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组凝血因子Ⅶa (rFⅦa)应用于体外循环(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早期恢复的疗效.方法:22例心脏瓣膜病行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rFⅦa组及安慰剂组,rFⅦa组于术中注射鱼精蛋白后应用rFⅦa,安慰剂组应用安慰剂.rFⅦa组于术前、术中肝素化后、注射鱼精蛋白前、注射鱼精蛋白后应用rFⅦa前以及应用rFⅦa后15 min、45 min、2 h、24 h、120 h共9个时间点分别采血查血常规及各项凝血指标.安慰剂组应用生理盐水代替rFⅦa,并在相同的时间点采血检测.观察每例患者术后的胸液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rFⅦa组患者术后均达到满意止血,无栓塞性并发症及术后早期死亡.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在应用rFⅦa后15 min为(14.1±3.0) s,45 min为(13.5±1.7) s,2 h后为(11.6±1.2) s,这3个时间点的PT与安慰剂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注射rFⅦa后15 min为1.05±0.26,45 min为0.93±0.16,2 h后为1.04±0.19,这3个时间点的PT与安慰剂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胸腔引流液量、异体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少,而总住院费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FⅦa能有效地改善CPB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凝血功能,减少异体输血需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刘韬滔  何清  冯喆   《四川医学》2018,39(1):68-71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a(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 Ⅶ,rFⅦa)治疗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ICU 2009年6月至2017年4月应用rFⅦa治疗普通外科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患者44例,与同期的38例腹部手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成分输血量以及28d死亡率和血栓相关性并发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使用rFⅦa治疗难治性大出血后其成分输血减少。和对照组患者比较,28d死亡率降低(42.1%vs 65.9%,P=0.031),两组患者的血栓相关性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vs 8%,p=0.703)。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难治性大出血,应用rFⅦa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颅内出血是最难治疗的卒中形式,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颅内出血3h内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患者中,有1/3由于继发出血而致血肿体积增大。本研究旨在确定重组活化因子Ⅶ(rFⅦa)能否减少颅内出血后血肿的增大。方法:399例发病3h内CT诊断颅内出血的患者,在对其进行基线扫描后1h内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n=96)、rFⅦa40μg/kg体重组(n=108)、rFⅦa80μg/kg体重组(n=92)或rFⅦa160μg/kg体重组(n=103)。主要观察指标是颅内出血24h后血肿体积的百分比变化。90d时评估其临床预后。结果:与rFⅦa组相比,安慰剂组的血肿体积增加更明显。安慰剂组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人源性凝血因子Ⅶa(rFⅦa)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产后出血常规止血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在输血的同时,加以rFⅦa 90 μg/kg静脉滴注辅助治疗,视止血效果,最多再加rFⅦa两次,每次45 μg/kg,若止血效果仍欠佳,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3例产后出血常规止血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经rFⅦa治疗,有8例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61.54%(8/13),其凝血时间(PT)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血红蛋白(Hb)、血小板数量(PLT)及纤维蛋白原(FIB)升高。结论rFⅦa可有效治疗常规止血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是一种凝血因子制剂,国外文献报道可控制危及生命的出血.1例78岁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合并肾衰呼吸衰竭,经过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出血持续,出现休克.应用rFⅦa 20 μg/kg静脉注射治疗.结果 出血迅速控制,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结论 对于常规方法无法控制的消化道大出血,rFⅦa可作为尝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Ⅶa(rFⅦa)在心脏直视术后严重渗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心内直视术后连续3 h心包纵隔引流量>2 mL/(kg·h)的患者,在应用传统止血方法临床效果不明显后,改用rFⅦa(20~40μg/kg)单次静脉注射,观察心包纵隔引流量的变化、监测凝血指标,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和(或)并发症.结果 40例患者应用rFⅦa后有35例引流量显著减少,与应用前相比引流量由3.54 mL/(kg·h)[2.31~10.3 mL/(kg·h)]降至0.85 mL/(kg·h)[0.45~2.53 mL/(kg·h)](P<0.05),5例引流量仍较多,予二次开胸探查发现其中3例为活动性出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在应用rFⅦa后明显缩短(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rFⅦa对心内直视术后出现严重渗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制品对肝移植手术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因终末期肝硬化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OLT)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切皮前10分钟单次静注rFⅦa(70μg/kg)、生理盐水。并于注药前(T1)、注药后30分钟(T2)测定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PT(P=0.026)、INR(P=0.029)和aPTT(P=0.032)在T2时段明显降低。而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则无明显变化。结论rFⅦa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肝移植患者的凝血功能,纠正PT、INR和aPTT比值,进而减少患者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8.
背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1999年3月25日批准使用重组人类凝血因子Ⅶa(rFⅦa),该药适用于出血的A、B型血友病患者并可作为凝血因子Ⅷ或Ⅸ抑制剂。此后,越来越多的非血友病患者开始使用此药。  相似文献   

9.
王泓 《辽宁医学杂志》2005,19(6):327-327
一项小型Ⅱ期研究结果表明,宽剂量范围的重组因子Ⅶa(Ⅶa)紧急治疗对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高出血和输血风险及其带来的并发症一直是影响患者转归的重要因素[1]。由于疾病本身、外科操作和体外循环过程(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凝血因子在血液中的浓度呈下降趋势,严重者会导致凝血异常,增加出血和异体输血风险[2]。及时纠正凝血功能缺陷,对于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制剂,基因重组活化凝血因子FⅦ(recombinant acti?vated factorⅦ, rFⅦa)通过对内外源凝血途径的共同促进作用及非组织因子途径激活血小板,为降低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出血及输血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的表达及涤痰汤的干预作用。方法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线粒体内caspase-3的释放情况。结果Ⅶ胶原酶造模后模型组血肿周围于6h出现阳性表达细胞,l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d出现轻度下降,5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涤痰汤组与同时间模型组比较在6h、ld计数无明显差异,3、5d时阳性细胞减少明显(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涤痰汤能减少活化caspase-3的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均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Ⅶ型胶原酶,治疗组给予黄芪多糖25 mg/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分别于6 h和1、3、5天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凋亡和NF-κB表达的动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天血肿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干预后3天和5天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6 h、1、3、5天时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6 h、1天P<0.05,3、5天P<0.01),TUNEL阳性细胞数1、3、5天时明显减少(1、3天比较P<0.05,5天P<0.01).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亦比模型组减轻.结论:ICH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黄芪多糖可以有效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案及预后.治疗包括rFⅦa联合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日~2020年5月30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AHA病例12例,总结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案及预后.治疗包括止血替代治疗和环磷酰胺(CTX)联合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强化免...  相似文献   

14.
田力  张萌  滕伟禹   《中国医学工程》2009,(5):332-334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表达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以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h和1、3及7d神经肽Y的变化,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并与神经肽Y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肽Y水平在脑出血后1和3d时显著升高(P<0.05),7d时降至正常。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在脑出血后6h轻度增加,1d时显著增加(P<0.01),3d时达高峰(P<0.01),以后逐渐下降,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组脑含水量及神经肽Y含量均明显减少。结论神经肽Y可能参与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二者有抑制作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可能有助于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依达托奉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后2组分为6h和1、3、5天4个亚组,每组5只,模型组与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Ⅶ型胶原酶,治疗组予以依达拉奉3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于6h和1、3、5天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TdT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断裂的DNA片段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aspase-3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干预后3天和5天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1、3、5天时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天和3天P〈0.05,5天P〈0.01),TUNEL阳性细胞数于3天和5天时明显减少(3天P〈0.05.5天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的干预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Ⅶ型胶原酶立体定位后注入苍白球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法治疗组、益气药治疗组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本实验在出血后1天、1周、2周、3周、4周时,用RT-PCR法和TUNEL法检测益气活血法观察脑出血后TSP-1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TSP-1和神经细胞凋亡均朱见明显阳性;脑出血模型组、益气活血法治疗组、益气药治疗组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造模后1天就开始表达,1周达到高峰(P<0.05),之后缓慢下降.出血后1周,2周时,益气活血法治疗组,TSP-1高于脑出血模型组和益气药治疗组(P<0.05),神经细胞凋亡明显低于其他组.结论:益气活血法能上调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SP-1蛋白,减轻细胞凋亡的发生,促进脑出血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的制作技巧。方法: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及本文改进了的方法,向大鼠尾状核内缓慢注入Ⅶ型胶原酶,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初步评价该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结果:对150只SD大鼠进行脑出血造模,2只死亡,9例不成功,成功率为92.7%。结论:Ⅶ型胶原酶注射可建立理想稳定的脑出血模型,且操作简单,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不同时期脑水肿、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表达和细胞凋亡及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的影响,探讨EPO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EPO治疗组,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中FADD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PO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FADD表达减少,凋亡细胞减少。结论EPO可以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EPO通过抑制FADD表达,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继发性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①观察长沙地区成人血浆因子Ⅶ(FⅦ)的正常参考范围。②研究FⅦ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FⅦ:Ag,以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检测FⅦa和以一期法测定FⅦ:C。结果:①长沙地区献血员血浆中FⅦa为2.0±0.7ng/ml,FⅦ:C为99±17%,FⅦ:Ag为93±20%,并且老年人的FⅦa与FⅦ:C高于献血员的含量(P<0.05)。②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FⅦa和FⅦ:C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对照(P<0.01),并且FⅦ的三个比值均有所升高。然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FⅦa、FⅦ:Ag和FⅦ:C与健康老年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Ⅶa/FⅦ:Ag与FⅦa/FⅦ:C比值均有一定程度增高。结论:①国人血浆FⅦa可能低于西方人。②急性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浆呈高凝状态,并且出血性脑卒中者重于缺血性脑卒中者。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Caspase-3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注射器向大鼠苍白球内注入Ⅶ型胶原酶0.4U建立脑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出血后1、2、4、7d,4个时间点活化Caspase-3表达变化,以阳性细胞计数作为观察指标,并观察血肿大小的变化。结果脑出血后1d大鼠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细胞计数最多,2d开始下降,7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阳还五汤组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1、2d计数无统计学意义,4、7d均明显减少(P<0.05)。造模后1d血肿最大,2d有所变小,7d明显变小;治疗组在1、2d与模型组比较血肿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4、7d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补阳还五汤能下调Caspase-3的活化,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同时促进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