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温及寒战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低温及寒战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出现低温情况,但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保温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体温下降情况,降低寒战发生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暖宫贴预防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取120例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应用暖宫贴预防术后寒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毕时、干预后5 min、10 min、20 min、30min、60 min体温变化、寒战发生率及寒战强度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寒战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5 min、30 min、60 min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5 min、30min、60 min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5 min、30 min、60 min寒战强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寒战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中复合保温护理干预对高龄普外手术患者术中体温波动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普外科180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60岁),依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中复合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生命体征、术中体温波动变化、术后指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毕1h的鼻咽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氧饱和度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开始、手术开始、手术0.5h、手术1h和麻醉结束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手术至拔管时间、尿量、引流量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寒颤率、躁动率、低体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部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术中采取复合保护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围手术期体征波动幅度,缩短患者苏醒、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寒颤、躁动、体低温等并发症,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保温措施对老年骨科手术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保温措施,比较2组患者体核温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时、术后30 min、60 min、90 min、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保温措施及中医情志护理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低体温情况,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云阳县中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跟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保温护理,探讨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体温下降、寒战、皮肤花斑发生率均为4.0%,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0.0%,手术时间为(169.21±15.12)min,术中输液量为(2212.32±110.32)m L,术中体温为(36.21±0.61)℃,术毕时体温为(37.62±0.6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温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术中输液量,还会增加患者寒战、皮肤花斑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保温工作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行大椎穴督灸贴对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PKRP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棉被覆盖的保温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30 min于大椎穴贴敷督灸药包。记录患者围术期(入手术室后术前静息状态时、手术5 min、手术10 min、术毕时、术后5 min、术后10 min)各时间点的体温(耳温)、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低体温发生例数、术后寒战程度分级,及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冲洗液量。结果:在手术5 min、手术10 min、术毕时,两组患者体温均低于术前及前一个时间点(P0.01);在术后5 min、术后10 min,两组患者体温均高于前一个时间点(P0.01),但仍低于术前体温(P0.01);在手术10 min、术毕时、术后5 min、术后10 min,观察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低体温总发生率为2.0%(3/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20/150,P0.01)。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总寒战率分别为18.0%(27/150)、28.7%(43/150,P0.05)。结论:督灸贴敷大椎穴应用于PKRP、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术能有效预防围术期低体温,提升患者的体感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接受腹部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给予术中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接受腹部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给予术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保温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体温、心率、血压等体征,比较2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的体温、心率、血压更稳定;观察组寒战、躁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结论术中保温护理能有效减少术中低体温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陶安虹 《中医康复》2020,(10):36-38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予以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术中予以复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肛温、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出室时间及低温、寒颤、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麻醉后30min、60 min、90 min、120min及手术结束时肛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出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温、寒颤、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施行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缩短麻醉恢复时间,降低温、寒颤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合体温干预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保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龙川县人民医院经胸腹部手术治疗患者6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复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保温干预,复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复合体温干预,采用常规体温计测量所有患者手术前、手术开始后25、50、75 min的口温,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时点口温和术后寒战发生的情况。结果:复合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点口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体温干预可有效提高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保温效果,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稳定,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保温护理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在预防前列腺电切术中寒战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术中按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加温器将输入液体加温至24~28°C,冲洗液加温至37~38°C。于不同时段测量并记录患者T、HR、BP及寒战情况。结果:患者术中不同时段及术毕各体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寒战发生率及寒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积极采取有效保温措施,可减少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及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于腰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艾灸。观察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及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腰椎术后便秘患者术后距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癌症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睡眠障碍原因,采用中医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老年癌症患者睡眠障碍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生存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如何让老年腹部手术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方法:对43例老年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观察、护理、指导等。结果:43例手术病人均顺利出院。结论:老年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病人体弱多病,免疫功能低下,各器官功能衰退,术前70%~80%合并其它疾病,对手术、愈合和年轻人有很大不同,对麻醉及手术耐受性差,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通过精心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肛瘘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并调查护理满意度,探讨在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各症状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得分术后6小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及72小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导尿、排便异常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自护能力,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大面积烧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针对肺部感染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感染率为3.2%,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感染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22例,部分依从8例,不依从2例;对照组完全依从8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2例。2组患者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7.5%,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伤性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跟骨闭合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骨外科及内分泌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拖,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为(89.34±8.43)分钟,对照组为(108.23±7.92)分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0.35±3.65)周,对照组为(15.27±4.72)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中采取得当的方法,手术后加强护理,有助于跟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缩短手术及术后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赵畅  郑林林 《天津中医药》2018,35(10):753-75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68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控制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和日常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疼痛控制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护理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诊治的96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1~96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偶数号为观察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以及JOA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西医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将50例进行过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手术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加强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饮食、运动和服药行为以及由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1个月饮食、运动、服药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HAMA评分护理后均比护理前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护理中护理效果好,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效降低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