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大豆蛋白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以及雌激素样作用等各种保健功效,但有关大豆分离蛋白对机体寿命影响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大豆分离蛋白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衰老与抗氧化作用机制。设计:以果蝇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3/06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果蝇室完成。美国野生型黑腹果蝇400只,雌、雄各半,由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提供。方法:将400只果蝇分为1个对照组(普通培养基)和3个剂量组(分别为基础培养基含0.2%,1.0%,5.0%大豆分离蛋白)。从实验第2天起,每天观察记录果蝇生存数和死亡数,直到全部果蝇死亡为止。计算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期和最高寿命。主要观察指标: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期和最高寿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分离蛋白明显延长了雌雄果蝇寿命,并呈剂量反应关系,以高剂量组作用明显,其中雌雄果蝇平均寿命分别延长24.5%和20.7%;半数死亡时间分别延长27.1%和22.0%;最高寿命分别延长13.9%和10.6%。结论:大豆分离蛋白能延长果蝇寿命,可能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延缓衰老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果蝇寿命、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分析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2于沈阳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收集10h内羽化未交配的黑腹果蝇6400只,雌雄各半。①果蝇寿命实验:将1600只果蝇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含0.2%,1.0%,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每组雌雄果蝇各200只,雌雄分开饲养。对照组给予普通玉米培养基,含0.2%,1.0%,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分别给予含玉米紫色植株色素0.2%,1.0%,5.0%的玉米培养基喂饲,每4d更新1次培养基。每天定时记录果蝇死亡数,直至果蝇全部死亡。计算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期和最高寿命穴每组最后死亡的20只果蝇寿命的算数平均数雪。②抗氧化实验:选择果蝇4800只,分组和喂养方法同寿命试验,每组雌雄果蝇各600只。将实验第40天雄性果蝇和第54天雌性果蝇每50mg为一个样本,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果蝇数量为6353只,在实验过程中果蝇飞失。①与对照组比较,含0.2%,1.0%,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雌雄果蝇寿命均明显延长,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作用明显,其中雌雄果蝇平均寿命分别延长8.7%和12.0%,最高寿命分别延长15.5%和6.2%。各组之间半数死亡天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雌性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含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眼(48.976±5.651,37.674±11.819,41.025±7.902)μkat/g(P<0.01)演,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含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眼(34.9±5.2,40.9±6.3,40.6±5.9)nmol/g(P<0.01)演。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雄性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眼(50.743±7.602,44.058±6.551)μkat/g(P<0.05)演,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眼(34.9±5.2,40.9±6.3)nmol/g(P<0.05)演。结论:玉米紫色植株色素能延长果蝇寿命,提高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中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表现最为显著。其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和促进自由基清除的能力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延缓衰老的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观察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果蝇寿命、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阿二醛含量的影响,分析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延缓衰老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4一12/2005—12于沈阳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收集10h内羽化未交配的黑腹果蝇6400只,雌雄各半。①果蝇寿命实验:将1600只果蝇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含0.2%,1.0%,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每组雌雄果蝇各200只,雌雄分开饲养。对照组给予普通玉米培养基,含0.2%,1.0%,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分别给予含玉米紫色植株色素0.2%,1.0%,5.0%的玉米培养基喂饲,每4d更新1次培养基。每天定时记录果蝇死亡数,直至果蝇全部死亡。计算果蝇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期和最高寿命(每组最后死亡的20只果蝇寿命的算数平均数)。②抗氧化实验:选择果蝇4800只,分组和喂养方法同寿命试验,每组雌雄果蝇各600只。将实验第40天雄性果蝇和第54天雌性果蝇每50mg为一个样本,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果蝇数量为6353只,在实验过程中果蝇飞失。①与对照组比较,含0.2%,1.0%,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雌雄果蝇寿命均明显延长,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作用明显,其中雌雄果蝇平均寿命分别延长8.7%和12.0%,最高寿命分别延长15.5%和6.2%。各组之间半数死亡天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雌性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含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48.976&;#177;5.651,37.674&;#177;11.819,41.025&;#177;7.902)μkat/g(P〈0.01)],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含5.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34.9&;#177;5.2,40.9&;#177;6.3,40.6&;#177;5.9)nmol/g(P〈0.01)]。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雄性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50.743&;#177;7.602,44.058&;#177;6.551)μkat/g(P〈0.05)],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4.9&;#177;5.2,40.9&;#177;6.3)nmol/g(P〈0.05)]。 结论:玉米紫色植株色素能延长果蝇寿命,提高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中含10%玉米紫色植株色素组表现最为显著。其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和促进自由基清除的能力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马齿苋粉延缓衰老的作用,为马齿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马齿苋大、中、小剂量组(喂普通饲料并分别加入5.00,2.50和1.25g马齿苋粉)连喂4周。于实验第29天大鼠采血测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果蝇生存实验,将果蝇分成4组,对照组只用普通玉米培养基,实验组按大、中、小剂量将马齿苋粉分别按20%,10%,5%加入培养基中,计算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最高寿命。结果:马齿苋组大鼠血清丙二醛降低,大、中、小剂量3组分别为:(3.84±0.43),(4.06±0.32)和(4.58±0.4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10.22,13.59,13.43,P<0.01)。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大、中、小剂量3组分别为:(3.46±0.24),(3.25±0.20),(3.00±0.15)kat/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03,4.50,1.96;P<0.05~0.01)。马齿苋粉延长了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结论:马齿苋粉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机体衰老,是有开发价值的保健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α-亚麻酸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维生素A,C,E也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拟进一步验证α-亚麻酸分别与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A,C,E联合用药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和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中心(BSL-2)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18~22月龄老年昆明小鼠60只,1.5~2.0月龄青年昆明小鼠10只,雌雄各半;浓度80%α-亚麻酸为河南利诺生化有限公司产品;美国野生型黑翅果蝇400只由山西大学生命科学院提供.②实验分组:抗氧化能力实验分为老龄小鼠α-亚麻酸组、α-亚麻酸 维生素E组、α-亚麻酸 维生素C组、α-亚麻酸 维生素A组、α-亚麻酸 维生素ACE组,每组10只,青年小鼠组10.果蝇寿命实验分为α-亚麻酸 维生素E组,α-亚麻酸 维生素C组,α-亚麻酸 维生素ACE组及对照组.③实验评估: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丙二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各组果蝇平均寿命、最高寿命.结果:7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5个老年用药组的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高于老年对照组(P < 0.05);α-亚麻酸 维生素ACE联合应用组上述2项指标高于其他4个用药组(P < 0.05).②5个老年用药组的丙二醛含量低于老年对照组(P < 0.01),与青年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③α-亚麻酸与维生素A,C,E联合应用,雌雄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率及最高寿命延长率均高于α-亚麻酸 维生素C、α-亚麻酸 维生素E组(P < 0.05).结论:α-亚麻酸与维生素ACE联合应用比分别与α-亚麻酸合用能更显著提高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降低丙二醛水平,果蝇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6.
马齿苋粉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马齿苋粉延缓衰老的作用,为马齿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马齿苋大、中、小剂量组(喂普通饲料并分别加入5.00,2.50和1.25g马齿苋粉)连喂4周。于实验第29天大鼠采血测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果蝇生存实验,将果蝇分成4组,对照组只用普通玉米培养基,实验组按大、中、小剂量将马齿苋粉分别按20%,10%,5%加入培养基中,计算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最高寿命。结果:马齿苋组大鼠血清丙二醛降低,大、中、小剂量3组分别为:(3.84&;#177;0.43),(4.06&;#177;0.32)和(4.58&;#177;0.4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10.22,13.59,13.43,P&;lt;0.01)。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大、中、小剂量3组分别为:(3.46&;#177;0.24),(3.25&;#177;0.20),(3.00&;#177;0.15)kat/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03,4.50,1.96;P&;lt;0.05—0.01)。马齿苋粉延长了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结论:马齿苋粉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机体衰老,是有开发价值的保健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仙人掌粉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①分别以正常饲料(老龄对照组,n=10)、正常饲料加大、中、小剂量仙人掌粉(仙人掌大、中、小剂量组,n=10,10,10)喂养20月龄Wis-tar大鼠,于实验第31天测定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水平。②观察以低、中、高剂量(5%,10%,20%)仙人掌粉加入玉米粉作为培养基的果蝇寿命。结果仙人掌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二醛明显降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4.62±0.55),(4.55±0.36),(3.95±0.48)mmol/L,与对照组(6.85±0.67)m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10~11.17;P<0.01);血清SOD活性(L)明显高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3.14±0.15),(3.19±0.15),(3.21±0.18)kat/L;对照组为(3.00±0.13)ka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8~3.10;P<0.05~0.01)。仙人掌粉明显延长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及最高寿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59~14.20;P均<0.01)。结论仙人掌粉能够改善机体内环境,有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保忠  李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7):1264-1267
目的:α-亚麻酸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维生素A,C,E也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拟进一步验证。亚麻酸分别与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A,C,E联合用药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和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中心(BSL-2)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18~22月龄老年昆明小鼠60只,1.5~2.0月龄青年昆明小鼠10只,雌雄各半:浓度80% α-亚麻酸为河南利诺生化有限公司产品;美国野生型黑翅果蝇400只由山西大学生命科学院提供。②实验分组:抗氧化能力实验分为老龄小鼠。亚麻酸组、α-亚麻酸+维生素E组、α-亚麻酸+维生素C组、α-亚麻酸+维生素A组、α-亚麻酸+维生素ACE组,每组10只,青年小鼠组10。果蝇寿命实验分为。亚麻酸+维生素E组,α-亚麻酸+维生素C组,α-亚麻酸+维生素ACE组及对照组。③实验评估: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丙二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各组果蝇平均寿命、最高寿命。 结果:70只小鼠伞部进入结果分析。①5个老年用药组的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α-亚麻酸+维生素ACE联合应用组卜述2项指标高于其他4个用药组(P〈0.05)。②5个老年用药组的丙二醛含量低于老年对照组(P〈0.01),与青年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α-亚麻酸与维生素A,C,E联合应用,雌雄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率及最高寿命延长率均高于。亚麻酸+维生素C、α-亚麻酸+维生素E组(P〈0.05)。 结论:α-亚麻酸与维生素ACE联合应用比分别与。亚麻酸合用能更显著提高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降低丙二醛水平,果蝇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杏果肉中提取杏多糖粗提物,探讨其体外抑瘤功效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6/08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动物实验室以S180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杏多糖各剂量组的抑瘤效果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以细胞免疫为主,探讨体内抑瘤作用的机制。结果:杏多糖400mg/kg剂量组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抑瘤率为31.71%;杏多糖400mg/kg剂量组可明显增强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杏多糖400mg/kg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均有诱生作用,可刺激肿瘤坏死因子α接近正常水平(P<0.05)。杏多糖各剂量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与荷瘤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杏多糖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和增殖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对胃肠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促进黏膜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对放射性肠道损伤后大鼠肠黏膜屏障影响的量效观察.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公共卫生学院.材料实验于2001-08/2003-05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选用新生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阴性,阳性对照组及表皮生长因子30 μg/kg,20μg/kg,10μg/kg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部γ射线单次9.5 Gy辐射制备动物模型后,皮下注射表皮生长因子1次/d进行干预,8 d后观察动物体质量、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的变化,并行肠黏膜形态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对放射性损伤后大鼠体质量增长、食物摄入量、每日食物摄入量、每日食物利用率的影响.②光镜和电镜下肠黏膜检查结果.结果①应用表皮生长因子30,20,10μg/kg组大鼠体质量增长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②应用表皮生长因子30,20,10μg/kg组雄鼠和雌鼠每日食物摄入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应用表皮生长因子使放射性肠道损伤后肠黏膜形态结构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剂量的增加,逐渐改善,其中表皮生长因子30 μg/kg组有明显改善,可见上皮细胞显著增生,杯状细胞数目增多.结论不同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体质量、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可能没有影响,但大剂量组表皮生长因子对放射性肠道损伤后肠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善,以及肠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适时而科学的添加辅助食品或强化食品能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新疆是位于祖国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这种独特的方式是否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 3 个民族 454 名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与智力发育情况, 认识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因素。设计: 抽样调查。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对象: 选择 2004- 05/2005- 04 哈萨克、汉、维吾尔族居民较集中的吐鲁番、乌鲁木齐、呼图壁等地区的婴幼儿 454 名, 在征得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此次调查。各年龄段(0~1, 1~2, 2~3 岁) 的调查 50 名婴幼儿。方法: 对婴幼儿 454 名采用 1 人 1 卡进行询问记录, 内容包括联系指标、与智能发育有关的社会因素、膳食史、添加辅食的种类与时间等, 并运用丹佛智能发育筛选进行智能评分。主要观察指标: 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种类, 喂养方式, 婴幼儿智能平均分及其相关性。结果: 纳入婴幼儿 454 名, 12 名因资料不合格而脱落, 最终 442 名进入结果分析。①添加辅助食品的情况: 哈萨克族以奶制品为主, 1 岁以后才给肉菜和水果。维吾尔族以少量肉为主, 汉族幼儿则以蛋和粮食为主。②婴幼儿辅食开始添加时间的比较: 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平均时间分别为 6.87, 5.40, 8.17 个月, 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F = 14.62, P < 0.01) 。③智能发育情况: 3 个民族婴幼儿智能测试评分: 汉族 > 维吾尔族 > 哈萨克族, 但年龄 > 24 个月时哈萨克族 > 维吾尔族,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 0.01)。④不同的喂养方式和开始添加辅食时间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影响: 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越早, 其智能得分越高(P < 0.05), 而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智能评分差异不明显(P > 0.05)。结论: 改善乳母、婴幼儿营养状况及早期添加辅助食品( 断奶食品) 有利于婴幼儿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运铁蛋白饱和度或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与癌症、冠心病、糖尿病、帕金森病、肝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有关。由此提出摄入过量的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目的:采用全价颗粒饲料辅以定期定量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快速建立高铁动物模型,观察动物体内铁水平的高低及脏器系数的变化。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材料:实验于2006/05在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实验室进行。选择昆明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g,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高铁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中对照组10只,高铁模型组30只。高铁模型组又分为低剂量(腹腔注射质量浓度6.25g/L的右旋糖酐铁),中剂量(腹腔注射质量浓度12.5g/L的右旋糖酐铁)和高剂量(腹腔注射质量浓度25g/L的右旋糖酐铁)3个亚组,每组10只。全价颗粒饲料,含铁量为370mg/kg,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右旋糖酐铁制剂,规格为2mL含50mg元素铁,浙江瑞安市制药厂出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3021758。SOD、MDA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方法:将各组小鼠雌雄分养于塑料不锈钢笼内,室内温度(23±3)℃,自由进食,喂以去离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的右旋糖酐铁隔日腹腔注射,0.8mL/次;对照组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8mL/次。注射6周。观察小鼠的营养状况。6周末,将所有小鼠处死。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测定小鼠心、肝、脾、肺、肾各脏器中铁的含量和血清中铁的含量,并对各脏器做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肝和脾的脏器系数,测定血清中的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各组小鼠各脏器铁含量和血清铁浓度的比较;各组小鼠肝、脾脏器系数以及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比较;病理学改变。结果:高铁模型组小鼠的体态发生变化,体质量均有明显下降。高铁模型组小鼠各脏器中铁的含量和血清中铁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t=5.841,P<0.01),肝和脾的脏器系数也明显升高(t=5.841,P<0.01),并且都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t=5.841,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明显下降(t=12.924,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镜下可见组织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细胞变性。影响了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通过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可以成功建立高铁小鼠模型。过量的铁在体内贮存会导致机体内各脏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背景: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其中婴幼儿为易发人群之首。缺铁性贫血已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最为重要的营养问题之一。目的:观察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对缺铁性贫血模型大鼠的复健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卫生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6-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公卫学院营养卫生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6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2002-0092005A047)。方法:①缺铁性贫血模型建立:在60只大鼠中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只(雌雄各半)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为模型组。对照组食常规鼠饲料,饮自来水;模型组采用AOAC改良的低铁饲料配方辅以尾静脉放血建立缺铁性贫血模型。喂养3周后,模型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至90g/L左右,提示模型建立成功。两组大鼠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处死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及实验3周后称大鼠体质量,测其血红蛋白浓度(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红细胞计数(直接法)、血清铁(微粒子免疫发光法及配套试剂盒)及血清转铁蛋白受体(ELISA法及配套试剂盒)浓度。②恢复实验:对照组余下的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喂常规鼠饲料,饮自来水。将模型组余下的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硫酸亚铁组及巧克力橙汁组。模型对照组每日以蒸馏水灌胃;硫酸亚铁组每日以硫酸亚铁溶液灌胃;巧克力橙汁组每日以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灌胃。其中后两组灌胃液的含铁量均为6mg/(kg·d)。干预40d后,终止实验。测大鼠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及细胞浆蛋白质的顺乌头酸酶活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并计算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的生物利用率。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实验前及造模成功后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②各组大鼠恢复实验前及实验40d后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及肝细胞浆蛋白质顺乌头酸酶活性。③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的相对生物利用率。结果: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的血液指标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清铁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②各组大鼠恢复实验前及实验40d后的血液指标及肝细胞浆蛋白质顺乌头酸酶活性比较:干预40d后硫酸亚铁组及巧克力橙汁组大鼠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清铁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干预40d后硫酸亚铁组及巧克力橙汁组的顺乌头酸酶活性高于恢复实验前(P<0.01)。③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以硫酸亚铁的生物利用率为100%,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的相对生物利用率(106.7%)明显增加。结论:巧克力载体铁剂加橙汁有明显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功能,并且吸收良好,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其生物利用率高、味道好且较好的利用了食物之间的互补作用,是目前营养学和食品生产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肥胖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在不影响正常饮食的情况下达到控制体质量和减肥则成为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乌龙茶的减肥作用及对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与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9/2004-02在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室完成,选用体质量80 g左右的雄性大鼠,经高营养饲料制备肥胖大鼠模型后,从中选用32只雄性肥胖大鼠.制备乌龙茶浸出液,每毫升浸出液相当于0.24 g茶叶.干预将32只雄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肥胖对照组、乌龙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肥胖对照组大鼠每日灌以蒸馏水,乌龙茶叶浸出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日则分别灌以0.4 g/kg,1.2 g/kg,2.4 g/kg(相当于茶叶的数量)的乌龙茶,同时喂饲高营养饲料,大鼠单笼饲养,饲养场所室温保持在22℃左右,湿度保持55%.大鼠自由饮水,饲料每日定量喂饲两次,吃完不再添加.30 d测量体质量、脂肪细胞最大径,并检测脂肪组织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水平.主要观察指标体质量、体质量增加、腹膜后、附睾周及肩胛间脂肪组织重量,脂肪细胞最大径,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上述脂肪组织中β3-AR mRNA水平.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只雄性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1]体质量情况乌龙茶中、高剂量组体质量增加明显低于肥胖对照组和低剂量组[(58.4±46.7),(68.1±30.4),(125.7±34.4),(96.3±26.2),P<0.01].饲料总摄取量在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脂肪系数乌龙茶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膜后、附睾周脂肪系数明显低于肥胖对照组和低剂量组[(1.57±0.53,2.14±0.90)比(2.71±0.49,2.50±0.53);(1.14±0.38,1.43±0.53)比(2.00±0.00,1.88±0.35)],而肩胛间脂肪组织重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脂肪细胞的最大径乌龙茶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膜后、附睾周、肩胛间脂肪细胞的最大径明显低于肥胖对照组[(113±24),(86±29),(90±23),(120±30)μm;(94±20),(80±18),(64±17),(111±21)μm;(24±11),(21±11),(22±10),(27±11)μm,P<0.05].[4]脂肪组织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检测乌龙茶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膜后、附睾周、肩胛间显著高于肥胖对照组和低剂量组[腹膜后(0.72±0.11,0.64±0.112,0.40±0.08,0.34±0.10);附睾周(1.06±0.21,1.02±0.24,0.42±0.13,0.43±0.11);肩胛间(1.01±0.42,0.70±0.17,0.42±0.10,0.49±0.16),P<0.01].结论乌龙茶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与其增加脂肪组织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水平有关,中剂量(1.2g/kg)可能为一适宜剂量.该结果有助于对饮茶减肥理论的支持及有效剂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背景急性心肌缺血时c-Jun N末端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JNK)被激活,并使得缺血损伤加重.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JNK的亚型--JNK1/2是否被激活及其在慢性冬眠心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目的明确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JNK1/2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p-JNK1/2)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和方法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导管室进行动物模型的制备、在徐州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测定JNK1/2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p-JNK1/2)的变化.将14只小型中国家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8)与对照组(n=6).实验组以右冠状动脉为靶血管,经右股动脉送入自制的缩窄器,制备成慢性冬眠心肌及心肌梗死的模型.获取对照组心肌组织、实验组中的正常心肌组织及慢性冬眠心肌组织的样本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并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3组心肌组织的JNK1/2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JNK1/2是否被活化.结果实验组慢性冬眠心肌组织p-JNK1/2比实验组正常心肌组织、对照组心肌组织高.对照组、实验组正常心肌组织、实验组慢性冬眠心肌组织p-JNK1/2的免疫活性分别为1,1.42±0.52,2.6±0.59.结论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JNK1/2被激活,并参与了慢性冬眠心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①选择1999-02/2000-01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16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4例和黄芪治疗组25例。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②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40mL/d,疗程为15d。③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应用彩色心脏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④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49例及健康者2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升高程度随心功能恶化而加重。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以黄芪治疗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0.01)。②左室射血分数: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以黄芪治疗组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③相关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3,-0.55,-0.77,P<0.01)。结论:①细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②黄芪注射液可能直接或间接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维生素A缺乏性疾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儿童健康问题,中国西部及边远地区尤为严重,需要进行营养干预。目的:比较补充3种不同剂量强化维生素A饼干对3~6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探索预防维生素A缺乏性疾病的强化饼干的理想剂量。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和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对象:调查于2002-03/12完成,选择重庆市巴南区8个幼儿园的3~6岁儿童753名,监护人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4组,即30%推荐摄入量组、100%推荐摄入量组、2万国际单位组及20万国际单位组。方法:①30%推荐摄入量组(177名)每日补充维生素A30%每日推荐摄入量(500IU)强化饼干1次。②100%推荐摄入量组(173名)每日补充维生素A100%每日推荐摄入量(1666IU)强化饼干1次。③2万国际单位组(209名)每周补充维生素A2万国际单位强化饼干1次。④20万国际单位组(194名)补充维生素A20万国际单位胶丸1次。所有儿童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时测定身高、体质量、血清视黄醇、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30%推荐摄入量组中有87名儿童在补充9个月后再次复查以上指标。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儿童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维生素A缺乏性疾病检出率。②各组儿童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血清视黄醇、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身高和体质量。结果:因样本流失和检测技术的问题,复查仅得580名儿童的检测结果。①各组儿童维生素A缺乏性疾病检出率比较:补充3个月后,30%推荐摄入量组、100%推荐摄入量组、2万国际单位组及20万国际单位组儿童维生素A缺乏性疾病检出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48%,1.42%,1.21%,2.16%;6.78%,6.54%,8.61%,8.25%(χ2=3.86~8.57,P<0.05~0.01)]。②各组儿童血清视黄醇、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维生素A、血红蛋白、身高和体质量比较:补充3个月后,自身对照除30%推荐摄入量组的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外,各组儿童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增加(t=2.52~37.44,P<0.05~0.01)。2万国际单位组血清维生素A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其他组(F=4.62,P<0.01),30%推荐摄入量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身高的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其他组(F=5.0~7.78,P<0.01)。30%推荐摄入量组补充9个月后,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升高明显大于其余组(F=11.62,10.21,P<0.01),血清视黄醇的升高仍低于2万国际单位组(F=4.21,P<0.01)。结论:补充3种不同剂量的维生素A强化饼干和2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A胶丸,均可明显改善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和血红蛋白水平。其中30%推荐摄入量和100%推荐摄入量风险小、且每日补充能稳定维持体内维生素A水平,可能是更适于儿童的长期补充剂量,而30%推荐摄入最优于100%推荐摄入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血管生成是判断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原癌基因HER-2/neu高表达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有抗癌作用.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neu表达状态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三羟异黄酮对HER-2/neu过度表达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观察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材料20只健康雌性BALB/c裸小鼠,SPF级,体质量(10±2)g,鼠龄3~4周,购自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方法实验于2001-06/2002-03在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完成.HER-2/neu表达阴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转染HER-2/neu基因建立HER-2/neu过度表达的MCF-7细胞(命名为MCF-7/HER-2细胞),建立MCF-7和MCF-7/HER-2细胞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4周后,MCF-7/HER-2细胞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三羟异黄酮处理组和抗HER-2/neu抗体处理组.3周后处死动物,切下移植瘤,检测肿瘤体积、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次要结局①MCF-7细胞转染HER-2/neu的鉴定.②裸鼠移植瘤体积.结果MCF-7细胞移植瘤组、MCF-7/HER-2细胞移植瘤对照组、三羟异黄酮处理组、HER-2/neu抗体处理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6±6),(98±21),(56±18),(52±19)个/视野.MCF-7/HER-2细胞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MCF-7细胞移植瘤,而三羟异黄酮和抗HER-2/neu抗体处理明显降低MCF-7/HER-2细胞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移植瘤体积变化特点与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类似.结论乳腺癌过度表达HER-2/neu促进血管生成,而三羟异黄酮能抑制HER-2/neu过度表达乳腺癌的血管生成,这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背景骨肉瘤在好发于轻少年恶性骨与软组织的肿瘤中居第一位,在临床中,发现新疆少数民族中的发病率较为多见,其发病和预后在基因水平是否存在种族差异.目的观察新疆不同民族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表达差异情况.设计非随机临床病理标本对照的实验.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病理中心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对象取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1984-01-01/2001-12-31手术切除的52例骨肉瘤患者组织标本(52块),男29例,女23例;其中哈族12例,维族17例,汉族23例);另取32例瘤样病变患者组织(骨纤维结构不良,纤维异常增殖症)标本(32块),其中哈族7例,维族11例,汉族14例.所取标本患者均获完全知情同意将自己的标本用于此项研究.方法实验在新疆医科大学病理中心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进行.两种标本中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监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SAB法.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以已知阳性的肿瘤标本作阳性对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在细胞核内,有明显的红棕色颗粒状染色为阳性,而Bcl-2蛋白阳性则定位于胞浆上.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民族骨肉瘤中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②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骨肉瘤和骨的瘤样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③骨肉瘤中bcl-2与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不同民族骨肉瘤中p53,bcI-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哈族、维族及汉各之间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无显著差别(P>0.05).②p53,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骨肉瘤和骨的瘤样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骨肉瘤中P53,Bcl-2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瘤样病变组织(42.31%比3.13%,59.62%比0.75%比31.25%,P<0.01).③骨肉瘤中bcl-2与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间的相关性骨肉瘤中bcl-2与p53之间、bcl-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之间有相关关系(X2=5.8182,4.9000,P<0.05).结论结果表明骨肉瘤组织内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民族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别,说明这些基因在骨肉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共同调控环节,与不同民族的遗传背景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