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方 《吉林中医药》2005,25(11):10-10
喉连气管,通于肺,属呼吸关隘,自古就有“喉为肺所主”之说。由于肺又属“金”,所以在清代《张氏医通》和《临证指南医案》中有“金实不鸣”、“金破不鸣”的论述,此为近二百年来倍受医家推崇的嗓音病的病因病机。现代检查技术引入中医嗓音疾病的诊治后,干祖望教授发现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和声带麻痹等常见的嗓音疾病,往往都不能用“肺实”、“肺虚”来解释。业师提出了“血瘀痰结”的理论,采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喉喑患者血流变学特征,验证“金瘀不鸣”理论,方法:对比观察声带息肉、小结患者及慢性喉炎患得各30例之血流变特征,并观察两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声带息肉、小结患者血粘度比慢性喉炎患者明增高,其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痰凝证型为主。结论:慢喉喑(声带息肉、小结)患者以血液粘度增高为特征,支持“金瘀不鸣”理论。  相似文献   

3.
近3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利咽开音汤配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喉瘖(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病)30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音哑的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哑可分为急喉瘖、慢喉瘖等证,现代医学认为是以声带病变表现为主的症状,诸如声带充血、水肿、肥厚、闭合不良、息肉、小结、麻痹以及癔病性失音等,均可导致。音哑与气血变化有关,目得血而能视,喉得血之濡润而能鸣。气虚不足,则无力鼓动声门,而声嘶音哑。血虚多滞,则声带易肿,久聚而为肥厚,  相似文献   

5.
赵小敏  张昉 《北京中医药》2006,25(6):378-380
声带息肉与小结是以声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声带疾病,属中医"慢喉瘖"范畴.以往治疗多采用单纯手术摘除,术后因各种原因极易复发.近年来,中医中药尤其是活血化瘀中药对此病治疗的报道颇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暴瘖是指突然发生的失音,又称"卒瘖"或"急喉瘖",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喉炎、痉挛性失音等症。临床表现:猝然声音嘶哑或失音,可兼见喉痒或肿痛、鼻塞流涕、咳痰清稀或黄稠,苔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等。病位在咽喉,所属脏腑为肺。病机多为:风寒外袭肺系,风热客肺,喉窍受阻,"金实不鸣";或为气虚、血虚、阴虚、血瘀和痰蕴等内伤所致"金破不鸣"[1]。笔者导师运用针刺加电针治疗暴瘖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例一、姚××,女,42岁,农民。音哑喉燥4~5年,时兼干咳、痰少,烦躁,少寐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辨证为肺阴虚,治以百合固金汤加减,数剂之后,喉燥、干咳少痰、烦躁、少寐多梦均减,但主症音哑丝毫不见效。后思此患者经五官科检查发现声带瘜肉,音哑的根源在于瘜肉,如能将此瘜肉除去,失音当愈。试用消坚磨积中药。  相似文献   

8.
慢喉瘖是指久病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而言。西医之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麻痹以及癔病性失音等皆属此范畴。 李书良老师功就耳鼻喉科,精研医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咽喉病有独到的见解,强调本病应突破咽喉之局部,拓宽辩证之思路,治从整体,详于辨析。笔者有幸随师应诊,深感李师治学严谨,见解独到,疗效显著,兹将其治疗慢喉瘖的部分经验举例  相似文献   

9.
五官科验案     
一、声带瘜肉顾×,女,39岁,工人,1982年6月5日诊。患声嘶伴喉痒呛咳三周。在某医院诊为声带瘜肉,建议摘除,因畏惧手术而来我院求治。诊得:咽关暗红,喉底赤丝显露如哥窑纹,气子丛生,喉镜下右侧声带有一瘜肉峙立,如火柴头大、色殷红,发音时闭合不良。伴见两颧微赤,掌跖灼热,便秘溲黄,腰酸无力,舌瘦质红少津,脉弦细。症属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络伤血瘀。处方:南北沙参(各)15克、  相似文献   

10.
喉瘖又称嘶哑,失音,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喉炎,功能性失音,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常出现喉瘖。临床观察,喉瘖的发生与肝失疏泄及情志过于激动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喉瘖从肝论治具有其理论依据和实用意义,笔者用清肝、疏肝、柔肝、补肝等法治疗喉瘖,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结节性喉炎包括声带小结与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属慢性喉炎的特殊类型。我科通过长期临床观察,结合喉镜的局部体征,认为"血瘀痰凝"是慢喉喑的主要病机,研制出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方治疗慢性结节性喉炎,疗效显著,解除了广大患者的病痛,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疾病 ,以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为其特征。其发病机理为宿痰内伏于肺 ,加上外感邪气 ,饮食不当 ,冷暖失宜 ,情志劳倦等因素 ,致痰阻气结 ,壅塞气道 ,使肺管狭窄 ,通畅不利 ,肺失宣降 ,引动内积之痰而致痰鸣喘促 ,哮鸣有声。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曰 :“哮即痰鸣之久而常发者也 ,因内有壅塞之气 ,膈有胶固之痰 ,外有非时之感 ,三者相合 ,闭拒气道 ,搏击有声 ,发为哮病。”哮喘病情往往错综复杂 ,尤其是一些反复发作的久病患者 ,临床中出现虚中有实 ,寒中有热的挟杂症状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  相似文献   

13.
海藻玉壶汤治疗声带息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临床治疗声带息肉多遵"金破不鸣"理论,从肺论治,然其效甚微。声带息肉核心病机为"痰瘀互结",发生与发展与脾关系密切,治疗大法应为健脾化痰、祛瘀散结。声带息肉中痰浊蕴结(脾虚)证、痰瘀交阻证、气滞血瘀证最为常见。海藻玉壶汤正为消癥化积之良方,又有良好的化痰活血作用,适用于痰凝气滞而引发的各种积聚肿块,运用海藻玉壶汤治疗声带息肉,随证加减,可适用于声带息肉兼痰、兼瘀、兼虚的不同证型。  相似文献   

14.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疾鸣气喘,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肺系疾患,尤多见于少儿及年老体弱患者,且易缠绵反复。顾维超主任中医师乃江苏省名中医,从事内科临床三十余年,善治疑难重症,兹将顾师治疗哮喘的经验介绍如下。1虚实有别,详辨两端 顾师认为,哮喘发作之由总属邪实正虚。然在病发的某一阶段,有以邪实为主,有以正虚为主,或则虚实兼杂。治之首当详辨虚实两端,实者多因痰浊内蕴、气机郁滞、瘀阻心肺,虚者当从肺、心、脾、肾、气亏虚论治。1.1痰浊内蕴多为久有宿痰,感邪而动,壅阻气道,致肺气失…  相似文献   

15.
慢喉喑是指久病声音不畅,甚至嘶哑失音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虚性喉病,故又称“久喑”。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多种喉部疾病。笔者近年来以活血化瘀、散结开音法为主,结合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慢喉喑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将58例慢喉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男16例,女22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2岁。其中声带充血肥厚18例,声带小  相似文献   

16.
介绍胡学军教授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从痰瘀论治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胡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晚期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先为肺气虚,渐及脾肾心诸脏,标实多为痰瘀互结,故胡教授从痰瘀论治,拟方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音哑治验     
李建设 《河南中医》2004,24(10):48-48
音哑,现代医学认为是以声带病变表现为主的症状。如声带充血、水肿、肥厚、闭合不良、息肉、小结、麻痹以及癔病性失音等。中医可分为急喉疳、慢喉疳等症。祖国医学认为,音哑与气血变化有关。气虚无力鼓动声门,而致声嘶音哑;血虚多滞,则声带易肿,久聚而致声带肥厚,亦成音哑;脾虚不运,气不化津,聚而生痰,痰湿结于喉间,也可使声带水  相似文献   

18.
哮喘     
吕景山 《山西中医》1989,5(4):35-36
哮喘是以反复发作,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甚至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的慢性病证。可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哮喘的病因病机,多为痰饮内伏于肺,多由诱因(外邪,情志、饮食、劳倦)触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击,阻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所致。一、辨证要点哮喘辨证,当分虚、实、寒、热。初病多属实证,反复发作,久病可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发作期多为实证,缓解期多为虚证。痰质清稀、色白  相似文献   

19.
中医无声带小结的病名,其症因脉治见于“声哑”、“喉瘖”、“失音”等记载中。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声带小结形成的原因,除发音不当外,与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不同身体素质发生的声带小结,除有不同的全身症状外,喉部局部表现也各不相同。因此采取全身症状结  相似文献   

20.
喉喑是一种常见的发声障碍 ,以声嘶或失音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它与人体的气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内经》中就有“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的记述 ,揭示了气虚是导致一切疾病的理论依据。如卫气的启闭防御功能失调 ,机体抵抗力降低 ,外邪易于入侵 ,在嗓音病变中易使肺气失宣 ,气机阻滞 ,声户开合不利 ;又如久病肺脾气虚 ,肾不纳气 ,或痰凝气滞 ,则可形成慢喉喑。但无论是慢喉喑或急喉喑 ,均是嗓音发生了病变 ,言其功能也无不与人体的气虚有着密切的关系。1 金实不鸣 邪恋声户卫气虚防御外邪 ,抵抗病邪 ,大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