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对剖宫产术病人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6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80例。A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行自控耳穴电刺激,取神门穴,频率为1.5Hz,强度由产妇自己掌握,刺激30min后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持续刺激至术后2h;B组不进行电刺激。观察两组病人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T1)、胎儿剖出至子宫缝合完毕(T2)、探查腹腔至缝合皮肤切口(T3)、硬膜外腔给予吗啡至术后2h(T4)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术中甲氧氯普胺、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A组较B组T3、T4时间段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降低(χ2=6.135~17.670,P〈0.05),甲氧氯普胺使用率降低(χ2=26.467,P〈0.05);两组T1、T2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可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探查腹腔后与硬膜外使用吗啡后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但对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亚宁定对妊高征产妇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中重度妊高征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宁定组各30例,分别在注药前后观察两组产妇动脉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新生)LApgar评分。结果:亚宁定组患者术中SBP、MAP和HR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升高。结论:亚宁定能有效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中产妇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瑞芬太尼全产程静脉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因恐惧拒绝椎管内穿刺且符合条件自愿行静脉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镇痛组(R 组,30例)和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瑞芬太尼镇痛组(TR组,30例)。分别记录产妇镇痛前(T0),宫口扩张3cm (T1) 、5cm (T2) 、10cm (T3) 、胎儿娩出(T4) 5个时间点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 以及胎心率 (FHR)变化;记录电子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及瑞芬太尼的总用量;各产程总时间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新生儿的出生后Apgar评分、脐动脉血乳酸值;分别于镇痛前(T0)、产后48h(T5)时间点取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催乳素含量。结果:不同时间点的MAP、HR、FHR,产程时间、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率,胎儿娩出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乳酸值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R组和TR组在T1-4的镇痛评分VAS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以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TR组较R组明显降低(P<0.05),且自控按压次数和瑞芬太尼总用量亦降低(P<0.05);分娩后两组产妇催乳素含量显著上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瑞芬太尼全产程静脉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的产痛且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母婴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麻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相同麻醉深度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ASA Ⅰ~Ⅱ级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组(A组),单纯七氟烷(B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A组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30min,B组静置30min.气管插管后,A、B两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吸入七氟烷维持,A组持续穴位电刺激.分别在穴位刺激前(T<,0>)、切皮时(T<,1>)、开腹探查时(T<,2>)、开腹探查后30min(T<,3>)、开腹探查后60min(T<,4>),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采静脉血监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浓度;记录七氟烷的使用量.结果:组间比较,两组病人MAP、HR和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T<,1>、T<,2>、与T<,0>时间点MAP、HR、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升高(P<0.05).A组七氟烷的使用量与B组相比降低了32%(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增强了七氟烷的麻醉效能,减少了七氟烷的使用量,并保持了相同的应激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和对照组(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每组40例。观察(1)术后4、8、24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的发生率 (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镇痛的效果 (3)观察术后6-12 h首次母乳喂养率及12 h、24 h、48 h泌乳量。结果:PCEA组术后4、8、24 h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PCEA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母乳喂养PCEA组40例(100%),对照组32例(80%)。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促使乳汁分泌,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体位垫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仰卧住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12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依据手术顺序随机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左侧卧位L2~3联合麻醉成功后,对照组在产妇腰骶臀部放置自制体位垫(沙袋)使其下腹部左倾15°~20°,观察组将奥克兰(OKL)斜行手术体位垫放置于腰骶臀部使其下腹部左倾15°~20°。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T0)、侧卧位麻醉操作前(T1)、放置体位垫后1min(T2)、3min(T3)、5min(T4)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SHS发生率、麻黄碱用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舒适度。结果T0、T1时两组MAP、HR、Sp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pO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HS发生率、麻黄碱用量、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体位垫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SHS效果优,患者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一定频率的经皮电刺激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阿片肽的原理,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辅助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HANS组)与单纯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吗啡用量HANS组150±192.6μg与对照组465±478.2μ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效果VAS评分HANS组0.5±05且分与对照组0.9±0.64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胸闷、恶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结论:HANS复合PCEA可使吗啡用量减少68%,提高镇痛效果并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收治的121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58例给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B组63例在A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记录两组麻醉起效、产妇拔管后自主排尿时间及1、5 min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观察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应激反应相关指标[丙二醛(MDA)、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皮质醇(Cor)]水平变化,并统计围术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出生1 min与5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起效及拔管后自主排尿时间均短于A组(P<0.05);两组麻醉前(T0)与手术结束即刻(T3)时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药完毕后10 min(T1)至注药完毕后30 min(T2)时MAP、HR均比T0低,而B组波动比A组更小(P<0.05)。两组T...  相似文献   

9.
陈关梅 《大医生》2023,(12):4-6
目的 分析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无痛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曹县人民医院分娩的6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行罗哌卡因治疗,观察组行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产程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结果 观察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 <0.05);麻醉前,两组产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观察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R、MAP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可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时间,且对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叶永科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55-2156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剖宫产全身麻醉孕妇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即A组和B组,各50例。B组给予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麻醉,A组给予七氟醚与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其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结果】A组不同时期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变化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诱导即刻,胎儿娩出时MAP与HR较诱导前,胎儿娩出5min和拔管即刻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诱导即刻、胎儿娩出时A组MAP与HR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胎儿娩出5min时A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0.3±1.7)min、拔管时间(12.6±1.2)min和听从指令睁眼时间(11.8±1.9)min均明显的低于B组(13.8±1.1、18.3±2.3、15.3±2.4)min,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全身麻醉中应用七氟醚与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明显,可减轻炎性细胞因子释放,麻醉应激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加入小剂量芬太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218例ASAI~II级足月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109例和B组(对照组)109例。选择L2~a行硬膜外穿刺,试验量2%利多卡因4ml,5min无脊麻征象后,A组分次追加含2“g/ml芬太尼的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ml,B组则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ml,根据阻滞平面可再追加相应局麻药,直至元痛平面达T8后开始手术。记录阻滞平面达T8所需时间、初次剂量、最高阻滞平面及局麻药作用持续时间;于切皮、进腹、取胎及缝皮时记录VAS评分,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注药后5min、15min、30min、术毕时SBP、DBP、HR、Sp02i观察进腹及取胎时的牵拉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结果A组在切皮和进腹时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取胎和缝皮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阻滞平面两组相当,而阻滞平面达Ts所需时间和初次剂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麻醉作用持续时间A组明显比B组长(P〈0.01),牵拉反应A组明显轻于B组(P〈0.05),而BP、HR、SpO2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局麻药用量,增强麻醉效果,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以安全地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儿安全的影响。方法抽选该院自愿要求实施无痛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无椎管内麻醉手术禁忌证、单胎头位产妇100例为观察组,予以1 m g/m L罗哌卡因复合0.5μg/m L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同时选择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产程、产妇下肢肌力、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麻醉10 min后直至宫口全开时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妇下肢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后产妇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均相较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显著降低及剖宫产率,并且不增加母婴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舒芬太尼对产妇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对照Ⅰ组用量为3旭,观察组用量为5μg,对照Ⅱ组用量为7旭。比较3组的镇痛效果、产妇分娩结局、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状态等指标。结果对照Ⅰ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和对照Ⅱ组(P〈0.05),首剂持续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和对照Ⅱ组(P〈0.05);镇痛前,3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30、60min,对照Ⅰ组的VAS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组在顺产率、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Ⅰ组和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胎心改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Ⅱ组(P〈0.05);对照Ⅰ组和观察组的新生儿于出生即刻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Ⅱ组(P〈0.05)。结论高、低剂量舒芬太尼均具有较好的分娩镇痛作用,而极低应用剂量则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与高剂量舒芬太尼相比,低剂量舒芬太尼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新生儿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母血、脐血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早期处理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Witko—Sarsat法加以改进检测胎儿窘迫组和对照组母血、脐血中AOPP水平,观察各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胎儿窘迫组母血及脐血中AOPP水平分别为139.89±12.82μmol/L,139.52±17.28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4.67±11.63μmol/L,109.56±11.67μmol/L,胎儿窘迫组显著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胎儿窘迫持续时间≥30min与持续时间〈30min相比较,脐血中AOPP有显著差异(158.38±8.03μmol/L vs131.43±13.36μmol/L,P〈0.05);母血在胎儿窘迫不同持续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③胎儿窘迫组新生儿窒息发生11例,其中轻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2例,与脐血中AOPP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氧化应激损伤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检测脐血AOPP水平有助于评估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母血中AOPP水平与胎儿缺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血清肌酶谱、血清BNP水平、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VA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肌酶谱及血清BNP水平与护理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0.05);心理状况与护理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P<0.05);QLQC-30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地改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年龄6179岁,ASA分级为Ⅰ79岁,ASA分级为Ⅰ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IL-6、TNF-α浓度小于A组(P<0.05),IL-10浓度大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对咪唑安定镇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霞云  陈安基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79-1881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凯纷)或芬太尼对咪唑安定镇静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34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将病例分为凯纷复合咪唑安定组(凯纷组)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芬太尼组),每组67例。观察两组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SpO2,采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比较两组病人的镇静程度,围术期呼吸抑制情况(SpO2≤90%超过5s)、术中牵拉或止血带压迫不适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术后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记录相应的VAS值。【结果】两组比较,芬太尼组围术期呼吸抑制的发生高于凯纷组(P〈0.05)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6h、12h VAS评分凯纷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中OAA/S评分,各时点的MAP、HR、R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凯纷复合咪唑安定术前静脉输注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比较,在辅助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的,其超前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不影响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未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中的疗效.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甲状腺肿手术患者80例,均行颈丛神经阻滞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间断静脉滴注氟芬合剂.比较两组患者在颈丛神经阻滞前(T0)、手术开始切皮时(T1)、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2)和术毕缝皮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和VRS镇痛评分.结果:治疗组内各时间点MAP、HR、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各时间点MAP、H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镇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中可有效抑制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是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