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陆艳  周靖  胡一河 《中国健康教育》2012,(4):330-331,341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分布特点及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苏州市居民2002—2009年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损伤和中毒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其构成。结果 2002—2009年,苏州市居民损伤和中毒年均死亡率为51.9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44/10万。前5种损伤和中毒死亡原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淹死、自杀,死亡率分别为14.75/10万、8.98/10万、8.33/10万、7.2/10万和5.58/10万。结论损伤和中毒已成为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1-2003年赤峰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赤峰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赤峰市红山区(中小城市)、宁城县(农村)、巴林右旗(牧区)2001-2003年居民病伤死因年报和人口年报,以ICD-9进行死因分类,结果2001-2003年赤峰市城市、农村和牧区意外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4,17/10万、48,13/10万和38,02/10万,分别占全死因的5,63%,10,42%和9,83%,城市和农村均居第5位,牧区居第4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造成城乡居民男性潜在寿命损失的首要原因,女性则以自杀为主,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次之,城乡居民20岁以上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青壮年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中毒是赤峰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状况。方法利用港闸区2007-2011年Death Reg 2002死因系统数据库,分析居民死亡和中毒的死亡率、主要死因、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损伤和中毒年均死亡率为39.17/10万(男45.85/10万,女32.7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8.06/10万(男34.09/10万,女22.37/10万),前3位死因分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水,占全部损伤和中毒的72.80%,其中溺水为≤14岁组的首要死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15~64岁组的首要死因,意外跌落为≥65岁组的首要死因。损伤和中毒累计PYLL损失5 236人年,PYLL率为6.17‰,PYLL前3位分别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溺水、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AYLL前3位分别为溺水、火灾、意外中毒。结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溺水是港闸区居民损伤和中毒的主要死因,居民的生命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2004—2005年四川省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意外死亡的特征.方法 按照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四川省2004-2005年10个县(区)居民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意外死亡率为64.99/10万,占全死因的10.85%,居全死因的第4位;男女意外死亡率分别为86.61/10万和42.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x2=789.758,P<0.01);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分别是男、女居民意外死亡的首位死因.除0岁组外,意外死亡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淹死是0~4岁和5~14岁年龄段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分别占该年龄段意外死亡的56.44%和52.74%,自杀是15~24岁和50~59岁年龄段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25~49岁年龄段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意外跌落是60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结论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是主要的意外死因,政府应加大关注力度,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五华县居民意外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1年五华县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中的意外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意外死亡2 328人,年均死亡率30.18/10万,占全死因的6.46%,居全死因第5位.男、女性意外死亡率分别为39.38/10万和20.43/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意外死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自杀、意外跌落和意外中毒.除0岁组外,意外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0~4岁和5~14岁年龄段人群主要意外死因为淹死,分别占该年龄段意外死亡的63.58%和57.08%,15岁及以上人群主要意外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25~59岁青壮年第2位意外死因为自杀,60岁以上人群第2位意外死因为意外跌落.结论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五华县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自杀是主要意外死因,应加大关注力度,全面落实伤害三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5-2018年陕西省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对陕西省死亡水平及死因顺位进行探讨,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报告信息系统"中的2015-2018年陕西省13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亡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采用SPSS 25.0和Excel 2007软件计算分性别、年龄死亡率。结果2015-2018年陕西省监测点人群死亡率分别为576.60/10万、619.78/10万、609.36/10万和616.77/10万,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现"√"形,陕西省监测点居民前2位死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死亡率排名前3的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肿瘤死亡率排名前3的疾病分别为肺癌、胃癌和肝癌,伤害排名前3的死亡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意外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陕西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针对以上慢性病及伤害开展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2017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趋势并预测2018—2021年情况,为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7年凤城市全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学资料,统计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建立GM (1,1)灰色模型预测2018—2021年凤城市伤害死亡率。结果 2009—2017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52.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50/10万,标化死亡率的APC为-5.10%,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男性伤害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65岁~组居民伤害死亡率最高,为108.13/10万。伤害前五位死因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中毒、跌落和溺水,死亡率分别为27.03/10万、7.84/10万、5.62/10万、5.08/10万和2.36/10万。男性交通事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女性自杀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总跌落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GM (1,1)模型预测2018—2021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将逐年下降,分别为48.00/10万、44.15/10万、40.61/10万和37.35/10万。结论 2009—2017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2021年仍可能继续下降。男性和65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交通事故和跌落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县2009-2012年间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某县2009-2012年全民死因监测数据中被诊断为恶性肿瘤病例的死亡率变化情况。结果 2009-2012年,某县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共计2 171人,2009-2012年该县人口累计数为122.72万人,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176.91/10万,标化死亡率147.73/10万;男性死亡数1 394人,女性死亡数为777人,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28.58/10万和125.13/10万,标化率分别为168.73/10万和124.50/10万。该县在2009-2012年期间,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标准化死亡率达157.32/10万;肺癌与肝癌在各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分别列1、2位,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53.77%,死亡率分别为36.99/10万和36.26/10万,标化率分别为31.94/10万和28.08/10万。结论 2009-2012年间,该县恶性肿瘤死亡率比全国第三次死因流调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率高;肺癌与肝癌的死亡率比全国调查数据高,已成为该县恶性肿瘤中的主要死亡病种,应加以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73-2005年我国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死亡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3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是:1973-1975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调查人年数为2 513 949 310;1990-199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调查人年数为335 213 493;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调查人年数为142 660 482,分为0~、15~、60~岁3个年龄段.根据调查收集的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数据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使用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结果 1973-1975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调查中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数分别为4 913 521、284 811和47 161例,粗死亡率分别为195.45/10万、84.96/10万和33.06/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8.71/10万、70.76/10万和27.98/10万.2004-2005年调查中城市、农村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1 752、35 409例,粗死亡率分别为24.69/10万、37.35/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62/10万和32.12/10万;男、女性死亡数分别为26 176、20 985例,粗死亡率分别为35.87/10万、30.1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5.23/10万和26.65/10万;东、中、西部地区的死亡数分别为13 286、13 922和19 953例,粗死亡率分别为25.28/10万、27.97/10万和49.4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1.33/10万、28.10/10万和45.98/10万;死亡排位前3位的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为肺炎、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其死亡数分别为14 265、8537和5771例,粗死亡率分别为10.00/10万、5.98/10万和4.05/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88/10万,5.46/10万和3.74/10万.2004-2005年调查中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868 484例)的5.43%.较1973-1975年的27.87%(4 913 521/17 629 350)下降了80.52%.结论 我国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率总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西部地区高于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岱山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特征和分布规律,为开展综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岱山县2009—2014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死因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岱山县2009—2014年居民意外伤害年均死亡率为62.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25/10万,居全死因第5位;男女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意外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外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死。潜在减寿率前5位死因依次为机动车外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结论意外伤害是岱山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伤害死亡原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08年我国15~34岁城乡人群的死亡原因。方法利用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病伤死亡原因和人口指标部分资料,对15~34岁人群的疾病相关指标和死因进行描述,比较城乡人群的死因。结果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是我国15~34岁人群的前3位死亡原因。在致死的诸多损伤中毒疾病中,机动车交通事故、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和自杀位于前3位;自杀是农村女性的第1位死亡原因,是城市女性的第2位死亡原因。结论我国2008年15~34岁城乡人群的高危死亡原因基本一致,但各疾病的死亡威胁程度不同,有城乡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10年来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特点和寿命损失情况。[方法]分析福建省1998—2007年死因统计年报资料,用伤害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构成比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描述伤害的死亡水平。[结果]1998—2007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9.67/10万和59.78/10万,均居死亡顺位第5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死亡率是城市的2.0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乡居民的前3位伤害死因均为运输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城市的运输事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则上升明显。城市伤害YPLL为85 453人年,占全死因YPLL的21.0%;农村居民相应为415 278人年、31.7%。[结论]伤害是我省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对寿命损失的影响较其它疾病严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苗  霍俊锋  孔军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02-1306
目的 了解我国2002-2014年城乡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二者之间的差异,为科学防控恶性肿瘤提供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版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2-2014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数据,使用Excel 2007,SPSS 23.0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研制的JoinPoint 4.2趋势分析软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0-2025)世界标准人口构成对死亡率数据进行标化。 结果 城市居民恶性肿瘤中,尤以肺癌死亡率居高,2014年城市肺癌标化死亡率为38.21/10万,农村居民2002-2009年肺癌死亡率逐步上升,尤其在2003年呈现大幅度的增加,标化死亡率为41.67/10万,随后逐渐平稳; 2002-2014年城乡居民肝癌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农村胃癌、食道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城市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死亡率高于农村;宫颈癌死亡率城乡长期变化趋势一致,近年均有增高的势头。 结论 2002-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别。城乡肺癌死亡率均居榜首;农村地区肝癌、胃癌、食道癌死亡相对突出,城市地区结直肠癌、膀胱癌死亡率相对突出;城市乳腺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城乡宫颈癌死亡率逐步升高。预防仍是肿瘤工作的重点,城乡应结合流行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1990~1997年中国城乡人群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目的 描述我国城乡人群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对1990~1997年我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年间,伤害死亡率为36.8/10万~76.7/10万。分别居城、乡人群全死因的第4、5位。城市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则相反,农村人群死亡率为城市2倍左右,且差距时间呈现加大趋势。0~4岁和6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3~1.9,城市人群的前三位死  相似文献   

15.
李新  陈宇  张莉莉  祁凯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00-4402
目的:探讨长春市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水平变化趋势,从而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春市城乡482名0~15岁儿童青少年2007~2010年期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意外伤害粗死亡率为15.99%,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23.56,P<0.0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11.23,P<0.01),15~岁组发生率最高(57.67%),0~岁组发生率最低(5.39%)。意外伤害致死类型前3位依次为疾病和死亡的外因、运输事故、所有其他外因。结论:意外伤害死亡是长春市儿童青少年第1位死因,应对儿童青少年人群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意外伤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湘潭市居民2011年死亡原因。方法利用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资料,用死亡率、死因顺位、居民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评价该市居民健康状况。结果 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率为5.88‰,城区为5.67‰,乡村为5.98‰,男性为6.85‰,女性为4.88‰;前5位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和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位居第9位,且死亡率仅为0.4‰。居民期望寿命为78.07岁,城区为77.12岁,乡村为78.38岁,男性为75.8岁,女性为80.59岁。去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病后,居民寿命有0.05~8.93岁的增长,减寿年数为16 401.36~21 800.50年。结论传染病危害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Validation of verbal autopsy procedures for adult deaths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CKGROUND: Vital registration of causes of death in China is incomplete with poor coverage of medical certification. Information on the leading causes of mortality will continue to rely on verbal autopsy (VA) methods. A new international VA form is being considered for data collection in China, but it first needs to be validated to determine it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Detailed medical records and clinical evidence for 3290 deaths (mostly adults) among residents of six citi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urban Chinese population were reviewed by a panel of physicians and coded by experts to establish a reference 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 Independently, families of the deceased were interviewed using a structured symptomatic questionnaire and a separate death certificate was prepared for each matching case (2102). Validity of the VA procedure was assessed using standard measurement criteria of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RESULTS: VA methods perform reasonably well in identifying deaths from several leading causes of adult deaths including stroke, several major cancer sites (lung, liver, stomach, oesophagus, and colorectal), and transport accidents. Sensitivity was less satisfactory in detecting deaths from several causes of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 in China including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iabetes, and tuberculosis, and was particularly poor in diagnosing deaths from viral hepatitis, hypertension, and kidney diseases. CONCLUSIONS: VA is an imprecise tool for detecting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mong adults. However, much of the misclassification generally occurs within broad cause groups (e.g. CVD,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liver diseases). Moreover, compensating patterns of misclassification would appear to suggest that, in urban China at least, the method yields population-level cause-specific estimates that are reasonably reliabl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possible utility of these methods in rural China, to back up the low coverage of medical certification of cause of death owing to poor access to health facilities there.  相似文献   

18.
Relativ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behaviour, social composition as well as access to health care tend to suggest that levels of health may var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rural-urban variations in mortality risks in the region of Brittany for the period from 1988 to 1992.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used adhered to that of the zoning of urban areas established by the INSEE (the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The amalgamation of all causes of standardised mortality ratios (SMR) show only a moderately increased risk in the rural areas compared with the overall regional level (+4% in men, +5-7% in women). The analysis of cause specific SMRs display higher rural mortality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external causes of death,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particular (+24% in men). Among all specific causes investigated, only lung cancer mortality risk appears to be higher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1973-1975年与2004-2005年间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死亡率的变化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伤害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1973-1975全国死因回顾调查和2004-2005年辽宁省城乡居民病伤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资料,计算不同年代、地区、性别和年龄别伤害死亡率和变化幅度.结果 30年间,城市居民伤害标化死亡率由51.03/10万降至28.36/10万,农村由44.55/10万升至55.43/10万,城乡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男性伤害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目前农村居民溺水、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和火灾的死亡率分别为城市的4.03倍、3.66倍、2.90倍和2.75倍.结论 30年间城乡伤害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农村亟待加强道路安全意识教育及加大必要的监管力度,同时关注农村老年居民的生存环境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农村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AIM: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nalyse trends in mortality from major external causes of death, and to detect urban/rural differences by cut points over the period of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 METHODS: Information on deaths from major external causes (traffic accidents, suicides, and homicides) for the 1990-2000 period was obtained from Lithuanian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ortality rates were age standardized, using the European standard, and analysed, according to (urban/rural) residence and sex. The Jointpoint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best-fitting points, whereve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 in mortality occurred. RESULTS: The most critical point for external causes of mortal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was the year 1994, when an increasing mortality trend reversed to a decreasing one. Mortality from suicides primarily caused these positive changes. Changes in mortality from traffic accid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eriod under analysis. Numerous less favourable trends in rural areas, including suicide rates, traffic accidents, and homicides, are likely to stratify urban/rural health outcomes in the future. CONCLUSION: Despite a recent decline, mortality from external causes remains at an extremely high level in Lithuania. Future progress requires sustained improvements in prevention, and serious attention to external causes of death in health polic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