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离体条件下观察近红外线照射对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在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用近红外线分别照射0、5、10、15、20 min后继续培养48 h,MTT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的活性,用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近红外线照射后,胞体及突起的生长情况.结果 MTT检测:与0 min组相比,5 min组,10 min组,15 min组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P>0.05),但20 min组细胞活力较0 min组明显降低(P<0.05).近红外线照射后继续培养48 h,0、5、10、15 min组细胞生长旺盛,神经元新生的突起数量增多,增长,以15 min组最为明显.在15 min组,部分新生的突起间彼此连接,形成网络.结论 在体外条件下,近红外线照射具有促进背根神经节细胞突起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 X线照射对脊髓神经元突起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 E18脊髓细胞 ,在培养第 2天进行 4Gy定量照射。结果 :培养 1、2、3、4周时 ,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分别为 (30 .16± 0 .71)、(37.0 3± 0 .2 9)、 (45 .2 2± 0 .36 )、(5 0 .83± 0 .72 )μm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X线照射有维持 NBN存活及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含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NB1中建立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分离培养体系。方法 取E15大鼠背根神经节,采用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在含GDNF的NB1中培养,观察神经元的体外生长情况。结果 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可存活3~4周,并长出突起,形成密集的网络,神经元纯度较高。结论 神经元在优化的NB1培养基中生活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树胶脂毒素对体外培养大鼠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对Wistar胎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行原代培养,采用100 nmol/L浓度的树胶脂毒素对培养的神经元进行处理,运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形态学分析法,观察树胶脂毒素对神经元存活及形态的影响.结果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元呈簇状聚集明显,细胞轮廓增强,胞体缩小,突起断裂或变短甚至消失.结论 100 nmol/L浓度的树胶脂毒素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硝普钠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硝普钠 (SNP)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 :脊髓源性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 ,观察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形态变化 .结果 :硝普钠作用后活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硝普钠可以抑制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数分别为 (5 .1±1 .3)× 1 0 5/mL ,(3.3± 0 .8)× 1 0 5/mL ,(2 .2± 0 .6 )× 1 0 5/mL和(1 .4± 0 .3)× 1 0 5/mL ,其中组 3与组 4间P <0 .0 5 ,其余各组间P <0 .0 1 ].相差显微镜下大部分神经干细胞伸出多个细长突起 ,且MAP2免疫荧光染色增强 ;部分为有多个短小突起、GFAP阳性表达 ,部分细胞为少数粗大突起 ,MAG染色阳性 .神经元数与 3种细胞总数之比 ,4组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 (30 .2± 3.8) % ,(5 0 .9± 2 .8) % ,(5 8.6± 3.3) %和 (6 6 .7± 4 .1 ) % ,硝普钠浓度越高 ,神经元比例越大 (P <0 .0 1 ) .结论 :硝普钠可以抑制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硝普钠还可诱导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而抑制其向星型胶质细胞分化 .浓度越大 ,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对损伤胎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b1对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神经毒损伤的保护作用,为Rb1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胎龄为15 d的SD大鼠,获取DRG神经元并进行体外分散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谷氨酸损伤+低浓度Rb1(10μg/ml)保护组和谷氨酸损伤+高浓度Rb1(100μg/ml)保护组,继续培养12 h。终止培养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的生长状态,MTT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b1孵育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凋亡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DRG神经元细胞贴壁呈单层散在分布,少部分出现细胞聚集现象,突起较长且互相交织形成网状;谷氨酸损伤组DRG神经元细胞聚集现象明显,神经元突起变短、断裂甚至消失;谷氨酸损伤+Rb1保护组DRG神经元细胞部分呈簇状聚集,部分呈单个散在分布,突起仍然相互交织。MTT结果显示谷氨酸损伤+Rb1保护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谷氨酸损伤组,但高浓度Rb1保护组与低浓度Rb1保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参皂苷Rb1可以影响损伤胎鼠DRG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和凋亡增殖情况,对胎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探讨ATP对坐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 ,损伤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 ,采用酶加机械分离方法急性分离背根节神经元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神经元被动膜电特性 ,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及ATP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坐骨神经损伤后 1、10、10 0 μmol LATP引起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反应上升幅度比率分别为 45 8%、187%、75 %(P <0 0 1)。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提高 ,ATP受体对ATP反应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牛坐骨神经内源性抑制物对体外培养DRG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生  朱锦宇  黄耀添  杨浩  张萍  夏春明 《医学争鸣》2000,21(11):1317-1320
目的 在新生牛坐骨神经提取对背根神经节 (dorsalrootganglia,DRG)细胞存活和突起生长有抑制活性的物质 .方法 原代培养 DRG细胞 ,实验组分别以不同浓度加入前一实验证实对 PC12细胞有抑制活性 ,Mr5 0 0 0~ 10 0 0 0之间的新生牛坐骨神经提取液 ,对照组中加入培养液 . 48h后进行MTT细胞活性测定、总蛋白含量测定以及观察细胞突起生长情况 .结果 实验组加入提取液蛋白浓度为 2 0 m g· L- 1 ,40mg· L- 1时 ,DRG细胞的活性、总蛋白含量以及突起的生长无明显变化 ;当提取液的浓度为 80 mg· L- 1 ,16 0 mg· L- 1时 ,DRG细胞胞体皱缩 ,突起生长缓慢、停滞 ,细胞活性和总蛋白含量明显减低 .对照组的 DRG细胞生长良好 .结论 新生牛坐骨神经内存在一种对体外培养的 DRG细胞存活及突起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嗅神经鞘细胞 (OECs)在培养状态下对GABA能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 .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分别进行OECs和脊髓神经元的培养 ,培养 6d后 ,将OECs接种在Millipore细胞培养板的内嵌培养皿中 ,然后置入脊髓神经元的培养板中 ,使两者进行不接触的联合培养 ,培养进行至 6d ,分别作GAB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突起生长情况以及GABA阳性细胞计数 .结果 与OECs联合培养组 (实验组 )GABA能神经元存活为 3 9.7± 6.3 ,对照组为 2 7.6± 2 .7(P <0 .0 5 ) ,并且实验组GA BA能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 ,突起长度 (63 0± 112 ) μm较对照组长 (2 70± 97) μm(P <0 .0 1) .结论 在体外培养状态下 ,OECs对GAB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快速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中ATP所致的钙升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背根节神经元中ATP所致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ca2+]i)升高的影响,了解糖皮质激素是否通过非基因组作用影响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地塞米松对培养神经元ATP所致的[Ca2+]i升高的影响.结果 ATP(100 μmol/L)可导致背根节神经元[Ca2+]i升高,是由P2X受体介导细胞外Ca2+内流所致;地寨米松预孵育5 min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背根节神经元ATP所致的[Ca2+]i升高,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可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38486(10 μmol/L)、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10 μmol/L)所阻断.结论 地塞米松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激活细胞内蛋白激酶A信号途径可显著抑制大鼠背根节神经元ATP所致的[Ca2+]i升高.糖皮质激素可通过非基因组作用影响初级感觉神经元的ATP/P2X受体功能而参与痛觉的调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部分背根切除和针刺及内源性c-Fos和c-Jun对体外培养备用背根节(DRG)的作用.方法 制备备用根猫模型;采用针刺备用根猫模型、细胞培养以及在部分培养液中加入抗c-Fos/c-Jun抗体的方法,将实验分为针刺组、抗c-Fos抗体组、抗c-Jun抗体组及备用DRG组;并用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染色进行神经元鉴定.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95%以上的细胞为NSE阳性反应的细胞,且为典型的体外培养的DRG神经元.体外培养备用根组、抗c-Fos抗体组、抗c-Jun抗体组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均比针刺组短(P<0.05);抗c-Fos/c-Jun抗体组均比备用根组长(P<0.05).结论 针刺可促进体外培养DRG神经元的突起生长作用;内源性c-Fos、c-Jun可能对体外培养DRG神经元突起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不同生长底物对培养颈上神经节交感神经元存活和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大鼠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 SCG)体外分离培养,培养基中含不同浓度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并选取不同方法溶解多聚-D-赖氨酸(poly-D-lysine, PDL)包被培养盖片,观测交感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生长状况.结果 用0.01 mol/L硼酸溶解的PDL进行包被,细胞存活和突起生长最好,且神经元分散好,优于其他各组;GDNF对培养交感神经元的存活、突起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与其浓度存在量效关系,但它并不能阻止培养前5 d存活神经元数量的减少.结论 用0.01 mol/L硼酸溶解PDL包被是一种良好的生长底物处理方法,GDNF能促进离体培养的交感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体外培养的乳鼠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融合达90%时更换培养基培养24h,收集细胞培养液即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第3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即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进行神经元的培养。48h后在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进行细胞计数,并测量细胞突起的平均长度,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培养细胞的生存活性。结果实验组神经元的活细胞数和轴突的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比较细胞活性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组细胞活性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能提高脊髓神经元的细胞活性,并能促进轴突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缺氧缺糖(OGD)损伤后细胞存活率及神经突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缺氧缺糖2、4、6h及8h建立PC12细胞OGD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OGD组和不同浓度的(0.1、1.0μM和10.0μM)米诺环素治疗组,在缺氧缺糖/复氧24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法标记MAP‐2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突的生长,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GAP‐4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GD组比较,米诺环素能显著提OGD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46.1±2.9)%vs.(77.0±2.5)%,P<0.01],促进PC12细胞OGD损伤后神经突的生长,同时上调轴突再生蛋白GAP‐43的表达[(0.34±0.04)vs.(2.11±0.10),P<0.01]。结论米诺环素能减轻OGD损伤所致PC12细胞的死亡,并促进细胞神经突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A protocol for the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culture of motor neurons from newborn rat spinal cord was described and the effect of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 on the growth of neurite of motor neurons was investigated in vitro. Spinal motor neurons (SMNs) were dissociated from ventral spinal cord of postnatal day 1 rats. The culture system for SMNs was establish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differential adhesion, and use of serum-free defined media and addition of exogenous GDNF. After 72-h culture, the cells displayed the characteristic morphology of motor neurons, exhibited extensive neuritic processes and were positive for 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 (CHAT) expression. The neurite length of SMNs in GDNF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is protocol can be adapted for various postnatal motor neurons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年猫部分去传入后备用背根节内神经营养素-3对节内神经元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切断L1、L3、L5和L7背根.术后第7d摘取L2、L4和L6背根节做分离细胞培养。对正常背根节、备用背根节和备用背根节加抗体封闭3个实验组中神经元存活、突起生长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备用背根节组存活细胞和细胞微团数目以及神经突起长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抗体封闭组。结论 备用背根节内神经营养素-3对节内神经元有维持存活、促进突起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培养的胎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P物质(SP)释放的影响作用。方法Wistar胎鼠DRG神经元分散培养72h,观察有GDNF(5ng/mL, 50ng/mL)和没有GDNF孵育的神经元活细胞生长状况,计数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4′, 6二脒基-2-苯吲哚(DAPI)双染的DRG神经元数目,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辣椒素孵育前后SP的释放。结果用GDNF孵育的神经元生长状况良好,单位视野内神经元数目多于无GNDF孵育的标本,SP的基础释放量和辣椒素刺激后的释放量均高于无GDNF孵育的标本。结论GDNF可促进培养的胎鼠DRG神经元的存活,能增加培养中神经递质SP的基础释放量,可能增加辣椒素诱发神经递质SP释放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低海马NO含量对凋亡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内和体外实验均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海人酸致痫组(KA组),氨基胍预处理+海人酸组(AG+KA组)和氨基胍组(AG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在不同处理因素作用24h和48h后bcl-2、bax的免疫反应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或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24h、48h时bcl-2、bax蛋白及Apaf-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体外实验中,KA组bcl-2的免疫反应较NS组减弱而bax的免疫反应增强;AG+KA组bcl-2的免疫反应较KA组增强而bax的免疫反应减弱;AG组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体内实验中,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其趋势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Apaf-1mRNA的含量在造模后24h和48h时间点,KA组明显高于NS组(P<0.05),而AG预处理则明显拮抗KA诱导的Apaf-1mRNA高表达。结论降低NO含量可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和Apaf-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神经营养素-3重组腺病毒促进脊髓背根神经节的存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eruotrophin3,NT-3)重组腺病毒(adorsal root ganglia ,DRG)细胞存活的促进作用,方法:原代培养DRG,加入不同感染增殖率(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Ad-NT-3,观察DRG细胞的形态,MTT法测定DRG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当加入MOI为10和50的Ad-NT-3时,形态学发现,DRG细胞数目增加,突起变长,尤其以3d后表现更为明显,DRG细胞的增殖活性显增加(P<0.01),当MOI为100时1d和3d,DRG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无突起或变短,部分细胞死亡,MTT法测定DRG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显降低(P<0.01),结论:NT-3基因能通过腺病毒介导表达NT-3蛋白,促进体外培养DRG细胞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Sun XD  Zhu MM  Chen XD  Li D  Wang Q  Xiao H  Xu JG  Duan M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4):1713-1717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对正常大鼠与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不同损伤部位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高电压激活(HVA)钙电流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 雄性SD大鼠,周龄4~6周,采用左侧L5脊神经结扎(SNL)术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结扎后第14天时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结扎侧L4背根神经节神经元(SNL-L4组)、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SNL-L5组),另取正常大鼠L4,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作为对照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加巴喷丁对3组神经元HVA钙电流的作用.结果 在10、100、300 μmol/L浓度下,加巴喷丁对SNL-L5组峰值钙电流的抑制率[(18.5±1.7)%、(32.0±2.6)%、(32.7±2.8)%]高于SNL-L4组[(16.0±1.9)%、(26.9±2.0)%、(27.4±2.3)%]和对照组(均P<0.05).加巴喷丁作用后,SNL-L5组钙通道稳态失活曲线向超级化方向移动幅度较其他两组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SNL-L5组加巴喷丁敏感性钙电流中N型钙电流比例升高(均P<0.05).结论 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HVA钙电流的抑制作用增强,其可能与神经损伤后钙通道激活特性的改变以及N型钙电流比例的升高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gabapentin on high-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HVA) current in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neurons in normal and nerve-injured rats and understand the reasons of their differences. Methods Pathogen-free male SD rats(weight 180-220 mg)aged 4-6 weeks were used. The animals were anesthetized with intraperitoneal pentobarbital sodium 50 mg/kg. L5 spinal nerve was ligated between DRG and sciatic nerve and cut distal to the ligature. The animals were decapitated at Day 14 post-operation. L5 (SNL-L5 group) and L4 DRGs (SNL-L4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isolated and the ganglionic neurons enzymatically dissociated. The control group of rats was not operated. The lumbar DRG neurons of normal rats were treated similarly. The HVA-Ca2+ current was recorded by the technique of whole cell patch clam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NL-L4 group [(16.0±1.9)%, (26.9±2.0)%, (27.4±2.3)%] and the control group, gabapentin inhibited the peak calcium current highlier at 10, 100 and 300 μmol/L in the SNL-L5 group [(18.5±1.7)%, (32.0±2.6)%, (32.7±2.8)%] (P<0.05). The steady-state inactivation curves shifted to more hyperpolarized potentials in the SNL-L5 group. The N-type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gabapentin-sensitive HVA-Ca2+ current was markedly elevated in the SNL-L5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in other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Gabapentin enhances the inhibition of HVA-Ca2+ current in injured DRG neurons following spinal nerve ligation in rats. The alter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 increase of N-type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HVA-Ca2+ current may be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