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防垂足防压疮自动充放气脚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因脊髓骨折、脱位导致截瘫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锻炼护理加防垂足防压疮自动充放气脚垫,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锻炼护理加丁字鞋,观察两组足下垂和足部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足下垂和足部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卧床病人应用新型防垂足防压疮自动充放气脚垫,能有效预防足下垂和足部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我科白行设计了手部石膏静脉输液固定托,此固定托选用石膏材料制作而成,采用石膏翅形根据手的特殊结构,制作成输液固定托,因石膏具有一定的硬度,无论输液的部位如何,能与皮肤较好的接触,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如手的大小,手的畸形临时做石膏托(干得很快),制作出符合每个患者特点的同定装置这些特点提供了作为外固定材料的条件,经临床使用,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防足下垂牵引装置在预防长期卧床伴下肢主动运动功能缺陷患者足下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治疗型的弹力袜、弹性绷带、羊羔毛、软魔术贴等材料,制作预防足下垂的装置并应用于临床。结果18例采用防足下垂牵引装置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1例足下垂。人院时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56.78±16.45)分,出院时为(66.11±9.89)分,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t=一2.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足下垂牵引装置可预防长期卧床伴下肢主动运动功能缺陷患者足下垂的发生,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矫形踝关节托对脑损伤致足下垂、足内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52例脑损伤偏瘫所致足下垂、内翻患者随机分为踝关节托组230例和常规康复组222例。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踝关节托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矫形踝关节托,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的变化。结果 康复训练8周后,2组患者在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身体平衡功能上明显改善(P<0.01),踝关节托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康复组(P< 0.01)。结论 矫形踝关节托能改善脑损伤偏瘫所致的足下垂、足内翻患者的步行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秀英 《全科护理》2013,(29):2778-2778
病人在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药物外渗、肿胀,特别是输入碘造影剂、化疗药等特殊药品时,如处理不妥当会引起不良后果,甚至造成医疗纠纷。我院放射科在为病人做CT增强检查时,用高压注射泵输注碘海琼造影剂,即用100mL注射器吸入80mL~90mL药液,要求2min--3min内快速输完。  相似文献   

6.
正留置针是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用的医疗器械,可以减少对患者的穿刺次数,使用方便,也减少了临床输液时反复穿刺操作,降低了患者的穿刺痛苦以及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而在当今的临床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1]。但现有的留置针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移动或出汗等原因,固定留置针的输液贴固定不牢,留置针头有可能发生位移,导致针头与血管壁相抵接,造成输液不流畅。为此临床上常需要医护人员或患者不定期地拖拽留置针尾至合适位置并重新固定以  相似文献   

7.
作者按照踝关节生物力学原理研制一种矫正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的随身携带式垂足矫正器。具有稳定踝关节,矫正异常步态和帮助行走的作用,主要用于矫治偏瘫、不完全性截瘫、腓总神经麻痹等疾病所致的垂足。该器结构简单合理,配带轻巧舒适,容易脱卸,矫正效果可靠,临床应用158例,有效率98.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自制防坠床报警固定带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间使用坠床报警固定带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时根据倾向性评分匹配规则筛选2015年1月—12月间常规方式护理的坠床高风险患者为对照组,每组80例。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的坠床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住院期间的坠床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坠床报警固定带的设计合理,可有效降低坠床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儿童输液是医院救治患儿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1],调查发现患儿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发生率为9.04%,其中10个月至3岁的患儿药物外渗高达72.8%[2]。为更好地服务患儿,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骨三科护士自行设计了一种制作简单、实用的静脉输液固定带,在临床应用得到好评。该输液固定带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调查106例患儿使用新型固定带后患儿家长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显示96.22%的患儿家长对新型固定带满意,认为能够起到很好的协助固定作用,外观漂亮。98.11%的护士表示使用方便。现将制作方法及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牵引术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牵引床价格较高,通常每家医院牵引床数量有限,且集中安放于骨科,存在牵引床数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现象,此时临床上多采取牵引后直接把牵引装置放置在病床头(尾)端进行重力牵引的方法,此方法缺乏有效的固定措施,在方向、角度等方面影响牵引效果,进而影响骨折复位及愈合,延长了患者康复时间,增加患者经济与心理方面的负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作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可满足大重量的牵引需要,同时又能对牵引方向进行上下和左右水平方向的大范围调整的多功能牵引架,临床应用1年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胸部损伤患者胸廓固定带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设计一种女性胸廓固定带,2013年9月—2014年3月将收治的女性胸部损伤住院患者单纯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9例,试验组使用新设计的女性胸廓固定带,对照组使用常规胸廓固定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舒适状况和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中、高度舒适率为68.96%,对照组为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23,P<0.05);试验组患者中、重度疼痛占48.28%,对照组占8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5,P<0.05)。结论新设计的女性胸廓固定带在胸廓固定时可有效增加女性患者舒适性,减轻疼痛程度,达到增加女性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艳萍 《当代护士》2005,(12):95-96
目的为解决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无处固定而易脱落,及方便患者下床活动。方法自行设计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的固定带并应用于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的患者40例。结果患者使用该固定带固定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后,无1例因负压吸引器内液体过多而致胃管脱落,患者活动方便,满意率为100%。结论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因负压吸引器无处固定而使胃管脱落的发生率,方便了患者下床活动,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各类深浅静脉导管针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静脉药物外渗率逐渐下降,但仍有部分病人使用一次性头皮钢针输液,我科针对部分无条件使用静脉导管针且需输注弱刺激性的化疗药物病人,特制作了一种简易的手部输液固定托,有效减少了钢针输液引起的静脉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14.
李雯  安霞  孙颖 《天津护理》2010,18(2):107-107
我院是以创伤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开放伤患者居多,伤口出血容易污染衣、被、褥,床面、地面环境,不仅成为对患者、家属和周围人群的恶性刺激,而且会造成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于开放性肢体骨折的患者,传统的软质纸垫或医用敷料不具备肢体固定功能,在检查、搬运的过程中易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适用于患者上肢、小腿、足踝部外伤及关节屈曲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固定敷料,临床使用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自制残肢伤口固定套固定残肢伤口,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行截肢手术的肢体毁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术后利用自制残肢伤口固定套固定;对照组33例采用敷料外U型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局部肿胀程度、残肢皮肤压疮、伤口感染、邻近关节活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5.71%,皮肤压疮坏死率为8.57%,肿胀发生率为28.57%,均低于对照组(18.18%,15.15%,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10,3.340,4.79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为(46.80±12.35) ml,邻近关节活动度为(145.68±13.20)°,对照组分别为(89.81±10.61)ml,(112.46±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721,11.330;P<0.05)。结论利用自制残肢伤口固定套固定残肢伤口,能减少伤口术后出血,促进肿胀消退,减少皮肤压疮,有利于早期邻近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掌背侧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掌侧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闭合性第2~5掌骨干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试验组(43例)。两组均予以手法复位,对照组复位后采用掌侧石膏托外固定,试验组复位后采用掌背侧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掌侧石膏托外固定,对比两组疗效、手掌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掌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掌背侧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掌侧石膏托外固定治疗闭合性第2~5掌骨干骨折,可加快患者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9月诊治桡骨下段骨折452例,早期采用前后石膏托固定,2~3周后改用杉树皮固定的方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医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危重症患者在治疗疾病时使用的导管种类也日益增多,但在临床护理中,儿童、老年人、基础病多、精神状态不稳定、病情反复、病程长等危重症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几率也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护理不良事件,通常是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约束,但效果不佳,拔管的现象依然存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防抓手套,已申请专利,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制输液固定托手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时问较长。经常会发生因患者不注意或随意活动(尤其儿童或意识模糊患者)引起输液针穿破血管壁从而发生药液外渗现象,护士必须重新穿刺才能解决上述问题,这样重复劳动不仅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以往我们用传统的方法将使用过的空药盒加医用长胶布在距穿刺部位上下各3~4cm处固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间长胶布易松动,尤其患者出汗后使胶布失去粘性从而导致固定不牢、脱落等现象发生,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制作了一种输液固定托手架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辛宝琼 《上海护理》2012,12(4):53-55
在骨科,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等需要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的患者,均需常规穿防旋鞋固定患肢以防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髋关节脱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以防旋鞋在骨科下肢疾患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防旋鞋存在大小不合适、固定不稳易脱落和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压疮等缺点。为此,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防旋鞋,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