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SKA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对肾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肾细胞癌数据集,分析SKA1在肾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收集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7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KA1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的人肾细胞癌细胞系786-O和ACHN分别用shSKA1干扰慢病毒和对照病毒载体感染。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运用IPA@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的差异基因进行信号传导通路及生物学功能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NF-α、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p-Akt、p-mTOR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在各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组织中SKA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与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患者的T、N、M(TNM)及AJCC分期有关(P<0.01)。SKA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01)。组织样本研究结果证实,SKA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与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感染shSKA1慢病毒的肾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增加(P<0.01)。IPA@分析发现,生物功能富集排名第一的是细胞生长与增殖,TNF被强烈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信号分子被显著抑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证实,SKA1干扰组中TNF-α、Caspase 3和Caspase 9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而与细胞增殖相关的通路信号分子Akt和mTOR的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富集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 SKA1是肾细胞癌预后不良因素。降低肾细胞癌中SKA1表达能减弱肾细胞癌细胞增殖,同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NF-α激活和PI3K/Akt/mTOR通路分子磷酸化水平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小细胞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消化道小细胞癌的综合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从 1980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5 2例消化道小细胞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人 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0 %、2 5 %和 11.5 % ,中位生存期为 12个月。其中局限期病人 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4 %、30 .3%和18.2 % ,中位生存期为 14 .5个月 ;广泛期病人 1年、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2 .1%、15 .8%和 0 % ,中位生存期为 8个月。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治疗手段对长期生存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临床分期和治疗手段是消化道小细胞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联合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细胞癌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包括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更新、免疫治疗的革命性突破以及联合治疗的策略优化。该文将对肾细胞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斯钙素1(STC1)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NC-siRNA和STC1-siRNA转染至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STC1-siRNA组,以未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TC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的相对表达量,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ST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1-siRNA组中ST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24、48、72 h后,STC1-siRNA组细胞的光密度(OD)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48 h后,STC1-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STC1-siRNA组中ROS水平及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Bcl-2、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TC1基因的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ncer,RCC)只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1],但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的RCC患者约270000例,同时约有116000例RCC患者死亡[2]。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PSCCE)是一种起源于食管的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倍增时间短、生长分数高和易早期转移的特点。由于其发病率极低,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难以开展,既往关于PSCCE的研究多基于病例报道,而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近年来,有关PSCCE的研究日益增多,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更多研究开始着眼于其分子水平的改变。本综述将重点对近年来有关PSCCE的分子机制、临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从而为PSCC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癌痛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癌痛是一种机制独特而复杂的慢性疼痛,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对痛觉过敏、超敏等疼痛相关行为,其相应的脊髓节段内发生独特的神经化学改变.癌痛的发生与外周传入神经敏化和中枢敏化有关,在癌痛早期,以肿瘤细胞、炎症细胞产生的致痛物质以及破骨细胞的持续活化所致的初级传人神经敏化为主;在癌痛后期,肿瘤生长引起的神经压迫与损伤参与了癌痛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间复杂相互作用的认识,免疫检查点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伊匹木单抗、LY3321367等,可作为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应用于复发或转移性HNSCC的治疗。进一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有望为复发或转移性HNSCC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124-3p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阐明miR-124-3p对癌基因叉头框蛋白Q1(forkhead box Q1,FOXQ1)的靶向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切除的CSCC组织标本61份,分别应用RT-qPCR和IHC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24-3p和FOXQ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24-3p和FOXQ1 mRNA表达的相关性;RT-qPCR检测miR-124-3p和FOXQ1 mRNA在人CSCC细胞株(SiHa和CaSki)及人宫颈永生化鳞状细胞株(Ect1/E6E7)中的表达水平;应用miR-124-3p模拟物转染CaSki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miR-124-3p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iR-124-3p对FOXQ1、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最后,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4-3p对FOXQ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miR-124-3p在CSCC组织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人CSCC细胞株(SiHa和CaSki)中的表达水平也均低于人宫颈永生化鳞状细胞株(Ect1/E6E7)(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细胞比较,转染miR-124-3p模拟物的CaSki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FOXQ1 mRNA和蛋白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OXQ1 mRNA的表达水平与miR-124-3p呈负相关(r=-0.882,P<0.05)。在转染miR-124-3p模拟物后,CSCC细胞株CaSki中FOXQ1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增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确认miR-124-3p可通过与FOXQ1 mRNA的3' UTR直接结合,靶向调控FOXQ1的表达。结论:miR-124-3p在CSCC中表达下调,其通过靶向调控FOXQ1的表达影响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状态,从而影响C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晚期肾细胞癌治疗的有效药物主要为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抑制剂,随之而来出现了靶向治疗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关于其耐药机制的探索及针对其机制的应对策略的临床及临床前的试验,希望解决这个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跨膜受体,EGFR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且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组织中高表达。目前,围绕EGFR设计的HNSCC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之产生的耐药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重点从信号通路、靶向药物治疗和耐药等方面综述EGFR在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国内文献资料,对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做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甲状腺和鳞状细胞癌为题名,检索中国知网(www.cnki.net)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2005年3月)、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找到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相关文献39篇.  相似文献   

13.
Guan ZZ  Zhang L  Li LY  Jiang GL  Liu XY  Chu DT  Zhao HY  Li W 《癌症》2005,24(8):980-984
背景与目的: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剂,国外已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鄄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本项研究系吉非替尼治疗中国NSCLC的注册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吉非替尼对既往化学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中国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9例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吉非替尼剂量为每次250mg,每天一次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结果:全组客观有效率为27.0%,疾病控制率为54.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7天,中位生存期10个月,1年生存率44%。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为皮疹(44.0%)、皮肤瘙痒(15.7%)和腹泻(10.1%),大部分为Ⅰ~Ⅱ级,不需处理。结论:吉非替尼对既往化疗失败的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1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湖北省抗癌协会承办的腹膜癌治疗专家共识会议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20余家医院的160余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就《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讨论稿)》展开热烈的讨论,涉及腹膜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子发病机制、CRS+HIPEC的临床前研究、诊断学研究、临床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16年5月11日至2019年11月19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的2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7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3例患者中, 出现肝功能异常35例。PD-1抗体单药治疗的43例患者中, 肝功能异常13例, 首次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中位时间为55 d。PD-1抗体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中, 肝功能异常22例, 首次发生肝功能异常的中位时间为41 d。35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 伴有临床症状者2例, 临床症状为乏力、食欲减低, 其中1例伴有黄疸。35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中, 28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7例患者肝功能好转至1级, 无一例患者因肝功能异常严重危及生命或死亡。联合治疗是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P=0.007)。结论 PD-1抗体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治疗过程中, 大部分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的程度较轻, 经对症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或好转。对于接受PD-1抗...  相似文献   

16.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异常恶性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中国,PTCL发病例数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5%-30%,显著高于欧美国家的10%-15%。传统化疗方案对于PTCL的疗效并不理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已在复发或难治性PTCL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已有3个HDAC抑制剂上市用于此适应证,包括美国FDA批准的罗米地辛(romidepsin)和贝利司445(belinost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