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石泓哲  田军  李长岭 《中国医药》2013,8(5):655-656
目的评价八宝丹辅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保留膀胱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术后行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辅助口服八宝丹胶囊(0.6g/次,3次/d),对照组28例术后仅行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在2年随访期内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2年内复发8例,复发率为28.6%;5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17.9%。观察组2年内复发7例,复发率为25.0%;3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10.7%。观察组2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宝丹可以辅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并可能降低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榄香烯及表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低级别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患者116例,均为单发低级别浅表性膀胱癌(Ta,T1),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榄香烯(治疗组,52例)、表柔比星(对照组,64例)行膀胱内灌注,观察两组肿瘤复发情况、不良反应,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榄香烯组复发率为15.4%,表柔比星组复发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榄香烯组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于表柔比星组(9.6%vs.42.2%,P<0.05)。结论榄香烯膀胱灌注预防低级别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内灌注毗柔比星,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治疗期间无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治愈3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加膀胱腔内灌注吡柔比星治疗腺性膀胱炎.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热、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在膀胱腔内用恒温蒸馏水持续灌注60~90min,1次/d,共10次。同时用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后,改每月1次,共8次;膀胱镜检查无肿瘤复发,再改为3个月1次,总灌注时间16个月。结果随访36个月,仅2例复发外,其余均未复发和转移,复发率不足5%,有效率为高达95.83%。结论综合应用热、化疗对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疗效和安全性均好。  相似文献   

5.
谢若云 《海峡药学》2009,21(12):136-137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联合应用沙培林(OK-432)和吡柔吡星(THP)膀胱腔内灌注及单独应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120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36例,OK-432组40例,THP组44例。膀胱癌切除术后开始灌注,每周1次,共8周;以后每月1次,随访18个月。每3个月复查1次膀胱镜和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联合应用组无复发,OK-432组3例复发,复发率7.50%(3/40),THP组4例复发、复发率9.09%(4/44)。各组间比较:OK-432组与THP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二者与联合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OK-432、吡柔吡星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预防复发疗效好,不良反应不明显,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建春  李军  朱峰  张英杰 《中国医药》2010,5(5):431-43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吡柔比星立即腔内灌注+定期灌注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浅表性膀胱癌TURBt术后患者140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A组(70例)术后立即灌注吡柔比星30mg,以后行常规定期灌注,即术后1周开始每周1次,灌注8次,再改为每月1次,总疗程1年;B组(70例)TURBt术后行常规定期灌注;2组均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5例复发,复发率7.1%;B组复发13例,复发率1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2组均未见全身不良反应发生,A组16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22.8%;B组14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0.16,P〉0.05)。结论吡柔比星术后立即腔内灌注+定期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定期灌注,且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EPI)联合卡介苗(BCG)术后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URBt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EPI联合BCG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BCG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评价两组复发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随访期内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及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46.7%),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可以有效地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徐冬花  王俊 《海峡药学》2012,24(2):210-211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和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6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呲柔比星组.两组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呲柔比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呲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呲柔比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32,P<0.01).呲柔比星组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肉眼血尿2例,膀胱刺激症3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症各1例;症状均较轻,予以暂停膀胱灌注及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x2=0.65,P>0.05).术后随访10个月~88个月,呲柔比星组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32,P<0.05).结论 呲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和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而配合相应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正确的护理及规律的膀胱灌注化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羟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文利  夏樾 《医药导报》2009,28(2):200-201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行羟喜树碱灌注治疗,随访评价其疗效和复发率。结果羟喜树碱膀胱灌注肿瘤总复发率为18.1%,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率为14.3%,且不良反应轻。结论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灌注羟喜树碱是预防肿瘤复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A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用THP(30mg/40ml)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30-60分钟,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并随访17-92个月。结果:97侧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9例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复发16倒,复发率16.49%。结论: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长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钬激光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即刻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后即刻予以膀胱内保留灌注无菌蒸馏水50 ml+吡柔比星30 mg,1次;对照组2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两组术后拔除尿管时灌注1次,以后每周1次,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至术后1年以上,随访15~39个月.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20~53 min,平均(31.6 ±8.9) min,无膀胱穿孔发生,术后留置导尿管1~5d,平均(2.7±0.6)d,4例复发;对照组手术时间13 ~47 min,平均(29.8±8.3)min,1例术中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3~11d,平均(4.6±1.1)d,11例复发.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优于电切治疗,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盐酸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已行第1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给予盐酸THP 3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10周。术后6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继续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组患者行第2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术后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14.71%(5/34)]较对照组[35.29%(12/3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时,治疗组继续随访肿瘤复发率[27.27%(9/33)]显著低于对照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肿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取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对照组术后采取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时,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聚金葡素灌注膀胱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疗效。方法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217例中的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采用高聚金葡素行膀胱灌注治疗,并与同期其他药物灌注治疗进行比较。结果43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随访期15个月,复发8例,复发率为18.6%,与同期内其他药物灌注的预防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小。结论高聚金葡素是一种有效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抗肿瘤机制.方法:对231例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随机膀胱灌注聚维酮加阿霉素(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加阿霉素(对照组),观测预防复发效果.对50例患者术前膀胱灌注聚维酮联合阿霉素(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加阿霉素(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紫外荧光法检测聚维酮对尿中阿霉素浓度和 24 h 尿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194例患者获随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ax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Bcl-2/Bax比率下调(P<0.05).聚维酮与生理盐水作溶剂相比膀胱内阿霉素的排泄时间延长2~4倍,但不影响尿中阿霉素回收率.结论: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其机制可能与聚维酮联合阿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延长药物在膀胱内驻留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羟基喜树碱加干扰素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2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周内予羟基喜树碱15 mg、干扰素α-2b(IFNα-2b)30×10~6IU+生理盐水40 m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2小时,然后每周1次,连续6周,以后每月1次,连续12个月.定期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膀胱镜检查,并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全身及局部反应.结果 62例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24个月,平均19个月.复发4例,复发率6.4%.结论 羟基喜树碱加干扰素膀胱灌注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尿液肿瘤标志物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行相同的TURBT治疗,术后均即刻开始膀胱灌注化疗。试验组给予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首次膀胱灌注使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30 mg+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 mg·mL-1的溶液,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内,夹闭导尿管,保留1 h;第2次使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内,夹闭导尿管,保留1 h;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对照组单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每次用法用量同试验组。两组均规律膀胱灌注治疗,开始时每周1次,持续8周,随后每月1次,共计10次。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的追踪随访,比较两组肿瘤复发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尿液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查血常规,计算外周血NLR;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尿液CYFRA21-1、CEA和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试验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外周血NLR和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12个月外周血NLR和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联合TURBT能有效降低NMIBC患者外周血NLR,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调尿液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且不加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40mg)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连用8周;以后每月1次,连用8个月。结果 39例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肿瘤复发率为10.2%。结论 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与单独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临床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常规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另一组只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门诊定期复查,持续2年。结果:联合灌注组肿瘤复发率为38.7%,单独灌注组肿瘤复发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期肿瘤,联合灌注组的复发率为25.0%,单独灌注组的复发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肿瘤,联合灌注组的复发率为47.4%,单独灌注组的复发率为68.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a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纯吡柔比星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