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外周血和肝脏内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分子标记:HLADR+CD3+)、初始T细胞(CD45RA)、记忆T细胞(CD45RO)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3,了解肝内淋巴细胞活化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种肝病患者外周血和肝内淋巴细胞分子标记CD3、CD4、CD8、HLADR+CD3+、CD45RA、CD45RO、CXCR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BC患者在外周血中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肝内浸润淋巴细胞CD8+T和CD4+T淋巴细胞无明显差异;肝内与外周血比较: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例明显降低, HLADR+CD3+T淋巴细胞差异无显著性,CD45RA明显低于外周血,CD45RO则差异无显著性,CXCR3高于外周血中.与NASH患者比较:PBC患者肝内CD4+T细胞增多,CD4/CD8上升,HLADR+CD3+增高,CD45RO、CD45RA减少,CXCR3增多;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HLADR+CD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D45RA减少,CXCR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与肝内免疫状况有关;肝内CD4+T淋巴细胞较NASH患者增多,提示CD4+T的活化和增殖是PBC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记忆性T淋巴细胞数量(CD45RO)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得以不断进行的原因;CXCR3与T淋巴细胞向肝脏定向迁徙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内淋巴细胞活化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阐明PBC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流式细胞法检测PBC患者外周血和肝内CD3、CD4,CD8,CD4/CD8,HLADR+CD3^+,HLADR+CD8^+,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并与NASH患者比较.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CD4+T淋巴细胞占明显优势,肝内浸润T淋巴细胞以CD8^+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为主;肝内CD4^+T淋巴细胞较外周血中明显减少,CD4/CD8比例明显降低,但较NASH患者高.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组成比例及HLADR+CD3^+、HLDR+CD8^+并无显著性差异,外周血中IFN-γ、IL-2无显著性差异;但PBC患者肝内CD4^+T细胞增多;CD4/CD8上升,HLADR+CD3^+、HLDR+CD8^+均增高,IFN-γ、IL-2均高于NASH患者.结论 PBC时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态可部分反应肝内免疫状况,肝内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PBC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肝脏中HLADR+CD3^+、HLDR+CD8^+异常活化的同时肝组织内IL-2和INFγ增高,提示Th1细胞因子在PB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方案为足叶乙苷联合顺铂。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联法(S-P法)对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后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CD45RA+、CD45RA+绝对值、CD45RO+绝对值及CD45RA+/RO+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但化疗后CD45RO+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化疗后T淋巴细胞相关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为判定化疗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FOLFOX化疗方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外周血中初始(CD4+CD45RA+)和记忆(CD4+CD45RO+)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D3、CD4、CD45RO、CD45RA荧光抗体对10例健康对照及27例mCRC患者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前 、后的外周血细胞进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及其亚群CD4+CD45RO+、CD4+CD45RA+百分率,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RC患者化疗前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CD4+CD45RA+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CD4+CD45RO+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与化疗前相比,经FOLFOX化疗后mCR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01);其中CD4+CD45RA+T细胞比例下降(P<0.001)、CD4+CD45RO+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分析发现,化疗有效组中,化疗前 、后患者CD4+CD45RA+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均高于化疗无效组(P<0.01,P<0.001);化疗后CD4+CD45RO+T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结论 FOLFOX化疗可升高mCRC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并改变细胞亚群的比例,对CD4+CD45RA+比例较高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97例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不同年龄组的患者间存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不同性别组、不同视觉模拟评分组患者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带状疱疹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CD4+T辅助淋巴细胞CD4+CD45RO+和CD4+CD45RA+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30例活动期IM、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CD4+T辅助细胞CD45RO、CD45RA的表达率,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IM患者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CD4+CD45RO+明显增高(P〈0.05),CD4+CD45RA+明显对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CD4+CD45RO+与急性期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45RA+与急性期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D4+CD45RO+和CD4+CD45RA+T淋巴细胞在IM患者的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CD45RA+T辅助细胞减少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去平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化疗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35例行胃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EP化疗方案:100 mg/m2足叶乙苷,d13,静脉滴注;25 mg/m2顺铂,d1-3,静脉滴注.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CD3+、CD4+、CD8+、CD4 +/CD8+及CD45RA+/RO+)及NK细胞.结果:(1)观察组化疗前后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化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化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CD3+、CD4+、CD8+及CD4+/CD8+、CD45RA+、CD45RA+绝对值、CD45RO+绝对值、CD45RA+/RO+)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根治术后化疗可有效提高机体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肌少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P),并探讨其在肌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其中肌少症患者48例,非肌少症72例,分别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和CRP。结果:肌少症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6.7±0.9)×109/L,非肌少症组为(5.5±0.8)×109/L;肌少症组血NK细胞(CD3-CD56+)为(30.4±6.6)%,非肌少症组为(25.4±7.2)%;肌少症组血CRP为(6.3±1.2)mg/L,非肌少症组为(3.8±0.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外周血总淋巴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样细胞(CD3+CD56+)、记忆T细胞(CD4+CD45RO+)、初始T细胞(CD4+CD45RA+)、双阴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少症患者组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NK细胞、CRP均高于非肌少症组,提示肌少症组患者可能存在机体微炎症和固有免疫反应过强。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检测55例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疗效
间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55例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中总T 细胞(CD3+ )、Th 细胞(CD3+CD4+ )、Tc 细胞(CD3+CD8+ )、CD4+/CD8+、记忆T 细胞(CD45RO+ )、原始T 细胞
(CD45RA+)的比例。结果化疗无效组患者外周血原始T细胞高于有效组(P=0.04);化疗有效组患者外周血记忆T细胞较高,但
差异尚不具统计学意义(P=0.25);两组总T细胞、Th细胞、Tc细胞及CD4+/CD8+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原
始T细胞与化疗疗效相关,原始T细胞较高者近期疗效差。检测患者外周血原始T细胞对预测患者化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55例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疗效间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55例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总T细胞(CD3+)、Th细胞(CD3+CD4+)、Tc细胞(CD3+CD8+)、CD4+/CD8+、记忆T细胞(CD45RO+)、原始T细胞(CD45RA+)的比例。结果化疗无效组患者外周血原始T细胞高于有效组(P=0.04);化疗有效组患者外周血记忆T细胞较高,但差异尚不具统计学意义(P=0.25);两组总T细胞、Th细胞、Tc细胞及CD4+/CD8+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原始T细胞与化疗疗效相关,原始T细胞较高者近期疗效差。检测患者外周血原始T细胞对预测患者化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T细胞亚群上第二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8^-、CD4^ CD45RA^ 以及CD4^ CD45RO^ 细胞表面CCR5及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HIV感染后,第二受体在CD4和CD8以及记忆型和处女型CD4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HAART治疗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细胞表面的第二受体水平。结论:第二受体参与了HIV的致病过程,B期之前开始抗病毒治疗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老年男性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中CD45 RA+和HLA-DR+的表达.方法 采用逐步人组方法入组101例老年男性,分青老年组(65岁及以上),中老年组(75岁及以上)和老老年组(85岁及以上)三组,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5 RA+和HLA-DR+的表达,随访两年.结果 各组间C...  相似文献   

14.
Yang JH  Shen Q  Zhao DB  Cai Q  Ha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5):318-323
目的 检测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co stimulator,ICOS)及相关免疫分子在SLE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探索其与SLE疾病活动程度、病程及血清抗dsDNA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含量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ICOS在SLE免疫病理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和门诊SLE患者 (n=51)以及健康体检者 (n=30)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ICOS及其他免疫分子CD45RO、CD45RA、HLA DR的表达水平,观察ICOS在不同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SLE活动程度、病程、血清抗dsDNA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及稳定期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ICOS的水平显著升高,但活动期患者与稳定期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 05);同一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期,外周血CD4+、CD8+、CD45RO+、CD4+CD45RO+和CD8+CD45RO+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该患者经过治疗疾病缓解阶段(P<0 05);初发SLE患者CD45RO+细胞表达ICOS水平明显高于复发患者 (P<0 05);血清抗dsDNA抗体( +)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中任何一种 )异常升高的患者外周血CD45RO+及CD4+CD45RO+细胞表达ICOS的水平分别明显高于血清抗dsDNA抗体 ( -)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正常的患者(P<0 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某些T  相似文献   

15.
HIV感染对记忆型和处女型CD4+T细胞上CD95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CD95在HIV感染者记忆型和处女型CD4^-T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探讨Fas/CD95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仅(FACS)对HIV感染者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CD95、CD45RA、CD45RO的表达进行分析,用ENSA检测血清中Fas水平。结果:HIV感染后,血清Fas水平随疾病的进展而逐渐升高,同时伴有处女型T细胞表面CD95表达增高以及记忆型T细胞CD95表达逐渐下降。结论:Fas参与了HIV的感染过程。研究Fas和CD95、CD45RA、CD45RO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对HIV致病机制的认识,并可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和绝对计数检测,以研究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方法利用白细胞分类计算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对11例HIV感染者和10例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 、CD4 、CD8 CD38 、CD48RO 、CD45RA 、CD62L 的表达及绝对对数进行检测.结果AIDS患者组CD3 淋巴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IV感染组与AIDS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人体感染HIV后一些免疫因素如低的幼稚T细胞数、明显的T细胞化及细胞凋亡等参与了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Kv1.3钾通道阻滞剂海葵毒素(SHK)阻滞多发性硬化(Ms)患者急性期髓鞘反应性CIM+T淋巴细胞上的Kv1.3钾通道后,细胞表型CCR7、CD45RA表达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5例急性期MS患者、15例INF-B-1b治疗缓解期MS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的不同状态下的CD4+T淋巴细胞进行CD3、CIM、CCR7、CD45RA的荧光抗体及同型对照标记,用四标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不同状态下细胞表型CCR7、CD45RA表达的变化.结果 MS急性期组CIM+T细胞以CCR7-CIM5RA-(TEM)表型为主,其变化与病情有明显相关性,髓鞘抗原刺激后此型所占比例明显增高(P<0.05),初始细胞表型CCR7+CD45RA+减少(P<0.05),钾通道阻滞剂SHK对Ms急件期患者髓鞘反应性CD4+TEM表型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检测CI4+TEM细胞表型可能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临床意义,Kv1.3钾通道可能成为治疗MS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A和CD45RO的表达情况,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A和CD45RO的表达,取10例正常人的躯干皮肤做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O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5RA的表达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记忆性T淋巴细胞为主,推测细胞免疫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