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医》2017,(10)
目的:观察壮医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温灸盒灸小腹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壮医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实验组的ADL评分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经秩和检验,治疗后2组尿失禁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尿失禁程度的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夜尿间隔时间、夜尿次数等6项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组各项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壮医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尿失禁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热敏灸配合透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康复治疗。两组均采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明显,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甘立峰  李国洪  沈永进 《新中医》2017,49(10):130-132
目的:观察壮医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温灸盒灸小腹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壮医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实验组的ADL评分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经秩和检验,治疗后2组尿失禁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尿失禁程度的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夜尿间隔时间、夜尿次数等6项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组各项尿失禁临床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壮医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尿失禁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对照组各30例.热敏灸组给予热敏灸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6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巴塞尔指数(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随访3、6个月末观察病死/残疾率、复发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热敏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热敏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6周,两组患者FMA、BI、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6周热敏灸组FMA、BI评分较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SS-QOL评分较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热敏灸组FMA、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热敏灸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以日常生活为导向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日常生活为导向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0天时进行疗效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指数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指数评分,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天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日常生活为导向康复训练能极大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VD患者随机分为3组,热敏点灸组90例,常规针刺组30例,西药组30例,热敏点灸组采用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治疗。常规针刺组予常规针刺,取穴与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予西药与穴位注射治疗。同时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3组中医证候分型分布以肾精亏虚证、瘀血阻络证两型发病率较高。热敏点灸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点灸组治疗前后MMSE、HD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常规针刺组、西药组治疗前后3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点灸组治疗后MMSE、HDS、ADL评分分别与常规针刺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针刺组治疗后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点灸与穴位注射并用治疗V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敏灸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Norton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压积及血沉]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Norton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Norton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压疮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压疮风险和压疮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从而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调节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黛力新口服治疗,连续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灵胶囊口服治疗,连续8周。实施两组方案治疗后,观察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调节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泥灸在腰腿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12月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口服药物腰腿痛丸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药泥灸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部腿部痛疼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腰部腿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腿疼痛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中药泥灸的治疗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井穴麦粒灸对急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刺联合井穴麦粒灸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MA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结论针刺联合井穴麦粒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1 h尿垫试验、ICIQ-SF及I-QO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有效率为65.22%,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CIQ-SF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I-QO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尿失禁患者漏尿次数及漏尿量,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热敏悬灸与热敏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药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热敏悬灸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腰椎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JO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腰椎JOA评分,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热敏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优于热敏悬灸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多种感觉刺激(Rood)疗法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疗效、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Rood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患侧踝关节痉挛状态(CSI指数)、预后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MA评分、CSI指数、ADL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SI指数明显降低,并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升高、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Rood疗法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显著,联用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并缓解踝关节痉挛状态,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不同灸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非热敏腧穴悬灸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双侧大肠俞与腰俞构成的区域内予以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在热敏腧穴旁开2 cm即非热敏腧穴予以艾条温和悬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工作能力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愈显率为7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工作能力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1)。结论热敏灸治疗LDH疗效优于常规艾灸疗法,能更好地改善LDH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中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Ⅱ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Brunnstrom分级、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评测(FMA)(上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和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结果:(1)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治疗组FMA评分、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runnstrom分级、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 I~II期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予益气化瘀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HAMD评分、ADL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汤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困难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Ⅳ~Ⅵ期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阴补阳针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并对2组患者采用简式Fugl -Meye运动功能(FMA)测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进行量化评定.结果:①治疗前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2组FMA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①平阴补阳针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 Ⅳ~Ⅵ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②平阴补阳针法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血浆胃动素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8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血浆胃动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血浆胃动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是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传统头皮针+康复训练)及观察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康复训练)各30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后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颅CT定位围针长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可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