时间中位数间隔16.9年的变化,所有数据使用SPSS(SPSS 20.0)统计软件。结果:t=1和t=2之间的中值时间间隔为16.9年。在所有IDU组中,CD4~+和CD8~+T细胞内的端粒长度随时间显著降低(P≤0.012)。在t=1时HCV单纯感染的IDU CD4~+T细胞端粒长度与健康供体的相比显著减少(P<0.008)。HIV/HCV合并的IDU在t=1时CD4~+和CD8~+T细胞端粒长度也比健康供体减少(P≤0.002)。在CD4~+和CD8~+T细胞中,未成熟细胞与成熟、成熟分化细胞相比具有更长的RTL(P<0.001),成熟和成熟分化的细胞具有相似的RTL,表明它们经历可比较的增殖循环,所有T细胞亚群中观察到端粒长度减少,但主要在未成熟T细胞(CD27~+CD57~+)中发现的(P≤0.015)。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水平,是慢性病毒疾病的衰竭的标志物和急性感染后的激活标志物。结论:HCV单一感染和HIV/HCV合并感染会促进T细胞免疫系统衰老且数据表明这发生在感染早期,所以HCV和HIV的早期治疗就对减缓免疫系统衰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检测子宫肌瘤血供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检测子宫肌瘤血供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3年7月50例正常子宫妇女与5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比观察。结果 正常子宫CDE血流表现为“带状”、“斑点状”,显示率为100%;CDFI表现为“短线状”、“星点状”,显示率为78%。子宫肌瘤CDE内部血流显像为“树枝状”或“网格状”,显示率为83.6%;CDFI表现为“带状”或“斑点状”,显示率为65.5%。结论 应用CDE和CDFI对照检查表明,CDE具有以下特点:(1)显示血流信号丰富,完整性好,具有“超声血管造影”的效果:(2)检测血流的敏感性高,对低流速和微小血管均可显示;(3)无混叠现象存在;(4)操作容易,获取的血流信号清晰,可以用作分析肌瘤血供灌注的客观参数。  相似文献   

17.
刘天阳  周学平 《安徽医药》2012,16(2):146-149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单核-巨噬细胞前体分支,是完成骨吸收的主要细胞。其分化成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级调控过程。OPG/RANK/RANKL系统在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一些细胞因子通过调节RANKL和OPG表达影响OC分化增殖。几条关键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这一过程。中医药在干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调控其分化成熟过程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祖国医学在此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医药治疗有着重要研究价值。该文就影响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因子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和中医药对其的干预抑制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线粒体与衰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衰老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 ,主要表现为机体各种功能的下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衰老的发展过程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在衰老过程中 ,线粒体生物学发生变化 ,线粒体产生自由基和自由基对线粒体的损伤对衰老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线粒体DNA突变和线粒体对细胞死亡进程的调控与衰老的进程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对以上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宋争平  刘友华  韩锐 《药学学报》1984,19(8):576-581
本文研究了新维甲酸衙生物——维胺酯(RⅠ)和维胺酸(R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分化诱导作用,并与维甲酸(RA)和二甲基亚砜(DMSO)进行了比较。HL-60细胞经RⅠ和RⅡ处理后,细胞对NBT染料还原能力增强,细胞表面出现C3补体受体等中性粒细胞的分化特征,但作用比RA弱。DMSO诱导上述分化性状出现时间不同,提示维甲酸类药物与DMSO诱导分化的机制可能不同。上述药物均可使HL-60细胞形态按粒系途径向较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变化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对经确诊的3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RS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由肺实质的渗出或/和间质的渗出程度所决定,根据病变早期及进展期的表现分为4型:①局限小片型:8例,早期为一片状局限灶性实变,随后病灶可增大,然后渐次吸收。②广泛大片型:6例,由早期单一局限片状病灶迅速发展为广泛大片状影(范围≥2个肺野)。③间质肺纹型:10例,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渗出性炎症,可有“粗网”、“细网”、“网点”之分。④多发混合型:6例,早期即见肺内多发(病灶数目≥2个)片状及结节状病灶或/和与其它肺野的“网格状”及“网—点状”阴影共在。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SARS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在SARS的诊治过程中,影像学的“三有”与“三无”和实验室检查的“三高”与“三低”对诊断分型、分期有益,并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