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监护重点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搏骤停病人复苏成功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给予亚低温治疗,并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及干预.[结果]经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病人病情恢复快,未发生并发症,5 d后转出监护室,1周后顺利出院.[结论]亚低温治疗是心搏骤停病人复苏后促进脑部功能恢复的重要治疗方法,配合有效的监护及并发症防治等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1例心搏骤停复苏后昏迷患者制定人工亚低温循证治疗方案。方法针对提出的临床问题,检索Medline(1981—2006年)和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2期)。结果检索发现,关于心搏骤停复苏后人工亚低温治疗RCT3篇和SR1篇,通过分析检索结果、结合临床医生经验及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了循证治疗方案,通过6个月随访发现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对心搏骤停复苏后昏迷者,采用人工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低温治疗目前已经被认为是提供心搏骤停全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保护重要的治疗措施.2002年关于复苏后低温治疗的两个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客观地阐明低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这最终促使国际复苏联盟和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对心搏骤停复苏后昏迷患者进行维持治疗12~24 h的亚低温(32 ~34℃)治疗.尽管如此,最新的2010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中仍然未对低温治疗的实施给予具体的指导,对低温治疗过程中很多的问题仍存争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亚低温治疗的监测指标.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40例,经心肺复苏(PCR)达到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亚低温治疗组各20例.随访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监测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rSO2)在亚低温治疗各时点的变化.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的致残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12 h后rS02明显上升,24 h后rSO2持续维持在稳定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患者实行亚低温治疗能减轻脑组织氧代谢紊乱,改善预后.无创持续监测rSO2对亚低温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搏骤停后病人心、脑、肺、肾等全身各脏器由于缺血缺氧出现不可逆损害,而复苏后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的缺血、缺氧性损伤.病人在低温状态下组织耗氧量减少,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亚低温治疗为现代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现阶段主要对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影响研究较多,但就适合的降温时间窗、温度窗及降温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本文就心肺复苏中亚低温治疗的研究现状及不同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而心搏骤停救治的成功率不足1%,因为在心脏骤停后,虽然经过有效抢救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但长时间的缺血会导致全身多脏器受损,并引起缺血再灌注之后的继发性损伤,其主要表现为:脑损害、心肌损害、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持续诱因性病变,最终导致院内死亡,存活的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也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我们将这一系列病变称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成功的心肺复苏不仅仅是恢复心肺等重要器脏的自主循环,最终目的是尽可能的恢复神经功能.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心搏骤停后治疗作用,认为亚低温能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恢复[1].正确实施亚低温,做好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是业内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心肺复苏患者实施亚低温时机的选择、降温的方式、目标温度、持续的时间、如何复温及护理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搏骤停脑复苏后脑功能损伤的恢复十分困难,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脑保护方法的探索,亚低温对脑的保护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公认。但目前国内外对脑降温方法有所不同,国外主张全身亚低温治疗而国内多主张头部局部降温,为探讨两者对脑复苏的效果及其治疗价值,本文对25例病例进行了临床研究与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观察对象病例入选标准:①所有病人均为心搏骤停者;②心搏停止后开始复苏时间在8min内,复苏成功时间大于15min;③心肺复苏后心肺功能及生命体征稳定;④所有病人均需在ICU进行监护。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60岁或小于12…  相似文献   

8.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FI)、Barthel指数 (MBI)及生活质量评分 (QOL)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并观察亚低温对他们的影响。结果 在心肺复苏后第7d ,亚低温组GCS评分明显比常规治疗组高 (P <0 0 5 ) ;在复苏后第 12周和 2 4周 ,亚低温组NFI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较常规治疗组低 (P <0 0 5 ) ,MBI评分明显较常规治疗组高 (P <0 0 1)。结论 亚低温可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82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局部降温治疗,试验组采用阶梯式亚低温全身降温治疗,且两组患者全程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GC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临床疗效明显,再辅以精心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亚低温治疗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急救收治的急诊心脏骤停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急救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头部冰帽降温,观察组给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功能分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76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头部降温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例数、开始降温至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并发症、3个月后大脑评分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而所用的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APACHE II评分小于对照组,且3个月脑功能优于对照组,脑死亡例数亦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术成功患者的疗效.方法 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术成功的4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3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23例予以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血乳酸清除率、脑神经功能及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苏成功6h和24h后,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部降温法,比较2组患者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到开始实施降温的时间(ROSC-IH),达到目标温度的例数,开始降温到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IH-TT),并比较2组并发症及3个月后大脑功能评分分级(CPC)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其IH-TT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达到良好脑功能的患者多于对照组,脑死亡病例数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优化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降温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心搏骤停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是有益的.本文通过Meta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2年4月)、OVID(1980年至2012年4月)、EMBASE(1980年至2012年4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至2012年4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95年至2012年4月)和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1994年至2012年4月).纳入文献符合:①随机对照试验(RCT);②比较常温与亚低温治疗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③结果为神经功能恢复和出院存活.合并效应量,计算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4个RCT共纳入417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好(RR=1.43,95% CI 1.14~ 1.80,P=0.002),出院存活更高(RR=1.32,95% CI 1.08 ~ 1.63,P=0.008).所纳入文献报道的不良事件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研究同质性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亚低温治疗改善了心搏骤停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出院存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中心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CPR)存活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院前发生心脏停搏与院内发生心脏停搏复苏存活率。方法:对我院急诊中心78例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院前发生心搏骤停组和院内发生心搏骤停组的CPR开始时间(从心脏停搏至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CPR持续时间、开始除颤时间、除颤次数、肾上腺素用量及存活率。结果:院前组复苏存活率2.86%,院内组复苏存活率11.62%。两组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R持续时间、除颤次数及肾上腺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心脏停搏较院内心脏停搏复苏存活率低,与“生命链”未彻底落实及急救水平低有关。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加强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早期除颤及早期亚低温治疗,是提高CPR成功率及复苏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白细胞、电解质的影响。方法61例心搏骤停的患者,经急诊科或院内复苏后转入ICU,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入ICU后立即给予局部亚低温治疗,2~4h内将鼓膜温度降至32~35℃,共治疗72h。分别于治疗后第1天、第7天对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清电解质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复苏成功后第1天的外周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36)。而两组患者电解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部亚低温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降低21.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同样能保护脑神经功能,提高存活率,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同时对血清电解质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体温管理技术,由于其能够改善危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预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复苏后治疗、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等领域。根据诱导体温下降的方式不同,亚低温治疗主要分为:体表降温、静脉输注冰盐水和血管内降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温林格氏液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急诊科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冰帽方法降温,观察组采用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基本生命体征、降温成功率、IH-TT及三个月随访的脑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SpQ2高于对照组;降温成功率(94.44%)高于对照组(33.33%);IH-TT值低于对照组,脑功能恢复较好(44.44%)的患者多于对照组(27.78%),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输注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对患者进行脑组织保护治疗安全有效,是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而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防肺水肿,降温过程中防治寒颤、缓慢复温是保证治疗实施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40例,经心肺复苏(CPR)达到基础生命支持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亚低温治疗组各20例.随访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予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的致残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脏骤停后CPR患者实行亚低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正确使用电脑降温毯及专科护理等是降低亚低温治疗脑复苏并发症的关键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反复心搏骤停行体外循环心肺复苏后,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体外循环心肺复苏实施时做好团队配合及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围复苏期重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亚低温治疗的监护、神经系统监护、抗凝管理及机械通气监护,密切观察病情警惕并发症发生,同时做好渐进式早期肺康复训练。患者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16 d后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入院50 d后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