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64-165
目的:探讨两种硅胶支撑法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26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应用直接吻合及Worst猪尾探针法治疗,并留置硅胶管。结果:18眼于显微镜下直接寻找到断端并吻合,8眼利用Worst猪尾探针寻找到断端并吻合。26眼均一次手术成功。治愈24眼(92.31%),好转1眼(3.85%),未愈1眼(3.85%)。结论:泪小管吻合及硅胶置管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直接吻合法及worst猪尾探针法互为补充,能有效保证泪小管断端的寻找。  相似文献   

2.
目的手术吻合陈旧性泪小管断裂伤,使其达到解剖、功能双复位。方法采用自制泪囊弯钓自上泪点进入泪囊,逆行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结果共治疗11例患者,均吻合成功,术后3个月拔管时泪道冲洗通畅,下睑解剖复位良好。结论用自制泪囊弯钓寻找陈旧性泪小管裂伤鼻侧断端成功率大,使许多本已吻合无望的手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下泪小管断裂修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在解放军第152医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患者64例,其中陈旧性30例,新鲜性34例。31例采用经泪总管逆行寻找断端联合新鲜羊膜修复泪小管吻合术(治疗组)3,3例单纯泪小管吻合术(对照组)。术后4月拔除置管,于拔管后第1,24,周,第2,3月复查,随访12~21个月,观察流泪,泪道冲洗及泪液清除率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至随访时间:治疗组治愈28例(90.32%);对照组治愈22例(66.67%);治疗组泪液清除率正常27例(88.00%),对照组泪液清除率正常22例(66.67%)。结论对创伤性泪小管断裂进行新鲜羊膜修复泪小管断裂吻合置管术治疗成功率高,无排斥反应、留置管暴露者、瘢痕收缩泪道粘连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杂难治性泪小管端裂泪小管吻合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复杂难治性泪小管端裂泪小管吻合术30例,通过显微镜直视法、注水法、探针引导法、泪囊切开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用硬膜外麻醉管为泪道支撑物行泪小管吻合,留管3个月.结果 30例中28例找到断端吻合,3个月后拔管,23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5例冲洗通而不畅,仍有溢泪,其中3例1个月后冲洗不通.结论 泪小管断端寻找困难的复杂患者,通过耐心细致的显微镜直视法、探针引导法、注水法大多都能找到断端,必要时可用泪囊切开法寻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9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端进行吻合。结果19例经半年随访,18例吻合成功,1例失败。结论显微镜下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 46例行泪小管吻合术患者于从上泪小管注入玻璃酸钠,寻找下泪小管鼻侧断端,以细硅胶管为支撑物在显微镜下吻合泪小管.结果 46例患者中术后45例泪道冲洗通畅,1例轻度溢泪,无一例吻合失败.结论 自上泪小管注入玻璃酸钠寻找断裂下泪小管鼻侧断端,于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的吻合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以直径1mm硬膜外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在显微镜下间断吻合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结果 3月后拔管后,21例中16例治愈5例好转。结论硬膜外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在显微镜下直接缝合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泪小管吻合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黄爱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288-1289
目的:探讨下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在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以硬膜外导管作支撑吻合泪小管断端,3月后拔管。结果:50例下泪小管断裂中48例显微吻合成功,2例失败。结论:在显微镜下吻合泪小管断端效果确切,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江兵  王安素  田祥 《贵州医药》2013,37(7):614-616
临床上,大多数泪小管断裂都能得到早期及时治疗,尤其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普遍开展使得泪小管断裂的治愈率很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早期手术,或未被重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我院自2009~2012年共收治陈旧性泪小管断裂伤18例,施行了Ⅱ期泪小管吻合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泪小管断裂疗效的差别。方法采用直接插硬模外麻醉导管和Worst泪道探针置硅胶管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泪小管断裂吻合。结果术后随访1-3年,在直接插管法38例中,泪道通畅33例,通但不畅3例,不通1例,治愈率96.9%。Worst泪道探针置硅胶管法41例中,泪道通畅34例,通但不畅5例,不通2例,治愈率95.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泪小管断裂手术中互补,且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不同术式中置入泪道义管的种类及插管方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法或Worst泪道探针置管法在泪道内置硬膜外麻醉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68例,随访1~2年.结果:直接插管组48例(置硬膜外麻醉导管),通畅40例,狭窄6例,阻塞2例,总有效率95.8%.Worst泪道探针置管组20例(置硅胶管),通畅12例,狭窄5例,阻塞3例,总有效率85.0%.结论:两种方法均是治疗眼睑裂伤伴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寻找断端的简易方法及支撑物选择。方法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48例,均在显微镜下采用直视联合注水寻找断端,以硬膜外导管作为支撑物。结果48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均成功吻合。结论下泪小管断裂只要准确无误寻找到断裂端并进行正确吻合,术后留管时间恰当,都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显微镜在直视下行泪小管断端寻找并吻合。结果 13例随访6~12个月治愈12例,占92.3%。结论 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术具有断端查找容易,损伤少,吻合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显微镜在直视下行泪小管断端寻找并吻合.结果1 3例随访6~1 2个月治愈12例,占92.3%.结论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术具有断端查找容易,损伤少,吻合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泪小管断裂是下眼睑内眦部裂伤中较为常见的,其修复方法较多,如Spaeth法、Worst的猪尾巴探讨法等都是常见方法,适用于单纯的泪小管断裂。临床上,创伤性泪小管断裂多合并有睑裂伤,以及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有瘢痕形成者,采用“Z”字形皮瓣修复术,以及泪道环形导管植入,不仅修复了断裂的泪小管,而且防止了眼睑皮肤的瘢痕收缩,改善了面部美容,也可解除陈旧性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长期溢泪的痛苦。我院眼科自1995年2月至2002年5月,采用该方法,治疗下泪小管断裂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l.对象:3…  相似文献   

16.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术前准备与术中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急症之一^[1],常伴有眼睑裂伤,以下泪小管多见,如不及时进行泪小管断端吻合及眼睑皮肤清创缝合可导致患者以后长期溢泪,睑缘瘢痕畸形。我科2009年6月-2010年1月对39例外伤所致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及上、下眼睑皮肤清创缝合术,效果满意,现将术前准备与术中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疗效,提高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利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寻找断端远端,插入直径1mm硬膜外尼龙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结果108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8~12周拔管,随访6个月~2年,治愈88例占81.5%,好转14例占13.0%,未愈6例占5.5%。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率高,操作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手术技巧。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直视法、逆行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行插管吻合修复泪小管断裂,留置硬膜外腰麻管于泪道3个月,拔管后应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泪道,局部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结果本组手术治愈率94.12%。结论泪小管断裂I期吻合成功率高,术中尽可能直视下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显微镜下对不同部位泪小管断裂采取不同的寻找及吻合方式.结果 65例中,泪小管断裂处距泪点≤6 mm者28例,>6mm者37例.通过对不同部位泪小管断裂采用不同的寻找及吻合方式治愈57例(87.7%),好转5例(7.7%),未愈3例(4.6%).结论 显微镜下对不同部位的泪小管断裂采取不同的寻找及吻合方式,不仅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且方法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显微镜在直视下行泪小管断端寻找并吻合.结果1 3例随访6~1 2个月治愈12例 占92.3%.结论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术具有断端查找容易 损伤少 吻合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