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管理对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96例首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管理模式,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研究结束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观察组患者SDSS评分为(3.21±2.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3,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为70.53%,优于对照组的4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31,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式、护理内容的满意度及整体满意度分别为(1.72±0.26),(1.83±0.21),(1.81±0.3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28±0.02),(1.29±0.13),(1.32±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22,18.01,30.72;P〈0.05)。结论全程护理管理能够促进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巩固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护患关系行为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维持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共同参与护患行为模式,对照组采用主动—被动型护患行为模式,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BPRS与NOSIE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研究组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明显改善,N—BPRS评分总分为(28.80±2.92)分,对照组N-BPRS评分总分为(39.13±2.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6,P〈0.01);干预组NOSIE评分总分为(53.40±6.38)分,对照组NOSIE评分总分为(75.50±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7,P〈0.01)。结论共同参与护患行为模式能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自理、社交等行为能力,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专业合作型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居家自我管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多专业合作护理干预,定期给予治疗、护理、心理以及营养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干预前后,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SSRS,SCL-90和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社会支持总分为(47.56±7.32)分,高于对照组(41.21±6.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1);SCL-90总分研究组为(120.24±21.54)分,低于对照组(143.18±3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1);研究组其他SSRS分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专业合作型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能提高社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对身心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艳  闫美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06-2108
目的调查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研究组,100例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CPSS总分为(25.68±6.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76±5.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5,P〈0.01);研究组SCL-90总分为(152.57±39.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0.13±28.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1);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存在高度负相关(r=0.301—0.339,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必须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张献强  高云  朱艳玲 《中国康复》2011,26(4):310-311
目的:探讨手工作业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0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药物控制,并参入社区内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及健康教育等。研究组患者同时增加手工作业训练,包括缝纫、钉纽扣、剪裁等。训练前后采用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评定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及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LSR评分明显提高,SANS评分明显降低(P〈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变化不明显。结论:手工作业治疗对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患者对生活技能的满意度等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觉和行为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初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初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胰岛素笔使用、胰岛素相关知识干预,发放糖尿病干预手册、胰岛素笔使用说明书、血糖监测日记,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视觉和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初次注射胰岛素后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进行注射疼痛评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VAS、SAS、SDS、SSRS评分,干预前后血糖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初次注射胰岛素VAS评分(0.82±0.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前SAS、SDS、患者满意度、SSRS评分(46.71±13.88),(49.45±12.53),(6.31±0.68),(40.78±1.45)分与对照组患者(47.98±11.06),(48.81±10.29),(6.51±0.65),(41.42±1.6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3,3.32,10.87,3.23;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38.68±6.03),(38.35±5.19)分及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44.93±8.26),(46.10±8.23)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02,24.50,7.71,11.87;P〈0.01),且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7,2.28;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SSRS评分(8.50±0.33),(44.31±3.84)分及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SSRS评分(6.71±0.59),(42.76±0.76)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51,8.81,3.22,2.88;P〈0.05),且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SS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50,2.82;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5.99±0.92)mmol/L,餐后2h血糖(7.82±1.38)mmol/L,均低于对照组(7.26±1.92),(9.13±1.3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7,6.12;P〈0.05)。结论应用视觉和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初用胰岛素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痛感,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医疗照护行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12例临床痊愈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延续医院治疗护理,实施多学科医疗照护行为,由医院抽调专业人员定期深入家庭进行康复指导,纠正错误,调整康复训练方法,时间为1年。干预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生活质量评定表(WHO—QOL)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PRS(24.89±6.77)分、SDSS(8.13±3.12)分,均低于对照组(29.79±7.68)分、(16.46±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9.10;P〈0.01);WHO-QOL研究组(5.95±2.19)分高于对照组(3.54±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P〈0.01)。结论多学科医疗照护行为能够有效地延续医院治疗护理,对于维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改善社会功能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为矫正干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52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26例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行为矫正。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用护士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影响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NOSIE评分社会能力(35.10±3.89)分、社会兴趣(28.87±3.08)分、个人整洁(28.15±2.41)分,均高于对照组(20.34±2.38)分,(19.98±2.54)分,(21.43±2.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56,12.03,9.01,P〈0.01);迟缓(6.78±2.11)分、抑郁(5.23±1.38)分,均低于对照组(11.59±2.65)分,(11.79±2.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61,11.2,P〈O.01);激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矫正干预有助于提高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缓解护理人员的部分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绝望情绪及康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育方法,研究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加以辅助护理,课程每周2次,每次1 h,持续6周并持续监测到干预后10周。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绝望情绪得分为(2.71±0.52)分,对照组患者为(2.61±0.57)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3,P>0.05);干预后6,10周研究组患者绝望情绪得分分别为(1.78±0.40),(1.93±0.5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315,9.968;P<0.01)。干预前研究组患者康复程度得分为(77.17±9.57)分,对照组为(81.04±9.7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2,P>0.05);干预6,10周研究组患者康复程度得分分别为(94.61±8.58),(89.78±9.50)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2,4.386;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绝望情绪与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意识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合并结核病患者住院生活现状,改进护理措施,以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住院护士观察量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将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精神分裂症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住院护士观察量表的社会能力因子分,社会兴趣因子分,个人整洁因子分,总积极因子分低于对照组,激惹,迟缓,抑郁,总消极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观支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病组,护士观察量表总消极因子与结核病总病程为负相关,与精神分裂症总病程无相关,精神分裂症病程与主观支持为负相关,排除精神分裂症病程因素,结核病病程与主观支持仍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结核病患者住院生活状况低于对照组,并且与结核病病程呈负相关。这需要我们针对调查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措施,以提高精神分裂症合并结核病患者住院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道家认知疗法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中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佐匹克隆治疗,研究组予以道家认知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状况,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定临床症状、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结果治疗6周末起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社会支持量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消极应对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药物联合道家认知疗法能显著改善中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和躯体症状,对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改善积极应对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显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观治疗及认知行为团体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自动想法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治疗8周末,采用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评估疗效因子。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自动想法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团体治疗疗效因子中普同性、情绪宣泄、人际学习(获取)、人际学习(付出)、团体凝聚力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观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消除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负性自动想法的频度,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激越行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伴激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予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1 d、7 d、14 d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 d末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7 d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兴奋症状因子分和研究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兴奋症状因子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14 d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兴奋症状因子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7 d末起,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较治疗1 d末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记忆障碍(30.0%)、头痛(26.7%)、肌强直(23.3%).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激越行为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合并健康教育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两组BPRS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但干预组在焦虑抑郁以及缺乏活力等因子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5.56,4.63;P〈0.01);两组LSR总评较入组时均有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在热情与冷漠及心境因子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t=2.61,2.54;P〈n05);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与起病年龄和治疗前的LSR水平呈正相关,与治疗前BPRS总分呈负相关(P〈n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其阴性症状,提高生活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健康教育对于起病年龄小、生活满意度低及精神症状严重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应用扩管及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并给予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同时对照组以制动为主;观察组进行患肢皮牵引和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髋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定法(NPRS)和参照百分5级评定法评定疼痛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N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0与5.3土2.1)。治疗1周后,观察组N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4±0.9与1.5±1.4,P〈0.01);百分5级评定法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8.2、83.3±23.9,P〈0.01);观察组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与50.0%,P〈0.05)。结论: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协助治疗髋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奥氮平+氟西汀与单纯氟西汀比较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9.9)、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3期)、EMbase(1974~2009.9)、SCI(1974~2009.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9.9)、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9)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9.9),同时手检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集,纳入有关奥氮平联合氟西汀(试验组)与单用氟西汀(对照组)比较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参照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12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第1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4、8、12周评分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2、4、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试验药比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上,治疗后第2、4周的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8、12周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2、4、12周的蒙哥马利和阿斯伯格抑郁症等级量表评分改善试验组较对照组有优势。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99,1.23)]。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奥氮平+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优于单用氟西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末,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90.0%,对照组为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3%,对照组为40.00%,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嗜睡、口干、心悸、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减轻或缓解.结论 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帕罗西汀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帕罗西汀,但经对症处理后可减轻或缓解,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观认知疗法治疗。观察1a。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自制依从性调查表评定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治疗1a末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自知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a末,研究组自知力、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30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设为单相组,30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设为双相组;于入组第1 d及常规治疗6周末清晨8∶00采集血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同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抽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于体检时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及3组被试的血浆皮质醇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与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6周末,单相组及双相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单相组及双相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绝望感因子分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分值呈显著正相关(R=0.3709-0.4971,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较高,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I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治疗,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治疗,观察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评定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激越行为,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奥氮平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评分显著低于喹硫平组(P〈0.05);治疗8周末奥氮平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3.3%,喹硫平组分别为63.3%、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疗效均显著,安全性高,但奥氮平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