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很少见的疾病,其原因不明,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易反复发作,但有自限性,激素治疗有效.目前全世界仅报道300多例[1],我科2004年3月收治了1例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病人,后又相继在我科住院治疗2次.现将对该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蔡少薇  郭婉薇  许鸣 《新医学》2011,42(8):559-560,F0003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该文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以反复呕吐、腹痛、腹泻1月余为首发表现,行腹水、电子胃肠镜病理、CT等检查,确诊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3.
张江平  陶红梅 《全科护理》2011,(20):1801-180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并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1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激素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0.0%与30.0%;干预组ACT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很少见的疾病,其原因不明,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易反复发作,但有自限性,激素治疗有效。目前全世界仅报道300多例,我科2004年3月收治了1例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病人,后又相继在我科住院治疗2次。现将对该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娟  张丽芝 《全科护理》2013,(25):2332-2332
[目的]总结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9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病人住院期间实施心理护理、监测用药过程,出院后对病人用药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结果]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保证了用药过程中的合理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加强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人的护理可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激素。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胃肠炎30a中文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嗜酸性胃肠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分型、临床特点、诊断以及防治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维普、万方、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有关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9篇文献,393例患者。结论:嗜酸性胃肠炎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男性多发,症状没有特异性,误诊漏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治疗方面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嗜酸性胃肠炎的认识.方法:分析了收治的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并回顾了有关的文献.结果:两名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病无诱因,其中一名患者有过敏史.临床表现均为一般胃肠道症状,院外多次误诊误治,行内镜确诊,给予激素治疗后痊愈.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为罕见病,病因机制不明,症状无特异性.误诊漏诊率高.治疗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并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1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激素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测试(ACT)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0.0%与30.0%;干预组ACT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杨堤  常晓燕  姜虹  肖雨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94-96,i01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9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所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都有消化道症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黏膜病变8例,分布在胃、小肠和结肠;肌层病变1例。8例黏膜性病变患者对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消化道为特征的少见疾病。  相似文献   

10.
邱伟兰 《全科护理》2011,(16):1450-1451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联合双冲击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狼疮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例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狼疮性脑病病人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配合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环磷酸酰胺双冲击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血液透析及药物冲击治疗的护理。[结果]5例病人狼疮性脑病痊愈,狼疮性肾炎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加强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狼疮性脑病病人行血液透析联合双冲击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莫华  邓忠霞 《全科护理》2010,8(28):2560-256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对2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行手术治疗,同时在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围术期未发生高血压危象、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容量性休克、肾上腺危象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术期护理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建华  杨晓丽 《护理研究》2014,(10):75-76,1223
[目的]探讨狼疮脑病病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3例狼疮脑病病人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加强语言、肢体康复训练及用药指导,积极控制医院感染及癫痫发作。[结果]11例病人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4.6%,病人语言及运动功能明显好转;2例病人治疗效果不明显,自动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病人语言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有效改善神经精神症状,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李秋萍  黄莉燕  梁秋梅  廖佳  陆彬 《全科护理》2009,7(25):2261-2262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前发生高血压危象的诱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嗜铬细胞瘤术前发生高血压危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情绪变化、过度疲劳及降压药服用不当、刺激挤压瘤体、腹压增高是发生高血压危象的诱因。[结论]针对诱因进行相应的护理及治疗是防治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前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亦称嗜酸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是一种罕见病,以胃壁和(或)肠壁的某些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是胃肠道对摄入的某些特异性食物发生超敏反应(仅限于胃肠道)所致,病变可广泛累及胃和小肠或仅局限于胃。本病多见于20~40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伴恶心、呕吐、焦虑等;部分患者可有食物过敏史,停止食用特异性食物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皮质激素治疗有效[1]。该病由Kaizser于1937年首先报道,迄今世界文献报道约200余例[2],1994~2000年国内文献报道有48例。我院消化内科近期诊治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15.
范颖楠  马洪升 《新医学》2011,42(12):820-822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完整的13例EG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等.结果:13例中4例既往有过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9例)、腹泻(7例)为主,分型以黏膜型(11例)为主,10例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算升高,3例IgE升高.内镜下病变表现为黏膜肿胀、红斑、糜烂、溃疡,无特异性,好发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及腹水检查均提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2例应用泼尼松、1例应用酮替芬治疗有效,治疗2~7d症状缓解,10例患者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IgE水平升高对诊断EG有提示价值,但黏膜组织及腹水检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诊断标准,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酮替芬治疗亦有效.  相似文献   

16.
1997年 11月 ,浙江省温州市爆发流行广州管圆线虫病所致的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1] 。本病在中国大陆十分罕见。我科共收治 2 2例此类病人 ,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 ,以疼痛为主要主诉 ,周围血象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发病前有食淡水螺肉史。集体进食 ,集体发病。经用肠虫清 (阿苯哒唑 ) ,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后 ,所有病例均逐渐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 2 7~ 5 7岁。1.2 临床表现 头痛 18例 ,表现为全头痛 ,或前额痛 ,或枕部疼痛 ,呈持续胀痛 ,或搏动性疼痛 ,阵发性…  相似文献   

17.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4间本院1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15例患者全部行手术病灶清除,平均随访33个月(8个月至7年),患者恢复好,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对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谢秀新 《全科护理》2013,(25):2337-2338
[目的]总结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评估及护理。[方法]对96例进行过无创呼吸机治疗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治疗有效84例,治疗无效12例,其中治疗过程中死亡4例。[结论]通过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病人进行评估以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性疾病合并水痘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水痘病人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给予用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皮肤护理及感染管理等护理干预。[结果]9例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出院,1例病人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自动出院。[结论]两种疾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方面存在矛盾,护理中要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20.
吴建平  朱树贞 《护理研究》2015,(12):1503-150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糖尿病并发视膜病变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知识行为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疗效、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抑郁情绪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情感支持、知识教育是影响预后血糖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中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血糖水平和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