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根据323例哮喘患者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程度分为无反应组、轻度反应组、中度反应组和重度反应组,分析各组在不同时间点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冬季发病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各组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ACT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后与6个月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冬季发作次数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中,无反应组与轻、中、重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症状积分、FEV1在6个月后,无反应组分别与轻、中、重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症状积分、ACT评分、次要症状评分、FEV1在治疗6个月后,轻、中度反应组与重度反应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具有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贴敷治疗中皮肤反应程度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有皮肤反应各组在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上均优于无反应组,轻、中、重各反应组在近期疗效上无统计学意义,但远期疗效上轻、中度皮肤反应优于重度皮肤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情况。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三伏天初、中、末伏的前3 d在肺俞、心俞、膈俞的对照穴位上进行低剂量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次年在相同时间进行相同治疗,治疗组次年于三伏天初、中、末伏的前3 d在肺俞、心俞、膈俞穴上进行常规剂量药物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各项指标[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of the pulmonary volume, 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及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75%)]及贴敷后皮肤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年后哮喘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年后肺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年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及皮肤反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小气道功能,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其疗效与贴敷后出现皮肤反应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冬病夏治贴膏于夏天头伏期间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贴敷2~6h,10天后(即二伏)和20天后(即三伏)各重复贴敷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年后观察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分析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80%;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好转(P<0.05或P<0.01),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明显改善(P>0.05).将患者根据贴敷时间分为4h以下组43例、4h组47例、4h以上组40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其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冰片组成的冬病夏治贴膏,于夏天头伏期间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贴敷2~6 h,10 d后(即二伏)和20 d后(即三伏)各重复贴敷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年后观察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分析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4%;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好转(P<0.05,P<0.01);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将患者根据贴敷时间分为4 h以下组33例、4 h组32例、4 h以上组35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其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 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在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共治疗3次。根据贴敷后的不同皮肤反应程度分为A组(皮肤无反应)24例、B组(皮肤红斑)30例和C组(皮肤发泡)25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及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为86.7%,C组为88.0%,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血清Ig 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Ig 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血清Ig E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有关,皮肤发泡在改善血清Ig E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穴位贴敷治疗,且根据患者皮肤反应分为重度组、轻度组及无反应组,分析治疗后患者疾病发展程度、次数与皮肤反应的关系。结果:经分析,重度组患者79例(19.8%),轻度组患者184例(46.0%),无反应组患者137例(34.2%);治疗前,三组患者发作次数、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疾病发作次数、程度均改善,且皮肤反应重度组患者疾病发作次数、症状程度等改善情况均优于较轻度组、无反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疗效确切,患者皮肤反应程度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反应程度越重临床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田海燕  胡佳  王琳 《中国针灸》2013,33(6):485-489
目的:比较穴位贴敷加隔姜灸与电针加隔姜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穴位贴敷加隔姜灸组(穴位贴敷组)和电针加隔姜灸组(电针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取大椎、肺俞、天突等穴,治疗时间均为一九、二九、三九及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穴位贴敷组给予隔姜灸后贴敷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中药研末混合甘油及温热姜汁制成的药膏;电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用电针治疗和隔姜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恢复评分、喘息控制评分、呼吸快慢评分、胸闷轻重评分、有无哮鸣音评分变化及愈显率.结果:穴位贴敷组的愈显率为72.0%(36/50),优于电针组的46.0%(23/50,P<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穴位贴敷组优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加隔姜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并减少了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避免皮肤起泡,减轻了患者痛苦,且疗效优于电针加隔姜灸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敏史、贴敷频次、贴敷时间对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影响的主次因素,并优化其治疗方案。方法:收集8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研究。药物选用我科历年的经验贴敷配方(白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麻黄、葶苈子、丁香、肉桂、牙皂按照2∶2∶1∶1∶1∶1∶1∶1∶1比例配成)。贴敷穴位取双侧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先按照有无过敏史分为两大组(有过敏史40例,无过敏史40例),再将两大组分别随机各分为4组,每组10例。通过研究三因素两水平,即有无过敏史(因素A:A_Ⅰ:有过敏史、A_Ⅱ:无过敏史)、不同贴敷频次(因素B:B_Ⅰ:4次、B_Ⅱ:10次,即贴敷4次的组每10天贴1次,贴敷10次的组每4天贴敷1次)、不同贴敷时间(因素C:C_Ⅰ:4 h、C_Ⅱ:8 h)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同期哮喘发作次数和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6个月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分的差异筛选最优方案。结果:(1)正交试验表明,最优方案为A_ⅠB_ⅡC_Ⅰ,即有过敏史的患者,贴敷10次,每次保留4 h。(2)因素B(贴敷频次)、C(贴敷时间)为支气管哮喘AQLQ评分的显著影响因素(均P0.05)。(3)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AQLQ评分的比较表明不同因素水平的组合对哮喘发作次数和AQLQ评分的影响不同,除了1组、5组之外,其他各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过敏史、贴敷频次、贴敷时间对疗效影响的主次关系为:贴敷频次贴敷时间过敏史;最优组合方案为:A_ⅠB_ⅡC_Ⅰ,即有过敏史的患者,贴敷10次,每次保留4 h。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夏季三伏天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观察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次数、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证候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ACT评分明显升高,并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随访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组随访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控制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巴布剂贴膏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用巴布剂贴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101例用传统贴膏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00%,对照组为78.2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皮肤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巴布剂贴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皮肤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01-604
目的 :观察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皮肤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西医治疗并行三伏贴治疗的为治疗组,以常规西医治疗的为对照组。治疗组400例,以贴敷药白芥子生用、生炒并用及炒用又分为1、2、3号方组;以敷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为正常反应组、水泡组、过敏组、无反应组四组。对照组8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着重观察贴敷药物、皮肤反应情况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末伏最后一天疾病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疾病发作次数、方药刺激强度与贴敷后皮肤反应密切相关(P0.05),发作次数较少的患者易出现正常反应,3、2、1号方出现皮肤反应依次增高,而治疗前发作次数较多的患者易出现过敏反应。治疗后四组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有明显差异(均P0.05),水泡组患者发作次数最少,其次为正常反应组、过敏组、无反应组。结论:应用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治疗前疾病发作次数、方药刺激强度与皮肤反应情况相关,而皮肤反应情况与临床疗效中的1年内发作次数相关,治疗后皮肤起水泡的患者发作次数最少,疗效最好,其次为正常反应、过敏、无反应的患者,药物刺激强度的增大不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但是与皮肤反应相关,能降低患者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生津汤治疗老年喉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喉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放疗组)28例,采用直线加速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方法,照射能量设定为6 mV-X射线,200 cGy·次-1,每周5次,总DT 60 Gy,所有患者放疗期间按反应程度加用激素、抗生素,必要时放疗前行气管切开术植入金属套管。治疗组(放疗+生津汤口服)22例,放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在放疗期间,加用生津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严重程度。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中无重度反应,轻度反应者17例,中度反应者5例,对照组患者中轻度反应14例,中度反应10例,重度反应4例。两组患者比较,轻度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中度及重度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津汤对改善肿瘤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具有较好效果,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放疗剂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生活质量角度对比观察时间因素在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影响效应。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伏天组、三九天组和日常天组,观察疗效、生活质量。结果:3组患者疗效无区别,治疗后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敷贴疗法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疗法中占主导因素的是药物及经穴,时间因素从本研究看来并无影响效应,适宜全年开展此疗法。  相似文献   

14.
吴大斌 《西部中医药》2014,(10):127-128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汤合俞募配穴敷贴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给予益气固本汤合俞募配穴敷贴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抗生素、茶碱类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哮鸣音)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益气固本汤合俞募配穴敷贴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何蕊  程玉峰  李艳彬 《陕西中医》2021,(9):1211-1214
目的: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免疫球蛋白E(Ig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BC、EOS、N、CRP、PCT、血沉、FeNO、Ig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总结出优势和特色。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研究360例,分冷哮、热哮两个证候,其中冷哮180例,试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热哮180例,试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试验组分别应用"喘嗽宁片""喘息康颗粒",并加外用咳喘膏贴剂,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加用万托林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试验结束后进行哮喘疾病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万托林使用天数及次数,肺功能、ECP、PEF变异率指标评价。治疗期疗程为10 d。结果:1)冷哮、热哮2组在疾病疗效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试验组与综合对照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冷哮、热哮组、综合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痊愈及显效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3)冷哮、热哮2组在万托林使用天数和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冷哮试验组FEV1%、FEV1、PEFR、FVC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对照组FEV1%、FEV1、PEFR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热哮试验组FEV1%治疗前后,对照组FEV1%、PEFR、FVC、FEV1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意义,2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冷哮、热哮)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影响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对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日常组每隔10天贴药1次,3次为1疗程;三伏组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贴药治疗,1疗程后观察肺功能FEV1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①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三伏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经穴及药物作用获效,适宜全年开展此项治疗。  相似文献   

18.
耳穴配合内关贴磁防治晕动症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内关贴磁防治晕动症的疗效。方法:将晕动症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102例)与对照组(98例)。治疗组采用耳穴配合内关贴磁疗法,对照组口服药物茶苯海明。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饴疗组起效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轻、中度患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疗效无差别。治疗组轻度患者疗效最好,中度次之,重度最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耳穴配合内关贴磁防治晕动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及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定喘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喘息、咳嗽、咯痰及哮鸣音症状积分,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辅助性T细胞1百分率(Th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辅助性T细胞2百分率(Th2)、Th1/Th2,气道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喘息、咳嗽、咯痰及哮鸣音中医症状积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FEV_1%、Th1百分率、Th2百分率、Th1/Th2、气道MMP-9评分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并能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及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