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人们发现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儿易患感染性疾病 ,除原认为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外 ,先心病患儿常伴有免疫缺陷。为此 ,我们对 32例先心病患儿的红细胞 ( RBC)免疫功能进行检测 ,并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先心病组 :32例 ,男 1 7例 ,女 1 5例 ,年龄 6个月~9(平均 5 .7)岁 ;其中非紫绀型 1 7例 ,紫绀型 1 5例。所有患儿来自 1 994年 1月~ 1 995年 3月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专家门诊、儿科住院部和心血管造影室 ,全部病例经心脏听诊、X线、心脏彩色多普勒和 (或 )心导管检查确诊为先心病者。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脉高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50例先心病患儿及20名正常对照组血浆ADM浓度。50例先心病患儿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分为4组:无肺高压组16例、轻度肺高压组14例、中度肺高压组12、重度肺高压组8例。结果先心病无肺高压组ADM浓度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患儿血浆ADM浓度随着肺动脉压升高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心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浆ADM浓度升高,检测ADM对先心病并发肺高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先心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评价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诊疗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炎伴先心病患儿29例,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4例。治疗组在基础先心病患儿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特殊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先心病患儿的治疗方案,给予普通护理方案,经一定的治疗周期后,对其临床诊疗相关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伴先心病患儿经新方案治疗及护理后,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故可认为此法对肺炎伴先心病患儿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观察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60例先心病患儿、60例普通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对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先心病患儿积极行药物治疗,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先心病组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71.7%vs 31.7%),P0.05,有统计学意义;先心病组经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论先心病患儿的呼吸道感染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儿,应当积极采取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在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以后的各个时间点含量出现的动态改变情况实施测定,进而严密的分析SP-A含量变化和临床的作用。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复杂畸形先心病患儿,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SP-A水平。结果先心病患儿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其血清中SP-A水平显著升高,且患儿术后的12小时浓度显著的相关于ICU滞留时间,SP-A水平越高患儿ICU滞留的几率会越高。结论在体外循环状态中,予以新生儿实施复杂畸形心脏矫治手术,在手术以后会明显提升SP-A浓度,而且在浓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也是导致ICU滞留的关键性因素,SP-A属于作为新型肺泡毛细血管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具备良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复杂性先心病)矫治术围术期的处理方法,我们总结了2001-2004年我院收治的7例复杂性先心病患儿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一次性介入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儿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复合畸形并不少见 ,既往采用手术是惟一治疗方法。随着近 10多年先心病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器械的成熟和操作技术的提高 ,我们于 1998年 11月~2 0 0 0年 11月对 7例先心病复合畸形患儿成功地进行经导管一次性介入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全组 7例 ,女 5例 ,男2例 ,年龄 3~ 7岁 (平均 4 3岁 ) ,体重10~ 19kg(平均 14 4kg) ,所有患儿经临床、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导管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确诊。 7例患儿心脏复合畸形可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36例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畸形患者均接受了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其中体外循环下8例,非体外循环下28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0.66±0.21)岁,体表面积(0.16±0.05)m2,经皮血氧饱和度(73±9)%,术前肺动脉压(12.19±3.68)mm Hg(1mm Hg=0.133k Pa)。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胸腔积液4例,乳糜胸1例)。术后肺动脉压(17.74±3.62)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84±16)%,手术时间(173.55±42.16)分钟。结论: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心病患儿,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式。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I期Fontan手术的发绀类肺血少复杂先心病患儿,此手术可缓解患儿的缺氧状况以及改善肺血管发育,为以后手术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对47例≤6个月、内科治疗无效并处于危重状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急症施行一期根治术。死亡2例。术后呼吸机支持1~10d,转入ICU3~15d,主要术后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肺氧合功能差、肺不张。认为树立新生儿、小婴儿危重先心病急症手术意识,建立急症手术“绿色通道”,可确保先心病急症手术的戚功实施。  相似文献   

10.
NO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理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三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状态,通过了解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合并重 度肺动脉高压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状态,进而了解NO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改变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选择先心病患儿15例,0.5-5(2.9±1.5)岁。组1为肺动脉增生吸入NO治疗组共6例,治 疗组包括室间隔缺损(VSD)2例和完全心内膜垫缺损(ECD)4例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组2为肺动 脉增生不吸NO对照组共3例,包括VSD 2例和ECD 1例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组3为肺动脉发育 不良组包括3例法鲁氏四联症(TOF)患儿;组4为正常肺动脉组包括3例房间隔缺损(ASD)+轻度 肺动脉瓣狭窄(PS)。采用TUNEL技术,HF染色及弹力染色等方法。结果 TUNEL染色结果表明, 肺动脉增生组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弱,偶见平滑肌细胞凋亡;肺动脉发育不良组的肺小 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活跃;正常肺动脉组有细胞凋亡,但无增多。结论肺动脉增生,正常和发育不 良等三组先心病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状态不同,肺动脉增生组与正常肺动脉比较,左向右分流 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相对减少,肺动脉发育不良组与正常肺动 脉比较,法鲁氏四联症的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007年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20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完全房室传导阻滞(AVB).现将该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2012-01至2017-01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160例危重先心病新生儿资料,总结并分析这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危重先心病指:患有严重心内或大血管结构异常,容易导致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酸中毒、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只有通过外科或介入治疗才能生存。结果:患儿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50%)、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或重度肺动脉瓣狭窄(17.5%)、单纯主动脉离断或弓缩窄(15%)、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回流(10.6%)、共同动脉干或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3.8%)、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或重度法乐四联症(1.9%)、巨大室间隔缺损并发严重左心衰竭(0.6%)、右心房占位(0.6%)。共140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34例接受一期根治手术,4例接受姑息手术,2例接受分期根治手术。院内死亡率为7.9%。129例患儿接受术后随诊,平均随访时间(16.8±18.2)个月。仅2例患儿接受二次手术,其余患儿均康复良好。结论:有八类先心病需在新生儿期进行外科干预,既有紫绀型又有肺血多型。大部分危重先心病患儿经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阜外医院PICU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估以及分析其与术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先天心脏病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先天性心脏病规范化营养风险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小儿外科中心先天性心脏病2岁以下手术患儿,选取患儿均给予先心病手术风险RACHS-1分级。设定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了解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对比营养不良患儿与非营养不良患儿在临床指标上的差异,分析影响先心病营养不良患儿的危险因素,明确先心病营养不良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入选患儿共532例,男性306例,女性226例,手术年龄(中位数)9月,手术时体重(中位数)7.8kg,出生体重(中位数)3.2kg,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11小时,ICU滞留时间2天,出现并发症情况94例,占总数17%,其中死亡16例,占总数3%。营养不良患儿309例,非营养不良患儿223例,两组间比较术前、术中及术后数据,术前RACHS-1分级无明显差异,体重、身高,出生体重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前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无统计学差异。营养不良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存在统计学差异,而ICU滞留时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为0.059,接近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术后并发症,营养不良组60例,占组内病例总数19.4%,非营养不良组出现并发症34例,占组内病例总数15.2%,总体并发症两组比较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营养不良组患儿二次插管率及死亡率明显多于非营养不良患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大。多因素分析,发现先心病患儿营养不良的群体中,年龄、低出生体重可以加剧营养不良程度。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中营养不良患儿比例偏高,营养不良严重程度与手术年龄,低出生体重有关,营养不良患儿先心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二次插管率及死亡率高于非营养不良患儿,未来需要完善营养评价体系,制定完整的先心病营养支持策略,以期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施行CT检查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安贞医院,近2年期间施行的491例非发绀型先心病患儿施行CT检查术的麻醉经验。在本组病例资料中年龄均为3个月~6岁,平均(3.6±0.6)岁的先心病患儿,ASAⅡ-Ⅲ级,体质量为5.0~18.0kg平均(12.5±4.5)kg。患儿检查前6h禁食,4h禁饮。患儿送入CT室后平卧于检查床,连接心电图导联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探头,经预先开放的静脉通路推注丙泊酚1.5~2.0mg/kg,待患儿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行CT检查,并用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结果:全组患儿均完成CT检查,大多数患儿经静脉注入丙泊酚1次(1.5~2.0mg/kg)即可完成检查,少部分需追加用量(约为首次用量的1/3)。检查中17例患儿出现经皮血氧饱和度降低(SPO290%),23例出现心动过缓(P100/min),6例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等,均经及时处理后好转。结论:非发绀型先心病患儿施行CT检查,经静脉注射丙泊酚即可满足其麻醉需求,检查中对呼吸和循环的监测十分重要,一经发现异常改变应及时对症处理,即可保障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6‰~9‰,居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首位.根据我国年出生活婴1千8百万计算,每年新发先心病约10~15万,现存先心病患儿(者)约200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CPB)的方法及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11至2016-11收治的先心病528例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无血预充体外循环情况。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治手术,选用改良体外循环管路减少预充量,依据患儿术前红细胞压积(HCT)水平,选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技术,使用血液回收机行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减少血液丢失,依据体外循环情况行常规超滤、平衡超滤及改良超滤,实现无血体外循环。结果:528例不同体重患儿的预充量:5 kg(160~180)ml,5~12 kg(220~250) ml,12~28 kg(300~350 ml),28kg(600~650)ml;入室后的平均HCT(36.1±5.9)%,实施无血预充,体外循环5 min时HCT(24.3±3.1)%,停机前HCT(24.8±3.0)%,出室前HCT(32.1±3.8)%。其中有43例(8.1%)患儿体外循环过程中输注库存血,停机后有25例(4.8%)患儿输注库血。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的患儿共72例(13.6%),共放血15 520 ml。术中195例复杂先心病患儿中有189例(96.9%)使用血液回收机,333例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中,仅有3例(9.0%)使用血液回收,且均为稀有血型患儿。体外循环过程中使用常规超滤223例(42.2%),平衡超滤211例(40.0%)及改良超滤247例(46.8%)。结论:小儿先心病手术的无血体外循环有其复杂性及特殊性。对于体重和HCT水平合适的患儿,使用改良体外循环管路,结合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回收式自体输血、超滤技术,无血预充能够安全地在儿童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中实施,从而实现节约用血,减少异体输血的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小儿先心病术后早期留置胃管对患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心病术后早期留置胃管对患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术后即给予留置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及鼻饲营养液;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不留置胃管。结果 观察组患儿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儿先心病术后早期留置胃管可降低患儿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先心病术后早期外周血管阻力(SVR)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连续纳入2020年10月~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小儿外科术后恢复室接诊患儿,共纳入80例,分为非体外循环组19例,体外循环组61例。为更好的研究SVR在不同疾病中的情况,体外循环组分为非紫绀型先心病组(40例)及紫绀型组(21例)两个亚组。记录返回PICU即刻的SV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相关术前术中数据等,总结分析SVR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与非体外循环组相比较,体外循环组的体质量、身高、术前血氧饱和度、术后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均下降(均P<0.05);与非紫绀型先心病组相比较,紫绀型先心病组术前的血氧饱和度下降、术后血氧饱和度下降、CPB时间增加、术后LVEF值下降(均P<0.05)。体外循环组患儿术后SVRI较非体外循环组患儿明显减低[(1357±299 )vs. (1129±330),P<0.01],进一步比较体外循环各亚组与非体外循环组的SVRI,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SVRI较非体外循环组无明显差异,而紫绀型先心病术后患儿SVRI明显减低(P<0.01)。体外循环组组内比较,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SVRI较非紫绀型患儿显著减低(P<0.01),同时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CI较非紫绀型患儿显著升高(P<0.01),紫绀组患儿术后SVV虽较非紫绀型患儿升高,但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示术后SVRI与体质量呈正相关(r=25.079,P<0.05),与体外循环时间呈负相关(r=?2.831,P<0.05)。 结论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外周血管阻力可维持基本正常水平,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外周血管阻力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增加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的风险。体外循环术后患儿SVRI主要受体质量和体外循环时间影响,体质量越低、体外循环时间越长,术后其外周血管阻力可能会越低。  相似文献   

19.
刘平  杜娟 《中国循环杂志》2003,18(6):453-455
目的 :研究艾司洛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术后早期窦性心动过速的用药时机、用药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 44例先心病术后患儿 ,年龄 5~ 14岁 ,体重 14~ 5 4kg分为用药组 (2 3例 ) :心率 >14 0次 /分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0 .2 5~O .5 0mg/kg ,其后 2 0~ 5 0mg/h持续静脉泵入 ;对照组 (8例 ) :心率 >14 0次 /分 ;心率正常组 (简称正常组 ,13例 ) :心率 <12 0次 /分。对照组及正常组均维持原治疗不变。结果 :用药组患儿用药后心率、血压较用药即刻比较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维持在理想和平稳状态。结论 :在明确病因和禁忌证的前提下 ,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 ,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先心病术后早期窦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术后接受早期综合干预康复模式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评价,为患儿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心脏病手术的先心病患儿400例(男252例、女148例),年龄在6个月~3岁之间,结合先心病患儿接受治疗顺序对其进行随机化入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并对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康复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11/200)vs.15.0%(30/200),χ~2=9.8,P=0.0017]。康复组住院时间比与对照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1)d vs.(6.6±3.2)d,t=-8.86763,P0.001]。康复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 132±9 502)元vs.(42 867±13 516)元,t=-4.05301,P0.001]。结论康复组通过采用胸背叩击、体位引流、正确吸痰等综合干预康复模式,对于降低先心病患儿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