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hD抗原变异体及其在输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正>Rh血型抗原活性是由红细胞表面上的Rh蛋白和Rh相关糖蛋白(Rhesus associated antigen,RhAG)组装而成的复合物所决定,它们分别受控于1号染色体上2个紧密连锁的  相似文献   

2.
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与临床输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的输血反应,其中最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造成此反应的发病机制就是由于输入不相容的全血、红细胞或血浆时,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直接激活补体,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凝集破坏,形成溶血性输血反应。红细胞血型系统中能够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及输血反应的除ABO血型外,还有Rh、MNSsU、Lewis等红细胞血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人类基因血型有20多种,但以输血为目的时,依据抗原抗体的有无,血型主要可分为4型。ABO血型主要取决于RBC是否带有A抗原、B抗原或没有抗原。A抗体攻击A型和AB型血中的RBC,而B抗体攻击B型和AB型血中的RBC,输入几毫升血型不相配的血液即可发生溶血,严重造成死亡。RHD抗原是测定人们的RHD是阳性还是阴性。RHD抗原可刺激机体生成抗体。当RHD阴性的孕妇,怀有RHD阳性的胎儿时,其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型检测不仅是筛选出健康、安全血源的1项重要指标,而且实际上也是输血前检验,所谓血型相容性试验的一部分,准确测定献血者(亦即采供血机构供给医疗机构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的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筛检出带有不规则抗体的献血者[1],同样是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而对一个地区献血者血型分布的调查可以让采供血机构对本地区各型血血源的现状心中有数,使临床供血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69-869
答:根据人类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种类的不同,可将人类血型分为A、B、O和AB这4个类型,A型和B型血红细胞膜上分别有A抗原和B抗原;AB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A和B2种抗原;而在O型血红细胞膜上则既无A又无B抗原,但含有A、B抗原的前体——H物质。同一个人的血清中不含有与其本人血型相应的抗体。如不同血型者相互输血,则可因红细胞上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发生的溶血,故不同血型者切忌相互输血。  相似文献   

6.
血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免疫系统.目前已发现的红细胞抗原有400余种.被归纳为27个血型系统。其中发现最早,且与人类输血关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统。为了保证医疗用血安全.进一步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于2004年8月开始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现将Rh血型鉴定情况及其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广东汉族人群Rh、MNSs、P、ABO血型系统抗原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型是一种遗传密码 ,在人类学中可用于研究人类起源、进化和种族的差异 ,笔者对广东地区 1 1 1名汉族人群 Rh、MNSs、P、ABO血型抗原进行了调查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惠州市卫生学校在校生 1 1 1名 ,均为汉族 ,其中男 61名 ,女 5 0名 ,平均年龄 1 9.0 8±0 .79岁 ,三代无近亲血缘关系 ,均来自广东各地。2 试剂及方法 抗血清 (抗 - D、- E、- C、- e、- c、- M、-N、- S、- s、- P1、- A、- B、- H)均为日本中央红十字血液中心和美国 Ortho公司产品 ,所有血清均在有效期内使用。采用盐水试管法、凝聚胺法、抗球蛋…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认1例初筛为Rh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Rh阴性确认。结果该献血者Rh血型不同于正常Rh阴性或Rh阳性结果,经检测是一例RhD抗原变异体。结论 Rh阴性确认试验使用的试剂尽可能多选择几个不同厂家、不同细胞株试剂,包括人源血清、单克隆IgG和单克隆IgM/IgG混合性质血清,避免RhD抗原变异体误定为Rh阴性。  相似文献   

9.
人类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仅次于ABO系统,其中红细胞D抗原的重要性仅次于A和B抗原。最近,许多研究表明,黄种人与白种人的RhD(一)个体不完全相同,部分个体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为D阴性,但用吸收放散的方法可以证弭他们的红细胞上有弱D抗原,称为D洗脱阳性(Del)。笔者用血清学方法对30名RhD(一)个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免疫系统.目前已发现的红细胞抗原有400余种,被归纳为27个血型系统.其中发现最早,且与人类输血关系最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统.为了保证医疗用血安全,进一步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于2004年8月开始常规检查患者RhfDl血型.现将Rh血型鉴定情况及其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输血前红细胞相容性检测的自动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一项有益又安全的治疗措施.但血液的红细胞血型有23个血型系统、一血型集合和高低频率组,约500多种血型抗原.特别是临床有意义的ABO、Rh等6个血型系抗原、抗体的存在使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在安全输血方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RhD阴性献血者RhD弱抗原变异体的发生频率,为提高输血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采用盐水试管法对初筛为RhD阴性的血样进行RhD表型鉴定;然后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筛查Partial D和Weak D,最后用吸收放散试验从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阴性的血样中筛选并确认DEL型。结果 RhD阴性献血者中最多的Rh表型为dccee,其次为dCcee,分别为57.34%(207/361)和32.13%(116/361)。共筛查出Partial D和Weak D 19例,总检出率为5.26%(19/361),其中dccEe 8例(2.22%)、dCcee 5例(1.39%)、dCCee 4例(1.11%)、dccee和dCcEe各1例(0.28%)。共确认DEL型87例,总检出率为24.10%(87/361),其中dCcee 72例(19.94%)、dCCee 8例(2.22%)和dccEe 7例(1.94%)。结论 RhD阴性献血者RhD弱抗原变异体发生频率较高。常规血清学检测Rh阴性的供血者,应进一步排除RhD弱抗原变异体,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红细胞血型抗体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溶血性输血反应(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HTR),是较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即使在临床输血管理比较规范的国家,如英国,HTR(不包括因受血者身份识别错误所致的HTR)仍占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的8.4%[1].国内至今尚未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控体系,因而缺乏这方面的权威数据,但根据我国目前的临床输血管理现状,可以推断HTR的发生率可能不低.HTR的发生,将影响患者病情和输血疗效,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而另一方面,对HTR的担心和在血液选择上的困惑,也可能导致一些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输血治疗.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血液输注,保证输血安全有效,至关重要.我们对红细胞血型抗体(以下简称抗体)与HTR、抗体检测和血液选择等问题加以概述,希望能为临床输血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也是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个,它有着其它血型不具有的独特性质,具体表现在:1)血清中常存在反应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缺乏相应的抗原;2)许多组织细胞分泌液中有规律地存在A、B、H抗原.  相似文献   

15.
血型变异型与临床输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疗行为中不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较以往为患者考虑得更加细致、深入和全面,患者得到的医治效果和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获得了更大、更多的保障.临床输血治疗也是如此,如患者因血型不合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在不断减少,就我国而言,自1998年起规定患者输血前要做Rh血型检测后,临床输血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的RhD抗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量子点-抗体复合物和C1q-磁珠分离RhD抗原,根据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比值(Ratio value,R值)对RhD抗原进行检测;对160例临床标本的RhD血型分型,确定量子点荧光检测法的检测性能.结果 当红细胞浓度处于1×1010~1×1011/L,35 min内可完成...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输血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诞生与蓬勃发展,输血学科与儿科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日渐加强。由于儿科患者跨越的年龄段(新生儿至18岁以前)正是人体各种器官和功能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故导致其在血型鉴定、输血前检测乃至输血治疗手段等方面与成人相比有许多差异[1]。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患者抗原丢失或抗体效价减低,造成血型鉴定正、反血型不符,或者球蛋白单克隆增生产生自身凝集,导致血型鉴定或交叉配血困难[1-2].本文对1例多发性骨髓瘤血型变异患者选择输注既不含A、B抗原,也不含抗-A、抗-B的O型洗涤红细胞,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RhD多肽抑制抗-D抗体与RhD抗原结合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得到RhD抗原模拟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合成RhD多肽。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多肽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微柱凝胶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凝集抑制试验验证有效多肽,显微镜观察多肽有效抑制浓度,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多肽抑制效果。结果 Peptide 4噬菌体多肽最为稳定,未形成无规则卷曲与抗原性,且抑制IgG型单克隆抗-D与RhD抗原的反应效果较为明显,显微镜观察呈一定的剂量效应。流式细胞仪法显示当Peptide 4浓度达2.5 mg/50μL时对IgG型单克隆抗-D抗体与O型RhD阳性红细胞的凝集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Peptide 4为有效多肽,对抑制抗-D与RhD抗原的凝集具有一定效果,对RhD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及抗原性改造,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Rh血型与输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Rh血型与输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Rh血型不合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HDN),输血前常规检测Rh血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RRP)技术检测RHD基因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CR-RHD基因定型技术应用于HDN的产前诊断,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