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间隔部(RVS)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5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3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对照组,对比观察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TNF-α的变化。结果术前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RVA起搏组与术前、术后一周比较TNF-α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RVA起搏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加;RVS起搏组较术前、术后一周TNF-α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TNF-α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RVA)及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合理的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自2007年8月~2009年12月,36例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纳入RVA和RVOT-S起搏组,起搏器植入12月后分别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主动脉瓣口速度时间积分(VTI),主动脉与肺动脉瓣开放时间差(QAO-QP),房颤负荷(AFb),自动模式转换(AMS),血浆脑钠尿肽原(NT-proBNP)变化,QRS波宽度,比较两组的差别。结果:起搏12月后RVOT-S组LVEF及VTI明显高于RVA组(均P<0.05);LVESV,QAO-QP,NT-BNP,AFb,AMS及QRS波宽度明显低于RVA组(均P<0.05)。结论:与RVOT-S组相比,RVA长期起搏可导致明显左右心室间以及左室内收缩不同步及左室重构,减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对心室依赖起搏患者应首选RVOT-S为心室电极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3.
周宁  陈曼华  罗洪波  王琳 《心脏杂志》2008,20(1):80-82,86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双心室电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为分2组(每组10例):一组患者行间隔部起搏,一组行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有效起搏时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博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结果有效起搏时心尖部和间隔部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显著差异。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尖部为(203±127)s,间隔部为(581±124)s(P<0.01)。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间隔部起搏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术后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而且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有症状的慢-快综合征需置入起搏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B组45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宽度。对比两组起搏参数和心电图QRS间期相关资料。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50.51±6.52)min,B组手术平均时间(63.52±7.34)min,B组手术时间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IVS、LVPW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RVS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明显高于B组,A组起搏的QRS波宽度窄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起搏相比,RVS起搏时心电轴、QRS波群与正常心室激动顺序的QRS波群形态相似。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期左心室功能、同步性与血流动力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者,右心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从而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塑、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最大限度保持左、右双心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收缩同步性;同时改善左房、左室的收缩同步性,增加左心室的舒张充盈时间,减少二尖瓣反流,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近来短期和长期研究发现右室间隔部心脏起搏可明显改善心脏活动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认为右室间隔部心脏起搏治疗是对生理性心脏起搏的再认识。文章综述了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病理生理及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相关临床试验、显效机制、技术关键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与右心窀心尖部(riht ventficular apex,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指标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植入VVL/VVIR,DDD/DDDR起搏器的患者,随机接受RVA起搏和RVOT起搏。植入前检查12导联体表心电罔及超声心动图,记录QRS时限、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事射血分数(LVEF)。植入后记录心室起搏状态下的QRS时限。随访时间为2年,随访内容包括LVEDD、LAD、LVEF,同时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心室问激动延迟(IVMD)以及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Ts-SD)。结果共随访30例患者,其中RVA起搏17例,RVOT起搏13例,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心血管疾病等基本情况筹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前两组患者问QRS时限、LVEDD、LAD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后RVOT起搏状态下QRS时限较RVA起搏明显缩短[(140.15±11.36)ms对(160.76±23.68)ms,P=0.033],植入后两组间IVMD[(25.7±9.1)mS对(36.7±10.0)ms,P=0.0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问Ts—SD(13.34ms对42.96ms,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入后随访两年,两组患者间L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ms对(42±9)ms,P=0.759],同RVA组相比,RVOT组LVEDD缩小[(5.10±0.76)mm对(5.28±0.40)mm,P=0.048],LVEF明显增加(0.56±0.04对0.52±0.02,P=0.001)。结论同右心窄流出道起搏相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呈负性影响,且加重左心室内不同步收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的QRS时限,为临床导线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16例符合Ⅰ类或Ⅱa类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在放置心室导线过程中,分别在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中位间隔部、高位间隔部和流出道等不同位点起搏右心室,记录起搏时的体表心电图,比较不同位点QRS时限和形态的差异.结果 与基础心电图QRS波比较,所有右心室起搏部位心电图QRS时限均明显增宽(P<0.001);以心尖部起搏QRS时限增宽(168±16) ms,其次为流入道(166±15) ms和流出道(165±15) ms;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明显缩短(P<0.001),且QRS波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最短(139± 19) ms,高位间隔部次之(153±14) ms,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所有右心室起搏位点中,中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最窄,且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可能是右心室最理想起搏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人们一直怀疑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及收缩顺序,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最终将诱发心力衰竭。为了减轻这种不良后果,有学者提出了更生理的起搏部位如右室中位间隔和高位间隔起搏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为此,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技术评估了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总数对高龄双腔起搏器(DDD)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起搏器植入年限、24h平均心室率和心室起搏%的乘积,得出心室起搏总数基础值。将右心室起搏组、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ical,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right ventricular septum,RVS)组分别分10次·年/分组和≥100次·年/分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及使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情况。结果 (1)右心室起搏组:与10次·年/分组比较,≥100次·年/分组LAD、LVEDD、LVEF、NT-pro BNP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的使用人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VA组:≥100次·年/分组NT-pro BNP、ACEI/ARB的使用人数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VEDD有所增高,LVEF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VS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DDD患者右心室(特别是RVA)起搏数越少,远期心功能影响较小,而RVS可能是相对更好的心室起搏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为参照,评估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心室电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20例患者植入全自动双腔(DDD型)起搏器,随机分组,一组10例行间隔部起搏(RVS组),一组行心尖部起搏(RVA组);分析两组有效起搏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RVS组和RVA组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A组为(203.0±127.3)s,RVS组为(581.0±124.7)s(P<0.05)。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RVA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RVS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P<0.05),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术前2组LVEF、E/A比值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随访的LV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无明显变化(P>0.05)。6个月随访RVS组LVEF、E/A均明显高于RVA组(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超声多普勒优化房室间期后,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的差别。方法(1)共入选45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其中男16例,女29例。RVA组31例,RVOT组14例,出院前进行程控。(2)将感知的房室间期(SAV)由70~170ms递增,每次递增20ms,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肌做功指数(MPI),将MPI最小时的SAV确定为最适SAV。比较不同起搏部位所测最适SAV的差异。(3)应用组织多普勒同步图(TSI)技术分别测量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心肌收缩达峰时问,二者之差用ATs表示,代表室间不同步程度。比较不同起搏部位ATs的差异。结果(1)RVA与RVOT起搏的最适SAV分别为(80.0±9.8)ms对(92±1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VA与RVOT组室间隔与左心室侧壁收缩达峰时间差分别为(89.5±25.7)ms对(27.94-10.5)ms(P〈0.001),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之差分别为(88.3±23.4)ms对(29.54-16.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影响较小,分析其效果与RVOT起搏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不同。方法:60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组,分别行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A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B组)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量(Sv),E峰值,E/A值,二尖瓣返流量。结果: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QRS波时限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结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可能是一个更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项成熟应用于临床进展期心力衰竭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心脏失同步患者治疗方法。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从而导致心脏电机械失同步,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适时地将起搏患者右心室起搏系统升级为双心室起搏可以纠正右室起搏导致的心脏失同步,最大限度保持左、右双心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收缩同步性,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近来短期研究发现这种起搏系统升级可明显改善心脏活动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文章综述了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病理生理及升级右室起搏到双室起搏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显效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起搏技术的进步和起搏治疗适应症的不断扩大,起搏治疗患者逐年增加。但常规采用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治疗,可导致心肌收缩不同步,损害心室功能,影响心肌灌注并导致心肌重构。近来研究发现,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可明显改善心脏活动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右心室间隔部和右心室心尖部二种起搏方式下心脏收缩功能及血BNP水平变化的观察,为合理选择起搏方式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右心室起搏的血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 ,生理性起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理性起搏是指保持房室同步功能和正常心室激动顺序或能按机体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一种先进的、接近生理功能的起搏方式。它是和心室起搏、房室不同步的非生理状态相对而言的。维持正常的心室肌激动 收缩顺序是目前临床起搏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及不同间隔部位(室间隔高位、中位、低位)起搏患者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时限,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植入VVI或DDD型起搏器患者122例,按照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高位组(RVSP1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中位组(RVSP2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低位组(RVSP3组),观察4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出现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线和起搏器植入,并完成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RVSP2组较RVAP组显著减低(4.5%对40%,P<0.05).术后RVAP组QRS时限最宽,RVSP2组起搏QRS时限最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患者RVAP、RVSP1、RVSP3组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RVAP组最高(P<0.05);4组患者LVEDV术后18个月与术前比较,RVSP3组与RVAP组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其中RVAP组增加显著(P<0.05);术后18个月RVSP组LVEF均无显著减低(P>0.05),而RVAP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 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起搏QRS时限最窄,患者NT-proBNP水平低,可能为起搏器植入患者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7.
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间隔上部、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均不同程度的显示了其较传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优越性,本文就不同部位右心室起搏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1998年11月,92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对照组共有45例患者入选。起搏器植入术前行12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随访时记录未起搏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传统双腔起搏组患者平均心室累积起搏比例为(90.1±4.0)%,平均随访时间为(3.3±0.5)年。起搏组患者自身QRS时限由术前(874-9)ms增加到随访时的(94±10)ms(P〈0.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由(464-3)mm增加到(50±4)mm(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0.63±0.04降低到0.57±0.0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搏器植入时老龄(〉65岁)(OR3.41,95%CI1.07~10.90,P=0.04)、长期RVA起搏(OR3.91,95%CI1.10~13.89,P=0.03)和冠心病史(OR7.33,95%CI1.09~50.29,P=0.04)是QRS时限增宽(〉7ms)的独立预测因素。对照组各指标随访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RVA起搏可能引起自身QRS时限增宽,提示RVA起搏引起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和/或心室肌传导功能损害。起搏器植入时老龄、RVA起搏和冠心病史是自身QRS时限增宽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术后右心室功能,并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采用LBBaP(LBBaP组),45例患者采用RVSP(RVSP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进行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图像并评估右心室大小及功能参数,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右心室大小及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RVSP组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术前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反映右心室功能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间隔纵向应变、游离壁纵向应变及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也均较术前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RVSP组患者三尖瓣环e’较LBBaP组患者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然而,LBBaP组患者右心室大小及功能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间隔部(RVS)两种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以及术后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波宽度(QRSd).方法 ①6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应证患者,按照起搏比例和起搏部位分为3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5%;心尖部起搏组:右室心尖部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5%;间隔部起搏组:右室间隔部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0%.分别取各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3个月静脉血血浆2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BNP水平.②同一组病例,按照右心室电极植入的不同部位,分为两组,即RVA起搏组和RVS起搏组,测量患者术后在起搏状态下的心电图QRSd.结果 术前对照组、RVA起搏组、RVS起搏组血浆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统计学意义(P<0.01),RVA起搏组、RVS起搏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血浆BNP水平升高(P<0.05).RVA起搏组、RVS起搏组比较,RVA起搏组的QRSd增宽(P<0.05).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小术后血浆BNP水平低,QRSd窄,对心功能影响小,因此,RVS起搏更接近生理状态,是临床较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