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V-M与HBV-DNA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乙肝5项免疫标志物(HBV-M)与乙肝核酸(HBV-DNA)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价检测HBV-DNA载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血清HBV-DNA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5700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定量检测。5项免疫标志物采用ELISA法。结果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99.5%、e抗体、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56%;单项HBsAg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50.1%;HBsAg和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48.3%;5项免疫标志物皆阴性、含有3个抗体或2个抗体以及注射乙肝疫苗后单项抗-HBs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0。结论:HBV—DNA载量与抗原存在呈正相关性,而与抗体含量呈负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无法清除乙肝病毒,HBV复制是激发机体免疫损害的关键环节,因此抗病毒治疗对减少或阻断肝病的发作和病情进展是十分必要的;HBV—DNA检测对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识别、病毒复制水平判断以及抗病毒治疗效果考核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V血清标志物ELISA法与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与PCR荧光定量法同时检测378份血清标本。结果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抗-HBc(+)时,HBV-DNA荧光定量阳性率高达91.2%;用ELISA法测定HB-sAg(+)、抗-HBe(+)、抗-HBc(+),HBV-DNA阳性率为47.3%。而在133例HBV血清标志物全国性的标本中,仍有3例检出HBV-DNA阳性。结论在各种HBV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而血清中未检出标志物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155例血清学表现各异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儿童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阳性患儿,不论HBeAg是否阳性,HBV-DNA阳性率均在93%以上。在HBsAg阴性患儿,如抗-HBc单项阳性,DNA阳性率77%。出现抗-HBs阳性者,DNA阳性率55%;其中抗HBs低水平组DNA阳性率89%,明显高于抗体有效水平组的27%。表明:HBsAg阳性儿体内儿乎都带有HBV,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受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其中HBsAg阴性模式进行HBV-DNA检测,判定其HBV感染状况,评价乙肝两对半检测防止输血传播HB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00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进行模式分析,随机抽取各种HBsAg阴性模式进行HBV-DNA检测。结果9种HBsAg阴性模式中,HBV血清标志物全阴模式、抗-HBs阳性模式及抗-HBe阳性模式,HBV-DNA检测结果阴性。抗-HBs和抗-HBe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2例,阳性率1.7%;抗-HBs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4例,阳性率3、3%;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0.8%;HBeAg和抗-HBc阳性模式31例,检出HBV-DNA阳性25例,阳性率80.6%;抗HBc阳性模式130例。检出HBV-DNA阳性11例,阳性卒8、5%;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7例,阳性率5.8%。结论运用乙肝两对半检测,通过模式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判断HBV感染,充分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sAg、抗-HBs、HBsAg、抗-HBe、抗-HBc)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关系,探讨乙肝血清标记物及HBV-DNA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32例乙肝五项指标,利用PCR法测定不同模式血清中HBV-DNA水平,将两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在各种组合模式中,均能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在HBsAg阳性标本中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标本,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模式病毒含量最高,HBV-DNA阳性率为99.5%;HBsAg(+)、抗-HBe(+)、抗-HBc(+)次之,HBV-DNA阳性率为45.7%,;抗-HBc(+)、HBsAg阴性或阳性最低,HBV-DNA阳性率仅1 5.0%.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综合分析两者检测结果,更能准确地判断HBV是否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sAg、抗-HBs、HBsAg、抗-HBe、抗-HBc)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关系,探讨乙肝血清标记物及HBV-DNA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32例乙肝五项指标,利用PCR法测定不同模式血清中HBV-DNA水平,将两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在各种组合模式中,均能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在HBsAg阳性标本中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标本,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HBsAg( )、HBeAg( )、抗-HBc( )模式病毒含量最高,HBV-DNA阳性率为99.5%;HBsAg( )、抗-HBe( )、抗-HBc( )次之,HBV-DNA阳性率为45.7%,;抗-HBc( )、HBsAg阴性或阳性最低,HBV-DNA阳性率仅1 5.0%.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综合分析两者检测结果,更能准确地判断HBV是否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人群血清中HBV-DNA含量,并采用Abbot(雅培试剂)检测HBsAg。结果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的人群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6142%(12/187),HBsAg阳性(Abbot方法)率为24.6%(46/187)、抗-HBs和抗-HBe阳性(A组)5例,抗-HBc阳性(B组)30例,抗-HBs和抗-HBc阳性(C组)4例,抗-HBe和抗-HBc阳性(D组)116例,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E组)32例。以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的模式(D组)为主,占62.0%(116/187),既往有慢乙肝病史率最高,迭36.2%。B、D、E组均有一定比例HBsAg(Abbot方法)阳性率,其中以D组最高,这32.76%;其次为B组,HBsAg阳性率20%;E组HBsAg阳性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251,P〈0.01)。抗-HBs阳性(包括A、C、E组)与抗-HBs阴性(包括B、D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8%(2/41)与30.14%(44/146),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Х^2=15.936,P〈0.001)。结论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应进一步进行更敏感的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或PCR定量检测HBV-DNA,以免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组合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对316例HBV感染者血清同时进行ELISA方法测定血清学标志物和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sAg(+)HBeAg(+)抗-HBc(+)组,HBV-DNA阳性率为98.59%。HBsAg(+)抗-HBe(+)抗-HBc(+)组阳性率为36.84%,HBsAg(+)抗-HBc(+)组阳性率为29.66%,而在HBsAg(-)组中阳性率为5.88%(2/34)。结论必须把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结合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肝脏中HBV-DNA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采用ELISA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同时采用PCR对其血清HBV-DNA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同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45例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24.44%。结论ELISA法检测HBV是不全面的,但PCR只能检出复制状态的病毒,难以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因而用PCR方法检测HBV-DNA也不能完全代替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建议必要时两者结合加强对患者的检测,以避免临床不必要的漏检。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HBV-M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海南医学》2005,16(7):162-163
目的了解分析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标志物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从基因水平测得的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V-M,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各种HBV-M模式都有一定的HBV-DNA检出率.HBsAAg、HBeAg、抗-HEe阳性和HBsAg、HbsAg阳性这两种模式HBV-DNA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1.5%、90.6%.其次为HbsAg、抗-HBc阳性;HbsAg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0%、28.6%和23.4%.在HBsAg阴性的模式中,HBV-DNA阳性率可达8.1%(15/105),单项抗-HBc阳性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的病例中亦可检出HBV-DNA阳性(6.0%).HBeAg组的HBV-DNA阳性率为91.4%与抗HBe组的HBV-DNA阳性率(21.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BeAg与HBV-DNA关系密切,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HBV-M无论何种模式,都应检测HBV-DNA,以此确证HBV感染后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并追踪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LISA法和PCR法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与PCR法同时检测421份血清标本。结果: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抗-HBc(+)时,HBV-DNA阳性率高达90.6%;用ELISA法测定HBsAg(+)、抗-HBe(+)、抗-HBc(+),HBV-DNA阳性率为29.8%。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e(抗-HBe)、核心抗体(抗-HBc)两项检测结果同时高滴度阳性,是否伴有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IIBV-DNA)阳性及肝功能异常等隐匿性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uSA)常规检测门诊和非感染科住院患者HBV标志物五项指标,将随机筛选出的单纯抗-HBe、抗-HBc两项检测结果同时高滴度阳性的标本(共80例)分别做前S1抗原及肝功能血清酶学指标的检测(其中20例标本PCR检测HBV-DNA)。结果:80例标本前S1抗原检测均为阴性;肝功能相关血清酶学指标检测结果异常的18例,占22.5%;20例标本做HBV-DNA PCR检测,1例呈弱阳性,阳性率5.0%。结论:单纯抗-HBe、抗-HBc两项检测结果同时高滴度阳性的少数患者(5.0%)HBV-DNAPCR检测仍然阳性具有弱传染性,部分患者(22.5%)肝功能相关血清酶学指标检测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采用EUSA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同时采用PCR对其血清HBV-DNA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同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 45例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24.44%.结论 ELISA法检测HBV是不全面的,但PCR只能检出复制状态的病毒,难以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因而用PCR方法检测HBV-DNA也不能完全代替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建议必要时两者结合加强对患者的检测,以避免临床不必要的漏检.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了解HBV感染体内病毒复制情况。②方法 用PCR法检测HBV—DNA。③结果 共发现7种感染标志物组合模式,选用其中6种进行PCR扩增检测分析,以临床上的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组HBV—DNA阳性率最高为100%;其次为“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组HBV—DNA阳性率为30%。④结论 “大三阳”组人群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性强,具有高度传染性;在抗-HBe阳性携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传染性;单纯抗-HBc阳性中也存在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Pre-S1)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用ELISA法对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Pre-S1蛋白及HBV标志物检测,同时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52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96.2%和94.2%;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88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75.0%和69.3%;HBsAg和抗-HBc阳性者15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60.0%、53.5%;5例单独抗-HBc阳性者,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均40.0%。127例HBV-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9.4%(50/127)、93.7%(119/127);两者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50.6%(81/160)、94.4%(151/160)。Pre-S1蛋白与HBeAg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8.13,P<0.01);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re-S1蛋白阳性患者ALT和AST水平阴性者高,但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Pre-S1蛋白和HBV-DNA相关较大,能反映HBV复制,有可能作为体内HBV复制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 DNA对测定对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同时采用PCR技术对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同期经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83例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28.9%,单独抗-HBs阳性的慢性肝炎组HBV DNA阳性率为27.3%,抗-HBe,抗-HBc并存者HBV DNA阳性率为24%,抗-HBs、抗-HBe及抗-HBc三者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35%。单一的抗-HBc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组HBV DNA阳性率为25%,HBeAg、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为66.7%。结论HBsAg阴性HBV感染仍是我国原因不明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应答的原因之一,临床应重视这种低水平的HBV复制,以免造成宫内输血及肝移植后HBV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ELISA测定法与定性PCR法测定结果的关系,对106例连续住院的患者通过采集空腹静脉血液3ml,分离血清,分别做ELISA法测定及PCR法检测。结果显示,HBeAg阳性血清标本、HBsAg/HBeAg/抗HBc—IgG三项阳性血清标本、HBsAg/抗HBe/抗HBc—IgG三项阳性血清标本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20/20,18/18,16/16),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HBV—DNA阳性率75%(12/16),抗HBs阳性血清标本中HBV—DNA阳性率33.33%(4/12),HBVM全部阴性血清标本中HBV—DNA阳性率18.18%(4/22)。提示了PCR法检测乙肝病毒的方法比血清标志物ELISA法有更高的临床检出率,是检测乙肝病毒最灵敏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了解用ELISA法检测 HBV-M不同的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定量检测800例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临界值为500copies/ml),同时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结果 经FQ-PCR检测,347份HBsAg,HBeAg,抗-HBcAb,ProS1-Ag都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7%,平均拷贝数为1.87×108copies/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BsAg,HBeAg,ProS1-Ag一项或多项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和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三项抗原全阴者.结论 FQ-PCR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HBV-DNA拷贝数.HBV-DNA可准确、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与HBV血清标记物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测,预后监控及药效评价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38例血清乙肝病毒DNA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林寿榕 《中原医刊》2003,30(16):1-2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拷贝数,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探讨HBV-DNA与HBV-M表现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FQ-PCR和ELISA分别检测338例血清标本。结果:132例HBsAg( )、HBeAg( )、抗-HBc( ),其HBV-DNA阳性为130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均值为7.7l;119例HBsAg( )、抗-HBe( )、抗-HBc( ),其HBV-DNA阳性为65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均值为4,86;16例抗-HBc( ),其HBV-DNA阳性为4例,定量结果对数值的均值为3.12;而2例HBV-M全阴的HBV-DNA也阴性。结论:FQ-PCR能快速、特异、准确地检测标本中的HBV-DNA,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和复制状态,对乙型肝类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标志物模式与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关系,为新疆地区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人群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模式和HDAg、抗-HD。结果 在48例血清HDV阳性标志物中,HBV血清学模式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22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18例;HBsAg、抗-HBc二项阳性8例。结论 新疆地区HBV感染者中,HDV标志物阳性与HBV血清学模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