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芽孢与T2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2005年间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23例B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直肠癌标本进行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通过镜下肿瘤芽孢计数获得芽孢最大值及其平均值。将芽孢最大值及其平均值均分为l级(芽孢数小于或等于5)、2级(芽孢数介于5和10之间)和3级(芽孢数大于或等于10)。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芽孢最大值和平均值及淋巴管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芽孢最大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神经浸润有关(P〈0.05和P〈0.01):芽孢平均值与肿瘤分化程度、血管浸润及神经浸润有关(均P〈0.01)。芽孢平均值1级、2级和3级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10.5、95.8和60.0个月,1级与2、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3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芽孢最大值1级、2级和3级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分别为115.1、98.5和86.0个月,1级与3级和2级与3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火0.01和P〈0.05);而1级与2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肿瘤芽孢是评估直肠癌侵袭力的一个较好的指标,对评估预后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17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肿瘤占肠腔周径、术前CA199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无关(P>0.05),而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术前CEA水平、术前CA125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有关(P分别为0.001、0.004、0.004、0.02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术前CEA、CA125水平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COX-2与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转移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VEGF-C及COX-2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及其催化产物PGE2作用于大肠癌LOVO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C蛋白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直肠腺癌组织VEGF-C及COX-2表达情况.结果NS-398明显抑制LOVO细胞VEGF-C蛋白的表达.经PGE2作用后,VEGF-C蛋白表达上调.直肠癌组织中VEGF-C及COX-2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COX-2上调VEGF-C表达,促进肿瘤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4.
人结直肠癌VEGF-C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47例结直肠癌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VEGF C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同时对伴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VEGF C表达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 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44 .7%,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 6 0 .0 %,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 17.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结直肠癌可表达VEGF C ,并与肿瘤细胞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MiR-195与DLL4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探讨二者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5在5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icroRNA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DLL4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分析二者表达模式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6.
探讨RhoC基因在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笔者观测了 64例直肠癌癌组织的RhoC基因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组织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显示 ,浸润超出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和 /或肝肺转移灶的直肠癌 ,RhoC基因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均 P <0 .0 0 1)。提示RhoC基因的高表达与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 ,可作为判定直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odoplan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直肠癌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以90例良性病变直肠组织为对照.结果:podoplan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直肠组织(P<0.01).podoplanin阳性LMVD在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L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podoplanin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podoplanin在直肠癌淋巴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直肠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进行根治性切除的9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235例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治术后全组总体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7.7%和55.8%;术后复发组则分别为43.9%和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发组患者中,再次行根治性切除者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2%和32.7%;而予以姑息手术或保守治疗者则分别为25.8%和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癌性肠梗阻和腹水、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体分型、侵袭程度及病理分期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癌性肠梗阻和腹水、肿瘤大体分型及病理分期与术后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结论根治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与癌性肠梗阻和腹水及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再次手术切除可以提高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探讨直肠癌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 1(LYVE 1)的表达,以及微淋巴管密度(MLD)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直肠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LYVE 1的表达及MLD。结果示,直肠癌组织癌中心区及周边部MLD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癌周边部的MLD明显高于癌中心区;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组直肠癌中MLD分别比无转移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直肠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淋巴管的发生,主要位于癌周边部,其可促进肿瘤淋巴道转移。直肠癌组织的MLD可能成为评价肿瘤淋巴管发生及判断直肠癌淋巴转移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前哨淋巴结定位在结直肠癌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前哨淋巴结的状态可以准确预测区域淋巴结群的肿瘤转移情况;细致地分析前哨淋巴结有助于发现传统病理学检查漏诊的微转移灶,从而使部分患者肿瘤分期上调。目前的研究结果已展现前哨淋巴结检测对结直肠癌准确分期的潜在价值,但离临床常规应用还有距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CK19和CK20在胃癌患者横结肠系膜前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19、CK20对胃癌腹膜微转移的检测价值,并探讨与微转移发生有关的因素.方法:2007年6月-2007年10月期间30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中行横结肠系膜前叶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K19及CK20的表达,并行HE染色,以腹腔灌洗检查癌细胞作比较.结果:CK19及CK20在胃癌患者横结肠系膜前叶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3%和30.0%,明显高于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法(10.0%),且阳性率因肿瘤侵出浆膜层而升高.结论:术中行活组织检查检测CK19、CK20,可用于判断胃癌患者有无腹膜微转移,从而指导临床分期,为判断预后及建立个体化的术后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VEGF-C与VEGFR-3表达在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与免疫组化检查36例BTCC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各项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VEGF-C、VEGFR-3在BTCC肿瘤细胞表达,在正常膀胱细胞未见表达。随着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VEGF-C、VEGFR-3表达明显增强;并且,VEGFR-3与VEGF-C的表达显著相关,继而,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浸润也明显增多。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C/VEGFR-3的表达促进肿瘤淋巴管浸润;阻断VEGF-C/VEGFR-3通路将抑制BTCC向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Flt-4,酪氨酸激酶受体-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直肠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术后肿瘤组织标本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本组88例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犤62~88(平均75.4)个月犦的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0.5%、63.6%。有46例患者VEGF-C表达阳性(52.3%)、40例VEGFR-3表达阳性(45.5%)。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生存率相关(P<0.05~P<0.01),与性别、肿瘤大小、侵犯肠壁深度无关(P>0.05)。VEGF-C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年龄相关(P<0.05)。结论VEGF-C和VEGFR-3的检测,对术前预测直肠癌的淋巴转移、术后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并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不同Dukes分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及外周血CD4+、CD8+、CD4+/CD8+与NK细胞活性表达,探讨两者间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检测21例结直肠癌患者281枚淋巴结转移癌灶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淋巴结CK20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及NK细胞活性表达.结果 HE染色法检出有淋巴结转移者为16枚(6%,16/281),RT-PCR法检出有淋巴结转移者140枚(50%,140/281);按有淋巴结微转移重新Dukes分期后,手术前,A、B期患者血CD4+、CD4+/CD8+高于c期(P<0.05);A期患者血CD8+低于C期(P<0.05);B期患者血NK细胞活性高于C期(P<0.05).新Dukes分期与血CD4+呈负相关(r=-0.497,P<0.01);与CD4+/CD8+呈负相关(r=-0.714,P<0.01);与CD8+呈正相关(r=0.945,P<0.01).结论 RT-PCR方法对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明显优于HE染色切片法,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与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A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判断PTC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55例PTC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P-4、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PTC临床病理因素对两种蛋白表达进行分析,以探讨临床意义。结果AP-4和VEGF—C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两种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肿瘤包膜完整性、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及肿瘤直径无明显关系。AP-4和VEGF—C蛋白同时高表达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4.2%。结论VEGF—C、AP-4均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有关;且AP-4、VEGF—C高表达可能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强度,同时检测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淋巴结转移上有更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肝外胆管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测定32例肝外胆管癌和7例正常胆管组织VEGF-C的表达。结果 VEGF-C在肝外胆管癌和7例正常胆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0%。胆管癌组织与正常胆管组织VEGF-C表达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且VEGF-C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VEGF-C在胆管癌的表达可促进胆管癌淋巴结的转移,对判断胆管癌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腹腔渗液CK2 0mRNA的表达对指导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化疗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5 0例结直肠癌进行腹腔渗液CK2 0mRNA测定。结果腹腔渗液CK2 0mRNA阳性表达与腹腔转移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结论 检测腹腔渗液中的CK2 0mRNA对于预测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和指导术后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胰腺癌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40例作根治术的胰腺癌病人外周血中CK20mRNA,并与病人的临床病理学指标、随访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40例胰腺癌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57.5%(23/40),CK20mRN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相关性。随访发现CK20mRNA阳性病人术后6个月(P=0.043)或1年内(P=0.02)肿瘤转移的可能性明显大于阴性病人。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病人预后不良,其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病人(Log Rank=13.31,P=0.0003)。结论CK20mRNA是检测胰腺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敏感指标,CK20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并能预测胰腺癌预后和决定采用更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和术中瘤旁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RGF-C)浓度,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作为胃癌临床评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8例,分别取术前外周静脉血、术中瘤旁静脉血、术后7 d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试剂盒检测VEGF-C血清浓度,比较各时段的浓度值,以36例非肿瘤病例的术前外周血浓度为对照.分析VEGF-C血清浓度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胃癌术前外周血、术中瘤旁血与术后7 d外周血VEGF-C浓度(ng/L)分别为(4819.34±2112.65)、(5976.24±2222.75)、(2955.73±948.49)ng/L,瘤旁血浓度显著高于外周血,术后7 d VEGF-C浓度较术前显著下降,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肿瘤患者VEGF-C术前外周血清浓度为(2509.61±730.97)ng/L,显著低于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清浓度(P<0.05).胃癌术前外周血、术中瘤旁血VEGF-C血清浓度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正相关(P<0.05).术后7 dVEGF-C外周血清浓度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VEGF-C外周血清浓度检测可以作为胃癌的筛查和诊断指标,瘤旁血VEGF-C浓度与肿瘤进展相关,根治术后VEGF-C浓度检测可能成为监测肿瘤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16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以VEGFR-3作标记计数肿瘤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5例NSCLC中COX-2和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9%(50/65)、72.3%(47/65)。COX-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0.489,P<0.01)、临床分期(r=0.354,P<0.05)、VEGF0C(r=0.640,P<0.01)和LVD(r=0.518,P<0.01)呈正相关,而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427,P<0.01)。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0.453,P<0.01)、临床分期(r=0.442,P<0.01)和LVD(r=0.624,P<0.01)呈正相关,与病理分化程度也呈负相关(r=-0.525,P<0.01)。结论NSCLC中COX-2与VEGF-C均高表达,COX-2可能通过VEGF-C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研究COX-2和VEGF-C在肿瘤中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揭示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