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琪 《新中医》2015,47(2):258-2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长期卧床便秘患者临床观察。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比较2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时间,采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便秘发生率观察组16.7%,对照组5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排便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便秘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可明显降低便秘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影响。方法:将本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依据进行辨证施护,观察护理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护理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疗效及随访半年复发人数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辨证施护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疗效较好且能减少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便秘的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便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便秘情况较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便秘症患者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痔疮术后便秘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痔疮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予痔疮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降低肛肠科术后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辨证施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2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护,比较2组患者伤后、术后便秘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价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后和术后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9.0%和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PAC-QOL评分总分为(58.11±15.8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的护理中,辨证施护可明显降低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林萍  肖立韦  毕迎月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18-120,12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9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CLV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CLVQOL各项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孙丽娜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57-2058
目的:探讨脑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疗效。方法:将8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施护观察组和西医常规护理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中医辨证施护组有效率95%;常规护理组有效率72.5%,两组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候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统计1年内急性发作人数。结果:两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急性发作人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辨证施护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且能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10.
徐新兰 《新中医》2016,48(13):253-25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中医证候积分,记录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能力评分(ADL)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ADL、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DL、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药溻渍疗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疗效及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辩证组(61例)和溻渍组(61例)。其中辩证组患者给予中医辩证施护,溻渍组给予中药溻渍疗法联合中医辩证施护。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功能(腹胀情况、肠鸣音次数),便秘疗效,总治疗效果。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腹胀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与辩证组比较,溻渍组明显缩短(P<0.05);2组肠鸣音次数明显升高(P<0.05),且与辩证组比较,溻渍组明显升高(P<0.05);与辩证组便秘疗效73.77%、总疗效78.69%比较,溻渍组90.16%、93.44%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药溻渍疗法联合中医辩证施护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患者可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2.
韩琳  刘凤丽 《陕西中医》2009,30(6):694-69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不同的症候给予中医辨证施护,4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刘雪艳 《陕西中医》2009,30(11):1498-149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不同的症候给予中医辨证施护,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常规护理组按重症肌无力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辨证施护组按3种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绝对评分、相对评分和疗效。结果:护理后2组临床绝对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相对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辨证护理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愈显率辨证护理组为90.00%,常规护理组为50.0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SLE临床施护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将56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1年后,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SF-36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明显改善SLE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疾病管理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一般知识、药物相关知识、疾病发生原理、饮食相关知识、并发症相关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时的临床症状缓解、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够从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情志护理、中医养生、用药管理及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等多方面加强疾病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辨证施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映映  张玉香  陈芝仙 《新中医》2020,52(17):137-14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MI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护。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应对方式中的退避、自责、幻想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其余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积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干预后,2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项评分以及总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AMI患者效果较佳,优于单纯使用常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护能力,从而可较好地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习惯性便秘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与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习惯性便秘患者12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和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习惯性便秘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和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提高习惯性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或消除便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各个证型给予辨证施护。结果干预组在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汤仙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2):99-10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辨证施护.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及治疗结束后症状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