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及三叉神经节(TG)内5-羟色胺受体3、4、7亚型(5-HT3R、5-HT4R、5-HT7R)mRNAs的表达。方法 同位素标记的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5-HT3RmRNA阳性神经元密集分布于Vc的浅层(Ⅰ、Ⅱ层),散在分布于Ⅲ层;5-HT4RmRNA在Vc浅层也有较强的表达。Ⅲ层偶见阳性神经元;5-HT7R mRNA在Vc内表达较弱,且仅见于浅层。TG内5-HT3R、5-HT4R及5-HT7RmRNAs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2.8%、24.7%和9.8%。大、中、小型阳性细胞均可见,但以中、小型细胞为主。结论 5-HT3R、5-H4R航5-HT7RmRNAs在大鼠Vc及TG神经元内均有表达,提示这三种受体亚型在面口部感觉信息的传递或调控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 ABC 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海兔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5-HT-IR)纤维在侧节感觉神经元簇(PSC)中的分布及其与侧节感觉神经元(PSN)的关系。可见 PSN 胞体和轴突的近侧段被含有大量膨体的5-HT-IR 纤维所包绕。光镜下测量4个视野区的5-HT-IR,膨体平均短径为1.1±0.6μm,分布范围为0.2~3.8μm。膨体大小的频数分布呈正偏态,79%的膨体短径分布于0.2~1.4μm 之间。5-HT-IR 纤维至少存在4种类型。少数5-HT-IR 纤维可有分支发出,发出点通常是在膨体上,从膨体发出2~4条细分支,每条分支上又可见数个子膨体存在。发出分支的膨体平均短径为1.70±0.5μm,分布范围在1.0~2.4μm,某些小的膨体似与 PSN 胞体表面形成接触,但现有结果尚不足以说明5-HT-IR 纤维与 PSN 之间存在着突触样联系,因为 PSN 细胞胞体表面有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鞘包绕,这一结构或许阻碍5-HT-IR 纤维与 PSN 形成真正的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 ABC 法,研究了海兔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5-HT-IR)纤维与侧节感觉神经元的空间关系。在光镜下可见5-HT-IR 纤维走向 PSN 并围绕在 PSN 胞体及轴突起始段,交织成网.5-HT-IR 膨体依据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3类。5-HT-IR 膨体与 PSN 构成轴-体和轴-轴突触.尚可见到轴-胶突触存在.各类突触可分为平坦型和内陷型.参与突触形成的膨体均为小型膨体.本文首次报道了无脊椎动物海兔神经元之间存在着轴-体突触联系,并从形态学上证明5-HT 能神经通过与 PSN 的突触联系,从而参与海兔尾回缩反射弧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缝大核(NRM)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向臂旁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分支投射。方法 fast blue(FB)和diamidino yellow(DY)逆行双标与5-H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三重标记技术。结果 将FB和DY同时分别注入导水管周围灰质和臂旁核后,在中缝核群可见FB、DY单标神经元以及FB/DY双标神经元。此外,在NRM内还可见到FB/DY双标并呈5-HT阳性的三标神经元。结论 中缝大核内5-HT能神经元借助其轴突分支可同时向臂旁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投射,这种分支投射形式可能参与5-HT能神经元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5.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海兔5-羟色胺免疫反应阳性(5-HT-IR)纤维在侧节感觉神经元簇(PSC)中的分布及其与侧节感觉神经元(PSN)的关系。可见PSN胞体和轴突的近侧段被含有大量膨体的5-HT-IR纤维所包绕。光镜下测量4个视野区的5-HT-IR,膨体平均短径为1.1±0.6μm,分布范围为0.2~3.8μm。膨体大小的频数分布呈正偏态,79%的膨体短径分布于0.2~1.4μm之间。5-HT-IR纤维至少存在4种类型。少数5-HT-IR纤维可有分支发出,发出点通常是在膨体上,从膨体发出2~4条细分支,每条分支上又可见数个子膨体存在。发出分支的膨体平均短径为1.70±0.5μm,分布范围在1.0~2.4μm,某些小的膨体似与PSN胞体表面形成接触,但现有结果尚不足以说明5-HT-IR纤维与PSN之间存在着突触样联系,因为PSN细胞胞体表面有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鞘包绕,这一结构或许阻碍5-HT-IR纤维与PSN形成真正的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研究内脏高敏感大鼠肠道及脊髓内的 5 -羟色胺 (5 - HT)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分布 ,肥大细胞脱颗粒对 5 - HT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影响。 方法 :鸡卵清白蛋白制备的内脏高敏感大鼠分为两组 (A组和 B组 ) ,B组为事先给予促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剂 C4 8/ 80的内脏高敏感大鼠 ,A组为未予该药物的内脏高敏感大鼠。对内脏高敏感大鼠和正常对照组 (C组 )结肠和脊髓进行 5 - HT免疫组化 IHN- Envision染色并作定量分析。 结果 :A组和 C组比较 ,肠道 5 - HT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黏膜下层阳性指数 (PI)明显增加 [(0 .6 34± 0 .2 75 ) vs(0 .2 4 5± 0 .131) ,P<0 .0 1],肌间神经丛内和脊髓后角 5 - HT免疫阳性神经纤维 /神经元 PI显著增高 [(0 .0 0 9± 0 .0 0 4 ) vs(0 .0 0 7± 0 .0 0 4 ) ,(1.0 36± 0 .6 4 3) vs(0 .94 9± 0 .4 6 2 ) ,P<0 .0 5 ]。B组的结肠黏膜下层、肌间神经丛和脊髓后角的 5 - HT免疫阳性神经纤维 /神经元 PI分别为 0 .95 8± 0 .32 8,0 .0 12± 0 .0 0 5和1.732± 0 .75 4 ,比 A组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结肠和脊髓后角 5 - HT能神经纤维 /神经元功能异常可能是内脏高敏感的形成机制之一 ,肥大细胞至少部分通过 5 - HT能神经元作用于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脑薄片方法,观察损毁中缝背核(DR),不同光照条件,5-羟色胺(5-HT),氯氮平和利坦色体对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昼夜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1)SCN有昼高效低的自发放电的节律性;(2)5-HT对SCN神经元自发放电有抑制作用,SCN神经元对5-HT的敏感性呈昼低夜高的节律(P〈0.01),(3)氯氮平和利坦色林均能阻断5-HT对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抑制作用;(4)损毁DR后,SCN  相似文献   

10.
全身麻醉药应用于临床已有170余年,然而其作用的神经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中缝背核(DRN)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在脑内投射广泛,与很多生理功能有关.新近研究发现,DRN的5?HT能神经元在全麻状态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从神经机制的角度出发,就目前已明确的DRN的5?HT能神经元全身麻醉中的神经通路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1.
季伟  裴力雨  史娟  李云庆  李继硕 《医学争鸣》2004,25(16):1441-1443
目的: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缝背核(DR)内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是否向臂旁核(PBN)投射.方法: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5-H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技术.结果:将FG注入PBN后,在PAG的尾段腹外侧区和DR观察到许多FG逆标神经元;5-HT阳性神经元密集地分布于DR,在PAG尾段的腹外侧区内,也能见到一些大型5-HT阳性神经元;PAG尾段腹外侧区和DR的部分FG逆标神经元呈5-HT阳性.结论:PAG和DR内的5-HT能神经元向PBN发出投射,通过作用于PBN内的局部环路神经元或投射神经元,可能参与躯体和/或内脏伤害性信息通过PBN向前脑结构传递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用HRP法和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大鼠中脑中缝背核至大脑感觉皮质的纤维投射以及该纤维的性质。结果表明:中缝背核投射至感觉皮质的纤维多数起源于中缝背核的外侧部,其性质主要为5-HT能纤维(占整个投射纤维的88%),提示:中缝背核对感觉皮质的广泛影响可能是通过5-HT实现的;HRP(TMB法)和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是研究神经径路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用束路追踪和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中缝大核下行投射纤维间的突触联系。光镜观察发现,HRP跨节标记三叉神经传入终末与中缝大核(RMg)顺行追踪的PHA-L标记终末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浅层有重叠分布。在Vc浅层丘脑投射神经元与初级传入和RMg下行投射的分布也有重叠。电镜观察发现初级传入终末和丘脑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而RMg下行投射终末与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轴树突触,提示RMg下行投射纤维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丘脑投射神经元对初级传入的伤害性信息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4.
陶发胜  张建林  梅冠庭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20):1828-1830
目的 定量分析大鼠5-羟色胺(5-HT)阳性终末与三叉神经运动核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运动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20只,经升主动脉灌注固定。用振动切片机横切脑干,片厚50μm。将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染色结果在电镜下观察。结果 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均呈ChAT阳性;5-HT阳性终末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直径20-30nm),透明扁平形小泡(长径25-35nm)和大颗粒囊泡(直径≥50nm)较少见。5-HT阳性终末与ChAT阳性运动神经元之间主要形成非对称型突触联系,对称型突触较少见。非对称型突触的突触间隙明显宽于对称型突触的突触间隙。结论 5-HT阳性终末主要含透明圆形小泡,它们与ChAT阳性的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之间主要形成非对称型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5.
马文领  张文斌  张宇飞 《医学争鸣》2003,24(15):1387-1389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IN V)内接受口面部深层结构(咬肌)伤害性信息的calbindin D-28k(CB)神经元是否投射到孤束核(NTS).方法:应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结合Fos和CB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结果:FG逆标细胞和Fos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注射和刺激同侧IN V的背侧边缘旁核(PaMd)和三叉旁核(Pa V)内;大量的CB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双侧IN V内.IN V内的大部分FG逆标细胞(约73.3%)呈CB免疫反应阳性.在FG和CB双标记的神经元中。又有一部分(约47.4%)为同时呈Fos免疫反应阳性的三重标记.结论:IN V投射至NTS的CB神经元接受口面部深层结构的躯体伤害性信息,含CB的神经元可能在口面深部伤害性信息经IN V至NTS的传导径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清醒麻痹大鼠观察了电刺激和损毁脑桥蓝斑核对缝隙大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及其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影响。大多数神经元放电频率在刺激蓝斑核后减少;损毁后增加。大多数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可被蓝斑核刺激所压抑;损毁后则加强。损毁蓝斑核的效应在损毁后10分钟时最显著,以后随时间而减弱。本工作说明蓝斑核对缝隙大核神经元活动有紧张性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蓝斑核在脑干水平拮抗镇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向伏隔核的投射,为阐明一氧化氮(NO)在中缝背核与伏隔核的纤维联系中的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依据。方法: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 d)法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观察大鼠中缝背核内NOS阳性神经元向伏隔核的投射。结果:在中缝背核内观察到HRP/NOS双标记神经元,所占比例为5%。结论:中缝背核内有NOS阳性神经元向伏隔核投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背核(dorsal motor nucleus,DMN)微量注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对大鼠胰腺内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体质量250~300g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6)DMN微量注射100nL浓度为0.4μg/mL的SS,对照组(n=6)DMN微量注射100nL的人工脑脊液(aCSF)。两组均予20%脂肪乳液行十二指肠灌注1h后,取大鼠胰腺标本行c-fos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DMN注射SS组大鼠胰腺内c-fos免疫阳性神经纤维阳性面积(6122.5±1410.0vs1875.8±992.0)和阳性指数(0.62±0.02vs0.26±0.07)均明显降低(P〈0.01)。讨论:DMN微量注射外源性SS对大鼠胰腺内神经元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说明DMN外源性SS通过抑制胰腺内神经元发挥对胰腺外分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逆向激活碰撞技术并结合神经元电生理学特征分析,发现中缝背核有纤维直接投射到丘脑束旁核,且这些中缝-丘脑单位中约40%是5-羟色胺能神经元;束旁核对中缝背核活动也存在影响。讨论了两核团间联系性质及其在痛信号传递及调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方法,以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为实验动物,系统地观察了小鼠脑干内5-羟色胺(5-HT)与γ-氨基丁酸(GABA)的共存情况,为中枢神经系统内5-HT与GABA共存神经元的分布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技术,对GAD67-GFP基因敲入小鼠脑干内5-HT与GABA免疫荧光双重染色,观察双重标记神经元在5-HT细胞群(B1-B9)中的分布情况并计数.结果:在所有脑干的5-HT细胞群中,双重标记神经元在中缝大核区域内所占的比率最高,平均为10.0%,其次是中缝苍白核和中缝隐核,分别为1.8%和1.4%.中缝桥核与中缝背核所含的共存神经元比例小,仅0.9%和0.3%.而在其他细胞群即B4,B6和B8-9细胞组,未观察到双重标记神经元.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只有部分延髓中线核团的5-HT能神经元同时含有GABA,而中脑中线核团和脑干的其他非中线5-HT细胞群内未见这种共存神经元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