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诊断后的2、4、6个月观察后抑郁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1iving Seale,ADL)。同时进行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将所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神经功能的缺损会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且日常生活能力的不足也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结论脑梗死后抑郁会影响神经功能康复的时间和速度,临床上建议进行抗抑郁治疗,既可以缓解脑梗死后抑郁,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步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HAMD评分和CNS评分在治疗前无差别(P〉0.05);治疗后6周末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改善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臣  唐蕊  李聪慧  庄向阳 《河北医药》2011,33(17):2585-2586
目的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及黛力新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服用黛力新,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患者在第2、4周均进行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智能状况(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及2周后2组患者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MADD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MMADD及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MMAD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P〈0.01),ADL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恢复后期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基础上行抗抑郁治疗,对照组给于安慰剂维生素B6治疗。结果病后6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后期并发抑郁症,及时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起着促进和协调作用,能明显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应重视脑卒中恢复后期抑郁症的发生,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和13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各因子评分、NIHSS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俨〈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疗效显著,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了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于病情平稳24 h后接受肢体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介入个体化的心理干预,4周后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ADL能力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介入心理干预康复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ADL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进行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康复锻炼的同时,早期介入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加快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ADL评分和C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内科住院及内科门诊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每周3次的精神心理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组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心理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药物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舍曲林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C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应用舍曲林2周后HAMD抑郁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梁俊华 《安徽医药》2014,18(2):383-385
目的观察和探讨5E康复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5E康复模式进行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鼓励患者、教育、锻炼、工作、评估。采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分级。同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ME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应用FIM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分级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ESS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M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5E为核心的康复模式实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更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它能延缓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现对我科收住的262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399-40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其中患有脑卒中后抑郁的52例患者分别接受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以及不干预(对照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43.3%,治疗组HAMD、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2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同时期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访分析105例脑卒中患者2周和8周并发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2周和8周抑郁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40.0%和47.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卒中后2周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病灶部位、并发糖尿病和人格特征(P<0.05);其中NIHSS和ADL是卒中后8周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并发抑郁,近期和远期并发抑郁的因素不同,主要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两周内内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8天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8d后治疗组、对照组CS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AD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收住于我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199例。对入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确诊PSD患者91例作为PSD组,其余108例作为非PSD组。对2组康复治疗前、治疗后(6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前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但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仍然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前PSD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于非PSD组(P〈0.05);康复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但PSD组评分仍然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也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结论PSD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非PSD患者差,PSD对康复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模式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模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A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AS评分、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通过康复治疗的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7008,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模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预防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心理护理,治疗8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效果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防可减少PSD的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1):124-125
目的观察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压控制达标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的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井小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131-131,13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将6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DL能力恢复情况。结果:67例脑卒中患者经过45d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护理,其ADL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