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AAMD- ABS修订版 )对 6 0 0名 6~ 12岁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行为调查 ,对其中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学龄前养育类型、父母关系、住家地区的社会风气、母亲年龄及健康状况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良好的养育类型 ,和睦的父母关系 ,健康的社会环境 ,母亲健康的身体将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对20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P<0.01),女生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女生的语言发展、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分量表值和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适应能力商数(ADQ)显著高于男性(P<0.05或P<0.0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ADQ)及学业成绩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或<0.01),而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ADQ)及学业成绩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学业成绩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适应行为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和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CABS) ,对 2 0 4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P <0 .0 5或P <0 .0 1) ,女生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 P <0 .0 1)。女生的语言发展、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分量表值和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适应能力商数 (ADQ)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5或P <0 .0 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 /自制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 (ADQ)及学业成绩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 ,而父母惩罚、严厉 ,拒绝、否认与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 /自制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 (ADQ)及学业成绩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学业成绩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积极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舟山海岛城乡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调查舟山市城市与农村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共1022名,并采用自拟的学龄期儿童适应行为影响因素问卷对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城乡学龄前儿童其适应能力商数(ADQ)分级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ADQ分级:强者、边界和平常者,城区与农村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城区学龄前儿童其适应行为量表的各分量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经济活动和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及ADQ与农村学龄前儿童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学龄前儿童的ADQ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组依次为母孕期情况、父母婚姻关系、幼儿期疾病、亲子交流、父母教育方式、是否寄养、父母亲的职业;农村组依次为幼儿期疾病、父母离异、母亲文化程度、亲子关系。结论 海岛地区城市学龄前儿童适应能力比农村儿童强。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相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昆明市城区4~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KMBU),随机抽取昆明市五华区城区5所幼儿园中年龄为4~6岁的儿童500名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总阳性检出率为46.5%。(男孩为52.5%,女孩为40.3%),男女行为问题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儿童行为和父母养育方式互动模型的构建分析发现,影响儿童行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父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母亲的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母亲的养育方式对于儿童的影响力更大于父亲。结论 妥善的养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更为有利,为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应加强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和监测,采取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浅析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 :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 (MMPI)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MBU) ,对来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的 4 2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4 2名中学生中 A分 (社会适应 )大于 6 5分有 2 8人 ,占 6 6 .7%。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偏爱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 ,而父亲的拒绝因子得分高于母亲。结论 :由于父母亲养育方式的不一致 ,易导致孩子社会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7.
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及父母个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n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杭州市452例学龄儿童进行了调查评定。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文化性、道德性、组织性及母亲个性N分高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结论: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预防和矫治儿童行为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新生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新生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922名医学院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校新生适应能力调查表、学校环境满意度调查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个人评价问卷(PEI)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新生适应能力存在性别差异,新生的适应能力与自信心、学校环境满意度、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呈明显的相关关系。逐步回归表明,自信心强,学校环境满意度高,家庭生活中组织性强,母亲较少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父亲职业特征和月生活支出较低的新生适应能力较强。结论:医学院校学生适应能力受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个性特征对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健康发展,协助父母建立儿童保健服务意识,改善母亲养育行为。方法选取干预地区200例母亲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对照地区200例母亲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社区健康干预,比较两组对于育儿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童养育各项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率为97.5%,对照组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率为84.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健康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父母建立儿童保健服务意识,改善母亲养育行为,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及父母个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n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杭州市452例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评定.结果 父母养育方式中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文化性、道德性、组织性及母亲个性N分高与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结论 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是预防和矫治儿童行为不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早期情绪及社会性发展不仅影响儿童未来的行为方式,亦与其社会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发展密切相关,教育者应根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情绪和社会性健康发展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学前儿童适应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杭州市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探讨其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以指导早期教育工作。方法采用原杭州大学儿童生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中心汪文、傅根耀等所编制的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95名幼儿进行了调查。结果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小班(61.68±8.65)分,中班(72.21±6.63)分,大班(79.11±5.23)分,F=53.499,P<0.01];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72.481±10.921)分,女(70.884±8.661)分,F=0.605,P>0.05]。结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适应能力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单纯性肥胖对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武汉市城区3所幼儿园体检筛查并经医学诊断的112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为病例组,以肥胖度正常的儿童为对照组,进行1∶2配对,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评价其适应行为.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儿童适应行为商数(109.33±13.56)分、独立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自制因子评分[(49.51±12.02)分,(52.25±12.05)分,(67.22±12.76)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123.5±10.01)分,(59.96±11.86)分,(58.18±13.79)分,(74.96±9.96)分],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分量表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导致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偏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550名医学生测试SCL-90和16PF,并进行了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女生较多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而男生较多感受到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独生子女较多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保护。结论:父母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状况及探讨影响智力发育的有关因素,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WPPSI)对57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影响因素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智力分布基本近似正态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存在着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异族双亲子女的智商高于同族双亲子女影响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儿童入园年龄、性别、父母职业、城乡户口等,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农村家庭寄养儿童与福利院儿童适应行为的差异。方法农村家庭寄养儿童22名,福利院集中供养儿童26名,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农村家庭寄养儿童总的适应行为水平ADQ为86.77,属正常范围,福利院儿童ADQ为80.23,在边界范围。三种功能因子进行比较,认知功能因子有显著性差异,独立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功能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寄养方式对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可能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讨城镇不同职业群体儿童行为问题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背景一般认为家庭环境、儿童气质、学校与社会因素对儿童行为均有影响,但有关不同职业群体儿童行为问题的报道尚属少见。研究方法用问卷和评价的方法,调查一小学9~12岁居民子女和职员子女各180名。结果男性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性,居民子女的退缩、攻击性违纪等行为较职员子女突出,父母职业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管教方法不当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有显著关系。结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和谐的家庭气氛有益于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社区小儿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家长对小儿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缺乏,导致小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不测。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切资源,重视儿童保健宣传及常见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药品管理,小儿患病时,家长不要擅自买药服用,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提高家长对小儿常见病的认识,走出治疗小儿常见病的误区,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杨梅  江长勇  沈海英  胡薇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6):2057-2061
背景 儿童口腔患龋率高,事态严峻。而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对于群体性的口腔保健服务供给不足。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全面、持续、协调的口腔预防保健服务后续推进及儿童龋齿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月,分层选取成都市武侯区内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进行儿童保健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偶然抽样方法,采集其基本信息、儿童及家长口腔情况和保健干预情况、口腔就医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家长儿童口腔保健签约服务意愿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11份,实际回收303份,有效回收率为97.4%。39.6%(120/303)的儿童发生过口腔疾病问题,11.6%(35/303)的儿童接受过窝沟封闭或涂氟预防措施,36.3%(110/303)的儿童接受过儿童口腔卫生指导,68.3%(207/303)的儿童家长有意愿接受儿童口腔保健签约服务。孩子是否曾经做过窝沟封闭或者涂氟等预防措施、是否接受过专业口腔卫生指导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不同情况的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孩子是否做过窝沟封闭或者涂氟等预防措施是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儿童做过窝沟封闭或者涂氟等预防措施的家庭、接受过专业口腔卫生指导的家庭及家长具备口腔健康知识的家庭,更愿意签约儿童口腔保健服务。大力持续深入开展学校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结合儿童健康管理与学校卫生工作,以健康教育与预防性门诊干预为主,积极开展儿童口腔保健签约服务,覆盖全龄儿童,进一步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