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杭州健康女性骨超声速度(SOS)值随增龄减少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建立杭州地区女性骨超声速度值参考数据库。方法 定量超声法测定1208例杭州地区健康女性桡骨远端(RAD),第3指骨近节(PLX),第V跖骨(MTR)和胫骨中段(TIB)的超声速度值。结果 RAD、PLX、MTR和TIBSOS峰值(Peak of SOS)均出现在40-45岁,TJB的SOS峰值出现在35—40岁,此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绝经后妇女在绝经后早期和晚期各有1个SOS快速减少期,前见于桡骨近端,平均年减少率为2.4%,后见于胫骨中段,平均年减少率为1.8%。各部位骨SOS累积减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到85岁4部位累积减少为13%-18%。60岁以后骨质疏松性症(OP)检出率为45%-70%,OP检出率以桡骨远端最高,60-70岁平均为67%,第3指骨近端次之约50%,胫骨中段最低为36%;75岁以后分别为70%,65%和45%。结论 全身各部位骨超声速度值到达峰值的年龄不同,峰值也各有差异。绝经后妇女骨超声速度值随年龄增加减少较快,应予激素和补钙治疗,桡骨远端为本地区SOS检测和OP检出的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太原地区健康女性胫骨定量超声骨量(QUS)的健康参考值,探讨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骨折阈值。方法 对太原地区的健康女性1736例(9 ̄83岁)和骨质疏松女性187例(42 ̄80岁);其中骨折患67例,测定胫骨定量超声骨量值。结果 健康女性30岁以前胫骨SOS值年龄的增加而升高;30 ̄40岁达到峰值,40岁以后胫骨SOS值开始下降;绝经后胫骨SOS值明显降低,与绝经时间呈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南京正常人跟骨超声随增龄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和骨折发生率。方法 采用美国Iamar Achilles跟骨定量超声仪,对南京地区3018名20~89岁健康人(男1120人、女1898人)行跟骨定量超声参数测量。结果 男女跟骨峰值骨量出现在20~29岁,男性随增龄参数值缓慢下降,女性从50岁开始各参数值陡然迅速下降,持续约20年,此后下降稍缓慢。男女两性在各年龄组中STI丢失率最高,OP患病率男性32%;女性53%,骨折发生率男性7%;女性13%。结论 跟骨BUA、SOS、和STI值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减少,其中男性变化趋势不如女性明显,女性OP患病率和骨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4.
跟骨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丽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1):51-52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的全身破坏性疾病。RA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但难度却相当大。临床诊断RA的 7项标准之一是病人双手X线片的变化 ,发病初期突出表现为指关节端的骨质疏松 (OP) ,然而由X线片观察早期的OP不易检出。我们曾经运用双能X线吸收法 (DEXA)测定RA病人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1] ,但所需的仪器设备费用昂贵 ,一般基层医院难以承受 ,不利于普及推广。近 10年间发展起来的定量超声测试技术具有无辐射、高敏感度和高准确性等特点 ,不仅能反映人体骨量的变化 ,而且能综合评价骨的弹性和骨的结构 ,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浙北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方法 使用美国进口的Dove3000骨密度仪对浙北地区20~93岁的居民6330人进行跟骨BMD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性骨峰值在30—39岁年龄段,峰值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女性在50岁后可见明显的骨质丢失加速,而男性丢失是逐渐和缓慢的。浙北地区50~7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35.8%,女性为67.3%。结论 骨质疏松研究的重点在中老年妇女,但对于男性也不能忽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6.
高原汉族农民跟骨定量超声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体力劳动者骨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UBIS3000型定量超声仪,对生活在海拔3000m高原的567名汉族农民跟骨定量超声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超声振幅衰减(BUA)、刚度(STI)的峰值男性为40~49岁,女性为30~39岁,超声声速(SOS)峰值男女性均为40~49岁,50岁以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体力劳动和高原环境因素都对骨量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高原农民年轻时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对骨量的影响大于高原环境因素的影响,老年后随劳动量减少骨量迅速丢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井下、井上煤矿工人跟骨定量超声测定进行对比观察,探讨井下工作因缺氧、有机气体、煤尘、潮湿、阳光照射不足等因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UBIS3000型定量超声仪,对200名工人跟骨进行定量超声测定,并将井下、井上测定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年龄为井下20~48岁。井上为20~54岁。均为男性。结果 井下工作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UA),骨刚度(STI)和超声声速(SOS)明显低于井上。结论 井下工作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骨代谢的异常,骨吸收增加,提示井下工人及时进行预防治疗,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骨折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区中老年人进行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重庆市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采用SONOST2000型定量超声仪对855例中老年人右跟骨宽波段超声衰减(BUA)、超声速度(SOS)、骨量指数(BQI)、T值(T-Score)进行检测。结果受检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约为41.1%,其中女性(58.4%)明显高于男性(33.9%, P<0.01);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女性各项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参数均显著低于老年男性(P<0.01);各项参数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减低(BUA:P=0.04,其余P< 0.01)。结论增龄和女性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跟骨定量超声检测可以作为骨质疏松人群防治的有效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年青女性甲亢和糖尿病人超声骨参数的变化,以了解这二种疾病对峰值骨量期骨量的影响及骨量丢失发生比的差异。方法 测定健康对照组(A组)、甲亢组(B组)、糖尿病组(C组)3组研究对象的跟骨超声骨参数。结果 B组超声传导速度(SOS)、振幅衰减(BUA)、骨强度指数(STI)显低于A、C二组,A、C二组无显差异。B组骨量丢失17例(占31.5%),C组骨量丢失4例(占9.3%),二组差异显。结论 在病程早期甲亢比糖尿病更易影响骨代谢,此差异可能与二骨转换形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原藏族居民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生活在海拔3000m高原的藏族居民的跟骨定量超声参数,了解藏族的骨量变化规律和高原环境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UBIS3000型定量超声仪,对夏河县596名藏族居民跟骨定量超声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超声振幅衰减(BUA)、刚度(STI)、超声声速(SOS)的峰值男性为30~39岁,女性为40-49岁,达到峰值后男女性随年龄增长各项指标快速下降,绝经后女性最为明显。[结论]高原藏族居民峰值骨量高,老年后骨量丢失迅速,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大连地区1112名正常人群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目的:为了了解大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的水平和特点,以便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方法:本研究应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a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大连地区1112名正常人的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男性各部位骨峰值年龄在20-29岁;女性Ward氏区骨峰值年龄在20-29岁,其他部位骨峰值年龄在30-39岁。女性腰椎前后位、骨股近端峰值骨量大于男性相应部位的峰值骨量,腰椎各部位BMD与股骨近端BMD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男性各部位骨峰值年龄在20-29岁;女性Ward氏区骨峰值年龄在20-29岁,其他部位骨峰值年龄在30-39岁。女性腰椎前后位、股骨近端峰值骨量大于男性相应部位的峰值骨量,有显差异(P<0.05)。采椎各部位BMD与股骨近端BMD存在相关性(P<0.05)。但r值在0.1-0.3之间,两个部位的测量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用阿仑膦酸钠治疗60例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有痛的疗效。方法 对照阿仑膦酸钠使用6个月前后疼痛,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6个月后效果良好,骨痛缓解有效率达93.3%,骨密度增加显,-/x±s由用药前的0.467g/cm^2±0.036增加到用药后的0.528g/cm^2±0.037,P〈0.01。结论 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使失衡的骨代谢得以恢复,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上海市健康女性骨密度 (BMD)参考值数据库 ,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防治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女性 2 111例 ,为上海市区的居民 ,汉族 ,年龄 2 0~ 84岁 ,分为13组。研究对象均详细填写健康调查表格 ,排除因继发性骨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以及一些特殊职业者。用双能X线吸收仪 (HologicQDR - 2 0 0 0型 )测定所有对象的腰椎 (L1 - 4)、股骨颈 (Neck)、大转子 (Troch)、粗隆间 (Inter)及Ward’s三角区部位的BMD值。结果 峰值骨量 (PBM)出现的年龄段如下 :腰椎为 30~ 34岁 ,股骨近端为 2 0~ 2 4岁。此后 ,随年龄增长而BMD值下降 ,但在 4 0~ 4 4岁时BMD值均有较明显回升 (但低于各部位峰值 ) ,呈“沟壑状”。绝经后妇女在绝经后头 10年及 2 6~30年时有两个骨量快速丢失期 ,前者见于腰椎和股骨上端 ,年丢失率为 1 4 %~ 3 2 % ,后者仅见于股骨上端 ,年丢失率为 1 1%~ 1 4 %。腰椎部位BMD值在 75~ 79岁组略有回升。各部位骨量累积丢失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到 80岁时 ,各部位的骨量累积丢失为 2 8%~ 5 8% (比PBM)。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在腰椎和Ward’s两部位最高 ,在 6 0~ 6 4岁组分别达 4 8%和 4 3% (以WHO诊断标准 ,T score<2 5SD)。 75岁以后 ,Ward’s部位检出率达 83%。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丹麦Pronosco公司生产的数码式X线片骨密度扫描仪,摄取非优势手及前臂中远1/3处X光片,测量了中国女性353人,年龄20 ̄79岁,骨密度、峰值,年龄组为30 ̄39岁,(BMD=0.556 SD=0.027)。本实验采用降低骨峰值2.0标准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与以往使用其他仪器测定结果相似,丹麦数码式X线片扫描仪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准确性高,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测量骨关节炎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探讨骨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特点及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中老年女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其中 5 9例测量了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12例仅测量了腰椎骨密度。所有患者均按Kellgren分级标准对膝关节进行了评分。结果 绝经后妇女膝关节X线评分随Kellgren分级级数的增高患者腰椎骨密度均值逐渐增高 ,4级骨关节炎患者腰椎骨密度均值明显高于 2级患者 (P <0 0 5 ) ,而髋部骨密度均值随Kellgren分级级数的增高差异无显著性。如以低于同性别同部位峰值骨量的 2 0SD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腰椎和髋部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分别为 4 3 7%和 77%。在控制年龄和骨关节炎的影响后 ,股骨颈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的偏相关系数为 0 4 0 7(P <0 0 1)。结论 中老年女性骨关节炎患者中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比例较高 ,同髋部骨密度测量相比 ,腰椎骨密度测量受骨关节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健康成年男性的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随年龄、身高、体重和BMI变化的规律。方法 采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广西巴马地区随机抽取的476名20~111岁健康成年男性进行跟骨SI测量。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10岁,80岁以上合并为1组,共7组,对所测量的数据通过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跟骨SI峰值骨密度在20~30岁年龄段,SI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下降的趋势。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偏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SI与年龄呈现负相关(r=-0.219,P<0.05)与体重有显著(r=0.167,P<0.05)关系,但未发现与身高和BMI有线性关系。结论 广西巴马地区20~111岁健康成年男性SI与年龄和体重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SI将为该地区男性骨密度的参考值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鼠去除卵巢后不同部位骨的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与骨密度以及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进行卵巢去除和伪手术,56d时处死大鼠,取离体胫骨,股骨测量骨密度与组织学参数%Tb.Ar,Tb.Th,Tb.N。结果 OVX后5d时,股骨远端和胫胫骨近端大部分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下降;全股骨和股骨远端1/3处骨密度降低;股骨部分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与骨密度测量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且差异有显性。结论 切除大鼠卵巢56d时,大鼠骨组织计量学参数下降显,骨密度测量以股骨较为敏感,骨组织计量学与骨密度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以股骨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产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产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明确年龄、身高、体重、身体指数和月经复潮时间对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24名健康产妇(21-35岁)在产后6个月内进行了追踪观察。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EXA)分别在产后3-5d,4月初和7月初测量了腰椎正、侧位和股骨颈BMD,同时检测了血清骨钙素,ICTP,雌二醇(放射免疫方法)及血钙、磷浓度。20名非产妇的BMD值作为对照。结果 哺乳妇女腰椎正位和股骨颈BMD在产后4月初和7月初比产后3-5d升高显著(P<0.05),腰椎侧位BMD在产后7月初比产后4月初和产后3-5d明显升高(P<0.01),产后6个月内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均升高到非产妇组水平;血清骨钙素在产后4月初和7月初比产后3-5d有明显升高(P<0.01),而ICTP却有明显降低(P<0.01);血钙在产后3个月内升高明显(P<0.01),而血磷在产后6个月内无明显变化,但两者都在正常范围;月经复潮时间对骨量增加有负性影响,而年龄、身高、体重及身体指数对骨量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产后6个月内哺乳妇女的骨量持续增加,达到非产妇组水平;骨转换增快,骨形成超过骨吸收;产后停经时间的延长不利于产后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Low calcaneal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the risk of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in women and men: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am Atroshi Fredrik hlander Mats Billsten Henrik G. Ahlborg Dan Mellstrm Claes Ohlsson
sten Ljunggren Magnus K. Karlsson 《BONE》2009,45(4):789-793
ObjectiveWe used dual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to measure calcaneal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a population with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and a normative cohort.MethodsPatients 20 to 80 years of age with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treated at one emergency hospital during two consecutive years were invited to calcaneal BMD measurement; 270 women (81%) and 64 men (73%) participated. A DXA heel scanner estimated BMD (g/cm2) and T-scores. Osteoporosis was defined as T-score ≤? 2.5 SD. Of the fracture cohort, 254 women aged 40–80 years and 27 men aged 60–80 years were compared with population-based control cohorts comprising 171 women in the age groups 50, 60, 70 and 80 years and 75 men in the age groups 60, 70, and 80 years.ResultsIn the fracture population no woman below 40 years or man below 60 years of age had osteoporosis. In women aged 40–80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the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cohort was 34% and in the population-based controls was 25%; the age-adjusted prevalence ratio (PR) was 1.32 (95% CI 1.00–1.76). In the subgroup of women aged 60–80 years the age-adjusted prevalence ratio of osteoporosis was 1.28 (95% CI 0.95–1.71). In men aged 60–80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in the fracture cohort was 44% and in the population-based controls was 8% (PR 6.31, 95% CI 2.78–14.4). The age-adjusted odds ratio for fracture associated with a 1-SD reduction in calcaneal BMD was in women aged 40–80 years 1.4 (95% CI 1.1–1.8), in the subgroup of women aged 60–80 years 1.2 (95% CI 0.95–1.6), and in men aged 60–80 years 2.6 (95% CI 1.7–4.1). Among those aged 60–80 years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in women 0.56 (95% CI 0.49–0.63) and in men 0.80 (95% CI 0.70–0.80).ConclusionsThe age-adjusted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based on calcaneal BMD is higher in individuals with distal forearm fracture than in population-based controls. BMD impairmen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dds ratio for forearm fracture in both women and men 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 are more pronounced in men than in women, which may have implications in fracture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绝经年限、体重对辽宁地区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共96 例绝经后妇女腰椎(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 区的BMD,同时测定了血ALP、血尿钙、肌肝(Cr)等指标,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1. 绝经后妇女各部位的BMD 不同。2.L2~4的BMD与体重(W )、血小板、尿Ca/Cr呈正相关(P< 0.01、P< 0.05、P< 0.01)。与绝经年限的自然对数(PFNL)、ALP呈负相关(P< 0.01、P< 0.01)。3.Neck 区BMD 与体重、血小板呈正相关(P< 0.01、P< 0.05),与PFNL呈负相关(P< 0.05)。4.Ward's 区BMD 与体重、血小板、尿Ca/Cr 呈正相关(P< 0.01、P< 0.05、P< 0.05),与PFNL及ALP呈负相关(P< 0.01、P< 0.05)。5. 大转子区骨密度与体重、血小板、转氨酶呈正相关(P< 0.01、P< 0.01、P< 0.05),与ALP呈负相关(P< 0.01)。结论 体重、绝经年限、尿Ca/Cr、血小板及血ALP能影响骨密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