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Carroll 双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45 例脑瘫偏瘫症状的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1 周之内进行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2(PMDS-2)与Carroll 双上肢功能测试。分析Carroll 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PDMS-2 中精细运动分值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健手和患手的Carroll 双上肢功能评定分。结果Carroll 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患手和健手PDMS-2 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显著相关(P<0.001),与患手(r=0.022, P=0.888)和健手(r=0.165, P=0.278)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均不相关。所有患儿健手和患手Carroll 双上肢功能评定分有显著性差异(Z=4.475, P<0.001)。结论临床康复评定脑瘫偏瘫患儿使用Carroll 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更有利于了解患儿精细动作情况,制订康复计划与康复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4例脑瘫患儿分为非偏瘫组(n=76)和偏瘫组(n=28)。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对所有患儿进行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测试。比较UEFT评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的发育年龄(DA)和发育商(DQ)的相关性,同时比较脑瘫偏瘫患儿中健手和患手UEFT评分。结果非偏瘫组患儿UEFT评分与Gesell的精细运动DA强相关(r=0.752,P0.001),与DQ中等相关(r=0.456,P0.001)。偏瘫组患儿健侧UEFT评分与Gesell的精细运动DA强相关(r=0.722,P0.001),患侧UEFT评分与DA中等相关(r=0.591,P0.001);双侧UEFT评分均与DQ不相关(r0.186,P0.05);健侧UEFT评分显著高于患侧(Z=-4.708,P0.001)。结论临床康复评定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时,均可使用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UEFT在精细运动中更能全面地了解患儿偏瘫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与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运动发育指数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宫内窘迫或窒息)30例,对同一患儿分别进行PDMS-2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的评分,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下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①PDMS-2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和总体运动发育商(TMQ)分别与BSID中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②PDMS-2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③PDMS-2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结果:①PDMS-2中GMQ,FMQ和TMQ与BSID中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4,0.555,0.701(P0.01);②粗大运动中反射、姿势和移动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8,0.560,0.717(P0.01);③精细运动中抓握和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分别与PD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0.634(P0.01);其中移动相关性最高,抓握相关性最低。结论:对6个月龄的脑瘫高危儿,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BSID中运动发育量表多数项目具有中度相关性,少数属于低度相关性;PDMS-2中粗大运动比精细运动与PDI运动的相关性更密切;提示需慎重选择量表用于脑瘫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Gesell发育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中的一致性。方法657例年龄在3~8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均接受Gesell发育量表评定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采用秩相关计算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与PDMS-2中粗大运动项各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龄与PDMS-2 精细运动各项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商(G-GMDQ)与PDMS-2 粗大运动发育商(P-GMDQ)、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商(G-FMDQ)与PDMS-2 精细运动发育商(P-FMDQ)的相关系数。结果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粗大运动项各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精细运动各项分测试相当年龄相关系数在0.755~0.842(P<0.01),G-GMDQ与P-GMDQ相关系数为0.645(P<0.01)、G-FMDQ与P-FMDQ相关系数为0.677(P<0.01)。结论PDMS-2相当龄与Gesell发育量表发育龄、P-FMDQ与G-FMDQ的平行效度有高度一致性,P-GMDQ与G-GMDQ的平行效度有中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粗大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接受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的粗大运动(GM)和精细运动(FM)技能评估量表评定的522例年龄小于1岁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确定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婴儿期运动技能发育的结构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其相关程度。结果: 不同出生体重组别间患儿GM、FM各项原始分和标准分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的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均明显低于反射项(t值分别为23.82、32.27、37.06、26.92,P<0.001)。不同出生体重组别患儿反射、姿势和移动项标准分值与FM分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0.39-0.85,P<0.01),且抓握、视觉-运动整合项标准分值与GM分值也有良好相关性(r=0.55-0.85,P<0.01)。结论:不同出生体重脑瘫高危儿的反射发育明显好于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发育,其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技能发育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进行分析。结果:sGr、sVI和FMQ在不同类型的脑瘫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四肢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最差,双瘫患儿较好,而偏瘫患儿介于二者之间,两两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脑瘫患儿总体的抓握能力较差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较强(P<0.001),四肢瘫患儿在<12月、12—24月和≥24月三个年龄段中,抓握能力均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双瘫患儿在<12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1),在1岁以上的两组中,二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偏瘫患儿则在12—24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在<12月和≥24月组中,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DMS-FM可以很好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在脑瘫的临床分型和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与Gesell发育量表在12~30个月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平行效度及PDMS-2在评估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2~30个月的脑性瘫痪患儿84例,均接受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定量资料评价其平行效度时采用秩相关计算PDMS-2中粗大运动商与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商、PDMS-2精细运动商与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定性分类来评价其平行效度时计算kappa值。 结果PDMS-2粗大运动商与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商相关系数为0.89(P<0.01)、PDMS-2精细运动商与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为0.87(P<0.01)。根据PDMS-2粗大运动商分类与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商分类、PDMS-2精细运动商分类与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商分类计算的kappa值分别为0.28、0.41。 结论本研究显示,PDMS-2可用于评估12~30个月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运动发育特点。方法 6~36月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430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Gesll发育量表(GDS)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及总体发育水平均落后,且轻、中、重度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DMS-2各项标准分均与GDS适应性发育商明显相关(P<0.01);不同智力发育水平患儿的粗大运动项标准分与精细运动发育商明显相关(P<0.01),精细运动项标准分与粗大运动发育商明显相关(P<0.01)。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粗大和精细运动发育均落后,智力发育水平与运动发育水平相关,智力发育迟缓患儿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PDMS-2运动发育量表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与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在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评测中的一致性。方法:47例具有高危病史(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等)及异常临床表现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6个月23例,>6个月24例),平均月龄(7.29±3.17)个月(3个月-13个月),由同一名评估者在同一时间,或在一周之内,进行PMDS-2与Gesell的评估。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将PDMS-2与Gesell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进行分别比较,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47例患儿PDMS-2与Gesell粗大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为0.76(P<0.001),精细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为0.61(P<0.001)。在≤6个月的月龄组中,两者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P=0.01)和0.62(P=0.001);在>6个月的月龄组中,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P<0.001),0.74(P<0.001)。结论:在3个月—13个月的高危儿中,PDMS-2与Gesell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和精细运动发育商有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在月龄稍大的患儿中相关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 纳入符合条件的2~3岁偏瘫型脑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辅以强制性诱导疗法,用限制性手托在患儿清醒状态下对健侧上肢持续固定3 h,期间对患侧手进行一对一强化训练,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观察组在强制性诱导疗法的基础上对患儿健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给予1.0 Hz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用Peabody精细发育量表(PDMS-2 FM)和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对患儿手的抓握、对捏和整个上肢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PDMS-2 FM评分[对照组(72.23±8.55)分、观察组(77.41±9.44)分]和UEFT评分[对照组(24.67±5.14)分、观察组(29.78±6.2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对照组(65.57±9.14)和(13.22±5.21)分;观察组(65.62±9.16)和(13.06±6.09)分]有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PDMS-2 FM和UEFT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制性诱导疗法能有效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精细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应用CIMT。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改善情况,应用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测试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患儿MAS得分在治疗8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EFT评分在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治疗组UEF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T可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改良强制性诱导训练(MCIMT)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手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及MCIM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CS治疗,2组患儿均在入院时及康复治疗8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UEF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儿偏瘫侧MAS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UEF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UEFT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3岁以上患儿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3岁以上患儿MBI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DCS结合MCIMT能改善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均接受BTX-A注射治疗,治疗后进行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物理疗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及家庭训练。在治疗前与治疗3 个月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AS)评定患侧上肢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法测量患侧腕关节主动背伸角度、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PDMS-II)进行患侧手精细运动商(FMQ)的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ADL 能力以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BTX-A注射治疗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明显降低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运动障碍儿童的智力低下发生率和智力结构特点。方法对157 例运动障碍儿童(脑瘫103 例,精神发育迟滞54 例)采用Gesell 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发育商<75 为智力低下。结果脑瘫患儿智力低下发生率92.2%,其中痉挛型为91.2%,不随意型、混合型和肌张力低下型均为100%。痉挛型脑瘫患儿大运动发育落后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不随意型脑瘫患儿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均落后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结论运动障碍儿童,特别是不随意型脑瘫患儿的智力评估和康复值得注意。Gesell 发育量表用于运动障碍儿童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57例脑瘫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4例(59.7%)精细运动发育商提高;45例(78.9%)抓握能力指数提高;53例(92.9%)视觉感知能力指数提高。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SHCP)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HCP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鼓圈音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的 Ashworth 肌张力评定量表(MAS)、腕关节背伸角度(ARO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从上肢、关节活动度、精细运动能力、健手与患手的功能能力4个方面评价上肢功能及日常社会参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AROM活动度、FMFM及UEF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社会参与度都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