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雍履平 《中医杂志》2002,43(10):795-795
胃部疾病如胃和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用药既须治其胃部病变,又不可忽视治脑,这是因为脑与胃有着相关的生理基础及病理基础。生理方面,心为主宰,心藏神,相当于大脑皮质功能,故中医向来认为“心脑相通”,并将大脑活动功能归属于心,凡涉及心的生理功能论述,均包括大脑功能。《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提示内脏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中医脑神学说的发展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脑神学说的发展与反思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孙迎节关键词中医脑神学说;心主神明;脑主神明;理论研究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但神究竟由何脏所藏、何脏所主,近百年来一直争论激烈,至今尚无定论。以《内经》为代表的传统中医理论将神志活动主...  相似文献   

3.
再论"心主神志"与"脑主神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中医学的脏象学说将这些精神活动归属于以心为中心的五脏功能,同时也认识到脑为思维器官,对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感觉运动等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脑的生理功能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脑是在心的主宰支配之下完成生理活动的,即心神主宰脑神,脑的功能从属于心主神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心主血脉与肾主生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秋炎 《陕西中医》1997,18(5):210-211
从生理、病理及临床诸方面论述了心肾两脏之间存在着顺应性,协调性和互感性。说明心主血脉与肾主生殖之间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补充,对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及指导临床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脑的生理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脑的位态、生成、与脏腑经络肢窍的联系及生理特性方面论述了脑的生理;脑位于颅内,源于父母之精,脑与脏腑通过经络相联,五官直接与脑相联,其生理特性是中清之脏,元神所居,喜静恶扰,不喜邪干。从脑主神明、主思维、主记忆、主感知、司主肢窍方面论述了脑的功用。脑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器官,"总众神也","人之记忆,皆在脑中"有思维、感知、主管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功用。  相似文献   

6.
程梦慧  许棋  李晓亮  郭利利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0):121-123,131
《黄帝内经》中"心为君主之官"的论述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从整体观念辨明脏腑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对中医学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基于中医理论基础的"心"作为"君主"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中医学对"脑"缺乏独立完整的认识.本文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辩证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从"心"与"脑"的生理、病理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研究二者发挥其功能特点的物质基础,以"此心非彼心"立论,提出"脑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从心藏象本质出发,心为阳脏,主温、主通,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与生命进程密切联系,与衰老密切相关。心阳温通,血行流利,脉络通畅,且生新络脉、生新血,使生命活力常在,延缓各脏腑组织不可逆性生理衰退过程,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抗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56-259
临床上脑缺血患者常伴有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脑缺血常见原因有心律不齐、房颤等,表明心脏和大脑之间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心主血脉,阐明了血脉是心脑相关的内在物质基础,心脑依靠脉络紧密相连形成心脑轴,神明通过心脑轴使心气入脑。西医理论认为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支直接控制心脏,并通过脑循环、心激素、心磁场等影响脑。心脑之间在病理生理层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心-脑轴系统在脑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心-脑轴神经通路探讨脑缺血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明确心脑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有助于丰富脑心同治论,同时为研发多靶点药物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提供一种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认为:脑心在生理、病理上有相同的基础,在功能上有一致的共性。《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表明脑心共主神明,同司精神。脑心的关系集中反映在精神意识方面,说明神明是脑心功能的体现。脑心是一个经脉相连、气血相通、神明共用的有机整体。脑心同为生命之枢。共同主宰、支配、调控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智慧等一切精神活动。脑心在生理、病理上相同的基础和功能上的一致性,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脑心理论体系。深入探讨研究脑心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并不断完善脑心理论,有利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并对脑心疾病包括现代医学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三、奇恒之府 (一)脑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脑是一个极重要的器官,为人体生命的中枢,并与视觉、听觉有关。到了明代,李时珍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述,揭示了脑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清代的王清任在总结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又将记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统归于脑,对脑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发挥。然而,为了突出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特点,中医学仍把大脑的功能分属于五脏,并由心起主导作用。又因为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肾精生髓充脑,故临床上大脑的病变又多与心、肝、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这引起了广大群众及医生们对于本病的重视。马云枝教授是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在数十年从事脑病专业的临床工作中对治疗中风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本病诊疗过程中形成了心脑同治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介绍中风的病因病机,分析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在中风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异病同治的思想,并附以验案一则。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对马云枝教授运用心脑同治的理论治疗中风的经验。结论在中风合并心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马云枝教授的心脑同治法可获得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其发生发展与胃肠道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以下三方面阐述脑血管病急性期胃肠道系统与脑的关系。首先,中医理论认为胃肠道系统与脑在生理功能及经络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其次,临床研究表明痰热腑实证是脑血管病急性期主要证候之一,此证候最突出的表现为腑实便秘,关乎病情转归预后;再者,脑血管病急性期脑肠肽中胆囊收缩素的改变和体表结肠电生理变化也为胃肠道系统与脑具有相关性的理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电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学"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关于心、脑功能的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变革“心主神明”说,确立“脑主神明”论的观点。指出:传统中医学虽以“心主神明”立论,但对脑与精神、感觉、知觉及生命健康的关系也有描述,与“脑主神明”的认识相按近;并从系统修正、审慎扬弃、理论建设、方法研究等四个方面分析,强调确立“脑主神明”论符合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脑主神明论首先由《内经》提出,道家发挥为"脑主元神"。它是人体百神之主,具有统御众神的功能,人体的各种神明活动均由其主宰。文章从脑与脾肾的关系入手,进行文献上的梳理。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脑与脾肾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相互联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其中包括肾不藏精,髓不充脑;脾胃素虚,脑失所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  相似文献   

16.
脑为元神之府,是主宰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重要器官,乃神明之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脑髓充养之源,是"神"清明的重要基础。生理上脾与脑相互关联,病理上互相影响。因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引起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目前最常见的老年痴呆,且发病率不断上升。本文从脾与脑关系入手,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论述脾虚则髓海不足脑神失养的关联性,并提出通过扶脾益脑治疗AD方法,为AD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脑主神明角度论针灸治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脑主神明的理论,分析针灸治神与脑主神明的关系。指出脑主神明对治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治神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对"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探讨“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联系与区别。从整体观看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脏腑系统属心 ,是“心主神明”的体现 ;具体而言 ,意识、思维属脑 ,是“脑主神明”的反映。从辨证论分析 ,心主“生命之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脑主意识、思维等高级生命活动 ,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两者结合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协同作用 ,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对出血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尽相同的认识。近年来出血中风急性期内生毒邪说、虚损说、阴阳类证说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出血中风的认识。脑出血是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重大疾病,现仅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几个关键问题讨论。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清除脑血肿、保护脑细胞。  相似文献   

20.
血浊为血液生成通路上清浊相干形成的病理产物,具有易犯清窍,侵及脑神的致病特点。脑窍涵髓,凭借精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运动化生神机,以司感觉、思维、意识、情感等精神活动,以清灵通畅为用。脑窍疾病体现在精神神志等脑功能层面的异常,其物质基础为与精神相关的器官组织。中风先兆的发生与血浊有着密切的关系。血之浊邪扰乱脑窍蕴神所需精微物质清纯之性,或变生它邪而生阻,或耗伤精微物质而致虚,或升降出入逆乱,神机化生通路受损,窍阻则神昏,窍闭则神匿,窍虚则神衰,发为舌僵、头痛、头晕等各种中风先兆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