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泪膜功能和角结膜上皮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54例(108眼)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60眼)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行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印迹细胞学(CLC)检查,并将检测结果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BUT值、Schirmer-I试验值均低于对照组,且BUT值、Schirmer-I试验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组较对照组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级别增加、杯状细胞密度下降,且角膜FL累积分增加(均P<0.01)。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BUT值、Schirmer-I试验值、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级别、杯状细胞密度和角膜FL累积分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均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泪膜功能的损害以及角结膜上皮的损害,且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状况差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者,损害程度亦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客观指标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1例(102眼)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40眼)正常人泪膜破裂时间,并行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观察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显著增高,基础泪液分泌值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及基础泪液分泌值与血糖控制情况呈显著相关性,而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预防干眼症的发生,缓解或消除干眼症症状.  相似文献   

3.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泪膜功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泪膜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65例(130眼)分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25例(50眼)、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20例(40眼)、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20例(40眼)组,对患者分别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SchirmerⅠ试验值、BUT值均下降(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增加(P<0.05)。糖尿病眼底病变程度与SchirmerⅠ试验、BUT呈负相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可导致患者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及角结膜上皮的损害,且损害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泪膜功能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按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眼底病变进行分组.分别进行眼干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试验,SIt)和泪膜脂质层形态观察.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干眼评分.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评分(3.28±1.56)高于对照组(2.31±1.50,P<0.01);BUT(6.50±4.84)s低于对照组(12.26±7.16)s(P<0.01);SIt(10.61±6.86)mm与对照组(10.92±7.05)mm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组的干眼症患病率为19.8%,高于对照组8.0%(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眼底分为3组: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3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2.95±1.50、3.38±1.48和4.11±1.60(P<0.01);SIt分别为(10.95±6.89)mm、(11.71±7.30)mm和(7.63±5.20)mm(P>0.05);BUT分别为(7.53±5.23)s、(5.88±4.10)s和(4.47±4.17)s(P<0.05);对有眼底病变者分为已行激光治疗组和未行激光治疗组,两组的干眼评分分别为4.71±1.14和3.26±1.15(P<0.01);BUT分别为(2.93±2.06)s和(6.26±4.36)s(P<0.01);SIt分别为(7.21±6.51)mm和(11.33±6.73)mm(P<0.05);出现角膜染色的比率分别为50.0%和17.9%(P<0.05).干眼评分与眼底病变程度和是否行激光治疗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年龄、性别、胰岛素治疗、病程、血糖控制分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泪膜功能异常,其泪膜功能改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眼底激光治疗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所致的泪膜功能变化。方法取2010年4月~10月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儿32例(64只眼)为观察组,取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32例(64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结果过敏性结膜炎患儿的泪膜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SIt、BUT、F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眼SIt、BUT、FL检查明显相关,观察组患儿SIt与BUT、FL检查不具有相关性,BUT与FL检查具有相关性。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会使泪膜稳定性降低,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往往双眼起病,且泪膜功能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11个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无视网膜病变组比较,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组有更长的病程,较大的年龄以及较高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其中,糖尿病病程、患者年龄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病程、年龄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124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等13个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间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组与无视网膜病变组比较有更长的病程,较高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t=2.369~5.870,P<0.05、0.01);糖尿病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OR=1.157、1.471,P<0.05)。结论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高糖血症有助于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有血糖控制不良且病程较长但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也有血糖控制良好且病程较短的但发生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除了与血糖控制的情况、病程长短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期反复发作的睑缘炎导致相关性干眼治疗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角膜科的患儿36例(55只眼)进行观察,治疗前后分别行眼前节检查,对比睑板腺功能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rar break-up time,BUT)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结果患儿的泪膜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的睑板腺功能评分、BUT试验和FL评分有明显变化;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睑板腺功能评分与BUT呈负相关(r=-0.667,P=0.000),与FL呈正相关(r=0.722,P=0.000),与SIt无明显相关性(r=-0.108,P=0.457)。结论在临床上睑缘炎导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患儿,若睑缘炎得到良好的治疗,并且联合使用人工泪液,配合局部外用中药,患儿的自觉症状能够明显好转,泪膜稳定性有所提高,且可防止睑缘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杯状细胞及上皮细胞病理改变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给51例(102眼)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40眼)正常人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观察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程度、结膜杯状细胞形状、密度及角膜损伤程度,并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分别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角膜上皮损伤严重,杯状细胞密度显著降低,结膜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级别显著增加,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杯状细胞密度和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程度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呈显著性相关.[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感人群,控制好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改善角膜上皮、结膜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泪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干眼症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采集泪液,检测IL-1β、TNF-α、TSLP水平,比较2组BUT值及FL评分。分析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与BUT值、FL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组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U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F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与BUT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FL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ROC曲线显示,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对干眼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830,0.885,0.838,P<0.01),且三项联合(AUC=0.920,P<0.01)诊断价值较高。 结论干眼症患者泪液IL-1β、TNF-α、TLSP水平与BUT值、FL评分均显著相关,IL-1β、TNF-α、TLSP水平升高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及眼表损伤,联合检测泪液IL-1β、TNF-α、TLSP水平可用于干眼症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KG*2〗探讨儿童轻度过敏性结膜炎中干眼发生的原理及不同方案疗效,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4~10岁轻度过敏性结膜炎患儿(观察组)101例及健康儿童(对照组)1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检测过敏原。比较2组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FL)评分、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分析BUT、FL评分、TMH与病程的相关性。观察组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有人工泪液分为A组42例和B组59例,比较A、B组治疗前后BUT、FL评分、TMH。 〖HTH〗结果〖KG*2〗观察组BUT短于对照组;F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T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BUT与病程呈负相关(r=-0.439,P<0.01),FL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r=0.396,P<0.01),TMH与病程无相关性(r=0.043,P>0.05)。治疗后,A、B组BUT长于治疗前,FL评分低于治疗前,A组TMH高于治疗前;A组BUT长于B组,FL评分低于B组,TMH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通过降低双眼泪膜稳定性,破坏角膜上皮完整性,造成干眼症状,而对泪液分泌无显著影响。病程越长泪膜稳定性越低,角膜上皮破坏越严重。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体健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 接受自体健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患者31例31眼,通过全面检查,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影响泪膜功能的疾病,记录术前及术后30 d、60 d、90 d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54例(60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7、30、90d进行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等检查查,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d、7d、30d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等加重,BUT明显缩短,SIt分泌术后第1天明显增多,FL染色率术后1d、7d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可致泪膜的稳定性下降,术前或术后及早补充人工泪液,促使泪膜功能的稳定,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 眼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就诊的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患者106例(145只 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50只眼)、玻璃酸钠治疗组(B组48只眼)和联合治疗组(C组47只眼)。 在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进行主观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 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结果 术后1月,A组干眼主观症状、BUT和FL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1周SIt、FL和术后1个月干眼主观症状、BUT接近术前水平(P>005)。C组术后l周干眼 主观症状、BUT、SIt和FL均接近术前水平(P>005)。结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早期使用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更有利于改善症状、恢复泪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钟敏    赵少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0,(6):549-552,55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眼表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9例。按糖尿病病程分为A组(<10年)及B组(≥10年)。比较两组HbA1c、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角膜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SIt)、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分析糖尿病病程与眼表指标及VPT的关系。结果: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的年龄、HbA1c、OSDI、BUT、SIt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干眼发生率(χ2=33.785,P=0.000)、角膜知觉(t=3.457,P=0.001)及VPT(Z=-2.22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与角膜知觉(r=-0.440,P<0.05)呈负相关,与OSDI(r=0.246,P<0.05)以及VPT(r=0.372,P<0.05)呈正相关。结论:合并DPN的糖尿病患者干眼发生率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角膜知觉明显减退,VPT及OSDI评分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