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小剂量罗哌卡因腰椎麻醉(腰麻)在肛肠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腰麻肛肠科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患者腰麻用药选择7.5 mg罗哌卡因;B组:为7.5 mg布比卡因.观察两组患者T1(腰麻后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2(腰麻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记录推注腰麻用药后5 min、10 min的SBP,HR情况,T3(第1次小便时间),术后VAS评分情况,统计腰麻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内比较;A组的SBP 5 min、SBP 10 min较SBP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7、2.161,均P〈0.05).组间比较;A组较B组阻滞时间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1,P〈0.05).结论L2/3间隙行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安全有效,术后尿潴留发生少.  相似文献   

2.
邵兆军 《天津医药》2012,40(11):1172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腰麻)在妊高征病人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妊高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在小剂量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下行剖宫产术,B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结果:、A、B两组病人比较术中麻醉效果、术后恶心、呕吐、腰痛、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发现A组病人从麻醉开始术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D)、到手术开始时间(T)、新生儿娩出后3min Apgar评分均少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妊高征病人剖宫产术中不仅比单纯硬膜外麻阻滞完善,而且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诱导到手术开始时间,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0.5%罗哌卡因行腰麻;B组给予0.7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0.5%罗哌卡因腰麻组的麻醉效果优于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0.5%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中不同硬膜外给药时机对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0名产妇在行腰麻后(用0.4%罗哌卡因2ml)随机分为两组。组1:腰麻后15min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5%罗哌卡因3ml试验量,5min后再注入7ml,然后开始手术。组2:腰麻后20min开始手术,在胎儿取出后经硬膜外导管予0.5%罗哌卡因3ml试验量5rain后再注入7ml。术中根据需要可以静脉追加芬太尼或氯胺酮,必要时可重复使用。记录不同时间痛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腹肌松弛度、新生儿评分、产妇术中疼痛和静脉追加芬太尼与氯胺酮次数和剂量。结果腰麻后15min、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10min时两组平面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开始后20、30、40、50和60min时组1麻醉平面明显比组2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1疼痛和肌松评估均明显优于组2(P〈0.05)。结论为获得较好麻醉效果,剖宫产术使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时手术前为最佳硬膜外追加局麻药时机,胎儿取出后硬膜外追加用药效果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5.
张海英 《海峡药学》2011,23(4):122-123
目的观察术前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对剖宫产产妇腰麻后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剖宫术产妇,随机均分为:HSH组(H组)和复方乳液钠组(L组),监测并记录入室时(T0)、预充量输注完即刻(T1)、腰麻注药后5min(T2)、胎儿娩出时(T3)、术毕(T4)的SBP、DBP、HR。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L组产妇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增快(P〈0.05)。与H组比较,T2~T4时L组产妇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应用小剂量HSH扩容,能稳定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防治腰麻后低血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危瑾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06-20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RS组),每组58例,RS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而R组则仅给予罗哌卡因腰麻。观察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RH组与R组相比,手术开始时产妇SBP、DBP、HR均显著改善(P<0.05)。RS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组,镇痛维持时间与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优于R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寒战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更佳,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注小剂量麻黄碱联合胶体扩容对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 100例足月妊娠单胎择期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麻黄碱+胶体组)、Ⅱ组(胶体组)。入室建立静脉通路,两组产妇均快速输入6%羟基淀粉130/0.4,同时进行麻醉穿刺,不同是Ⅰ组腰麻药注入完毕后,即刻静脉推注麻黄碱10mg;Ⅱ组注入生理盐水1mL。监测并记录两组产妇入室后(T0)、腰麻注药完毕后即刻(T1)、腰麻注药后5min(T2)、胎儿娩出时(T3)、术毕(T4)的BP、HR、sPO2及产妇和新生儿的一般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产妇在T2-T4时SBP、DBP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Ⅱ组产妇在T2-T4时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新生儿Apɡ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小剂量麻黄碱联合胶体扩容能有效预防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并减少了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丁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CSEA)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丁卡因组(B组)各30例。均采用CSEA,穿刺L2~3间隙,A组予局麻药罗哌卡因重比重液30ml,B组予丁卡因重比重液30ml。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5min、10min、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观察腰麻阻滞平面、达到阻滞平面时间、利多卡因用量、麻黄碱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麻醉后5、10、30min及手术结束时SBP及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5、10、30min及手术结束时SBP及HR均降低,且低于A组同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阻滞平面低于B组,达阻滞平面时间长于B组,麻黄碱用量少于B组(P<0.05或P<0.01)。2组利多卡因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CSEA剖宫产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等比重或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择期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重比重组(H组)为1%罗哌卡因2 ml与10%葡萄糖1 ml配制,等比重组(I组)为1%罗哌卡因2 ml与脑脊液1 ml配制,注射腰麻药物容积均为2.2 ml。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去氧肾上腺素、恶心、呕吐、脐动脉血pH值及1 min Apgar评分。结果两组一般资料、脐血pH值及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H组去氧肾上腺素次数增多,呕吐发生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后产妇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症状更少,且对胎儿血pH值及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对下肢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罗哌卡因15 mg和布比卡因10 mg腰麻,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结果 2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需要,麻醉后的SBP、DBP、HR均低于麻醉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相当。麻醉前后的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手术中用罗哌卡因腰麻未表现出血流动力学明显优势,但不良反应低于布比卡因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等容等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腰麻中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为A组(重比重)、B组(等比重),均于L2、L3间隙进行腰麻,穿刺成功后,以0.1mL/s的速率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67%罗哌卡因2.5mL,观察麻醉后产妇麻醉平面,以及麻醉前和麻醉后1min、5min、15min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B两组麻醉平面均能满足手术需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后1min、5min及15min时HR、SBP及DBP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麻醉后1min、5min和15min时,A、B两组同时段HR、SBP和DBP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重比重相比。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同样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对麻醉平面的需求,而且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在剖宫产腰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王梅芳  张杰  黄迅  方志源 《江苏医药》2008,34(7):733-734
目的 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及下肢等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择期行TURP或下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8岁,随机均分为0.75%布比卡因1 ml(B组),0.75%布比卡因0.6m1加芬太尼20μ0g(BF组)和0.75%罗哌卡因1 ml加芬太尼20 μg(RF组).腰麻药液1.5 ml,以0.2 ml/s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术中可根据需要硬膜外分次追加1%利多卡因5 ml维持麻醉.比较三组阻滞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镇痛完善.B组运动阻滞评分和运动阻滞时间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但低血压和寒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BF组和RF组皮肤搔痒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罗哌卜因复合芬太尼CSEA用于老年患者TURP及下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高位硬膜外辅助少量静脉麻醉药行乳腺癌根治术中,对呼吸及心脏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确定进入硬膜外腔后置管3.5—4.5cm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入1.2%利多卡因4ml,无不良反应并出现阻滞平面后,A组硬膜外给0.35%的罗哌卡因8~10ml;B组硬膜外给布比卡因8~10ml,手术开始前5min.A、B二组都给咪唑安定2mg,氟派利多1.5mg、芬太尼0.05m舀使患者安静入睡并持续面罩吸氧。结果:0.35%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高位硬膜外辅助少量静脉麻醉药对乳腺癌根治术中呼吸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心动过缓、低血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在高位硬膜外辅助少量静脉麻药行乳腺癌根治术中更具有广泛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方式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mg+舒芬太尼5μg;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2mg腰麻。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_1)、麻醉后5min(T_2)、手术开始(T_3)、擦洗腹腔(T_4)、术毕(T5)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腰麻后的副反应。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在T_2~T5的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与T_1时比较,T_2~T5的MAP值均明显降低。在腰麻后副反应中,B组出现牵拉反应及因血压急剧下降需要静注麻黄碱的患者数明显高于A组(P0.05),其余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可安全有效应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中,其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镇痛效果更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林格氏液预扩容对剖宫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麻醉前分别输入分子量130000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Ⅰ组)和乳酸林格氏液(Ⅱ组)。左侧卧位,L3~4间隙穿刺,见脑脊液后,注入含糖0.75%罗哌卡因10mg立即改平卧,手术床面左倾15°,鼻导管吸氧4ml/min,控制麻醉平面于T6以下。于麻醉前、麻醉3、5、10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SpO2。结果I组麻醉后3、5、10min各时点SBP、DBP也较术前下降(P〈0.01),但术毕时SBP、DB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I组产妇麻醉后3、5、10min、术毕各时点SBP、DBP仍低于麻醉前(P〈0.01)。组间比较,I组麻醉后3、5、10min、术毕时SBP、DBP均高于Ⅱ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心率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预扩容可有效预防剖宫产妇腰麻后血压下降,有利于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姚景  金光辉 《江西医药》2008,43(2):150-152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2mg,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盐酸布比卡因7.5mg,每组各60例。术中若腹肌不够松弛,则经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5ml。观察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术中腹肌松弛程度、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能相似,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但R组低血压发生率较低,循环功能更趋稳定。结论等比重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均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并罗哌卡因腰麻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轻,有利于保障胎盘血流灌注,更适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与分析重比重、等比重和轻比重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麻醉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苏州市立医院自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重比重组、等比重组、轻比重组,每组各30例,重比重组采用0.5%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 ml+10%葡萄糖1 ml,等比重组采用0.75%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 ml+脑脊液1 ml稀释,轻比重组采用0.75%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 ml+注射用水1 ml,比较三组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基础指标变化,同时观察三组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反应。结果 等比重组及重比重组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轻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等比重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轻比重组,短于重比重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重比重组,长于轻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麻醉后10 min与麻醉前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低,心率(HR)升高,等比重组与重比重组比较SBP、DBP较高,等比重组与轻比重组比较SBP、DB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局麻药高浓度低容量坐骨神经阻滞和低浓度高容量腰从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观察组坐骨神经给予10 ml l.50%利多卡因、10 ml 0.75%罗哌卡因,腰丛神经给予15ml 1.00%利多卡因、25 ml 0.30%罗哌卡因.对照组坐骨神经和腰丛神经均给予0.60%利多卡因和0.30%罗哌卡因混合液25 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即刻(T2)、麻醉后10 min(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SBP、DBP和HR,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时点的SBP、DBP和HR与T1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点的S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T3时点的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秀、良好和无效例数分别有23、25和2例,麻醉成功率为96.0%.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82.0%,显著低于观察组(χ2=24.476,P<0.001).结论 相比于低浓度高容量腰从阻滞麻醉,高浓度低容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的SBP、DBP和HR影响更小,麻醉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胎、患重度子痫前期择期行剖宫产的孕妇90例,随机均分为3组,根据腰麻用药不同配方及剂量,分为A组(罗哌卡因7.5 mg)、B组(罗哌卡因10mg)、C组(舒芬太尼5μg复合罗哌卡因7.5 mg).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30 min的MAP和HR的变化,各组肌肉松弛状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及各组产妇胸闷、恶心、呕吐等仰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3组麻醉后5 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降低,而B组较其他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中30例需静注麻黄碱才能维持,且胸闷、恶心、呕吐等仰卧综合征的发生率较A组、C组高.A组有15例麻醉达不到手术要求,需要硬膜外加局麻药.各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复合罗哌卡因7.5 mg腰硬联合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迅速,阻滞效果好,肌松效果满意,胸闷、恶心、呕吐等仰卧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应用于剖宫产麻醉的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二组,罗哌卡因组用2mL剂量的0.75%罗哌卡因+1mL的10%葡萄糖麻醉;复合组在上述治疗上+舒芬太尼5ug,比较两组在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镇痛以及麻醉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等的差异性。结果复合组手术开始时,产妇DBP、SPB、HR改善情况,术后疼痛评分、镇痛时效性均明显优于罗哌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罗哌卡因组;但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手术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临床镇痛以及麻醉效果更佳,减轻产妇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