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性呼吸康复护理67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呼吸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7例COPD患者采取综合性呼吸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67例患者经综合康复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呼吸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于巩固治疗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军  贾巧  刘跃晖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03-220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60例老年COPD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 护理干预后12个月,患者咳嗽、咯痰、气短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体力明显改善;干预后患者平均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肺功能FEV1(%)、FEV1/FVC改善、6 min步行距离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增加(均P<0.01). 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COPD稳定期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实行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干预。采用圣乔治问卷调查表对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在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1s率(FEV1%)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者的呼吸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六分钟步行实验(6MWT)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68.00%,显著低于观察组(96.00%)(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PaO2水平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PaCO2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一秒用力呼吸气容积(FEV1)及FEV1/FVC水平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6MW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6MW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功能改善明显,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训练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训练,其中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呼吸训练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呼吸训练6个月后,2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精心科学的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可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郑瑞  蔡益虹 《中国医药指南》2023,(23):145-147+151
目的 分析目标执行理念指导多维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采用目标执行理念指导多维护理)和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aCO2、SpO2、PaO2)改善情况、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前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和PaCO2、SpO2、PaO2等血气分析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肺功能情况、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P <0.05),且研究组各项肺功能水平和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目标执行理念指导多维护理能有效缩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合并抑郁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等。4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发生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比较FEV1、FEV1/FVC、HAMD量表评分以及SGRQ问卷中的疾病影响部分和总分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护理前后,除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各项指标均与护理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gt;0.05)。随访1年,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COPD合并抑郁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84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COPD急性发作控制率,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干预前后患者血气分析值、肺功能指标,插管率、病死率。观察组COPD急性发作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气分析值、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和肺功能,改善预后,降低插管率、病死率,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2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 n =62)和常规护理组( n =61),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护理6个月后评价两组的肺功能指标,采用SAS和SDS评价两组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2组护理后的FVC、FEV1、FEV1/FVC和6 MD都明显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综合护理组护理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常规护理组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COPD患者采用肺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和运动功能,降低负性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呼吸功能训练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的血气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COPD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1年后观察锻炼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有108例完成了1年呼吸肌训练,锻炼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指标均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过呼吸肌训练后,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  相似文献   

11.
宋磊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06-2908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治疗对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急性发作次数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终末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时间为半年。干预组患者采用行为干预、呼吸机锻炼、家庭氧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康复治疗措施。治疗前后检查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通过电话、复诊、上门随访等方法随访半年,记录患者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等变化。结果经半年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急性加重及再次住院频率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延缓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明显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杭超  任俞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11-412,414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活血法联合西药对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60例急性期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汤剂,治疗2周后观察症状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②观察组患者主症以喘息、咳嗽,次症以胸闷气短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患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对于缓解COPD急性期的部分症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68例COPD患者(治疗组)进行社区康复治疗,与同期68例未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COPD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按时进行复查、按时服用药物、按医嘱进行呼吸训练、按医嘱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1 s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和呼气峰值流速(P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患者均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同时监测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O2)、pH]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后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包括注意观察体征变化、改善通气功能、注意预防继发感染、加强饮食护理、锻炼方式及运动量的指导、合理用药等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随访2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患者每人平均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咳嗽、咯痰症状好转64例(80%),气促、胸闷症状改善60例(75%)。平均住院次数、住院天数比较在干预前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一般平喘药,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治疗。观察2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可减轻COPD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COPD合并PIF患者的病程、症状、体征、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单纯COP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与单纯COPD相比较,COPD合并PIF患者病程较长,临床多表现为混合型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肺部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伴有杵状指(趾)(P〈0.01);2合并PIF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肺弥散功能降低显著大于单纯COPD组,单纯COPD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合并PIF组;3合并PIF组PaO2降低和PaCO2升高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4影像学显示合并PIF组胸部X线片显示弥漫点状、结节状影、网格状、毛玻璃状和蜂窝状影较多,HRCT显示以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扭曲、变形、小叶间隔增厚为主。结论 COPD合并PIF患者由于双重的病理损害造成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严重障碍和严重低氧血症,并具有独特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影响患者预后,肺功能及HRCT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