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橘产於我国南方诸省.是传统的食用果品。中医药典籍及现代药理学均证明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其中以陈皮(橘红)应用最为广泛。橘白、橘络、橘核、青皮、橘叶也都有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证明,橘的药用可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缓解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2.
橘为常用药物。在中药里与橘相关的药物,有橘皮、青皮、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等多种。此类药基源相同,但功效各有差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及临床实践中,结合历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总结出橘类药的临床应用,以供同道参考。一、橘皮橘皮为芸香科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皮。以存放时间长、陈久者为好,称作陈皮,其中广州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花山小橘叶、茎中挥发油成分,对比二者成分差异,为小花山小橘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小花山小橘叶、茎的挥发油成分,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花山小橘叶的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2.28%;从其茎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0.57%。结论:小花山小橘叶、茎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但二者均以石竹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山小橘叶与果实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谭穗懿  周静  苏薇薇  廖文波 《中药材》2004,27(9):640-645
目的:对山小橘叶和果实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开发利用山小橘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结果:从山小橘叶挥发油中分离出85种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62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7.1%;从山小橘果实挥发油中分离出62种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50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8.4%.结论:山小橘叶和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均为石竹烯,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45.4%和70.7%.  相似文献   

5.
谈橘的药用     
橘 ,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 ,主产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称 :“橘皮疗气大胜 ,以东橘为好 ,西江者不如 ,须陈久者为良。”《汤液本草》称 :“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 ,故曰红皮、陈皮。”《本草纲目》又称 :“橘皮性温 ,柑、柚皮性冷 ,不可不知。”说明橘类果皮的性味不同 ,不能混用。橘 ,浑身是宝 ,其叶、皮、白、红、络、核、饼、幼果、根都作药用。1 橘叶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叶 ,以 12月至翌年 2月间采者为佳 ,采后低温干燥。1.1 成分 :橘叶均含挥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橘陈皮和橘叶对小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方法孕鼠分娩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陈皮水煎液与橘叶水煎液灌胃。6 d后经第4对乳腺基部注入1.5×105CFU/ml 50μ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乳腺炎,48 h后取乳腺组织,检测乳腺菌落数,观察病理组织切片。采用平皿打孔法观察陈皮与橘叶水煎液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陈皮组和橘叶组菌落数都显著减少(P<0.05),橘叶组细菌数少于陈皮组细菌数(P<0.05);病理切片显示陈皮组、橘叶组乳腺组织病变较轻,生理盐水组炎症明显;体外抑菌实验显示陈皮水煎液(0.14 g/ml)和橘叶水煎液(0.2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结论红橘陈皮和橘叶对乳腺炎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机体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实现,且橘叶优于陈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化橘红胎和化橘红皮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橘红的皮和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化橘红胎中挥发油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比化橘红皮明显增多,尤其是柠檬烯。结论挥发油含量较高可能就是化橘红胎疗效优于化橘红皮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孙浩 《中医杂志》2003,44(7):553-553
答:橘皮:橘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味辛苦,性温,入肺脾二经。功能理气和中,燥湿化痰。主治胸腹胀满,呕吐哕逆,咳嗽痰多。橘红(即橘皮的表层,红色),性味、归经同橘皮。有消痰利气、宽中散结的作用,善治风寒痰嗽,胸脘胀闷。橘白(为橘皮的里层,用刀削去外层红皮即得,白色),味苦辛,微甘,归经同橘红。专主“和胃”(《中国医学大辞典》)、“补胃”(《医宗必读·本草征要》)。橘络(系橘皮内层及附  相似文献   

9.
五、理气药     
<正> 理气药是具有行气、降气、破气等作用的药物。[陈皮、青皮]同出一物,成熟的果皮为陈皮(橘皮),没有成熟的果实为青皮。陈皮偏于入脾肺,理气和胃健脾,兼燥湿化痰。陈皮之中又有橘红,橘白之分,橘红较陈皮燥散,多用于化痰发表;橘白燥散之性甚弱,多用于和胃化湿。青皮偏入肝胆,破气散滞,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可治胁肋胀痛、疝痛、乳痛、疟疾及食积气逆胀痛等症。[香附、木香、乌药]均为常用的理气止痛药物,但临证应用各有专长。  相似文献   

10.
橘家“七姐妹”是指我们常见的橘叶、橘皮、橘络、橘红、橘核、橘饼、橘肉,它们都是很好的中药材。 大姐橘叶:具有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治胁痛、乳腺炎的功效。用橘叶捣汁内服,或用橘叶捣碎外敷。如治疗水肿,可用鲜橘叶一把,水煎甜酒送服。  相似文献   

11.
桂郁金茎叶、生品与炮制品挥发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桂郁金茎叶、生品与炮制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结果:从桂郁金茎叶中分离得到57个化学成分,鉴定了37个;桂郁金生品中分离出45个化学成分,鉴定了22个;从桂郁金炮制品中分离出44个化学成分,鉴定了32个。结论:3个样品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金钗石斛、环草石斛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华  高玉琼  霍昕  杨迺嘉  赵德刚 《中成药》2006,28(9):1339-1342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环草石斛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金钗石斛分离出109个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26:环草石斛分离山63个成分,鉴出5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8。2种石斛挥发油成分中,含有10种相同成分。结论:首次报道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斛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的挥发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挥发油的成分差别,为正确评价不同产地细辛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仪对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的挥发油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本溪、桓仁、宽甸、新宾、通化5个产地辽细辛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9,59,66,64,62种成分,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6.67%,97.13%,97.74%,97.09%,97.54%。在被鉴定的成分中有33种成分是5个产地栽培辽细辛挥发油所共有的,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结论:不同产地栽培辽细辛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别,活性成分的积累与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董岩  刘洪玲  王新芳 《中成药》2006,28(11):1641-1644
目的:分离鉴定出猪毛蒿(Salsola col-linaPal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63%,主要为萜类及萜类衍生物。结论:本实验方法可靠,重现性好,为开发利用猪毛蒿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兔林  杨光明  宋坤  李林  蔡宝昌 《中成药》2003,25(10):810-811
目的:比较研究醋制对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组分。结果:莪术经炮制后各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组分亦有较大变化。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成分为首次从本品中鉴定,炮制后产生两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结论:莪术醋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下降,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部分组分消失,同时产生新的组分。  相似文献   

16.
江西枳壳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顿文亮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88-989
目的:用气相色谱GC—MS法对枳壳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枳壳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8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枳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枳壳的质量进一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Xin H  Guo R  Liu FF  Cheng RM  Zhou JY 《中药材》2011,34(9):1379-1383
目的:分别对广西忻城产红腺忍冬新鲜叶片及干燥叶片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对红腺忍冬叶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在鲜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得到93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9个,占新鲜叶片全油的83.62%;在干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得到8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1个,占干燥叶片全油的72.09%,共有组分为17个。红腺忍冬新鲜叶片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叶绿醇和亚麻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11.90%、11.79%和7.08%,而红腺忍冬干燥叶片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叶绿醇和反式角鲨烯,相对百分含量为27.62%、7.57%和4.70%.结论:干燥前后红腺忍冬叶挥发油的种类及含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枇杷叶饮片炮制前后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湘鄂  刘艳清 《中药材》2008,31(11):1625-1626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枇杷叶饮片炮制前后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枇杷叶生品和炮制品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炮制前后对挥发油的含量影响较大。结论:该结果为枇杷叶饮片的质量评价及炮制品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炮制对生姜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生姜,干姜,炮姜,姜炭的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成,以明晰炮制对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姜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GC和GC-MS法对挥发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阐明姜炮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不同姜样品挥发油含量:生姜(扣除水分后)>干姜>炮姜>姜炭;不同样品的气相色谱图比较表明,生姜在炮制过程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变化,只是成分比例关系的变化,其中生姜中低沸点成分较干姜、炮姜、姜炭多;大量成分莰烯、β-水芹烯、α-姜黄烯、α-反式-β-香柠檬烯和倍半水芹烯在生姜及其不同炮制品均存在.结论:与生姜相比,炮制降低了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尤其是低沸点成分的含量;但是,不同姜炮制品在挥发油成分上具有一致性,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广西产白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产白千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白千层枝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确认了白千层挥发油其中的47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论:白千层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1,8-桉叶素和松油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