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攻与补张凡丁上海奉贤中医院(201400)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膨胀范畴,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杂症之一,古今治疗尚无完法。本病的病理多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其治疗则需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攻邪之法大凡行气、消积、逐水、破瘀;补虚不外...  相似文献   

2.
简析了肝硬化的中医归属、发病和发展机制及治疗原则,认为病因主要是疫毒、酒毒、药毒、浊毒等邪为患,病位以肝脾为主,病理过程常由气及血,病机是本虚(肝、脾、肾)标实(气滞、血瘀、痰浊、水停、湿热)、虚实交错,所以在治疗上要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碍实,攻实不忘虚。根据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病理变化,结合临床实际,从整体出发,按照“以方统证”法辨证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3.
不射精症乃是男科疑难杂症之一,其因有标实、有本虚、或标本兼病,而治疗之目的在于精泄畅"通",其治当究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而辨证论冶等.  相似文献   

4.
<正>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是中医四大难症之一。临床本虚标实虽易权衡,但攻补方法不易掌握,治疗较为辣手。其病理各有所见:有论温热邪毒;有论气滞血瘀积生痞块。前者为病理反应过程,后者为病理反应结果。但笔者认为在整个病理过程中都会出现脾虚腹胀,纳差的虚象。在治疗时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依据,采用肝病从脾治的方法。笔者近年在临床治疗肝病过程中采用健脾益气利水法,略有心得,兹列病案二例子以印证。  相似文献   

5.
罗涛  赵晶 《江西中医药》2009,40(10):15-16
肝硬化腹水多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虫积等因素损伤肝脾,阻滞气血,以致气、血、水瘀积而成。其证往往本虚标实,攻之易伤正气,补之又恐恋邪,治疗颇为棘手。江一平主任中医师是江西省中医消化科知名专家,致力于研究中医治疗肝炎肝硬化20余年,博采众长、融会古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腹水多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虫积等因素,损伤肝脾,阻滞气血,以致气、血、水瘀积而成。其症往往本虚标实,攻之易伤正气,补之又恐恋邪,治疗颇为棘手。上海龙华医院张志秋老中医根据其发病机转,积50  相似文献   

7.
从脾论治慢性肝病三法 ,即 :慢性肝炎 ,疏肝健脾解毒 ,肝脾同治 ;肝硬化 ,分广气活血 ,健脾和络 ;肝硬化腹水 ,健脾利水清膨。指出 ,元论是慢性肝久病体虚或本虚标实 ,均应重视健脾补脾 ,健脾培土切不可忘。  相似文献   

8.
罗军 《中医药学刊》2003,21(2):308-308
从脾论治慢性肝病三法,即:慢性肝炎,疏肝健脾解毒,肝脾同治;肝硬化,分广气活血,健脾和络;肝硬化腹水,健脾利水清膨。指出,无论是慢性肝久病体虚或本虚标实,均应重视健脾补脾,健脾培土切不可忘。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中医属“鼓胀”范畴,历来列为四大危症之一(风、痨、臌、膈)。一般认为,本病乃肝、脾、肾受病,以气滞、血瘀、水蓄为病变特点,属本虚标实之证。前人多采用标本同治、攻补兼施、攻攻补补三原则,总以疏肝理气、健脾益肾、活血行水诸法。但在肝硬化腹水的不同阶段,其病机特点不尽相同。在临床上,我们把肝硬化腹水分为三型,早期肝硬化腹水阶段,从肝脾论治,以疏肝活血,健脾益气利水;  相似文献   

10.
浅谈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攻与补201400上海市奉贤县中医院张凡丁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膨胀范畴,为风、痨、臌、隔四大疑难杂症之一,古今治疗尚无完法。本病的病理多属本应标实、虚实错杂,其治疗则需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攻邪之法大凡行气、消积、逐水、破瘀;补虚不外...  相似文献   

11.
胡伯明老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伯明老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的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借杂,强调临证务必审证求因,辨虚实,适攻补,标本同治;化瘀利水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关键,主张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用既能活血又能利水的药物;实脾柔肝是治疗的根本,并贯穿于始终;阴虚水停型为本病的逆证,需养阴利水并用,方可达到利水缓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验方攻补汤治疗慢性肝病以疏肝健脾、活血消癥为治疗大法。临证时刻注意攻伐勿过,以健脾疏肝、攻补兼施为大法,重视健脾益气药物的运用,结合疏肝、柔肝、补肝、潜肝阳敛肝阴以防理气药香燥戕害肝体。慢性肝病病程较长,久病穷肾患者多表现为肝肾亏虚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重视补肾药物的应用,常用补肾药物有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等,同时为防止此类药物滋腻碍胃多配伍炒白术、醋青皮等动化药物,以防呆滞。治疗慢性肝病慎用破血逐瘀药,以活血养血滋养肝体为要,治黄勿忘治血,活血以退黄,和肝理脾重视气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型施治,久病补肾兼以清化。韩氏中医认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病主要病因,故治疗时应时时注意和肝理脾、调畅气机,并注意疏肝解郁,把握病机灵活化裁,标本兼治。气机不通,肝脉瘀阻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注重理气活血化瘀以阻止和逆转肝硬化,临床时针对肝病患者本虚标实、虚中夹实的病理实质,时刻注意破血药度和量,勿妄用逐瘀之品。依据慢性肝病不同阶段,结合辨证施治,在采用攻补汤治疗的基础上分型施治。文章分析韩氏中医治疗慢性肝病验案2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石氏认为肺癌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肺气亏阴虚为主,标实为毒聚、痰凝、血瘀。治疗当标本兼顾,常用 治法为解毒攻癌、活血化瘀、健脾固肾益肺。早期邪实为主,当解毒抗癌,佐以活血化痰、益肺;中期虚实夹杂,当 攻补兼施,扶正攻癌散结;晚期正虚为主,当扶正佐以攻癌;并应根据肺癌分型,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4.
梁瑞宁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不足性不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下焦,病因病机以肾虚冲任失调为本,瘀血内阻为标,在疾病形成及发展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最终形成本虚标实之势。治疗上必须着眼于冲任二脉,攻补兼施,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大法,提出了补肾安冲、化瘀通络的治则,以达到攻补兼施、标本同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共同的病理基础,其病变有一定的可逆性,积极防治肝纤维化是防止病情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疗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常见证候,故本院肝胆内科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结之纤化胶囊攻补兼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翁庚民 《四川中医》2009,(11):25-26
月经前后腰腿痛,在中医归属于“痹症”,西医属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我们在临床中体会到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在肾,标实主要与气滞血瘀、湿阻等有关,故以补肾为主,攻补兼施,采用补肾活血、补肾健脾、补肾疏肝、补肾养血等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阶段。药物治疗,即:对症治疗、抗纤维化治疗、抗病毒治疗,力求驱邪而不伤正。指出: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补虚主要从益气、养血、滋阴、健脾温阳等角度入手;泻实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祛湿、消积等。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臌胀"范畴,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停是臌胀形成的主要病理变化,肝硬化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脾、肾同治.注重治肝先实脾,脾胃健运,精微得以运化转输,则可水消胀减,同时补益肾脏;全程运用活血化瘀法,血脉通畅则腹水自消;配合行气利水,攻补兼施.肺主治节主水,通调水道,肺气壅塞则上窍闭而下窍涩,可加剧腹胀...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长期反复腹水可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等,预后不良。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肝、脾、肾功能受损,气血津液代谢障碍所致。陈文慧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病程长以及在反复利尿治疗后,病机多表现为气阴两伤、虚实夹杂,故在治疗上应以健脾利水治其标,益气养阴扶其正,标本兼顾,攻补皆施,分期论治,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0.
李元文教授认为手角化湿疹以肝血不足、脾虚蕴湿为本、血虚风燥、经络阻滞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益气补血及祛风止痒为法,治疗时提倡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思想,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