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 《首都医药》2010,(18):29-29
目的统计北京市怀柔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色觉异常的患病率。方法采用人民卫生Ⅲ版社出版的俞自萍绘著的第五版《色盲检查图》,对2007年、2008年参加高考体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色觉常规检查。结果7117人中,检出色觉异常172人(2.42%),全部为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其中,红绿色盲(Ⅰ级)109人,红色盲(Ⅱ级)15人,绿色盲(Ⅱ级)7人,红色弱(Ⅲ级)16人,绿色弱(Ⅲ级)10人,极轻型红绿色弱(Ⅳ级)15人。男性3389人中,检出色觉异常166人(4.9%),女性3278人中,检出色觉异常6人(0.32%)。红色盲多于绿色盲,色肓患病率高于色弱患病率,男性色觉异常多于女性。结论色盲作为一种眼部遗传病,直接影响到患病青年的升学、就业及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江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32-132,141
目的:对中山市黄圃镇12所小学7600名小学生进行色觉检查,调查先天性色觉异常的的检出率及类型分布。方法:色觉检查全部使用《俞自萍色盲检查图》第5版。被检学生7600名。结果:色觉异常206例,检出率为2.71%。其中,男生199例,发病率为5.09%,女生7例,发病率为0.19%。男生中色弱136例,占68.34%(红色弱24例,绿色弱112例),色盲63例,占31.66%(红色盲29例,绿色盲34例);女生中,色弱6例,占85.71%(红色弱2例,绿色弱4例),色盲1例,占14.29%为绿色盲。结论:中山市黄圃镇小学生色觉异常的发病率接近成人水平。男性发病率高。先天性色觉异常以绿色觉异常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的眼底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近视患者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的检查结果。方法分别以直、间接检眼镜对2315例(4574眼)和1358例(2429眼)行激光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在扩瞳状态下进行眼底检查,对可疑眼底病灶辅以三面镜确诊。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998~2000年准分子激光术前以直接检眼镜检查患者共2315例(4574眼),发现视网膜脱离2眼,未发现周边眼底异常。2001~2002年对1358例患者(2429只眼)术前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检查发现各种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和异常。其中包括视网膜非加压发白315眼占13.0%,色素沉着467眼占19.2%,条状变性160眼占6.59%,格子样变性40眼占1.65%,玻璃体视网膜牵引26眼占1.07%,视网膜裂孔49眼占2.0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8眼占0.33%。对严重的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及视网膜浅脱离80眼占3.29%进行眼底激光的治疗,4眼占0.16%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发现近视屈光度越高,眼底发生格子样变性、干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几率较大(P<0.01)。结论准分子激光术前间接检眼镜检查可以发现直接检眼镜不易发现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异常,为及早发现和治疗眼底病变提供良好的方法和机会。非手术高度近视患者也应进行常规周边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闪光视网膜电图(flicker electroretinogram,F--ERG)以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icker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联合检查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术后视力评估的影响。方法:对47例(472,眼)视网膜脱离复住手术的患者(术前视力均小于0.1)在玻璃体切除内路复位术前3d内行F—VEP及F—ERG检查,并分析其与术后(取油后)6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F—ERG检查结果轻度异常18只眼,术后视力提高13只眼(72.2%),有29只眼F—ERG波形表现为中度异常或重度异常以及记录不到正常的a波和b波,在整复手术后3个月进行检查视力,其中有9Y,眼视力提高,提高率为31.O%。对以上患者进行了F—VEP检查27只眼检查结果为P100.N75峰值时和振幅轻度异常,在整复手术后3月进行视力检查有24只眼术后视力提高,提高率为88.9%,在F—VEP检查中有20只眼显示为P100及N75峰值时和振幅重度异常和记录不到波形,术后3个月进行视力检查有3只眼视力提高,提高率为15.0%。综合检查结果F—VEP及F—ERG均显示轻度异常的14只眼中术后3个月视力均提高,且术后视力均恢复至0.3以上。但是F—VEP及F—ERG检查均显示重度异常或记录不到波形的4只眼中术后3个月视力检查结果为2只眼下降,1只眼不变,1只提高。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住手术前联合检测F—VEP及F~ERG对术后视力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4年1月20日~1995年1月20日,我院眼科对常州地区从事机动车驾驶工作的11975人进行眼科体检复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我们采用俞自萍编制的色盲检查图(修订第4版)作为判断标准。按色觉异常程度分级,将色觉异常分为4级:Ⅰ级为重度红绿色盲,刀级为次重度红绿色盲,Ⅰ级为轻度红绿色弱,Ⅳ级为极轻度红绿色弱。判定时各图按说明对照,由2名眼科医生判定。二、结果在11975名复检驾驶员中,发现121名色觉异常患者(男性120人,女性1人),结合既往病史及眼科其他方面检查,排除了后天色觉异常,即121名色觉异常全部为先天性的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及其并发症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白内障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0例532眼临床诊断白内障的眼睛行术前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有较明显改变的白内障病例468例。占88%,白内障有并发症304例,除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等为手术禁忌证及玻璃体重度浑浊或机化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外,大部分白内障合并轻、中度玻璃体浑浊可行人工晶体植入术,而且视力恢复较理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白内障术前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当屈光间质浑浊时,应作为首选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临床白内障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临床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合并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使用激素治疗。结果一次手术中,13眼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87%),二次手术复位率100%。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的理想方法,视网膜脱离时间、术前及术后激素的应用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频域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在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频域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对白内障患者行术前及术后视网膜检查,获取OCT图像及眼底资料,判断视网膜疾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视网膜病变的漏检率。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OCT检查的174例(174只眼)患者中,黄斑病变20例,术前间接检眼镜及直接检眼镜散瞳检查眼底,发现12例(12只眼)患者未能检测出合并有黄斑病变,漏诊率高达6.0%。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度近视眼及患者年龄≥60岁,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00,2.27,2.50;95%CI分别为(1.837,8.087),(1.050,4.900),(1.140,5.530)其中,23例(23只眼)糖尿病患者有4例(4只眼)发生黄斑病变,占17.3%,9例(9只眼)高度近视眼患者中有1例(1只眼)患者发生黄斑病变,占11.1%;148例(148只眼)年龄≥60岁的患者中有16例(16只眼)患者发生黄斑病变,占10.8%。结论频域3D-OCT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可作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一种术前视网膜疾病的可靠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可以减少漏诊,并可以为手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严重后巩膜破裂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0月眼后段严重破裂伤患者19例19眼,伤口长度10mm以上,眼内容物部分脱出或嵌顿。均清创缝合,一期或二期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随访3个月-2年。结果眼部伴随病变包括眼内积血、视网膜下出血、脉络膜出血性脱离、视网膜脱离、眼内容脱出、视网膜血管闭塞、视神经损伤、虹膜缺失或根部断离、晶状体脱位等。术前8眼视力光感可疑,11眼无光感。术后视力4眼无光感;2眼光感;〈0.01者2眼;0.01≤最佳矫正视力〈0.05者5眼;0.05≤最佳矫正视力〈0.3者3眼;最佳矫正视力〉0.3者3眼。结论严重后巩膜破裂伤经过及时修复,避免盲目摘除眼球,有望重建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睫状体脱离显微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24例24眼,术前根据临床表现、眼压、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诊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结果 24例24眼,术后第1天前房均恢复正常深度,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随访半年-1年,术后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睫状体显微缝合复位术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 ,术前应用UBM检查是术前正常诊断及手术复位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1例患者35只眼视网膜脱离的超声图特征性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百分率.结果 35只眼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符合率97.1%(34/35),其中33只眼在玻璃体的膜样带状回声上检测出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CDFI检测出脱离的膜样带状回声上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对视网膜脱离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H)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检测40例(80只眼)正常人和35例(70只眼)糖尿病患者的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患者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随着病程的延长明显下降(P<0.05),而阻力指数则增高(P<0.05).结论高频CDFI超声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眼底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采用I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1月,经I期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后段异物72例,对手术前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机进行分析。结果 I期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率为100.00%。术前62.50%患者视力〈0.1,术后视力≥0.1者56例(77.78%),≥0.5者19例(26.39%),术前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3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玻璃体腔积血者1例;6例(8.33%)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视网膜均复位。结论 I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具有异物取出率高、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腺大小及内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BPH)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2 4 8例 BPH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 ,分别应用保列治和益气通淋冲剂进行治疗 ,采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治疗前、后的前列腺进行观察。结果  A、B两组前列腺厚径及上下径于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每组中的内腺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 ( Vs)、舒张期血流速度 ( Vd)、阻力指数 ( RI)、血管内径( D)于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 ( P<0 .0 5 ,P<0 .0 0 1)。结论 前列腺内腺动脉血流动力学主要参数可用于 BPH临床疗效的评估 ,而前列腺大小不能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益气通淋冲剂治疗 BPH,其疗效与保列治相似 ,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The Lanthony Desaturate Color Vision test (D-15d) has been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incidence of acquired color vision defects resulting from toxic exposure. The D-15d is a sensitive test designed to grade color deficiencies, but results can b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beyond the qualitative level, and the high incidence of errors reported for controls in some toxicology studie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is test. This article reviews standard administration of the test, physical determinants of performance, classification of acquired color vision defects, and methods of analysi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quantify results. The basis for a new method of analysis is discussed, illustrating the source of some characteristic error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test protocols to attempt to more closely identify the type of color vision loss with the goal of identifying the site of toxicological insul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评估国产BME-290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对各级硬度晶状体的有效性。方法 对40例白内障病人采用此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摘除术,术中观察此仪器的各项指标,术后随访病人的视力及眼内反应。结果 术中此仪器的各项指标稳定,术后病人的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无一例发生明显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与同类型进口超声乳化仪的明显差异。结论 国产BME-280超声乳化仪性能稳定,对各级硬度的晶状体疗效均可,体积小巧,价格便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眼外伤患者早期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103眼)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类型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治疗后通过对所有患者3~6个月的随访发现,有87例患者(87眼)没有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在6~21mmHg之间,属正常;9例患者(11眼)眼压在21mmHg以上,4例患者(5眼)眼压在6mmHg以下;有5例患者(6眼)视力下降或丧失,95例患者(97眼)的视力和手术之前相同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术后有6例患者(7眼)眼出血,1例患者(1眼)视网膜脱离。结论眼外伤患者早期继发青光眼具有极为复杂的临床表现,因此我们应该对不同病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丽波  于东毅  周欣 《安徽医药》2017,21(11):2076-2080
目的 分析静脉甲强龙冲击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 将16例急性期VKH患者32只眼根据年龄采用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甲强龙500 mg·d-1静脉滴注治疗,3 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1 mg·kg-1·d-1治疗;对照组直接采用口服强的松1 mg·kg-1·d-1,此后两组患者强的松剂量均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治疗前,治疗后5、15、30、90 d予以OCT检查,观察两组后极部视网膜脱离形态和视盘水肿程度.结果 所有急性期患者OCT图像均表现为多灶性神经上皮层脱离,部分患者脱离灶有膜样结构.视盘边界模糊,视杯容积较正常减少,视神经纤维层增厚.两组患者视网膜最大脱离高度和视杯容积在治疗后5、15、30、90 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视网膜最大脱离高度和视杯容积仅在治疗后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08;t=-8.95,P<0.001).治疗前,治疗后15、30、90 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最大脱离高度和视杯容积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甲强龙冲击和单纯口服强的松均能有效治疗VKH,两者长期疗效无差异,但甲强龙冲击联合口服强的松能在早期更有效地减轻视乳头水肿,促进视网膜下液吸收.  相似文献   

19.
朱白蕾  钟丘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081-208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8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6个月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开放程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54眼,0.4者12眼,0.1~0.3者10眼,<0.1者6眼,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4,P<0.0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三组眼压术后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955、4.741、5.638,均P<0.01)。且三组前房深度术后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13.080、11.890、16.124,均P<0.0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房角开放程度明显好于术前,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房角开放程度优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χ2=9.246,P<0.05)。术后均未出现人工晶体夹持、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提高视力,控制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