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3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123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23例中,男91例,女32例;年龄18~62岁,平均34岁。骨折左手45例,右手78例。均有外伤史,伤后6个月仍无骨折愈合表现。外伤至手术时间:6~12个月98例,13~18个月20例,19~30个月5例。X线片示骨折端硬化98例,腕舟状骨囊性变15例,骨折近端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2.
王继红  张容生  马芳 《武警医学》2001,12(7):416-416
陈旧性舟状骨骨折不连接是临床常见的病损 ,由于舟状骨的特殊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特性 ,使此类病损在治疗上难度很大。近年来 ,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带血管蒂骨移植 ,但疗效不够理想。为了提高疗效 ,我院开展了带血管蒂桡骨茎突翻面骨膜骨条髓内移植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 ,疗效满意。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骨折病人 1 0例 ,男 9例 ,女 1例 ,年龄 1 8~ 3 5岁 ,病程 8~ 2 6个月 ,平均 1 2个月。左侧 3例右侧 7例 ,术后随访 3~ 1 8个月。2 手术方法带血管蒂桡骨茎突翻面骨膜骨条髓内移植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 ,以茎突返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 MPR)对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42例腕关节外伤病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19~48岁,平均35.5岁。患者均具有明显外伤史,且临床怀疑腕舟状骨骨折,主要症状为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鼻咽窝处有压痛点。数字X 线摄影( DR)平片检查阴性12例,舟状骨可疑骨折30例,对所有病例行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再进行多向调整MPR后处理,使骨折在舟状骨的冠状及矢状长轴面上显示,并就其长轴面MPR图像及直接扫描腕关节CT横断面图像在骨折的诊断率上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的长轴面MPR显示12例阴性患者中6例确诊为腕舟状骨骨折,30例可疑骨折均显示舟状骨骨折存在;直接腕关节CT横断面扫描图像显示12例阴性患者中4例确诊为腕舟状骨骨折,30例可疑骨折患者24例显示舟状骨骨折存在。两种检查方法比较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向调整的长轴面MPR对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相比直接腕关节CT横断面扫描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1月 ,我们收治腕舟状骨骨折11例 ,误诊 5例 ,误诊率为 4 5 .5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2 6 6岁 ,平均2 3岁。损伤原因 :绞轧伤 1例 ,跌打伤 4例 ;左侧 1例 ,右侧4例。骨折类型 :开放性骨折 1例 ,闭合性骨折 4例 ;误诊时间 :ld6个月 ;5例均误诊为腕部软组织伤。1.2治疗和结果  1例绞轧伤急诊手术因漏诊 4个月行腕关节融合术。 3例新鲜骨折确诊后给予管型石膏固定 3个月 ,痊愈。l例骨不连行桡骨茎突切除术。2 分析与讨论  根据腕部外伤史 ,腕关节活动受…  相似文献   

5.
血管束骨内植入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1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腕舟骨由于解剖上的特点,骨折迟延愈合或不愈合率较高。沿用的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因其不能改善骨折近端的血供,因而仍有部分骨折不愈合。从1988年6月~1993年12月,我院采用血管束骨内植入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1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8~36岁;右手8例,左手5例;病程4~17个月;均有外伤史。早期确诊经石膏固定3个月以上9例,早期漏诊或误诊而在就诊时X线片示骨折线清楚,断端有硬化或囊性变4例。外伤或确诊至手术时间:4~9个月IO例,10~15个月3例。13例均为舟骨腰部骨折。2手术方…  相似文献   

6.
刘振利  周学明 《人民军医》1997,40(6):322-323
我院自1993年9月~1995年10月采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不愈合2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对22例,女3例,年龄18~40岁;6手17例,左手8例。均有外伤史,伤后8个月仍无骨折愈合表现。外伤至手术时间:8~12个月20例,13~18个月3例,18~30个H2例。骨折类刑:近端骨折4例,腰部骨折21例。X线片不骨折端硬化17例,手舟骨有囊性变5例,骨折近端密度增高,是坏死表现3例。1.2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在臂丛麻醉和止血带卜手术。于挠骨远端挠侧作纵形切口,K5~7cm,粮露挠骨远端。第一截骨线在挠骨茎…  相似文献   

7.
腕舟骨骨折后骨不连7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2~1995年收治腕舟骨骨折后骨不连7例,采用带骨间前动脉桡背侧支骨瓣转移治疗,全部骨性愈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15~42岁,平均27.5岁。左侧2例,右侧5例。受伤时间1年。伤后3例行石膏管形固定,1例行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2例行桡骨茎突切除开槽植骨,1例伤后未行任何治疗。术前X钱表现:骨折端硬化5例,近骨折端囊性变2例,均采用带骨门前动脉桡背侧支骨瓣转移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1.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1.2手术方法于腕关…  相似文献   

8.
本组54例陈旧性舟状骨骨折。其中男52例,女2例,年龄18~56岁,48例为20~40岁。骨折部位远侧1/3 22例,腰段24例,近侧1/3 8例。其中30例为伤后漏诊者,24例在伤后曾经外固定治疗。临床表现有腕疼、力弱,腕桡偏背伸受限,间或有患腕活动时弹响。除2例合并月骨周围脱位误诊者外,根据X线表现分类为迟缓愈合和不愈合,前者有骨端吸收、囊性变,但边缘无硬化;后者有骨端吸收、边缘硬化致密,形成假关节。这些病例距损伤时间及并发症见表1。  相似文献   

9.
带蒂的桡骨筋膜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带蒂的桡骨块和筋膜瓣移植,治疗10例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经6个月到1年的随访,骨折在3~6个月以内均愈合。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8岁。手着地摔伤8例,汽车摇柄击伤2例。受伤至确诊时间1年~11年,平均2.3年。多数均因早期误诊为腕部扭伤,未得到妥善治疗。损伤部位,左侧2例,右侧7例,双侧1例,全部为舟骨腰部横断骨折。术前X线检查骨不连8侧,缺血性骨坏死3侧。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6~1992年收治腕舟状骨骨折不连接32例,均采用血管束植入、桡骨茎突切除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26例,女6例。年龄19~48岁,平均24岁。右侧27例,左侧5例。均系跌伤所致舟状骨腰部骨折不连接。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上臂扎气囊止血带。从第一掌骨基底远例1cm处开始,经鼻烟窝底部,并稍斜向背侧,做一长5cm的腕桡侧切口,注意不要损伤舟状骨背侧的血供。将头静脉、烧神经钱支及拇长伸肌腱牵向背侧,将桡动脉、拇长展肌腱及拇短伸肌腱牵向掌侧.切开腕桡侧副韧带及关节囊后,用骨刀将桡骨茎突去除1/…  相似文献   

11.
对196例腕舟状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茎突部分切除后,修凿成带筋膜蒂骨瓣植骨加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采用Kaulesar Sukul腕舟状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放射科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认为本方法是治疗腕舟状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治疗战士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患者 2 2例 ,年龄 19~ 2 7岁 ,骨不连时间 11~ 5 4个月 ,平均 16个月。X线检查骨不连部位均在舟骨腰部 ,骨不连间隙 2~ 5mm ,平均 2 .5mm ,6例骨折断端有囊性变 ,3例骨折断端硬化、移位。在X线透视下将 1枚骨穿针穿入骨不连部位 ,保留该针。用另 1枚骨穿针在任意一侧髂嵴部位穿刺抽取红骨髓 5~ 10ml,并即刻由腕部的骨穿针注射至骨不连部位。腕部用弹性束带或管型石膏固定于功能位 ,平时鼓励患者做握、抓、捏等动作。每隔 1个月摄X线片复查 ,必要时重复一次骨髓注射。结果  19例骨不连愈合 ,愈合时间 3~ 15个月 ,平均 6个月。3例未愈合 ,骨不连时间均超过 3年 ,骨折断端硬化、移位。无感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 该法治疗腕舟骨骨不连患者痛苦小 ,住院时间短 ,医药费用低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张元智  李保庆 《人民军医》1997,40(4):194-194
我院1991~1995年采用椎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骨膜骨辩转移治疗陈旧性脱舟骨骨折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36岁,平均25.6岁;左侧5例,右侧7例;X线片示骨折线宽约1.5mm,两断端硬化,有大小不等的囊性区,内有死骨存在,近端骨折块密度增高;受伤距手术时间为3个月~1年。1.2手术方法于臂丛神经麻醉气囊止血带控制下取脱背侧S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烧腕背例韧带及关节囊,尽量少剥离腕舟骨背侧缘韧带附丽处,显露腕舟骨骨折断瑞,利除其间肉芽组织及坏死骨块,沿舟骨纵轴作约1…  相似文献   

14.
基层医院腕舟状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舟状骨骨折是部队官兵常见损伤,此类骨折绝大部分在基层医院进行首诊处理。由于条件及专科技术方面的原因,确诊治疗时有困难,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结合本院2000-01~2007—12的26例腕舟状骨骨折病例中12例在基层医院诊治失误的教训,通过总结分析和讨论,意在提高基层医院对腕舟状骨骨折的诊治水平,以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跳水运动员腕舟状骨骨折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舟状骨骨折在跳水运动员的创伤中比较常见。作者于 1988- 2 0 0 1年 ,通过对 16 0名跳水运动员的调查分析 ,发现 10例腕舟状骨骨折。引起骨折的原因很多 ,其原因与跳水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 ,腕部过度疲劳是导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伤后局部过多的封闭治疗等是腕舟状骨骨折的因素。在诊断方面要特别注意 ,受伤 2周后 ,要再拍X线片跟踪追查 ,直到确诊 ,以防止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桡骨移植治疗腕骨、月骨坏死,骨不连1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手部舟、月骨骨折的发生率高 ,骨折后易发生骨不连 ,囊性变或缺血性坏死 ,导致腕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我院从1996~ 1999年 ,对 2 0个上肢新鲜成人标本进行动脉染料灌注 ,进行解剖学研究 ,设计了带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的桡骨瓣移植 ,用于治疗手舟、月骨无菌性坏死 ,手舟骨骨折 ,骨不连 16例 ,经 1~ 3a随访 ,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解剖学测量腕骨的滋养血管主要是桡动脉、尺动脉、骨间掌侧、背侧动脉和腕背侧动脉网。腕背侧动脉网是由桡动脉、尺动脉的腕背侧支 ,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构成 ,滋养桡骨的远端和腕骨的背侧及腕掌关节。经血管…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例1 男,23岁,强-5飞行员,总飞行时间305 h。1982年11月在航校踢足球时摔伤左腕部,当时肿胀、疼痛,未做特殊治疗。嗣后常感左腕关节疼痛,不敢用力,始终未明确诊断。1984年12月小体检时发现左腕舟骨骨折,以“左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停飞。  相似文献   

18.
腕舟状骨骨折3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茂盛 《人民军医》2004,47(7):402-403
腕舟状骨骨折在军事训练和体育活动中较为常见,因其解剖位置和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加之基层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治。1996~2003年,我们收治舟状骨骨折32例。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对23例腕舟状骨骨折行切开复位植骨AO螺钉内固定术,12~24周后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逆行带血管蒂植骨治疗舟状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逆行带血管蒂植骨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3月—2009年5月我科收治舟状骨骨折骨不连病人16例,采用桡骨远端逆行带血管蒂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月,采用Herbert和F isher的舟骨骨折分级评价系统,所有病人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月,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好的临床结果。结论桡骨远端逆行带血管蒂植骨治疗舟状骨骨折骨不连疗效好,可以作为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