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A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 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 题干后的括号内)1.痉病的主脉是( ) ①脉浮而弦I②脉浮而缓,⑧脉沉而细I ④脉紧而弦l⑤脉沉迟.2.治疗肾著病可用( ) ①甘草干姜汤;②苓桂术甘汤l③甘姜苓术汤; ④肾气丸I⑤苓桂甘枣汤.3.用马通汁合水煎药的方剂是( ) ①下瘀血汤I②大黄虫丸}③柏叶汤I ④自虎加参汤,⑤赤小豆当归散。’4.胃反的临床特征是( ) ①呕吐涎沫不止;②呕吐不消化食物I ⑧朝食暮吐、暮食朝吐I④消谷引食、呕吐酸水; ⑤以上都不是。5.治疗阴狐疝的方荆是…  相似文献   

2.
田建中 《中医研究》2006,19(4):18-19
1吐法的适应证宋本《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一节,有五条关于吐法的内容,即———一、大法,春宜吐。二、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三、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四、宿食,在上脘  相似文献   

3.
临症琐谈     
一、余曾治一老人田春声,年近七旬,住莆田县城内坊巷。老人患反胃症,朝食暮吐,经服药无效,迁延数月,病势渐趋严重。后由余诊治,病者面黄肌瘦,精神困倦,舌淡,苔白而腻,按其脉沉而缓。余  相似文献   

4.
<正> 泻下,是荡涤肠胃,泻下浊物,逐邪外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大凡痰食水饮停宿,燥屎内结肠胃,脉见滑实或沉滑,舌苔滑腻或厚腻沉浊者;邪热搏结或痼冷肠间、瘀血,脉见洪大有力或沉实涩滞,舌苔黄燥或湿滑,舌质紫暗有斑点者;痫疾,癫狂,脉见滑大有力或滑数而体质壮实,舌苔白腻滑或厚而干均可下之,验证于临床,每获捷效。但脉见沉细无力或细微欲绝,或舌质红绛而千,虽下证悉俱,用时亦应慎重,以防坏病。下之,然必耗津伤液,故下后救阴实为当务之急,使邪去而正安。以下爰引病案二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所论述的四十四种疾病,无论从病机、证候、方药都进行了多层次的鉴别,从而对疾病作出了正确的诊断,给予了恰当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仲景对疾病的辨证过程,即是对疾病进行多层次鉴别诊断的过程。今就该书《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中论述呕吐的二十条原文(原文编号依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金匮要略选读》为准)进行分析、整理,以展现张仲景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一、对呕吐病与症的婆别诊断原文三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日胃反。”原文二十条又云:“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相似文献   

6.
<正> 真武汤是张仲景温阳化水之名方。笔者师其法,引申运用于治疗反胃、久泄、眩晕、带下等病征,收效颇佳,兹举验案数则。 例1:反胃(幽门梗阻) 洪××,男,45岁,农民,1990年11月7日初诊。胃溃疡病史5年。近二个月来,上腹持续性疼痛,腹胀纳少,口淡泛涎,时有呕吐清水,曾多次就医于当地卫生院,服用中、西药,未能奏效。一周来,上腹胀痛,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宿食清水、吐后痛减、伴畏冷,肢末发凉,腰酸膝软,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X线提示:胃溃疡、幽门梗阻。诊为阳虚水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伤寒论》均有论及"胃反",认为该病特征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笔者对其所论"胃反"条文进行归类、分析研究,探寻张仲景"胃反"病辨治规律,结合六经辨证理论,将其分为太阳误治反胃证、阳明饮停反胃证等二大证型,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反胃治验     
辛某某,43岁,1983年9月12曰初诊。患者朝食暮吐半年余。每曰晨食后胃脘渐胀,至午则生呃逆,暮即呕吐,皆为不化之宿谷,吐后仍欲饮食。逐日复作,体渐消瘦。前医用平胃散、香砂养胃丸、二陈汤等方加减治疗来效。后经某院胃肠造影提示:食道及胃肠通过良好。化验室检查均正常。诊为“神经性呕吐”。住院治疗月余罔效,故延余会诊。  相似文献   

9.
正经言如此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涩者阴也,短者阴也。所以言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以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  相似文献   

10.
彭仁通 《国医论坛》2021,36(1):9-12
从辨气色、辨脉、辨舌、辨咳喘、辨痰液、辨汗、辨表证等七个方面探究应用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认为咳嗽伴面见水色,脉沉或弦或沉弦,舌苔白滑或舌体胖大,见咳喘或咳而不喘,吐涎沫或干咳无痰,有汗或无汗,见表证或无表证.凡病机属寒饮内伏者均宜用小青龙汤主之.  相似文献   

11.
呕吐一、属实 1.平胃散、五苓散、二陈汤均治水湿为患之呕吐。平胃散长于燥湿运脾,适用于湿滞脾胃,胃失和降之呕吐,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舌苔白腻而厚,脉缓者,五苓散长于利水渗湿,适用于水蓄下焦,气不化津之“水逆证”,症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者;二陈汤长干燥湿化痰,适用于脾湿生痰,胃失和降之呕吐,见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润,脉滑者。  相似文献   

12.
反胃之证,系饮食入胃,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一日半日,食多反上而复吐。《医学必读·反胃殪塞》指出:“……胃脾每伤,运行失职,不能腐熟水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饮食入胃,复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多种原因引起的反胃。  相似文献   

13.
郭颢龙 《河南中医》2011,31(4):424-424
齐秉慧是清代著名医家,其治疗反胃证,善于观察,脉证合参,从肾论治,审病求方,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朝食暮吐;旋覆代赭汤合八味地黄汤治疗反胃,效验如神,体现了齐秉惠治胃莫忘责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有问必答     
四川省遂宁市中区中心乡中兴村肖权问: 石水是什么病,现在是否有此病,怎样治疗? 石水是一古病名,出自《内经》。本病多因肝肾阴寒、水气凝聚下焦所致。症见少腹肿大、坚硬如石、胁下胀痛、腹满不喘、脉沉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肝硬化腹水、腹腔肿瘤所致腹水者。临床凡病在肝肾,性质属阴寒,具有水气凝聚下焦的病机特点,表现少腹肿硬、胁痛不喘,脉沉等,即可诊断为本病。石水须与《金匮》正水相区别,两者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正水是因  相似文献   

15.
正乌梅丸方出《伤寒论》厥阴病篇,为厥阴病之代表方剂,主治蛔厥、利、消渴等,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叟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1-2];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方由乌梅、当归、人参、桂  相似文献   

16.
反胃属于胃部病变。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见呕吐:病机为脾胃虚寒,胃阳不足。难于腐熟,食人不化所致,表现为食饮入胃,滞停胃中。良久尽吐而出,吐后转舒。古人称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笔者曾接诊一位因纳差20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周入院的中年患者,其起病以来曾于多处就医,均以降气、行气之品治之,但起效甚微,入院症见:精神疲倦,面色萤黄,纳差。泛酸嗳气,恶心、呕吐物清稀,胃胀不适,腹中冷痛,喜温喜按。不欲饮,大便5日未解,小便尚调。舌黯淡苔薄白,脉弦,右关脉沉弱无力。  相似文献   

17.
一、体虚呕吐,温健罔效,当于虚中求实李某某,女,59岁,城关镇居民。因呕吐日久,于1969年11月20日邀余往诊。自述脘痛20余年。本次发病20余日。近5天来呕吐频频,所吐之物尽为清水痰涎,胸脘满塞,饮食不进,头目眩晕,卧床不起,恶寒厚衣,形体赢瘦,容憔息微。检视前医处方,首服香砂六君,次用理中,继拟旋复代赭,病无进退。前医着眼于呕吐日久,纳呆、形赢,断为中焦虚寒,拟温健脾胃,降逆止呕,何以罔效?细察脉象,沉细而滑,舌苔白滑。此  相似文献   

18.
蔡永壮 《河北中医》2005,27(9):677-678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太阴寒化证的代表方.原方由人参、干姜、白术与炙甘草组成.主治太阴病,脉沉而迟,吐食,腹满时痛,手足自温,自利不渴,脏无它热.其病机是中焦虚寒,脾阳失于升清健运.方后又出示加减八法,关于白术的即有5条:“若脐下欲作奔豚者,去术加桂.呕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虽吐而下利多者,还用术.渴欲得引水者倍术.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药味虽简,寥寥数语,却很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②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病脉证治篇》)——一会儿发烦停止了,但一吃东西就吐出来,这是蛔虫闻到食物气味而到膈上来,所以病人常常吐蛔虫。  相似文献   

20.
中医文献关于蛔虫病方面,早在公元两世纪张仲景著作中即有记载。如“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蚘虫。”又:“蚘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蛔虫通常依附于空肠或十二指肠壁静止不动。有时发生扰动,如有多数蛔虫集合,能引起消化系统很多种急性疾病,过去中医限于仪器检查,临床未能详细分类,但在伤寒论厥阴篇中有蚘厥的记载:如“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隔,故烦,须叟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