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1997年和2001年上海中心城区老人的人口学特征和生活质量(QOL)10个方面的变化,观察精神卫生教育等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在上述年份对华业小区的老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2个样本的人口学特征,计算QOL各方面的分值,进行比较。期间加强了社区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服务,并进行精神卫生教育。结果2001年组老年人的QOL部分略高于1997年,QOL的增高源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与社会生活有关的生活能力(IADL)的提高和老年人心理状况的改善。2001年的资料表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参与低于他们的期望,他们对居住和环境还不满意。结论不同年份QOL调查的比较有助于评价QOL其他各个方面的变化,促使有关方面采取保护老年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生活环境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病人、敬老院及某社区老年人共计3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社区老人多数受人际关系敏感度的影响。影响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结论]不同环境下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宣传和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丰富娱乐生活,同时呼吁社会增加对老年人的关爱,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随机抽取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00名、滨城区敬老院老年人100名及社区200名老年人,共计4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P<0.05)。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重度抑郁者占17.6%;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重度人际关系敏感者占5.9%。社区老人主要受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敏感较重者占7.7%。焦虑是影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轻度焦虑者占68.5%,中重度者占31.5%;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和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结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存在相关性。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同时呼吁社会和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随机抽取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00名、滨城区敬老院老年人100名及社区200名老年人,共计4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P〈0.05)。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重度抑郁者占17.6%;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重度人际关系敏感者占5.9%。社区老人主要受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敏感较重者占7.7%。焦虑是影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轻度焦虑者占68.5%,中重度者占31.5%;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和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结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存在相关性。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同时呼吁社会和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生活环境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病人、敬老院及某社区老年人共计3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社区老人多数受人际关系敏感度的影响。影响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结论]不同环境下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宣传和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丰富娱乐生活,同时呼吁社会增加对老年人的关爱,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随机抽取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00名、滨城区敬老院老年人100名及社区200名老年人,共计4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不同生活环境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P<0.05).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重度抑郁者占17.6%;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重度人际关系敏感者占5.9%.社区老人主要受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敏感较重者占7.7%.焦虑是影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轻度焦虑者占68.5%,中重度者占31.5%;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和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存在相关性.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同时呼吁社会和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状况,探讨其相关性影响因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HD患者的QOL。方法 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并以健康调查问卷(SF-36量表)对175例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研究法对被调查对象的QOL水平进行分析,将其与一般人群比较,测评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状况对其QOL的影响。结果 HD患者的QOL的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家庭关系、费用支付能力、并发症、原发病与患者的QOL有显著关联性。结论在护理HD患者中,应关注其QOL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或减低其负面影响因素的作用,提高HD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状况,探讨其相关性影响因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HD患者的QOL.方法 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并以健康调查问卷(SF-36量表)对175例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研究法对被调查对象的QOL水平进行分析,将其与一般人群比较,测评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状况对其QOL的影响.结果 HD患者的QOL的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家庭关系、费用支付能力、并发症、原发病与患者的QOL有显著关联性.结论 在护理HD患者中,应关注其QOL,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或减低其负面影响因素的作用,提高HD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一般资料问卷对什邡地区56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密切相关;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保、慢性疾病对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不同体育活动水平和体质状况老年人在1年内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1-11/2002-11广州市寿星大厦内老人160人。纳入标准:年龄60~75岁,身体状况较好,有生活自理能力,精神正常,意识清晰,无明显的生理缺陷和重大疾病,具有从事一般体育活动能力并同意接受调查。根据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水平(是否达到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坚持30min以上、持续时间超过1年)分为活动组118人和不活动组42人。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综合评价标准分为合格组(22分或以上)74人和不合格组(22分以下)86人。其中体育活动状况和生活质量在1年内评定3次,体质状况在1年内评定2次,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定,评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生活质量越好。结果:纳入160例老年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生活质量和体质变化情况:广州市寿星大厦老人在1年内3次调查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次体质测试指标中,除反应时延长外(P≤0.001),其他测试值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②随调查时间的改变,不同体育活动水平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随调查时间的改变,不同体质状况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只有改善了老年人的体质水平,才能加快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QOL.方法:对120例IBS患者行健康问卷(SF-36量表)调查,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IBS患者的QOL水平,并与一般人比较,检测该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对其QOL的影响.结果:IBS患者的QOL水平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纬度上得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P<0.01),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支持、疼痛症状与该类患者的QOL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探索护理对策时应特别关注QOL得分低的IBS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不同体育活动水平和体质状况老年人在1年内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1—11/2002-11广州市寿星大厦内老人160人。纳人标准:年龄60~75岁,身体状况较好,有生活自理能力,精神正常,意识清晰,无明显的生理缺陷和重大疾病,具有从事一般体育活动能力并同意接受调查。根据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水平(是否达到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坚持30min以上、持续时间超过1年)分为活动组118人和不活动组42人。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综合评价标准分为合格组(22分或以上)74人和不合格组(22分以下)86人。其中体育活动状况和生活质量在1年内评定3次,体质状况在1年内评定2次,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定,评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生活质量越好。结果:纳人160例老年人,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生活质量和体质变化情况:广州市寿星大厦老人在1年内3次调查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次体质测试指标中,除反应时延长外(P≤0.001),其他测试值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②随调查时间的改变,不同体育活动水平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随调查时间的改变,不同体质状况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只有改善了老年人的体质水平,才能加快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一般资料问卷对什邡地区56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密切相关;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保、慢性疾病对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nterRAI综合评估及干预对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武汉市硚口区100例接受居家护理服务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居家随访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InterRAI评估工具对居家老人的身体功能状况、认知与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状态、以及临床健康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进行评估,根据该工具的评估资料分析居家老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干预3个月后,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表(QOL)对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通过实施InterRAI综合评估及干预,居家老人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nterRAI能科学全面评估老年人的功能及健康状况,深入挖掘老年人需求,尽早进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养老院老人对维持生命治疗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武汉市民政局注册的61家养老院中的1 392名老人进行调研,探讨人口学变量、生活质量、活动功能、慢性病状况等对生命维持治疗的影响。[结果]老年人累积疾病量表(CIRS)评分为(4.7 9±3.29)分,老年人生活质量量表(QOLC-E)均分为(3.17±0.51)分,生理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总分为(20.64±4.46)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总分为(13.68±4.73)分;45.8%的老人在病情严重不可逆转时选择生命维持治疗;生命维持治疗的影响因素为保险状况、自觉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活动功能。[结论]拥有保险、自觉健康状况较好、生活质量较高、活动功能较好的老人倾向于选择生命维持治疗;疾病较重、教育程度较低、自觉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倾向于拒绝生命维持治疗。建议医护人员多与养老院老人沟通无效救治和尊严死的意义,提高老人临终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相关因素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柳红  钟华荪 《天津护理》1998,6(5):211-213
以广州市诗书街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调查1027例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情况,结果表明:吸烟老人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吸烟习惯老人;饮酒老人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而老年人对吸烟饮酒的危害尚未有深刻的认识。患慢性疾病较多的老人比较注重健身活动,闲暇活动越多的老人对个人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越好。说明老年社区卫生服务的战略重点应是倡导行为卫生,用改变不良行为为健康行为的办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中等级护理老人的需求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广州市养老机构中153名61~102岁老年人进行生理、心理及精神生活方面需求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需求得分均值为30.20±4.69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和“慢性病史”两因素对老人需求的影响最大。结论广州市养老机构中等级护理老人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工作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2012年1月—2022年8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相关文献的出版时间、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主要结论、影响因素和相关性等。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差,其中精神健康、生命活力与社会功能3个维度得分较高,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与总体健康维度得分较低;人口学特征、慢性病罹患情况、自理能力、抑郁、焦虑、社会支持、养老条件、机构满意程度及意愿养老方式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且对其产生影响。结论:我国机构老年人整体生活质量水平有待提高,需进一步改善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设施、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以及充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从而提高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5月 12日 ,我院开设了护理门诊 ,由具有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职称的护理专家轮流坐堂 ,每周开设 5个上午 ,不需挂号付费 ,随到随诊 ,主要对就诊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家属护理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提供信息 ,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行为干预。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老年人成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 ,他们的生活方式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解本区内老年人生活方式状况 ,为在护理门诊实施健康教育这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我们对辖区内2 1个居委会中的 12 0 0名 6 0岁以上 (含 6 0岁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20.
992426从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相关因素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肖柳红…//天津护理一1998,6(5)一2 11~213 以广州市诗书街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调查1027例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情况.结果表明:吸烟老人呼吸系统和心脑血怜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吸烟习惯老人;饮酒老人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而老年人对吸烟饮酒的危害尚未有深刻的认识。患慢性疾病较多的老人比较注重健身活动,闲暇活动越多的老人对个人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越好。说明老年社区卫生服务的战略重点应是倡导行为卫生,用改变不良行为为健康行为的办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表3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