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1974年1月到1978年12月,五年间治疗舌癌32例,采用外照射与组织内照射行根治放疗的鳞状细胞癌22例(T_1N_05例,T_1N_11例,T_2N_06例,T_2N_13例,T_2N_21例,T_3N_04例,T_3N_21例,T_4N_01例),大部分病例采用6MV直线加速器照射,另一部分行~(60)钴照射。将舌固定,左右二野,射野面积4×4~8×9厘米。N_1病例转移淋巴结包入射野内。原则上,照射线量T_1病例给2000rad/2周,T_2、T_3病例3000rad/3周。外照射结束后1~2周,行组织内照射。按Paterson-Parker法算出线量,4500~7000rad/4~7日,镭针插入肿瘤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31例原发肝癌进行放射治疗,其中肝细胞癌29例,胆管细胞癌2例。胆细胞癌中,原发灶放疗12例,肿瘤拴塞放疗14例,骨转移放疗3例。治疗用X线及快中子,相对2野外照射。照射野达肿瘤以外1cm,最大8×14cm。全组术前放疗10例,TDF80(相当X线5000rad);根据放疗20例,TDF110(相当X线7000rad)以上。X线治疗每次200rad,每周5次;快中子每次90~110rad。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32例组织学证实为恶性胶质瘤的病人进行了脑内短距离治疗。男性24例,女性8例。半数以上年龄在50至69,发病高峰在60岁年龄组。12.5%的病人为未分化星形细胞瘤,87.5%的病人为多形性胶质瘤。全部病人均进行丁肿瘤切除,术后约两周,脑内髓入Cf-252放射源。此外还接受~(60)Co或6MevX线作全脑放疗。把3年内的临床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应用单管植入,全脑照射5000至6000rad;第二阶段,应用多管植入,使肿瘤量达到6000rad,即是全脑照射4000~4500rad,缩野瘤床局部再增加1500至2000rad。第三阶段仍用多管植入,仅修改体外放疗技术,改全脑照射为部  相似文献   

4.
肛管癌由于解剖特点,作彻底手术有一定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需要综合治疗。术前放疗加化疗是有价值的。因为鳞癌一般对治疗敏感,有效。作者介绍19例肛管癌,均经话检证实,包括侵及齿状线,除4例外病变均<5 cmφ。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无远地转移,化疗与放疗同时应用,5氟脲嘧啶100毫克/平方米/天,连续静脉滴入,共4天,丝裂霉素15毫克/平方米/静脉注射,一次。一月后重复5氟嘧啶,放疗与化疗同时开始,中线量3000rad/3周(200rad/日)照射野15×15平方厘米,下缘包括坐骨结节,效疗完成后4~6周手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纽约MSK癌症中心1979.3-1979.4间收治的44例小细胞肺癌用化疗、全脑予防性照射、原发灶及纵膈高剂量照射综合治疗的结果,并回答了下列问题:①本治疗方案能否提高完全缓解率和存活率;②能否安全地高剂量照射纵膈;③缩短全脑预防照射过程是否安全有效,价值如何? 材料方法:全部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即往未经治疗并未患过其它恶性病。局部病变者24例,广泛病变者占20例。治疗计划见图示。在初步化疗后2个月开始低剂量化疗及放疗。全脑预防照射用~(60)Co平行对穿野,剂量为500rad×3,休息4天,再给300rad×5,或相当于4000rad之NSD值。原发灶及纵膈用10MV直线加速器多野照射,250rad×18,4次/周,总量5000rad。照射的第1、15天给予CTX及VCR化疗。结果:24例局部病变中化疗后16例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27例进行性肺癌放射治疗成绩进行了研究,年龄平均60.4岁,男女之比为3.5:1。按UICC分期,Ⅳ期最多,占72%(91/127),Ⅲ期占25%(32/127),以鳞癌最多,其次为腺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115例作了7个月追踪观察,其中原发灶放疗88例,转移灶治疗27例。原发灶放疗中,原始接受放疗为A组,共47例,经各种化疗后再作放疗者为B组,共17例,放疗+手术14例,再发治疗10例。放疗的原则是前后对穿二野法照射,Ⅲ、Ⅳ期肺癌大部分病例均照射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剂量为10Gy/5次/周,A、B组总剂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两例肺癌放疗与化疗并用所致放射性肺炎。一例男性,57岁,主诉:声音嘶哑,左侧S~5部位未分化癌瘤,小细胞型,两侧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印象:原发性肺癌,Ⅳ期(T_3N_2M_1),采用6Mev 直线加速器照射。胸前一野,剂量4500rad/4w。照射结束后一周,补充COPP 疗法,给环磷酰胺1000毫克,长春新硷2毫克,静脉点滴;Predonin 口服。照射结束后第六天,左肺门外方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引起腰骶丛神经病的原因之一。作者评价了28例病人的放疗疗效。半数以上病人年龄在40~60岁,为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癌患者。用超高压外照射(~(60)Co,4Mv/6Mv直线加速器或24Mv电子感应加速器)。照射野面积192~696cm~2,通常包括骨盆,腰骶椎或腹主动脉旁区。有1例还包括腹股沟转移灶。前后相对野,四野箱形照射或单一前野照射。每日一次,每周5次,总量在10Gy/5次到50Gy/25次。大部分病人的疗效评价在放疗完成或随访4~6周后进行。主观完全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并肺外转移的介入治疗的方式。资料与方法:肺癌并肺外转移96例分2组进行介入治疗。A组:由于插管困难只行单纯化疗灌注原发灶。B组:化疗灌注原发灶 化疗灌注转移灶。结果: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肺癌并肺外转移者分别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化疗灌注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只单纯化疗灌注肺癌原发灶。  相似文献   

10.
本病为良性骨肿瘤,其特征为骨质破坏进展迅速,常并发病理性骨折及脊髓麻痹。作者报导手术及活检证实的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行放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例1,女性,15岁,主诉步行障碍,瘤灶部位第10胸椎。术后行~(60)钴照射,前、后二野,每次剂景150~200rad,总剂景7850rad/54日,CER 为2058.5reu,观察15年6个月无复发。例2,女性,12岁,主诉腰背疼痛,两下肢运动障碍,瘤灶部位第1腰椎。术后行6MV 直线加速器X 线照射,前、后二野,每次剂量200 rad,总剂量4000rad/33日,CRE1330reu,观察5年2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7年12月统计科室共收治头颈部肿瘤11例,其中鼻咽癌3例,恶性淋巴瘤3例,腮腺癌2例,上颌窦癌1例,舌下腺癌1例,颊粘膜癌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在31~78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200cGy/次,5次/周,原发灶、颈部转移灶DT(60~70)Gy/(6~7)周,颈部预防量DT45~50Gy/4.5~5周.  相似文献   

12.
动脉灌注或 /和栓塞治疗恶性肿瘤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对有明确转移病灶的病例过去多采用全身化疗 ;作者对 46例有转移灶的病例 ,分别对原发灶及转移灶行局部动脉灌注化疗或 /和栓塞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 :46例中 ,年龄 3 9~ 70岁 ,平均 5 3岁。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原发肺癌 14例、肝癌 16例、食管癌 7例、贲门癌 9例。转移病灶位于肺 17例、肝脏 19例、肋骨 4例、椎体 4例、颅脑 2例 ,其中 8例为全身化疗效果不佳而改用局部化疗 ,肝脏癌灶局部化疗后均行碘油与丝裂霉素乳剂栓塞 ,2例肋间动脉…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医院自1980~1981年收治的162例肺癌中有61例为小细胞肺癌,而有35例为局限性病变,一般情况尚好可以接受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的患者。首先给予高能射线的放射治疗,照射野包括原发灶、纵隔及锁骨上区域,采用胸背两野对照和分程放疗。第一疗程,每次量3Gy,每周5次,总量30Gy。体息15天后再行第二疗程放疗,每次量2Gy×8/10天。按TDF 计算,总剂量相当于每次2Gy,每周5次,50Gy/5周。放疗结束后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全身18F-FDG PET/PET-CT为脑转移瘤患者寻找原发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全身18F-FDG PET/PET-CT在脑转移瘤寻找原发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7例以脑转移瘤查找原发灶为主诉的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PET-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7例患者中57例患者的原发灶位置得到了确诊,原发灶的检出率为85.1%;其中原发性肺癌29例,占50.9%;所有肺癌中病理分型为低分化腺癌者共13/29例,占44.8%.除可检出原发灶外,18F-FDG PET/PET-CT全身显像还检出肺转移、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肝转移及其他少见部位的转移灶.与"F-FDG PET-CT相比,单纯的18F-FDG PET图像对肺转移病灶的检出率仅为10.9%.结论 18F-FDG PET/PET-CT的全身扫描有利于发现原发灶及其他转移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前瞻性地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时组织填充模体对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以及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 ,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T、N、M分层配对分为不加模体组 (1组 ) ,加 0 5cm厚模体组 (2组 ) ,加 1 0cm厚模体组 (3组 )。采用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照射技术 ,对原发灶及颈转移灶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常规分割照射全颈 5 0Gy后 ,2、3组除去模体 ,再缩野至原发灶加量至 70Gy。计算出 3组患者皮肤表面及转移灶表面平均百分深度剂量 (PDD) ,比较 3组患者皮肤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及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情况。结果  2、3组皮肤表面百分深度剂量高于 1组 10 0 %以上 ,1、2、3组分别为 (42 5 4± 2 38) % ,(86 0 3± 1 2 3) % ,(97 77± 0 2 4 ) % ,而 3组转移灶表面平均百分深度剂量只相差 6 %以下 ,1、2、3组分别为 (94 5 8±5 19) % ,(99 80± 0 38) % ,(98 91± 1 37) %。 1组患者皮肤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均轻于 2、3组 (P =0 0 0 0 ) ,而 3组的颈淋巴结转移灶消退率及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鼻咽癌颈部放射治疗一般不应加组织填充模体 ,除非转移灶已侵犯皮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肝、肺、胃等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但是对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报道较少 ,并且主要限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手术前栓塞止血[1~ 5 ] 。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导管动脉化疗国内尚未见专项报道。我们对 17例转移性单发性骨肿瘤同时行原发灶 (肝或肺 )及转移灶的导管动脉化疗。探求其疗效 ,以求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晚期肿瘤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7例患者 ,男 13例 ,女 4例 ,年龄 43~ 6 8岁 ,平均 5 4岁。原发肺癌 12例 ,肝癌 5例。均经痰细胞学、经皮活检、CT、AFP、临床资料证实。 17例均为单发性骨转移 ,其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PET/CT资料,记录原发灶部位、骨转移部位及骨外转移部位(包括前哨淋巴结及脏器)并按CT骨转移诊断标准进行分类,测量其最大标准摄取值。结果 PET/CT显像检查确定61例原发灶,11例未找到原发灶。66例为多发骨转移,6例为单发骨转移;原发灶部位依次为肺癌(31例)、前列腺癌(6例)、胃癌(4例)、结肠癌(3例)、甲状腺癌(3例)等;溶骨性转移以肺癌(22例)、胃肠癌(7例)多见,成骨性骨转移以前列腺癌(5例)、肺癌(4例)多见,混合性骨转移以肺癌(5例)、鼻咽癌(2例)多见;胸部骨及脊柱转移多见肺癌(31例),骨盆及脊柱转移多见肺癌(23例)、前列腺癌(6例)。结论 PET/CT诊断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时,需根据骨转移的类型、部位及前哨淋巴结和脏器转移的位置找出原发灶,必要时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美国Mallinckrodtrad 放射学会,在1978年5月至1981年6月间,应用放疗与局部加温综合治疗了101例恶性肿瘤病人。这些病人都是近表面转移性癌或复发肿瘤。22例肿瘤照射的剂量为1000~3000rad,其余的在3000~4000rad 之间,每周照射2次(间隔72小时),肿瘤量400rad/周。用电子加速器(9~16Mev),偶尔也用~(60)钴。病人局部加温用915MHZ 微波,41~43℃,每次间隔72小时,每次加热60~90分钟,大部分病人得到足够的升温。总共治疗了120例患者,有30例乳癌病灶  相似文献   

19.
美国Duke大学医学中心对食管癌综合治疗前瞻性研究中的失败方式进行了分析。实验组共143例,其中腺癌38例,鳞癌105例,平均肿瘤长度6 cm,Ⅰ期9例,Ⅱ期82例,Ⅲ期12例,Ⅳ期40例,平均年龄62岁。治疗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行一周期化疗,然后进行再分期;第二阶段行放疗加化疗,在放疗1周和5周时各行一周期化疗,放疗剂量44~46Gy,至此再作术前评价,如不能手术,则补放疗剂量至60~64Gy,术后若有残留者亦补足放疗剂量,化疗用药为顺铂,VP-16,或用卡铂代替顺铂。放疗射野包括原发灶周围3~5 cm,缩野照射至肿瘤周边2 cm,对颈段病变行经裂孔切除术,中段行Lowis术,腹段行胸廓切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查找原发灶不明的脑转移瘤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灶不明的脑转移瘤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检查资料。 结果 17例患者均经活检确诊原发灶,准确率100%。原发性肺癌13例,占76%,其中有2例在第二次行PET/CT检查时才检出原发灶;原发性肝癌2例,占12%;原发性贲门癌1例,占6%;原发性升结肠癌1例,占6%。在检查到原发灶的基础上,18F-FDG PET/CT亦发现10例合并转移者,其中合并肺转移者2例、合并淋巴结转移者3例、合并骨转移者2例及合并其他部位转移者3例,共发现病灶61处;2例肝癌患者单发脑转移灶中均有脑卒中。 结论 18F-FDG PET/CT在查找原发灶不明的脑转移瘤原发灶中有重要价值,并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