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超声测量正常成年人和肝病患者的肝尾状叶影像学数据,为临床超声诊断肝尾状叶病变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34例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及34例肝病疾患者肝尾状叶进行前瞻性超声测量,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身高、体重指数以及肝疾病肝尾状叶的差异。结果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前后径:男性(2.174±0.416)cm、女性(2.010±0.350)cm;左右径:男性(2.899±0.322)cm、女性(2.683±0.306)cm;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肝尾状叶上下径、前后径分别为(5.115±0.583)cm、(2.212±0.367)cm、(4.814±0.570)cm,(2.038±0.384)cm、(4.781±0.914)cm、(1.955±0.460]cm,差异有显著性。过低、正常、超重、肥胖者肝尾状叶各径线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均小于肝病病人肝尾状叶的径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正常成年人肝尾状叶前后径、左右径男性大于女性,青年人肝尾状叶上下径、前后径大于中年、老年人,成年人肝尾状叶的各径线与体重指数、身高无相关性,肝病病人肝尾状叶的各径线均大于正常成年人。在肝尾状叶超声检测和其疾病诊断时应注意掌握生理性特点和疾病性差异,避免发生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肝叶比例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螺旋CT研究肝脏的影像解剖结构及其与肝肝疾病诊断的关系。方法:在选定的肝脏横断面CT图像上划出代表肝脏左右叶的测量径线,分别在冠状轴和矢状轴上测量,并计算比例关系,结果:正常肝脏的右叶冠状径A为5.60cm,矢状径B为5.52cm,肝左叶冠状径C为7.25cm,矢状经D为6.82cm,肝左右叶比值A/C为0.79,B/D为0.84,肝硬化以肝右叶萎缩为主,在叶增生不明显,肝癌和慢性以肝左叶增生为主,尤以肝癌增生最为明显,结论:肝脏径线的测量可以为影像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方法对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45例,Gamma钉40例进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治疗后优良率为83.5%;DHS及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优良率分别为77.8%和90.0%(0=2.84,P〉0.05);DHS组的手术时(66.4±19.4)min少于Gamma钉组(875±25.5)min(t=2.451,P〈0.05),但手术切口长度(19.6±5.1)cm大于Gamma钉组(10.3±4.7)cm(t=2.501,P〈0.05),DHS组并发症11.1%明显高于Gamma钉组2.5%(X2=3.94,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只要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者推荐其使用DHS和Gamma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四肢骨折或骨病患者,在应用髓内针或人工关节时,若不了解髓腔内径最狭窄部位所在处,而盲目插入髓内针或人工关节时,常常在通过髓腔最狭窄点时会产生新的骨折或造成手术的困难与失败。我们于1986年至1987年选用国人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及腓骨,分别进行髓腔内径的测量。得知四肢长管骨髓腔内径的最狭窄点与最狭窄区。为骨科医生及医疗器械厂家提供参考。一、材料和方法采用成人非同一个体左、右侧的干燥肱骨、尺骨、股骨、腓骨各30支,桡骨、胫骨各20支沿矢状面,纵行锯开,从其正中点分别向近端和远端,每隔1~2cm用游标卡尺测量骨髓腔内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ROC曲线评价磁共振成像(MRI)不同指标对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盘状半月板的诊断率。方法对行MRI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70膝盘状半月板及64膝正常半月板的冠状位髁间凹层面半月板宽度与胫骨平台宽度,矢状位半月板最大径层面前后角宽度与最大径进行分析、测量,对半月板宽度与胫骨平台宽度之比(板面比)、前后角宽度与半月板最大径之比作ROC曲线。结果板面比≥20%,前后角宽度与半月板最大径之比≥70%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9%、96%和96%、90%,盘状半月板的冠状位髁间凹层面半月板宽度,矢状位半月板最大径层面前后角之和均大于正常半月板,分别为27.2 mm和11.2 mm(P<0.01),25.5 mm和20.8 mm(P<0.01)。结论冠状面髁间凹层面板面≥20%、矢状面最大径层面前后角宽度与半月板最大径之比≥70%作为诊断盘状半月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冠状位髁间凹层面半月板宽度≥20 mm,矢状位半月板最大径层面前后角之和≥24 mm,可作为诊断盘状半月板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转子间稳定型骨折的四种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8根尸体股骨干骨做成EvansⅠ型转子间骨折,用三枚平行斯氏针、麦氏鹅头三翼钉(简称麦氏钉)、Richards钉及双颈滑动加压鹅头钉(简称双颈钉)固定。在万用压力测试机上做一次性加载试验和抗旋转试验。结果表明:双颈钉的一次性加载负荷值(354±57kg)和抗旋转力矩值(3.15±0.56kg-m)分别高于Richards钉(208±48kg,0.76±0.16kg-m)、三枚平行斯氏针(104±36kg,1.11±0.25kg-m)及麦氏钉(94±27kg,0.62±0.14kg-m),P<0.01。提示双颈钉固定更加符合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曹奇  李严兵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467-1468,1470
目的通过对成人寰椎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和测量,为临床上施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20具健康成人寰椎干燥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确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置钉角度的相关参数。结果寰椎椎弓根的宽度为(10.62±0.70)mm,进钉点处及椎动脉沟最薄处后弓高度分别为(4.71±0.36)mm和(4.28±0.55)mm,最大进钉长度为(26.91±1.68)mm,钉道内倾角为(3.75±1.42)°,头倾角为(3.25±1.74)°。结论寰椎以后弓和侧块内、外侧缘的移行处连线中点的矢状面与后弓下缘上方2 mm处的冠状面的交点为进钉点,内倾2°-6°、头倾2°-5°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侧卧位及指法定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3例,按手术时间早晚分为传统组30例和微创组43例。均予以闭合复位,微创组采用小切口,手指引导在股骨大转子顶端内侧开孔扩髓,克氏针辅助不稳定骨折复位及临时固定;传统组按常规方法置入髓内钉。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操作方法、失血量以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49.41±19.63)min、(2.48±1.05)cm、(73.72±40.40)ml、(15.51±6.52)s,明显少于传统组的(92.17±27,76)min、(12.63±4.12)cm、(354.67±84.01)ml、(55.00±30.8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微创组解剖复位占88.37%,功能复位占11.63%,优良率100%;传统组解剖复位53.33%,功能复位占40.00%,复位欠佳占6.67%,优良率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愈合时间微创组(12.33±2.47)周,传统组(13.47±2.5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功能恢复满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微创组97.67%,传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及指法定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长型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对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手术均在骨科下肢牵引床上进行。在C形臂x射线机辅助下,骨折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所有患者x射线片检查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2l例患者中优13例(61.9%),良8例(38.1%),优良率为100.0%。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防旋转,内固定牢靠,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5例简单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扩髓髓内钉治疗分为扩髓组59例、非扩髓组5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差异。结果扩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7.7±12.5)min、术中出血量(296.7±24.5)mL ,显著大于非扩髓组患者(P<0.05);骨折愈合时间(13.4 ± 2.1)W ,显著短于非扩髓组(P<0.05)。扩髓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的HSS评分(84.6 ± 4.2)、Lysholm评分(85.5 ± 4.4)、第12个月的HSS评分(85.7 ± 3.5)、Lysholm评分(86.5 ± 3.3),均显著高于非扩髓组患者(P<0.05)。扩髓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47%显著低于非扩髓组患者的33.93%( P<0.05)。结论对于简单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非扩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扩髓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有利于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一种动力髋螺钉放置方法 ,对其降低放射线接触时间进行验证。方法 76名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骨盆正位片健侧测量小转子基底处股骨宽度、沿股骨颈轴线所放置螺钉长度和大转子顶端到进钉点距离,通过手术中测量小转子基底处股骨宽度计算得出术中进钉点和螺钉长度,对照组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手术。结果实验组放射线接触时间(24.57±7.80)s明显低于对照组(54.2±18.26)s(P〈0.001)。结论新的置钉方法能显著降低转子间骨折术中放射线接触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18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18例均采用髓内钉固定,顺行髓内钉固定15例,5例结合空心钉固定,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钉固定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22.4个月。股骨颈骨折术前漏诊率为22.2%。所有股骨干骨折及股骨颈骨折术后均获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2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分别为18个月和23个月,有2例股骨颈骨折出现股骨头囊性变,但均无临床症状。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髓内钉适当结合空心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髓内钉InterTAN与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6年1月-2010年9月应用两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1例.长髓内钉InterTAN组12例,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拉力螺钉组9例,其中术前漏诊1例。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6个月,平均(17.3±0.6)个月。长髓内钉InterTAN组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平均13.8周,股骨干平均16周,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3.33%。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拉力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平均14.1周,股骨干平均16.2周,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77.78%。结论长髓内钉InterTAN与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效果相当,但髓内钉InterTAN具有操作简便、切12I小、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风险低等优点;而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可作为漏诊后简单易行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多段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对58例合并股骨颈/干骨折、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股骨干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闭合或开放穿钉.结果:58例病人随访6~24个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6.8个月,优良率达94%以上.均无伤后感染、肺炎、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干交锁,该钉保持了正常的颈于角,通过髓腔中央承受压力传导.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重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闭合复位静力交锁内固定治疗。结果:56例均随访10~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患肢缩短>2 cm、外旋>10°的畸形。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良好。无弯钉、断钉及拔钉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操作简单,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动力髁螺钉(DCS)、近端股骨髓内钉(PFN)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35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其中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0例,合并转子间骨折25例,使用DCS固定9例,使用PFN固定26例。结果 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33例骨折愈合、患肢关节功能优良,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愈合率为94%,不愈合率为6%。结论 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的复杂骨折,选择采用DCS或PFN治疗,DCS适用于较稳定的骨折,PFN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的优点。两者均具有在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和早期活动方面均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雄 《中国当代医药》2013,(28):26-27,29
目的观察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5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3-6个月(平均3.1个月)呈现骨性愈合,在术后12个月左右取出剩余髓内钉和锁钉;2例患者术后依然感觉骨折处疼痛,2例对负重有恐惧感,4例膝关节僵硬,其余22例未见功能异常;未见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断钉、感染、关节损伤病例。结论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延期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满意,在治疗时需要注意科学判断手术时机,合理选择锁钉。  相似文献   

18.
胡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697-3698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儿童股骨颈骨折单纯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治疗、康复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26例,21例骨折愈合良好,5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关节腔减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有效,创伤小,可早期床上功能锻炼,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Menopausal women display changes in the osseous tissue (osteoporosis, pathologic fractures) and disorders in the func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teriosclerosis, calcification). Additionally, interdepend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loss of osseous tissue and disordered circulation, but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dependence has never been fully recogniz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is problem, the present study concentrated on the effects of catecholamines on blood pressure in the femoral bone marrow cavity in ovariectomized rats. The Ficat-Arlet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blood pressure in marrow cavity. Norepinephrine, epinephrine, isoprenaline as well as 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phentolamine and propranolol)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controls and the ovariectomized rats. The examin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ovariectomized rats displayed decreased blood pressure in the marrow cavity. In addition, an intensified effect of catecholamines on blood pressure in the marrow cavity of osteoporotic bone in ovariectomized rat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方法总结2006-04-2009-06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采用的内固定方式有:DHS32例,DCS8例,γ钉16例,PFN12例,PCCP10例,PFNA8例。对其中18例失败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原因。结果 86例中有18例失败,失败的类型为5型:加压钉切割股骨头颈、钢板螺钉断裂松动、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感染。手术技术欠缺、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内固定的设计缺陷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熟悉了解每种内固定装置的特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