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经》的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说,主要在《素同》的《六节藏象论》、《灵兰秘典论》、《五藏别论》、《经脉别论》和《灵枢》的《天年》、《海论》、《五味》、《诀气》、《营卫生会》、《五癃津液别》、《本神》、《本脏》、《大惑论》等篇中作了阐述。其主要内容,以五脏为中心,讨论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论述了精、气、神的生成、功能及其密切的关系,内容十分丰富。一、“藏象”的含义及其形成“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  相似文献   

2.
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波 《江苏中医药》2008,40(12):10-11
1藏象学说的内涵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的概念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黄帝内纤》中,贯穿着三大主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和动态观。《内经》中的藏象学说正是立足于整体观,广泛地概述了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内经》的藏象学说,探讨目前尚未引起人们十分重视的心理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刍议藏象与脏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奎 《中医研究》1990,3(1):16-17
藏象与脏腑(藏府)均始见于《内经》,历经各代医家的诠释和阐发,尤其是近40年的中医教材的编纂,业已形成中医理论中的核心,然而,藏象学说抑或脏腑学说,诸家纷说不一,有的以藏象立命,却寓有脏腑之实质,有的以脏腑冠首,又有藏象之涵义,由此,藏象与脏腑是否系同一概念,究竟各自包涵几多?尚须正名。今试从文献学及其沿革略呈管见。藏象论“藏象”二字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经云:“帝曰:藏象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在此“藏象”列为篇名,似可见及其之重要。考《素问》篇章命名之方式有多种,其中有部分篇名是节取  相似文献   

5.
藏象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唐代以来,医家对其概念的认识多不一致。本文以《内经》有关记载为基础,分辨历代分歧所在,综合古今研究成果,从藏象的字意、内容、特点等方面加以论证,对藏象学说的概念重新确定为:藏象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中医药学不断与现代科技融合 ,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的科学舞台 ,藏象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内涵及其实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因此 ,整理藏象学说的内容 ,研究藏象理论 ,对指导中医临床、使中医理论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 2 0年来有关藏象学说的文献作一总结 ,以明确藏象学说的研究概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1 藏象学说的有关概念、含义1.1 脏腑与藏象脏腑与藏象是中医理论中两个不同的概念 ,脏腑是指…  相似文献   

7.
张栋 《中医杂志》2018,(10):811-815
对胚胎发生时期的卵黄囊、肾、心、肺、脑等内脏,口、鼻、眼、舌等器官的生成和衍变进行追踪,并与《黄帝内经》中脾、肾、心、脑的概念和功能、五脏的开窍等藏象学说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分析,认为因发生来源相同而形成同一脏腑体系,因发生时间相同或胚胎时期位置关系紧密而形成五脏与器官的开窍关系,这即是脏腑系统形成的发生学原理,藏象学说具有胚胎学依据。据此提出藏象经络发育追踪研究方法这一结合藏象和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即追踪脏腑经络的发生来源和脏腑之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建立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个体出生以后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发现藏象学说的科学依据和内涵以及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指出:“临床上辨证论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然而,由于藏象学说的框架源于《黄帝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历代医家的不同学术观点,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存在着某些概念不清晰、名词术语含义不统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这不但阻碍了藏象学说的深入研究,也使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元医家张元素开创易水学派,著《医学启源》,回溯脏腑辨证学说之源《内经》,承《中藏经》、钱乙、刘完素之说,结合用药心得,以藏象学说为基础,从脏腑寒热虚实、五运六气之化、五脏苦欲、药物气味厚薄阴阳讨论病机辨证及处方用药,从而建立理法方药完备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是结合实践发扬创新理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试以一"气"定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铁  李盈 《国医论坛》2003,18(5):44-45
研究《内经》阴阳、藏象等篇章,尝试探源知流,从藏象学说的形成,“气”概念的引入,重新界定中医之脏腑,并与解剖学之脏腑作比较,促使从事藏象研究的人员树立立足中医理论、探源知流的意识,培养有中医特色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藏象学说的研究的概况,从藏象的含义、藏象学说的确立、藏象与脏腑的异同、现代科学技术对藏象学说的渗透和研究、以及脏腑本质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藏象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云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94-1396
回顾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藏象学说的研究的概况,从藏象的含义、藏象学说的确立、藏象与脏腑的异同、现代科学技术对藏象学说的渗透和研究、以及脏腑表质的研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藏象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与中医密切相关,自古就有“医易同源”之说。《周易》对中医藏象学说有着深厚的影响。藏象学说依据《周易》“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的“立象以尽意”来揭示脏腑内在生理病理的本质,并且大量地运用《周易》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来阐明中医基础理论中许多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前年 ,听说江西中医学院的杨扶国先生与三十多位同道合作 ,历时十余载 ,编写了《中医藏象与临床》。去年季夏 ,在《江西中医学院学报》读到该书的一节 ,尝鼎一脔 ,心甚欢喜 ,盼其早日出版 ,欲一睹全貌。今年春末 ,如愿以偿 ,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中医藏象与临床》终于摆上案头 ,我把待读的书往后挪 ,先读此书为快。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核心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一大优势 ,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即藏象学说。中医辨证的方法可谓多矣 ,但最终还须落实在脏腑之上。历史上没有不熟谙藏象学说的医家 ,临床上没有不深研藏象学说而治病能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15.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是《道藏》中一部集中体现“医道同源同旨”的著作,其对藏象学说的发挥,存医道两家学术之精华,从脏腑理论人手,内容涵盖养生防病,相病诊病,再到治病调养,自成一体系,以求“未病防病,既病防变”,是道家对《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承习与创新,值得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要学好藏象篇,首先要了解“藏象”含意及其概述。“藏”指人体的内藏,主要为五脏六腑,因为在体内,故称“藏”。“象”即形象和象征,是指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那么怎样学好这篇呢?我认为要着重明确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一、脏象学说及其成因“脏象学说”现代通称为“脏腑学说”,它是通过观察人体的外部象征来研究内脏活动的规律,对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互相关系的一门科学。《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  相似文献   

17.
试从《内经》的脏腑关系论协调脏腑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内经》藏象学说中有关脏腑关系的观点,通过对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等关系链的详述,探讨脏腑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协调脏腑功能对养生的重要性,从而为养生提供有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三焦实质     
三焦是中医藏象中六腑之一,有名有形,而非后世《温病条辨》中的"部位之三焦"。它的形态如同解剖学中的网膜、脂膜,附着在其他脏腑之外,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联系的通路。三焦的具体功能是主持全身气机和气化,疏通水道、运行水液。正确地认识三焦的实质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的藏象学说及整体观,使中医理论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本因素程昭寰(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100700)要谈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就不能不谈藏象学说(包括经络学说),谈藏象学说就不能不学《素问》、《灵枢》(有人一谈《内经》就认为是老八股,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问》关于藏象学说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寤寐理论成为许多学说的基础,如阴阳学说、营卫运行学说等。后世医家根据藏象理论,探索了藏象理论之脏腑功能与寤寐的关系,认为肝、心、脾、胆等脏腑与寐寤有密切联系,其中藏象理论中肝脏的"藏血"功能对于寤寐失常的临床辨证施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