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小贺  傅秀丽  鲁璐  王玮 《新疆医学》2023,(4):415-417+441
目的 探究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经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洛阳博爱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儿开展研究;均患有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并采取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评估患儿治疗前后斜视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儿斜视度变化显著,恢复状态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术后患者眼球FDA情况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随访6个月,整理患儿眼位矫正情况,即术后患儿眼位矫正情况良好。结论 为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儿童提供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斜视度情况,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临床治疗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斜肌减弱术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中的作用和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39例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根据下斜肌功能亢进的程度分别采用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并联合水平肌手术。结果 术后39例V征均消失,下斜肌功能亢进明显改善,外斜欠矫3例,内斜欠矫2例,34例眼位获得完全矫正。结论 对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首选下斜肌减弱术,并同时做水平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眼手术治疗知觉性外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患者分两组行健眼(外直肌后徙术和/或内直肌缩短术)及斜视眼手术(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矫正斜视.比较术前术后眼位矫正效果.健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1.39 mm,手术均为1次完成.斜位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9.17 mm.结果 该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 分别对60例知觉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治疗,健眼手术组根据三井幸彦对主眼的手术量按(斜角÷3)mm计算,斜角>15°分二份,健眼手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手术量明显低于仅斜眼手术组,疗效优于斜视眼手术组.结论 健眼手术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收治的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手术组(n=28)和分次手术组(n=11)。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位、V征治愈率、下斜肌亢进矫正率、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恢复第一眼位正位,且V征治愈数和下斜肌亢进矫正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的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炎症反应、结膜下大量出血、眼睑皮下血肿、球后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疗效不劣于常规分次手术,但可减少手术次数,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外斜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治疗。方法 水平外斜视矫正术并发下斜肌切断及部分切除术治疗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 12例。结果 术后第一眼位正位 (≤ 10 △)V征矫正 9例 ,欠矫 3例。下斜肌功能过强改善 ,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一次施行双眼多条肌肉手术矫正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完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的治疗。方法:用对称的下斜肌减弱合并水平直肌的后徙,缩短术治疗。结果 29例V征消失,2例第一眼位仍有内斜视,1例出现垂直斜视。结论:对称性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合并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眼直肌松切术合并拮抗肌折叠术矫正共同性斜视30例,其中内斜视20例,治愈率为85%,外斜视10例,治愈率为80%。本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不易引起眼位垂直性偏斜,合并其他肌肉手术时不影响眼前节血液供应等优点。肌腱松切术的效果与直肌后徙术或肌肉边缘切开术的效果相似;拮抗肌折叠术与缩短术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斜A征手术矫正的效果。方法:对18例患中13例上斜肌减弱术加水平肌手术,5例行单纯水平肌手术,观察其术后眼位,上斜肌功能及双眼视觉变化。结果:伴上斜肌功能亢进行上斜肌减弱术加相应内直肌缩短术对外斜A征的矫正效果最好。结论:外斜A征手术方式主要是上斜肌减弱加内直肌加强术。  相似文献   

9.
外斜视V征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琴  郭素梅 《中原医刊》2007,34(12):62-63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外斜视V征患者并手术矫正,对手术前后眼位、眼球运动、双眼单视及代偿头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眼位正位者63例(93%),V征消失者66例(97%),其中11例患者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16%)。结论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外斜视V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矫正外斜视V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是下斜肌减弱术和外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10.
杜允宏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63-1664
目的:探讨改良式外直肌悬吊术在废用性外斜视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将13例废用性外斜的患者进行患眼改良式外直肌悬吊手术和相应内直肌缩短,随访3月至2.5年观察眼位.结果:10例患眼角膜映光法正位;3例轻度过矫均小于5°,无一例复发外斜.结论:废用性外斜视患者应用改良式外直肌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直肌联结术治疗眼外肌麻痹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1989年12月至今,采用直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直肌或外直肌后退与外直肌或内直肌缩短。矫正14例近完全或完全性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结果:一次手术后眼正位9例,二次手术后眼正位3例。术后过矫1例。外转与内转功能部分恢复。未发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结论:直肌联结术治疗麻痹性斜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治疗。方法 水平外斜视矫正术并发下斜肌切断及部分切除术治疗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12例。结果 术后第一眼位正位(≤10^△)V征矫正9例,欠矫3例。下斜肌功能过强改善,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一次施行双眼多条肌肉手术矫正外科V征伴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完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之间的斜视 ,若延误治疗时机常变为恒定性外斜视 ,从而丧失双眼单视功能 ,对间歇性外斜视倾向于手术治疗 ,由于斜视度不稳定 ,通常的手术方法易产生术后眼位矫正不足。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对 4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 ,随访观察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5年 6月以来我们采用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43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5例。5~ 14岁 ,平均 9岁。斜视度 2 0 △ ~ 96 △ ,平均 6 5 3△ ,随访 2~ 10个月 ,平均 6 1个月。1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角度外斜视超常量外直肌后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后徙术,外直肌后徙8~11mm,平均949mm。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手术成功率达933%。结论认为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项鹂  万灵 《西部医学》2018,30(6):876-879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斜肌减弱术对上斜肌亢进导致的痉挛性脑瘫伴斜视A征患儿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斜肌亢进的痉挛性脑瘫伴斜视A征患儿16例,其中单眼2例,双眼14例,共30眼。1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中2例患儿行单眼上斜肌减弱术(上斜肌肌腱延长),其余行双眼上斜肌功能减弱术。比较术前与术后半年随访的斜视相关资料,分析上、下转 25°眼位的水平斜视度,评价手术对A征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大部分患儿A征较术前明显好转或消失,其中3例患儿发生不同程度回退,但与术前比较上斜肌亢进程度仍有好转,矫正成功率8125%(13/16)。术前与术后半年上、下转 25°眼位的水平斜度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5);7例患儿(4375%)在术中发现有上斜肌肌肉肥厚增粗,肌肉力量过强等现象。术后无一例发生继发性上斜肌麻痹或继发V型斜视等现象。结论 上斜肌减弱术可有效改善痉挛性脑瘫伴斜视A征患儿上斜肌功能亢进的现象;但由于此类患儿肌肉力量过强,手术设计量应作相应调整,避免矫正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基础上开展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后徙术)和观察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减弱术)两组,每组各32例。记录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伤口恢复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垂直斜视角、水平斜视角;评估斜视疗效、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记录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视功能分级,记录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伤口恢复时间更短;术后1-3个月两组垂直斜视角和水平斜视角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斜视治疗有效率(96.88%)、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有效率(93.75%)均高于对照组(71.88%、71.88%),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视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减弱术用于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能改善视功能,进一步提高斜视和下斜肌功能...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其特点: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外斜不仅影响患者美容,而且对患者双眼单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外直肌徒后是矫正外斜视常用的手术方式,传统认为外直肌后徒量不应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眼外肌手术前后眼角膜表面的屈折力及其轴位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眼外肌手术患者28例(45只眼),其中水平直肌手术17例(34只眼),垂直斜肌手术¨例(¨只眼),由同一专职技师,于术前1天和手术后1个月,作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运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水平斜视采用内(外)直肌徙后的术式,垂直斜视采用下斜肌断腱术,分别比较两种不同手术前后角膜表面屈光度和轴位的变化.经t检验,p>0.05,表明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讨论角膜的形态受水肿、创伤、疤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角膜曲度的变化与眼外肌的牵拉或压迫眼球有关.眼外肌术后短期内由于肌肉紧张度的改变,球结膜水肿巩膜或结膜疤痕的影响,角膜水平,垂直径线上的屈光力会发生改变.但从远期观察,手术前后角膜表面各点屈折力的差异无显著性改变.结论本文28例患者的角膜地形图形态均为纵向的,对称或不对称的蝴蝶结形,眼外肌手本后眼角膜最大屈光力的轴向仍落在角膜垂直向范围,与术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退后术作为内直肌比外直肌更有效 ,但由于传统的退后术的量有限 ,在矫正共同性外斜视时比较困难 ,效果欠佳。近 3年来 ,我们采用超量外直肌后退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导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共同性外斜视 ,15例 ,男 11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2 4岁。术前检查 :①斜视度 :15° - 35° ,平均 2 5°。②视力 ;全部病例双眼视力均在 1 0以上。③斜视类型 :均为分开过强型共同性外斜视 (即看远斜视度 >看近斜视度 )。④外直肌退后量 :11- 13mm ,平均 12mm。⑤手术方法 :均为双眼外直肌超…  相似文献   

20.
V型斜视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杰 《当代医学》2009,15(15):66-67
目的探讨V型斜视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7年1月我科有完整病历并有随访记录的51例V型斜视治疗效果。51例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4-32岁,平均年龄16.1岁。所有病例均用三棱镜检查33cm及5m斜视度及向上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角,同视机检查向上向下25。斜视角及三级视功能,查眼球运动判定有无下斜肌亢进。无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垂直移位。伴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切除部分下斜肌。术后随访6周~1年,平均6个月。结果V型斜视中不伴下斜肌亢进者23例,伴下斜肌亢进者28例,采用水平肌手术加垂直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V征消失,代偿头位消除。结论V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多样,,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根据V型斜视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