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89-991
目的:观察止晕三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将18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止晕三针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9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4.4%,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92.2%,两组临床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晕三针组临床痊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止晕三针与针刺、药物对颈性眩晕(CV)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方法:将180例CV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针刺人迎穴、风池穴加额中线)、针刺组(针刺颈夹脊穴、风池、百会)和药物组(静滴川芎嗪加口服西比灵)各60例,经TCD检测CV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量(Vs)、平均血流量(Vm)、舒张期血流量(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3组治疗后LVA和BA的Vs、Vm、Vd明显升高,PI、RI明显降低;治疗后治疗组RVA的Vs、Vm、V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I和R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治疗组RVA的Vs、Vm、Vd、PI与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止晕三针在改善CV患者RVA的Vs、Vd、Vm和PI值方面均优于针刺和川芎嗪加西比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自拟止晕汤治疗颈性眩晕5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颈性眩晕由颈椎病变压迫椎-基底动脉,致使脑组织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所致.临床较为常见,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手三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为治疗颈椎病提供一种治疗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对照的方法,划分为手三针治疗组、传统推拿按摩治疗对照组,各30例,并针对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重点在于规范手法,验证治疗效果。结果:手三针治疗组有效率90%,传统推拿按摩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结论:手三针与传统推拿按摩治疗颈性眩晕有着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少阳三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椎病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少阳三针,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疗法。结果:观察组34人,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31人,总有效率为70.9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阳三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超短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 mg/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每晚睡前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52.5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改为生理盐水250 mL。同时视病情需要给予营养脑神经、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灸治疗。①定眩止晕舒颈汤(葛根、天麻、野菊花、川芎、桂枝、赤芍、甘草片),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 mL,早晚2次饭后温服。②针刺颈百劳、大椎、百会、天柱、风池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使用6805-B型电针仪刺激20 min。发病1周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浅刺为主;发病2周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可选用强电流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列,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76.67%(46/6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评分降低和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天芎止晕汤联合电针蜡疗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电针蜡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自拟天芎止晕汤加减,1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从ADL、NDI及VAS评分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治疗组总有效率98.0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天芎止晕汤配合电针蜡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耳源性眩晕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 ,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特点。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止晕汤加减治疗此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6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中 ,男 1 5例 ,女2 1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3 0岁 ,以 40~ 5 0岁为多 ;病程最短 3d ,最长 3 0年 ,多数有反复发作病史 ;眩晕多呈阵发性 ,发作期多为 5~ 7d ,仅 1例反复发作持续1月之久 ;间歇期长者 1~ 2年 ,短者 2~ 3d ,多为每年春秋发病 ,而以春季发病最多。1 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野菊花 1 2g ,黄芩 1 0 g、生地 1 5 g ,生石膏 2 0 …  相似文献   

10.
叶乙 《河南中医》2006,26(6):59-60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止晕汤治疗耳源性眩晕3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疾病引起脑供血障碍所致的前庭中枢性眩晕。1998年1月~2002年1月,笔者用自拟颈晕汤配合枕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症14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诊断依据 ①反复发作性头晕目眩,恶心欲呕,往往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伴随症状有运动障碍,如项部不适、步态不稳;感觉障碍,如头痛、眼球胀痛、耳鸣;视觉障碍,如视物模糊、眼花;精神障碍,如心烦、失眠等。②X线颈椎摄片示有多种不同的病理改变,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间盘退行性变、椎关节不对称、椎间小关节紊乱、生理弧度消失、韧带钙化等。③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动脉流量低于正常。符合①、②条诊断成立。 2 一般资料 143例中男64例,女79例;年龄30~75岁;病程最短者1d,最长者13年。有高血压病史20例,低血压13例,高血脂17例,眼底动脉硬化5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全部病例经X线颈椎正侧位摄片,均有一种以上的颈椎病病理改变。有47例做了CT检查,其中有10例轻度脑萎缩,3例腔隙性梗塞。37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有24例椎动脉血流量低于正常。54例做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  相似文献   

12.
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 (5 2例 )采用颈三针结合腹针治疗 ,对照组 (4 2例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 TCD检测椎 -基底动脉血流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眩止晕片治疗颈性眩晕痰瘀内阻证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血清内皮素(ET)-1,5-羟色胺(5-H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要求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正骨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消眩止晕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3周的连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ET-1,5-HT和NO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S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 25%,高于对照组的83. 93%(P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SOD,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ET-1和5-H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正骨联合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眩止晕片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调节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及血清ET-1,5-HT和NO水平可能与其临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4.
挑刺牵引对颈性眩晕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称之为颈性眩晕。近年来笔者运用挑刺牵引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通过TCD检查结果的前后对比,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2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或CT检查,以及TCD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参照19...  相似文献   

15.
晕乃停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颈性眩晕 ,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 ,成年人患病率约为 10 % ( 1) 。我们于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用晕乃停 (即加味天麻汤 )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 :( 1)与头颅位置密切相关的眩晕 (颈部旋转以及过屈过伸等诱发或加重眩晕 )而可以排除其他原因 (内耳疾病 ,脑部炎症、出血、外伤以及全身性中毒 ,眼源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 )所致的眩晕者 ;( 2 )X线摄片有颈椎骨质退行性改变与增生者。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 ) 分为痰浊中阻、瘀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止晕汤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自拟止晕汤加减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倍他司汀和眩晕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止晕汤配合耳穴压豆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颈宁晕停汤治疗颈性眩晕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宪 《天津中医》2001,18(2):26-26
  相似文献   

18.
杨新营  郭跃来 《陕西中医》2007,28(12):1629-1630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安神定眩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芪葛止晕汤(黄芪、丹参、葛根、白芍、泽泻、茯苓、白术、石菖蒲、川芎、鸡血藤等)配合黄芪注射液、葛根素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安神定眩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综合征(简称颈椎病)引起的以表现眩晕为主的一组症状,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1995年5月~2000年11月,笔者以自拟颈宁晕停汤治疗颈性眩晕49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轻者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重者头晕目眩,伴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常猝倒.自2003~2006年,笔者采用项三针为主治疗此病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