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明主面,三叉神经痛病发主责在阳明,风火痰瘀痹阻阳明经脉为其重要病机,治当从阳明入手,以疏通阳明经脉为治疗大法,并分证总结遣方用药经验,以期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辨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立足于《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对阳明病的理论来源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与演变。《黄帝内经》从阴阳气血盛衰、气机开阖、经脉主病、标本从化等方面论述阳明之生理、病理,认为其具有捍卫诸阳、维络阴阳、多气多血、主阖、本燥标阳从中化等特点。《难经》拓展对于阳明经脉的论述,提出“冲脉并行阳明经脉,阳明脉浮大而短,手阳明属下部,足阳明属中部”等观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现阳明与其他五个界面生理病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联性,对同时立足于阳明合病去解释和治疗相应疾病进行了延伸,如太阳阳明合病宜透邪;正阳阳明多见火热燥实,久则津液不足;阳明少阳合病则少阳枢机不利,阳明失阖;太阴阳明合病,虚寒治之太阴,湿热治之阳明;少阴阳明合病,注意顾护元气;厥阴阳明合病,土虚木乘,注意顾护中土。温病学医家关于阳明病进一步拓展了“承气法”,并更注重固护阴津,明确卫气营血辨证,提出阳明温病热邪深入营血分的治法。后世医家还提出了“膈阳明分上热中寒,宜上下分消”“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举梅国强拓展运用葛根芩连汤之要,以窥其活用经方之斑。论述葛根芩连汤在经脉脏腑整体恒动观的指导下,以主证病机为宗旨,拓展运用,灵活加减,如治疗阳明经脉循经之处,且病机相符之齿龈肿痛、三叉神经痛、痤疮、头痛、下颌关节炎、鼻咽癌放化疗后诸症等,其活用之法,甚是巧妙,临证之运用,疗效颇丰。  相似文献   

4.
阳明病证与针炙辨治215003江苏省苏州中医院欧阳八四一、阳明生理: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与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手阳明经脉,从食指外侧循臂,入肘外廉,由外上肩至面部,络肺属大肠。足阳明经脉,起于鼻梁陷处两侧,络于目,从缺盆下循胸腹...  相似文献   

5.
薛凯阳  崔瑾 《中国针灸》2022,(2):203-207
基于"脑肠相通""心胃同病"理论探讨从阳明经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思路和方法.CFS发病与脑、心有关;从经脉循行、脏腑功能及阳明经的主治特点分析,阳明经所治疾病与脑、心联系密切,故提出从阳明经入手,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CFS,包括清热润燥、凉血化瘀、行气通腑、建中补虚四法,对临床治疗CFS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辨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玲  胡庆铁 《陕西中医》1999,20(8):364-364
<正> 1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手足阳明经及足少阳经密切相关。手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均循绕侧头面部,与三叉神经在面部分布区域相近,诸如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循阳明、少阳经上扰头面,或阳明胃火与肝胆郁火上犯,阻遏经络,经气不通则痛。又痰湿内盛者,痰郁而化火,痰随火气上升,阻滞阳明、少阳经脉;以及久痛不愈,邪入血络,瘀血内阻,亦可出现头面疼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常可以见到牙痛,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而  相似文献   

7.
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足阳明经脉与胃腑的相关性,该文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认为针刺足阳明经脉的腧穴能够有效地治疗胃腑病。认为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阐明经络实质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多以热、火为主,疼痛部位多为脏腑之火上行累及牙齿,属脏腑经络同病。临床中通过辨面痛部位尤其是齿痛部位来确定病变的脏腑与经脉,并根据脏腑特点不同进行配穴治疗。针对根本病机的取穴原则为"荥主热病"治其标,不祛其火则不能取效,从而达到调畅经脉气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献及临床角度,探讨了手阳明大肠经的整体功能、分段证治与其它经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以清窍被扰、经脉瘀滞为主要病机。分七型:风热外袭型治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止痛;风寒外袭型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风湿侵袭型治宜祛风湿止痛;胃火上攻型治宜清胃泻火,散风通络;肝火上炎型治宜清泄肝火;平肝熄风;阴虚阳亢型治宜滋阴潜阳,熄风止痛;瘀血阻络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1.
姜华琦 《国医论坛》1993,8(6):31-31
1 三叉神经痛杨某,女,68岁,左侧三叉神经痛8年,1月前复发.左面部呈阵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每次持续数秒,日发无数次,触及上唇即发,需服卡马西平后才敢进食.伴腹胀纳呆,便秘,烦躁,口臭,舌苔黄,脉沉数.此乃阳明积热,阻于经脉,不通则痛.治宜泻热止痛.取左太阳,下关、颧髎、支沟、行间、内庭、右合谷用泻法,其中太阳向下斜刺2寸,  相似文献   

12.
治痿取中应悉两土赅虚实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痿之为病成因颇多,然由中州失运,精微不化,经脉少充,肢体不荣而致者不为临床少见,《素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实开痿证治胃之先河。由此而降,治宗此说者甚多,如石顽老人在其  相似文献   

13.
辩少阳病脉证并治在学习少阳病原文之前,要回答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少阳和少阳病。所谓少阳,系经脉名称之一,它同太阳、阳明共同组成三阳经。少阳有“小阳”“幼阳”“稚阳”之称,它有阳气初升之意。从六经辨证角度看,少阳  相似文献   

14.
针灸辨证治疗头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95+98-95,98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疏调经脉,通络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针灸辨证分四型治疗:阳明头痛,治宜清泻阳明,通经止痛;少阳头痛,治宜行气活血,通经止痛;太阳头痛,治宜宣通太阳,活血行滞;厥阴头痛,治宜散寒疏肝,降逆止痛。  相似文献   

15.
目前,祖国医学对《伤寒论》少阳位置的认识,尚未统一,因此对少阳病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寒热往来的解释亦有争议,故笔者不揣荒陋,陈以拙见,请教于同道。一、从阴阳消长看少阳的位置《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洽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在《素问·经脉别篇》文中亦提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辨证论治,探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以远近配穴和辨证取穴,以特定穴为主的远道刺法,采用针灸取穴为主或用火针点刺。结果与结论:针灸可消除水肿,以温通经脉,正气充气血和,起到治痛作用。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少阳病的证治是《伤寒论》的难点,各家看法不一,这里简要谈谈少阳病证的本质和有关柴胡汤类方的运用特点。少阳病的提纲问题《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少阳为枢”,枢者,枢机之称,少阳经脉循胁肋,位居太阳、阳明之间。仲景立少阳辨病仍然继承这一思想。从病期的变化部位来讲,是半表半里,外开是太阳,内阖则为阳明。六经各有提纲,少阳病证提纲为何?历来各说不一,如柯韵伯说是:“口苦、咽干、目  相似文献   

18.
谭涛 《中医药导报》2007,13(5):14-14,33
文章通过对痿证的发病机理的阐释及对《内经》相关原文的研究,探讨了足阳明经与其他经脉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运用的经验,认为“治痿者独取阳明”中的“独取”二字,不能作“仅取”解,阳明亦非仅指足阳明胃经,还应包括足太阴脾经,独取阳明应理解为治疗脾胃为主,此外依据辨证结果兼治肺肝肾等脏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中医神志病与经脉的关系。方法: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结合腧穴及经脉的对应关系,分析8部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治疗神志病的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其中经脉与神志病的关系。结果:中医神志病症与相关经脉的关系,排在前3位的经脉是足太阳经(16.73%)、足阳明经(14.08%)和督脉(12.34%),且与其他经脉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神志病主要与足太阳、足阳明和督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治三阳证析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44-245
1 三阳证并见治从少阳的机理“三阳证见治从少阳”是张仲景在处理复杂病情时的一个治疗原则。病见三阳证 ,说明邪气较为弥缦 ,既充斥于太阳之表 ,又进入阳明之里 ,中涉及表里之间的少阳枢机。病情也较单纯一经病变表现相对复杂。如《伤寒论》99条所说 :“伤寒四五日 ,身热恶风 ,颈项强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邪在太阳之表 ,侵袭卫阳就可见恶风 (寒 ) ,卫气抗邪则发热 ,邪阻太阳经脉 ,经气不利 ,则有颈项强硬不舒。胁下为少阳经脉之分野 ,胆府居处 ,邪在少阳 ,枢机不利 ,胁下必胀满 ,此证亦为柴胡主证之一。阳明主胃 ,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