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友谊质量状况及其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友谊质量量表(FQI)、儿童孤独量表(CLS)和儿童抑郁量表(CDI)对河南省250名中小学留守儿童和21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测试。结果:①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友伴冲突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儿童。②友谊质量显著预测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显著预测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③友谊质量对留守时间在1年以下儿童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大于2-4年;对留守时间在1年以下儿童的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④友谊质量对初中留守儿童孤独感和抑郁的预测作用均显著大于小学留守儿童。结论:友谊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能缓冲留守压力对儿童的影响,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及社交地位的关系.方法: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QQ)、同伴关系提名和儿童孤独感量表(CLS)对268名留守儿童和22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组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组;②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的冲突与背叛因子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友谊质量因子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同伴积极提名显著负相关,与社会偏爱分数和社会影响力分数显著负相关;③高孤独感组在友谊质量的帮助与指导、肯定与关心、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等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低孤独感组;冲突与背叛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组;④不同社交地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比较发现,受欢迎组的孤独感显著低于被拒绝组(P=0.034)和被忽视组(P=0.005);⑤友谊质量和社交地位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回归分析显示,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与交流”因子负向预测孤独感,同伴接受性正向预测孤独感.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孤独感明显偏高;留守儿童的友谊质量及社交地位与其孤独感密切相关.高孤独感的留守儿童与同伴之间的情感联系少并处于不利的社交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监护状况留守儿童孤独感、友谊质量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湖南某学校269名3-6年级小学生,以儿童孤独感自评量表和友谊质量测量问卷为测量工具进行调查。结果:①与监护人关系好的留守儿童在孤独感得分上低于与监护人关系不好的留守儿童,在友谊质量的信任与支持维度得分明显高于与监护人关系不好的留守儿童。②监护人采用打骂教育方式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讲道理教育方式的留守儿童。结论:留守儿童孤独感、友谊质量和监护状况密切相关。监护人与留守儿童间保持良好关系以及采用温和的教养方式,能减少留守儿童孤独感,提高其友谊质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性别儿童的关系攻击、友谊质量和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性别儿童的关系攻击、友谊质量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班级戏剧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儿童孤独感问卷对430名儿童进行了测量。结果:①对于男生,关系攻击越高,友谊质量中的冲突与背叛越高,关系攻击与孤独感相关不显著;对于女生,关系攻击越高,友谊质量中积极友谊质量得分越高,关系攻击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②对于女生来说,关系攻击通过友谊质量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结论:儿童的关系攻击、友谊质量和孤独感的关系受到性别的影响,而且友谊质量在女生的关系攻击和孤独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友谊质量在亲子依恋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依恋问卷、友谊质量问卷、青少年抑郁量表对454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1亲子依恋与友谊质量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与抑郁均显著负相关。2友谊质量在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亲子依恋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高中生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高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偏低,ITS平均得分为(74.96±14.36);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10.37,P<0.01);来自城镇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大学生友谊质量、自我意识特征与孤独感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孤独感形成的内在机制。方法:使用友谊质量量表(FQI),孤独量表(UCLA),自我意识量表(SCS)对55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友谊质量总分及其因子分帮助与支持、亲密性和伙伴关系均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60,-0.65,-0.48,-0.63;P0.01),友谊质量中的因子友伴冲突和冲突强度则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r=0.49,0.50;P0.01);(2)自我意识及其因子分公我意识、私我意识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0.64,-0.47,-0.40;P0.01);(3)自我意识在友谊质量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34.35%。结论:医学生友谊质量对孤独感体验有重要影响,自我意识在两者之间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0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批评.结论 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的关系.方法:在本项横断面研究,用方便取样在河南省南阳市一所普通小学随机抽取的二、四、六年级的209名学生,年龄7~12岁.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同伴提名法进行施测,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1)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得分存在着年级差异,二年级得分最高(34.6±10.7),其次是四年级(27.6±7.6),六年级得分最低(24.7±9.1);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30.8±10.0)vs.(25.8±8.7),P<0.001].(2)不同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儿童的孤独感存在差异,双高组(21.6±8.9)、高低组(19.8±8.0)的孤独感得分均低于双低组(39.8±11.O)(均P<0.05).(3)同伴接纳和积极友谊质量各自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51,-0.18;P<0.001),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04.结论:小学儿童的友谊质量、同伴接纳能够预测孤独感;可通过改善儿童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来对群体地位不利儿童的消极情绪体验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小学教师期望对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以及学生知觉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期望评定表、小学生知觉教师期望问卷和儿童孤独量表,对16名班主任和57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教师期望各维度与孤独感各维度均有显著负相关(P<0.01);②品行(β=-0.245,P<0.01)和学业期望(β=-0.187,P<0.01)与孤独体验存在显著的多重线性关系;品行期望与社会适应感(β=-0.358,P<0.01)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品行(β=-0.255,P<0.01)和学业期望(β=-0.137,P<0.01)与在同伴中的地位感存在显著的多重线性关系;③师生互动知觉、态度知觉、消极反馈知觉和关心支持知觉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品行和学业期望对农村小学生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学生对师生互动、态度、消极反馈和关心支持的知觉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中生自尊、学业自我概念及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学业自我概念问卷和考试焦虑量表(TAS),对271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处于中等程度;不同性别、年级的高中生在考试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型的高中生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生的自尊、学业自我概念和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自尊、学业自我概念对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中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Ⅱ)对187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并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数据。结果①高中生自我概念在年级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②高中生自我概念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③不同学业成就组学生除在体能自我、与父母关系自我、诚实可信自我、情绪稳定性自我4个子量表上得分不存在差异外,在其他各子量表和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分量表以及自我概念总分上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①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趋于稳定;②男生相比女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自我概念;③学业成就高的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人格、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儿童孤独感问卷对560名4~6年级小学生施测。结果:1人格、友谊质量与儿童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儿童的友谊质量分别在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神经质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友谊质量在人格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自尊(RSES)、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CFMPS)问卷为研究工具对275名大学生进行了统一问卷施测。结果 1全体大学生完美主义总体平均得分为80.741分,处于中等水平;2在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上,存在性别,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086,P0.05),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048,P0.05);3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中的"担心错误"维度(Beta=5.686,P0.001)和"行动疑虑"维度(Beta=0.127,P0.05)能显著预测孤独感;自尊在"担心错误"维度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行动疑虑"维度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能预测孤独感,自尊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高中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同伴关系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WJZ心理测验中的自我概念量表(SCT),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以及以同伴提名形式的社会测量法对258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高中生父母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其自我概念有显著正相关,消极提名的同伴关系指标与自我概念呈负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消极提名的同伴关系指标对大部分的自我概念因子有显著预测力。结论 高中生的父母养育方式的部分因子与同伴关系对自我概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职场排斥与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职场排斥与抑郁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这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以246名职场人士为研究对象,施测了职场排斥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结果 ①职场排斥与抑郁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22,P<0.01),职场排斥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r=-0.273,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睡眠问题对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影响,并分析孤独感在睡眠问题和手机社交媒体依赖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问卷,UCLA孤独感量表,在四川某高校大一学生中通过在线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87份.结果:大学生睡眠问题与孤独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呈显著的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大学生亲子亲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并探讨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亲和问卷、孤独感量表(UCLA)、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对3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1)亲子亲和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显著正相关(r_(母亲)=0.11,r父亲=0.12;P0.05),扩散状态显著负相关(r_(母亲)=-0.18,P0.01;r父亲=-0.11,P0.05);(2)亲子亲和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_(母亲)=-0.33,r_(父亲)=-0.30;P0.01);(3)孤独感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显著负相关(r=-0.22,P0.01),与延缓(r=0.15,P0.01)、早闭(r=0.20,P0.01)、扩散(r=0.18,P0.01)显著正相关;(4)孤独感在亲子亲和与同一性获得状态、扩散状态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亲子亲和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有效保护因子,且孤独感是两者关系的重要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亚可 《校园心理》2021,(3):240-242
探讨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考察心理弹性在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学生学业压力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高中生学业压力量表对1131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学业压力、心理弹性及学校适应之间存在相关;心理弹性在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探讨高中生的学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默风格在大学生害羞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版幽默风格问卷和社会与情感孤独量表对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与害羞、嘲讽型幽默及自贬型幽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害羞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②害羞不仅对孤独感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亲和型幽默和自强型幽默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幽默风格是大学生害羞与孤独感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