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比对与结果互认分级。方法在实验室质量控制资料基础上,对几家二级以上医院常规检查项目进行质量检验、现场调查,对医院间检验结果互认进行分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同等级医院间可以开展检验结果互认,不同等级医院间不宜开展检验结果互认,确定检验结果互认的专业项目应以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做好检验质量的监督管理。结论做好现场调查和现场考核,加强实验室检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相同检验项目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依据。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LLS)的EP9-A2文件,以雅培Aeroset生化仪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西门子Xpand生化仪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检测患者新鲜血清中11项常规生化结果,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允许误差的1/2作为评价标准,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及偏倚,评估测定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在所有检测项目中,除钠离子(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部分浓度水平和淀粉酶(AMY)测定结果偏差不能被临床接受外,其余项目两套系统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均可被临床接受。结论两套生化检测系统共有测定项目的大部分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质量控制过程影响因素、质量管理水平不均衡问题、检验结果互认标准化问题、检验结果互认的社会、伦理、法律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探讨"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过程中需考虑的具体问题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的快速发展,临床化学检验数据已成为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是影响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为了保证各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全面的质量控制。这是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保证[1-3]。1血液标本进入实验室前的质量保证血液标本进入实验室前的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患者新鲜混合样本室间比对了解九江市内二级及以上医院实验室开展的定量及定性检验项目检测水平差异,为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间检验结果互认、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九江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制备新鲜抗凝混合全血、混合血清和混合血浆随机盲样发放给实验室,33个定量比对项目5个批次包含高、中、低三个水平,9个定性比对项目5个批次包含阴性和阳性水平.40家实验室进行现场调查和指定比对项目按常规样本进行检测,统计各比对项目的X、S、CV、在限实验室比例和PT(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评价.结果 33个定量检测项目5个批次的在限实验室平均为80.56%~97%,PT评价合格实验室比例为83.8%~100%;9个定性项目比对阴、阳性符合率为82.4%~100%,PT评价合格实验室比例为85.3%~100%.结论 区域多数实验室33个定量和9个定性比对项目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可以通过患者新鲜混合样本实验室比对的方法确认区域内医疗机构实验室的互认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接药敏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血液标本300份,并分别采用直接药敏和常规药敏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就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药敏结果及细菌检验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检验结果的总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物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均具良好的检验结果 ,两种检验方法对避免盲目用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均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站外调血液的现行检验策略,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统计本站2007年2012年外调合格血液的再检结果,并结合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424份原检合格的外调血液中,163份血液因再检结果与原检结果不符被报废,外调血液的检验策略应作进一步的改进。结论实施血站间血液检验结果互认,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8.
临床检验标本留取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峰  王霞  赵峰 《河北医药》2007,29(12):1354-1354
医学检验结果互认问题是目前卫生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但是我们不能把实验室互认简单地理解为实验方法、仪器、试剂的统一.它涉及到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目前各二级以上医院实验室都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并积极参加了卫生部及省级临检中心开展的室间质评活动,对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同行们都开展得很好,由于分析前质量存在一些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如住院患者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标本采集、贮存及送检过程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现将几年来遇到因标本采集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问题探讨如下,供同仁借鉴,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区域性6家二甲以上医院血清总胆固醇(TCHOL)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验结果能否互认,为该区域实行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组值不同的新鲜血清3批,每批5份标本,每份标本分成6小份,每小份1mL分装于灭菌带盖塑料管中,3批标本分3次分别送于6家医院检验科,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要求其与患者或体检者标本同时出结果,结果由组织单位统一收集。结果:按照CLIA标准,6家医院TCHOL3次PT得分均≥80%;6家医院HDL-C3次PT均≥80%。结论:咸阳市区6家二甲以上医院血清TCHOL、HDL-C检验结果可以互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吸虫并肝硬化的临床检查敏感指标.方法 对就诊的肝胆疾病病人进行粪便检查,选择肝吸虫感染阳性病人作为研究组,选择肝吸虫感染阴性诊断的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B超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 实验室血液常规检验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氨酶升高46人(14.89%),胆红素升高104人(33.33%),肝胆B超异常215人(69.13%);对照组转氨酶升高12人(5.56%),胆红素升高42人(19.44%),肝胆B超异常97人(44.90%);研究组门脉压力增高、血流减慢、HA-PI值较高,肝血管指数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吸虫并发肝硬化的临床检查应注意上述敏感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郗昊  朱炯  王翀 《中国药事》2023,(4):469-479
目的:研究欧盟分散审批与互认审批药品(DCP/MRP)市场监督抽检策略,为我国完善省级药品抽检,进一步探索国抽与省抽统筹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汇总欧盟分散审批与互认审批药品(DCP/MRP)市场监督抽检相关法规框架、程序性文件等信息,讨论并分析关键措施。结果:欧盟建立了风险评估制度框架与指导通则,形成了基于互评制度的计划管理模式,制定了针对检验协作网络的专项质管体系,搭建了单点协作的假劣药品管控平台以及多元开放的转化应用链条。结论:研究欧盟分散审批与互认审批药品(DCP/MRP)市场监督抽检采取的关键措施,对我国完善省级药品抽检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卫生部发出要求:检查结果医院间须相互认可通知。而开展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工作首先要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实施质量控制,参加质量评价,是检查结果互认的可靠性指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做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工具极为重要,通过分析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争取做到各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才能做到检查结果的互认。凝血检查在手术风险、诊断DIC、易栓症的检测、抗凝溶栓治疗的检测中等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因此各项检查结果的准确和可信尤为关键,做好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是各实验室最重要的保障措施。我院检验科一直参加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血凝质评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受到省临床检验中心表彰。从2009年~2012年共40份标本160份检测结果,每年做两次,每次5份标本,每份标本结果包括血浆凝血酶原(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四项,省临检中心要求80%以上为及格,4年来我院每次得分均远远高过80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台桂林华通HT-2000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间的符合程度。方法:以本科参加全国和南京市室问质评EQA的HT-2000仪器作为试验仪器,另2台仪器结果与之对比。用2010年每日室内阳性质控在3台HT-2000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上的结果和每月对3台仪器进行一次小对比(每次5个新鲜阳性尿液标本)的结果进行符合率统计,每6个月进行一次大对比(每次20个标本),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仪器结果与靶值的符合率除H2的BIL和H3的GLU为97.7%和98.5%外,其余项目均为100%。结论:试验仪器与比对仪器间的结果高度一致,本科室任意一台尿分析仪的检验结果都可互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站血液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验多种传染病的检出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将血站近期内(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取的血液标本共50份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取高通量ELISA检验法以及常规ELISA检验法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安全性、HIV抗体、HCV抗体、TP抗体、HBV-HBsAg阳性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高通量ELISA检验法对HIV抗体、HCV抗体、TP抗体、HBV-HBsAg检测检测结果均高于常规ELISA检验法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通量ELISA检验法在标本条码识别、温度控制、时间把控、加液量、洗液量及结果判读检验中失误率均低于对照组,检验的准确率、阳性率均高于常规ELISA检验法,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血站血液传染病的检验采取高通量ELISA检验法能够明显提高传染病检出率,并可在检验期间避免检验失误情况的发生,提高检验准确率及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检验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验(MP-IgM),被动凝集法检验,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细菌培养等各项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和总结临床检验结果,发现MP-IgM检测法和被动凝集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率分别为39.1%和37.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结论对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进行早期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影像学及其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及早确诊,MP-IgM检测法和被动凝集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检验中分别应用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发烧并全身感染患者,采集100份阳性血液标本,分别对100份阳性血液标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统计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敏符合结果。结果:两种检验方式G+球菌、G-杆菌鉴定符合率86.4%和76.2%,总符合率为83.1%。两种检验方式的耐药性、中度敏感性及敏感性的符合率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的细菌鉴定符合率均相对较高,但前者操作更加简单、时间短,易于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血液检测为阳性标本360份,对其分别采取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展开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并对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对血液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的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血液细菌进行鉴定和检测的结果无显著差异,临床价值显著,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可依据具体情况对检验手段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少儿骨髓细胞形态学在临床初步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送检的785例少儿骨髓穿刺合格标本,在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通过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检验,做出初步判断,并与临床诊断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特性分析,临床诊断与骨髓细胞诊断符合率前三位分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P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缺铁性贫血(IDA)。结论:通过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验,对少儿血液病症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分析空腹静脉标本放置时长及温度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患者80例,并采集其空腹静脉血,每个患者的标本分成5份,其中1份立刻进行常规血检,1份于常温下放置1h 后检测,另3份放置于-18℃环境下保存,分别在采集后放置1h、3h 和6h 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共测量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氯(Cl)、血小板(PLT)、羟丁酸脱氢酶(HBDH)、钾(K)、钠(Na)9项生化指标。结果低温放置3h 检测的 Glu、TBIL 低于低温放置1h(P ﹤0.05);低温放置6h 检测的 Glu、TBIL 低于低温放置1h(P ﹤0.05),BUN、Cr、Cl、PLT、HBDH 高于低温放置1h(P ﹤0.05),低温放置1h 的标本的 Glu、TBIL、BUN、Cr、Cl、PLT、HBDH 与常温放置1h 后的检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放置时长及不同放置温度检测 K、Na 的结果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的放置时长及温度对于检验结果具有较大影响,采集血液后应常温下及时送检,以保证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同时实验室对送检的标本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2012年~2014年临床血液和临床化学检查室间质评成绩,以便更好地指导孕前优生临床检验工作。方法对2012年~2014年参加江苏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检验质量监测指导中心开展的每一次孕前优生临床检验室间质评成绩和当时的记录和总结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第1次孕前优生临床血液中红细胞计数结果未通过,其他检验项目结果均通过;2013年~2014年共4次室间质评的所有检验项目成绩均通过。结论参加室间质评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的质量水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