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诊疗情况及结果.结果:本例病例中探索其治愈率,最佳有效治疗量,用药持续时间及子宫内膜和下丘脑-垂体卵巢性激素分泌的影响.结论:米非司酮影响生殖内分泌轴多个部分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黄连阿胶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功血宁胶囊治疗,治疗组用黄连阿胶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控制出血时间。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包括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后者居多,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及围绝经期女性。临床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内膜射频消融术的应用及改进使性激素的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第3代避孕药,妈富隆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及价格便宜等优点~([1])。但目前关于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用量、疗程、疗效均不明确,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妈富隆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对比治疗前后B超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血清内分泌值变化。结果 50例患者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较前减少,经期正常。6例月经稀发,经量减少。3例治疗无效。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减少、贫血改善、血清FSH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1年10月妇科门诊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服用安宫黄体酮片,大量出血者联用甲基睾丸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归脾方加阿胶加减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举元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加味举元煎治疗组58例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52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殖激素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举元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红  李伟莉 《河北中医》2012,34(7):1100-110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围绝经期功血),是指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而引起月经的不规则变化,是妇科常见病,属中医学崩漏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采用疏肝理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3.41±1.8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8±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西药治疗好,能有效缩短出血时间,加快患者身体给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卵巢功能出现衰退的现象,一般持续到绝经期后的1年为止[1]。12个月中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占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25%左右[2],这段时间月经主要以无排卵性为特点,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而排除全身及生殖器官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和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把我院6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采取开始口服米非司酮,剂量为10mg/日,疗程为3个月.干预组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90.9%,对照组复发率为33.3%,干预组复发率为12.1%.结论:运用米非司酮规范化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和防止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脾补肾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73.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LH、E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共收治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7 例临床资料.结果 经止血和补充激素等治疗后,87 例患者不规则出血均已止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随访3~6 个月,复发2 例经再次治疗后治愈.结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目前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自拟止血方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国医论坛》2007,22(6):22-22
目的:观察自拟止血方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自拟止血方水煎服,对照组以宫血宁口服.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自拟止血方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5.
孙启凤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14-114
10的:宫腔镜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明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其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需要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9-2010年两年中:①150例子宫异常出血经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合确诊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8例,排除了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2例、子宫内膜炎1例。②4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而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结果: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明确了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的诊断。有助于正确的治疗;40例功血患者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宫腔镜对于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明确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诊断。对于围绝经期无生育要求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疗效可靠,满足了患者想保留子宫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王芳芳 《新中医》2015,47(8):161-163
目的:观察宫血宁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宫血宁。比较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记录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统计2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3月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对照组为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3.7%(P<0.05)。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血宁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且可改善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常表现为内分泌异常以及无排卵型功血,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变化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阴道不规则的严重出血,并诱发休克,贫血和感染等。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传统的中药毒副作用较少,而且被广泛的用于月经不调的治疗,因此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固冲方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3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成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都按西医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服用参芪固冲方。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都无不良反应发生,但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固冲方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在绝经过渡期至绝经1年内,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减退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紊乱,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出血,导致贫血、继发感染、精神负担等不良后果,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口服孕激素、避孕药、氨甲环酸及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诊断性刮宫术既是重  相似文献   

20.
王月华 《新中医》2018,50(8):118-120
目的:观察固冲摄血汤辅助治疗脾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选取13 0例脾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均采用诊刮术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术后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予固冲摄血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Hb含量的变化,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 2.3%,对照组总有效率8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发率13.3%(8/60),对照组复发率3 7.7%(20/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冲摄血汤辅助治疗脾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Hb含量,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