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活动课题,分析647例小儿静脉穿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穿刺技术不成熟、血管选择不正确。针对主要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包括观看他人操作、带教老师实地指导、提高主动操作意识、排班偏差、进行留置针穿刺知识培训考核五个方面。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85.13%,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中的作用及对其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患儿,根据患儿的情况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率进行比较。结果有形成果方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留置针使用率明显提高(P0.05),且静脉输液外渗率明显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率(P0.05);无形成果方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品管圈成员的沟通技巧、解决能力、责任感等方面的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品管圈成员的平均评分(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夏季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1-05~2011-09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患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置于4℃环境中,对照组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置于室温下(32~38℃),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穿刺送管。结果两组的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置于4℃环境中可提高夏季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儿科进行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的13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科成立品管圈小组后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132例作为观察组,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组对患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拟定干预对策,观察患儿静脉炎情况的变化,总结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为制定规范化标准提供依据。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干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患儿的静脉炎严重程度也有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对儿科静脉留置针导致的并发症进行控制,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促进标准话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科》2020,(3)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仪在肾内科水肿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肾性水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需要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评定,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血管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留置针穿刺法进行外周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在血管成像仪照射显影引导下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管成像仪照射显影引导下进行外周静脉穿刺,能显著提高肾性水肿患者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缓解静脉留置针穿刺引起疼痛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行静脉输液的2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穿刺前10 min,清洁穿刺部位皮肤后,用干棉签蘸取2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于穿刺点进行局部表面麻醉;对照组常规消毒皮肤后直接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分别以穿刺疼痛度、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3方面指标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数值变量采用t检验,等级变量采用非参数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留置针穿刺时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于穿刺点,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带来的痛苦与影响,降低静脉血管感染与损伤发生几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降低护士工作量。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治疗的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该次研究的82例患者之中,共有74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达到90.24%,患者并未出现感染、静脉血栓等问题,使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结论糖尿病患者的静脉较为脆弱,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时,应通过熟练的穿刺方法与高度责任心完成留置针,使一次穿刺成功率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M自粘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我科将住院患者400例,随机分四组,分别观察透明敷贴使用效果、留置针脱管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病人舒适度。结果与观察组对比,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固定静脉留置针能明显减少透明敷贴卷边脱落次数,防止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降低留置针脱管率,延长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且患者感觉舒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科将3M自粘弹力绷带用于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既减少患者的痛苦,又为患者节约了费用,同时还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罗凤英  劳可娟  何永丽  罗小珍 《内科》2013,(2):180-180,174
目的探讨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需行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实验组在穿刺前10min用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穿刺部位,10min后除去敷料擦干皮肤后按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叭);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湿敷能减轻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外周静脉化疗的22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74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穿刺操作,实验组在穿刺处上方外敷康惠尔透明敷贴,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留置针静脉炎发生中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老年患者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QCC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成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QCC工具,解析引起老年患者肠道准备失败的真因是药效不佳、患者短期大量饮水困难、药房药品准备不足、家属不重视、患者不按医嘱进食、医师未告知。根据找到的真因拟定对策。结果通过对策拟定,老年人肠道准备成功率由57%提高到了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形成果方面,圈能力明显得到提高。结论通过QCC活动的开展,明显提高了老年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成功率,团队的积极性、凝聚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无形成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儿内科收治的78例患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3%VS 30.8%),试验组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儿内科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急诊科,对昏迷、躁动、呼吸循环衰竭的老年患者,为了快速建立稳定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各种抢救药物及时输注。我们对256例老年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其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易脱管,渗漏发生率低,既保证了及时用药,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液体外渗率、输液速度未达标率、静脉通道延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输液效果,并缩短穿刺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对采取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该院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下,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质量,穿刺成功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又具有中心静脉置管优点的短期静脉营养方法。方法将120例需要静脉营养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四肢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病例留管时间,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管时间≥4天的病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营养液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管时间≤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保留时间长,渗漏、静脉炎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静脉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院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糖尿病患者801例,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组内讨论确定血糖控制率低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设定预期目标值,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比较QCC前后糖尿病患者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糖尿病认知率及血糖控制率情况。结果 QCC活动实施前,患者服务质量满意度,治疗依从性,DM认知率及血糖控制率分别为77.8%(623/801),70.2%(562/801),60.3%(483/801),64.4%(516/801),而纳入QCC活动后分别为93.9%%(752/801),94.9%%(760/801),85.0%(681/801),86.3%(691/801),各项指标均较活动前有明显提高,且实施前后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CC应用于糖尿病院外健康管理工作中,对血糖控制率的整体提高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长期静脉输液或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良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的利用率。方法选择老年静脉输液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实验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渗漏、肿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周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次扎止血带联合指压法对肢体严重水肿患者静脉显露充盈度及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22例肢体严重水肿需要接受静脉用药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按单双日分组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双日)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单日)采用两次扎止血带联合指压法。结果实验组静脉显露充盈程度及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次扎止血带联合指压法可改善严重水肿患者肢体静脉显露充盈度,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董馨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2):143-143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既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又保护了血管,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特别是急诊科急、危、重患者可随时建立静脉通路,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但在留置针穿刺送管过程中,常因一些因素,如:留置针针芯较粗、长或患者血管细、脆等因素,易出现软管曲折、送管不顺,造成穿刺失败,我科在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穿刺送管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浅静脉穿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